高级会计师 百分网手机站

高级会计师考试《高级实务》复习题及答案

时间:2018-01-11 15:58:56 高级会计师 我要投稿

2017年高级会计师考试《高级实务》复习题及答案

  会计实务最重要的就是多做习题,巩固知识点。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复习会计实务的知识点。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会计实务的复习题。欢迎阅读。

  案例分析题一

  ABC大学是某省属高等院校,尚未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关情况如下:

  (1)2004年1月,经有关部门批准,ABC大学决定在新校区建设一座综合科研办公楼。工程总预算8 000万元,其中政府有关部门拨付专项建设资金3 000万元,其余资金由学校自筹。2004年3月,经招投标后综合科研办公楼工程开工建设。

  2004年6月,已改制为独立核算企业的ABC大学出版社因筹划出版一套大型图书急需资金,遂向ABC大学请求支持,借给其一笔短期资金。为支持出版社的发展,ABC大学决定从政府有关部门拨付的综合科研办公楼专项建设资金中暂支500万元给出版社,期限为6个月。双方签订了协议,约定期满时出版社归还此笔资金,并支付资金使用费20万元。

  2004年12月,出版社按期向ABC大学偿还了500万元借款,但资金使用费却迟迟未付。在ABC大学的一再催促下,出版社提出以价值30万元的图书折价抵偿应付的20万元资金使用费,ABC大学研究后表示同意。校领导指定由校财务处接收出版社送来的图书并负责处置。在ABC大学举行一研讨会期间,财务处将图书推销出去,取得现金收入24万元。对于该笔收入如何处置,校长顾某与总会计师赵某、财务处长李某进行商议。总会计师赵某提出应统一核算并申报纳税;校长顾某认为,这笔收入无需入账,鉴于年底各项活动较多,可用于业务招待等方面支出;财务处长李某表示赞同校长的意见。会后,财务处长李某根据校长顾某的意见,将24万元现金由财务处另行保存,并在年底前全部用于各种活动经费支出。

  (2)ABC大学决定,在综合科研办公楼建成后,将不再使用位于老校区的一栋临街旧办公楼。因老校区紧邻商业区,房地产升值潜力巨大,有多家房地产开发公司非常看好旧办公楼所处地块的房地产开发项目。2004年7月,校长顾某主持召开校长办公会,研究财务处提出的关于处置旧办公楼所处地块土地使用权的两种方案。财务处长李某详细汇报了两种处置方案的具体情况。两种处置方案的要点是:

  方案一:将旧办公楼地块的土地使用权以5 000万元的价格(ABC大学原先取得该地块土地使用权的成本为3 000万元)转让给房地产开发公司,以此获得转让收益。

  方案二:以旧办公楼地块的土地使用权作价5 000万元出资入股,与房地产开发公司共同设立A房地产公司,以A房地产公司的名义运作写字楼项目,双方共担风险,利益共享。写字楼建成后,ABC大学作为股东,分享A公司的税后收益。

  经研究讨论,校长办公会对旧办公楼地块土地使用权的处置方案作出了决定,在报有关部门批准后付诸实施。

  (3)2005年3月,当地省级财政部门(以下简称财政部门)对ABC大学2004年度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检查,发现ABC大学在资金管理、会计核算等方面存在违法违规嫌疑,遂向财务处长李某了解情况。在检查人员的一再追问下,财务处长李某迫于压力道出实情。财政部门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对ABC大学及有关责任人员进行了行政处罚。事后,校长顾某得知财务处长李某透露情况,批评其口风不严、办事不灵活。

  2005年4月,ABC大学对行政人员实行岗位轮换,将财务处长李某调任后勤处长,破格任命财务处工作人员陈某为财务处副处长并主持工作。陈某2003年从某财经大学会计专业毕业后到ABC大学财务处从事会计工作,当年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2004年5月取得助理会计师资格。

  (4)2005年5月,ABC大学原财务处长李某因对轮换岗位不满多次到财政部门上访、申诉。其提交的申诉材料要点如下:第一,自己多年来严守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法律法规,服务领导,不贪不占,为加强学校财务管理作出了很大贡献;第二,因向财政部门如实提供有关情况,被学校领导借轮岗之机贬到后勤部门,这是打击报复行为,希望财政部门主持公道,为自己恢复岗位和职务。

  (5)2005年9月,综合科研办公楼工程即将竣工,ABC大学校长办公会决定:采购一批与综合科研办公楼配套的办公家具、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因采购量大,本年度购买设备的财政专项拨款资金不足,不足部分从本月尚未上缴财政的事业性收费收入中垫支;为保证设备质量,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费用,责成物资处直接从厂家购买。会后,物资处迅速办妥办公设备购买、装配事宜。

  要求:

