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 百分网手机站

对外汉语十大最难语法

时间:2017-07-19 11:56:21 对外汉语 我要投稿

对外汉语十大最难语法

  对外汉语最难的语法是什么你知道吗?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对外汉语十大最难语法,欢迎阅读。

  1形容词谓语句

  这个语法本身不难,就是S+adv+adj,例句就是“我很好”。

  但是学生常常用错,也常常糊涂。

  最主要的就是副词不能省略,“我好”一般来说就不对。

  外加汉语副词发达,今天很好,今天非常好,今天太好了都表达程度的,学生就开始晕。

  但是表达不好不坏的情况就要变成“还行”或者“马马虎虎”,学生又开始晕。

  这时候再加上一个“有点”,学生又学过“一点”,然后就是彻底地崩溃……

  2语气助词

  “吗”“呢”“吧”“啊”“呀”“嘛”……

  其实这些也不算难,学一个两个还好,但是架不住多了就崩溃啊!

  有的语气助词还俩三意思,越学越蒙。

  “呢”有在哪的意思,还有进行时态的意思,还有重复问题的意思。

  你呢?

  我的笔呢?

  你干什么呢?

  “呢”的意思都不一样。

  “你哪呢?”学生立刻崩溃。

  “吧”有三个意思,“啊”有三个意思,学生学着学着就不知道该用哪个了,有很多学生汉语都挺好了,但是说话最后都带个“啊”,感情是当思密达用了……

  再往后学还有“啦”,“呗”,“呀”,“哇”……

  3能愿动词

  能愿动词开始的时候是不难的。

  一般第一个能愿动词是“想”,我想看电影。

  学生一般来说还没什么事。

  然后第二个是“要”。

  “想”和“要”的区别就能难死一批汉语老师。

  然后是“能”和“可以”的区别就能难死一批汉语老师。

  之后学个“得(dei三声)”也都还好。

  然后能愿动词就一串一串地出来了。

  “会”、“肯”、“应该”、“愿意”、“值得”、“配”、“打算”。

  具体有多难,请看下表——

  4“是……的”句

  “是……的”句常常让人搞不清楚到底什么时候用。

  它表示过去的,完成的,这一事实要双方一致的,还得是强调的。

  学生会搞不清和本来的过去时“了”有什么区别。

  而且在学习将来时的时态和过去时在汉语中还他妈不对等!

  如:

  Q:你明天什么时候去学校?

  A:我明天8点去学校。

  但是到了过去时,学生就会造句

  Q:你昨天什么时候去学校了?

  A:我昨天8点去学校了。

  如果学生能把这个句子说出来,我真不忍心说你丫不对,你丫得用“是……的”句啊……

  还有就是“是……的”句的那个“的”也非常讨厌。

  我是8点去学校的。

  我是8点去的学校。

  都对。

  这个“是”还能省略。

  我(是)昨天来的。

  也就是说,学生很难判断这是不是“是……的”句。

  你以为你好不容易把“是……的”句教明白了,过几天就会有学生问你,老师你看看这些是不是“是……的”句?

  这是我的。

  天是蓝的。

  她是不爱我的。

  那时我相信你一定有“是……的”句是自己讲不明白的……

  5离合词

  其实离合词的难度排名应该更高,但是不先说离合词下边一大堆恶心的.补语都没办法说明白。

  首先,老外根本搞不懂什么是离合词,就得一个一个死记硬背。

  如果一些动宾短语还能搞清楚,比如吃饭喝水,那么大部分真心分不清。

  比如工作,学习,跑步,睡觉中国人倒是可以凭借第一个动词是否可以单独使用判断是否离合,但是学生到哪知道去!

  小优的前美国女友跟小优聊天时不时就会问:“XXX,是离合动词”吗?

  然后离合词跟所有的补语,跟“着、了、过”都纠缠不清,很快老外脑袋里就像一团浆糊了。

  6结果补语

  所有补语都是丧心病狂的,所有的补语都跟离合词扯不清关系,所有补语都跟“了”扯不清关系。

  结果补语在七大补语中尽管不算最难的,但是学生刚接触补语时那种绝望感是刻骨铭心的。

  我跑完步了。

  为什么“完”要在“跑步”中间,离合词是怎么回事?“了”是怎么回事?能不能说“我跑步完了”?

  为什么可以说“我工作完了”?但是不能说“我工完作了”?

  “我跑步完”怎么就不对了?

  把这些都解释完了,学生总算搞定了“完”的结果补语的用法,新的问题就好了。

  我做完饭了。

  我做好饭了。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一样?