  1?根据会计、税收、预算、政府采购法律制度有关规定,分析、判断并指出ABC大学上述(1)、(3)、(5)情形中的不合法之处,分别简要说明理由。

  2?根据税收法律制度的有关规定,分析、判断ABC大学在处置旧办公楼地块土地使用权的两种方案中分别涉及哪些税种?简要说明理由。

  3?根据会计法律制度的有关规定和会计职业道德的有关要求,分析、判断ABC大学原财务处长李某向财政部门提出的申诉理由是否成立?简要说明理由。

  [分析提示]

  1?情形(1)不合法之处:

  ABC大学将500万元专项建设资金借给出版社的做法不符合规定。

  理由:根据预算法律制度的规定,单位不得截留、挪用、虚报、冒领工程建设资金。

  ABC大学对借款行为以及由此而取得的图书出售收入未纳入学校统一财务核算,由财务处另行保存的做法不符合规定。

  理由: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单位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应当在依法设置的会计账簿上统一登记、核算,不得违反《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私设会计账簿登记、核算。

  ABC大学对借款行为以及由此而取得的图书出售收入未申报缴纳任何税款的做法不符合规定。

  理由:根据税收法律制度的有关规定,ABC大学应缴纳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印花税、城建税及附加。

  情形(3)不合法之处:

  ABC大学任用陈某为财务处副处长的做法不符合规定。

  理由:《会计法》规定,担任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除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外,还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三年以上经历。

  情形(5)不合法之处:

  ABC大学将采购办公家具、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的资金不足部分从本月尚未上缴财政的事业性收费收入中垫支的做法不符合规定。

  理由:事业性收费收入应按规定的期限上缴财政,任何单位不得截留、挪用或坐支。

  ABC大学直接从厂家购买办公家具、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不符合规定。

  理由:根据政府采购法律制度有关规定,ABC大学购买办公家具、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应当实行政府采购。

  2?根据税收法律制度的有关规定,两种方案涉及的税种如下:

  第一种方案: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城建税及附加。

  理由:(1)根据税收法律制度的.有关规定,学校转让土地使用权应缴纳营业税;

  (2)转让收益缴纳企业所得税;

  (3)转让土地使用权所产生的增值额缴纳土地增值税;

  (4)以实际缴纳的营业税税额为依据缴纳城建税及附加。

  第二种方案:企业所得税

  理由:根据税收法律制度的有关规定,学校应就土地使用权投资过程中产生的收益缴纳企业所得税。

  3? ABC大学原财务处长李某向财政部门提出的申诉理由不成立。

  理由:(1)ABC大学原财务处长李某作为会计机构负责人,对于学校私设“小金库”、隐瞒收入、偷逃税款的行为非但不予抵制,反而积极配合,违反了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

  (2)ABC大学根据工作需要进行岗位轮换,与李某申诉所称的打击报复行为没有直接因果关系。

  案例分析题二

  随着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的热播,晋商再度成为热门话题。晋商,因明清时期山西商人的叱咤风云、富甲国内、名扬海外而得名。早期的晋商,以创办商号(含总号和分号,相当于总公司和分公司)、营销商品为主,后逐步发展至开办票号,经营银两汇兑、吸收存款、对外贷款等业务2016高级会计实务考试题及答案2016高级会计实务考试题及答案。晋商鼎盛时期,不仅垄断了中国北方贸易和资金市场,而且在亚洲地区拥有广泛影响,甚至将触角伸向了欧洲市场。晋商在数百年的创业和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以重诚信、尚勤俭、求开拓、严管理为主旋律的晋商文化。认真研究和借鉴晋商文化,对促进我国企业健康发展和做大做强,具有重要意义。2006年7月,某财经大学举办辩论赛,正、反双方围绕晋商在加强商号、票号内部管理,实施内部控制中的经验教训,分别以“晋商文化值得弘扬”和“晋商文化值得反思”为题展开了激烈辩论。现将双方在辩论中的部分观点摘录如下:

  (1)正方:晋商财东(即投资人,下同)与掌柜(即经理,下同)之间的关系体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思想,对今天加强企业管理仍有借鉴意义。财东往往把物色德才兼备、有谋有为的掌柜作为开办企业的第一要务,为此费尽周折,反复考察、比较、筛选。财东一旦选定重操守、业务强的掌柜,就把企业的资金运用权、员工调动权、业务经营权等全权委托掌柜负责,让掌柜放手经营。

  反方:由掌柜包揽资金、人员、业务大权在实践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据史料记载,由于财东不理号事(指商号或票号的日常经营管理事务),曾多次发生掌柜营私舞弊、中饱私囊等问题。

  (2)正方:晋商在选聘和培训员工方面体现的用人哲学和价值取向值得学习。为便于调查了解员工品行,晋商一般在总号所在地和邻近地区选聘员工。选定人选后,先分配到各分号当学徒,一边进行业务训练,一边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所有员工,必须遵守以“重信义、敦品行,贵忠诚、鄙利己,喜辛苦、戒奢华”为核心的职业道德准则,若有违背,轻者批评教育,重者开除出号。

  反方:调查了解员工品行确有必要,但有的晋商片面强调对员工品行的“知根知底”并因此长年坚持在总号本土选聘员工的人事政策也不可取,限制了晋商在更大范围内广聚贤才;同时,一些晋商对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也并没有抓好、抓实,导致讲排场、比阔气、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日渐盛行并愈演愈烈,这与晋商倡导的职业道德准则是背道而驰的。

  (3)正方:重视对员工的激励约束是晋商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晋商创造性地发明了顶身股制度(即财东根据员工任职时间长短、业务能力和贡献大小,赋予主要员工一定数额的股份并允许其参与利润分红),大大激发了主要员工的积极性。每当账期(即会计结算期,一般以34年为一个账期)决算时,财东就要组织总结、分析最近一个账期的经营业绩和存在问题,作为评定员工功过的直接依据,并根据股份数额进行分红,这种理念和做法在当时是十分先进的。

  反方:晋商对主要员工实行的顶身股制度虽然有一定积极意义,但不能掩盖其在满足普通员工合理生活需求方面的不足。譬如,有的晋商规定偏远分号的员工必须满35年才可以回乡省亲一次(差旅费由总号承担),在早期交通条件不便的情况下,员工们对这一规定表示理解。随着后来交通条件的逐步改善,员工们多次呼吁缩短省亲周期,但这些晋商出于成本考虑拒绝改变这一明显滞后的规定,使许多员工心灰意冷,工作热情大大降低。

  (4)正方:晋商总号对分号的管理十分严格,不定期地组织突击性检查。比如,乔家“大德通”票号的大掌柜、二掌柜等高层管理人员,每隔几年就要到所属各分号检查工作。

  反方:晋商总号对分号的检查制度,受当时交通条件的限制,显得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几年才检查一次,小问题也可能演变为致命缺陷了。

  (5)正方:晋商十分注重风险防范。一是慎重选择长期合作的商业伙伴,正式合作之前,要对其资金实力和信用状况进行反复了解和考察,经确认无误后才建立业务合作关系。二是注意建立健全商情动态反馈制度,要求山西境内各分号三日一函,五日一信,月终汇报全月情况,既上报总号,又同时抄送其他分号,做到上下左右及时通气。对山西境外各分号定期反馈商情动态也作了专门规定。三是制定、实施了一种叫做“预提护本”的利润分配制度,即在每次分红时,先按一定比例从利润中提取一部分资金用于建立风险基金,并实行专款储存,一旦发生重大意外事件,可以此作为保障,以维持正常经营。

  反方:晋商的风险意识和应变能力也存在严重不足。一方面,晋商票号的贷款对象尽管多为长期合作伙伴,但出于淳朴的信任而随意简化贷款手续、实行“(放贷)万两银子一句话”等看似豪爽、义气的做法,实际上蕴藏着巨大的贷款风险;另一方面,清朝末年,沿海、沿江贸易迅速扩大,晋商传统的内陆商路日渐冷落;同时,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入加快,外国银行入侵加剧,晋商的商品市场和票号市场大幅萎缩。面对这种形势,晋商仍固守原有的经营方针和经营模式,以致终被市场淘汰,走向衰落。

  要求:

  根据正、反双方在上述辩论中提供的信息,从现代内部控制理论和方法角度,分析、判断并指出晋商在实施内部控制中的可取之处和不足之处。

  [分析提示]

  1?晋商在实施内部控制中的可取之处有:

  (1)注意选择重操守、业务强、德才兼备的掌柜;

  (2)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明确投资者与经营者的职责权限;

  (3)重视员工的职业道德建设或业务胜任能力建设;

  (4)创建顶身股制度,实施以业务能力、经营业绩、贡献大小评价员工功过并实施奖惩的人力资源政策和激励约束机制;

  (5)实行经营业绩定期分析的考核制度;

  (6)总号对分号实行不定期的突击性监督检查;

  (7)慎重选择长期合作的商业伙伴、全面考察其资金实力和信用状况;

  (8)建立健全商情动态反馈制度,重视信息收集工作;

  (9)运用“预提护本”的利润分配制度应对可能发生的风险。

  2?晋商在实施内部控制中的不足之处有:

  (1)财东对掌柜授权过大或不当;

  (2)财东对掌柜及日常经营情况监督不充分、不到位;

  (3)片面强调了解员工品行并因此长年坚持在本土、乡领选聘员工的做法,妨碍了其他地区优秀人才的引入;

  (4)对员工遵守职业道德准则的情况缺乏持续性监控(且未能落实惩戒措施);

  (5)以34年为一个账期进行总结考核,时效性较差,不利于及时了解生产经营情况;

  (6)忽视普通员工缩短省亲周期的诉求,表明晋商与普通员工之间的有效沟通存在不足;

  (7)晋商的内部控制制度没有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及时改进和完善;

  (8)总号对分号的监督检查周期过长削弱了监督效能;

  (9)对长期合作伙伴实行“(放贷)万两银子一句话”式的贷款,表明票号在风险评估或控制活动方面存在不足;

  (10)未能充分认识市场竞争的严峻性和巨大的经营风险,且未采取正确的风险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