  之后再往下讲,

  我看到他了。

  我看见他了。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一样?

  之后形容词还能做结果补语。

  我洗干净衣服了。

  我看清楚这个字了。

  但是之后的结果补语还没有完。

  我记住了。

  我看错了。

  孙悟空打死白骨精了。

  基本每个结果补语词都要教一遍……

  而这个时候的学生已经准备自挂东南枝了……

  你准备好了吗?

  7数量补语

  准确的说是时量补语和动量补语。

  这对好基友相爱相杀专虐学渣!

  首先是表示时间段的词就处处体现汉语没有规律性的特点。

  一年,一天,一星期,一小时,一分钟都可以,一月就不可以。

  当然这个比较好解释,但是下边的就解释不了了。

  一年,对。一个年,不对。

  一星期,对。一个星期,对。

  一小时,对。一个小时,对。

  一分钟,对。一个分钟,不对。

  一年半,对。半年,对。

  一个半小时,对。一小时半,不对。

  一个半星期,不对,到底三天还是四天。

  一个半分钟。一分钟半,不对。要说一分半。

  学生这个时候已经疯了,但是疯的还在后边。

  宾语是东西,是地方,是人,时量补语和动量补语和宾语在句子中的位置均要产生变化!!!“了”的位置也要产生变化。

  我看了一小时电视。

  我来中国三年了。

  我等她两个小时了。

  但是这个位置跟动量补语的规则还有点不一样……

  我看过三次《霸王别姬》。

  我去过三次故宫。

  我去过故宫三次。

  我见过她两次。

  在时量补语里,一个“了”和两个的意思还不一样……

  我学了三年汉语。

  我学了三年汉语了。

  学生在学的时候,感受就是这样的……

  8可能补语

  可能补语本身的形式倒是不难,不过开始的时候就让学生晕一下。

  太多了,我吃不了了。

  80%的学生都会读成“我吃不lele。”

  然后就要搞定可能补语和能愿动词的席位差别。

  之后可能补语是要跟结果补语有一个重合的。

  我做不完这些工作。

  自行车修不好了。

  那是什么,我看不清楚。

  之后可能补语,程度补语,结果补语就会把学生的脑袋彻底搞乱。

  这件衣服洗得很干净。(程度补语)

  这件衣服洗得干净。(可能补语)

  这件衣服洗干净了。(结果补语)

  这他妈是玩大家来找茬吗!!!!

  这还没完,可能补语跟趋向补语也搞不清楚。

  我进不去,我出不来……

  说不下去了……说多了全是泪……

  9趋向补语

  趋向补语首先就要搞定说话人和听话人的概念。

  传统的办法是画俩圈,然后画一堆箭头……

  由于说话人和听话人是相对的,转两圈学生就晕了,如果老师没什么经验,然后老师也晕了。

  在复合趋向补语中,很多没有经验的老师还没给学生讲清楚进,出,回三个动词,再加上来和去,最后的结果就是学生老师全乱了。

  后来我改良了图示方法,这样学生才清楚一点。

  这张图基本把复合趋向补语解决了,如果是有经验的老师,能很轻松地把剩下的七张图画出来。

  这时候趋向补语还没完,丫还有引申义。

  我得努力起来。(开始努力)

  我得努力下去。(以前很努力,现在继续努力)

  我们坚持下来了!(坚持这个动作从以前持续到现在)

  然后学生就基本Duang了……

  10把字句

  前边几个尽管恶心,但是在长期教学中至少可以总结出教学方法,在语言研究中大部分都有定论,但是“把字句”是一个逆天的存在。

  首先,大部分语言是没有“把字句”的,学生基本和母语对应不上。

  其次,“把字句”在本体研究中本身有大量争论,至少没有定论。

  “把字句”一般表示施事者对受事者的一种处置。

  这里我引入了施事和受事的概念,但是在正常教学的时候,基本没有学生能听懂这俩玩意。

  处置又是什么意思,可以理解为受事对象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可以是结果,可以是位置的变化,可以是动作的持续,可以是动作的结束。

  那和正常语序又有什么区别?

  把字句在语用上是含糊不清的。

  除了“到、在、给、成”这四个必须要用“把字句”说之外,依然存在可用“把字句”也可不用“把字句”的情况。

  服务员,请擦一下桌子。

  服务员,请把桌子擦一下。

  在语义上没有区别,在语用上差别也就是语气更强烈。

  那学生到底什么时候用哪个句子?

  一般来说,学生都会采取避重就轻的策略,能不用“把字句”就不用“把字句”……

  剩下的“把字句”和各种补语结合,和能愿动词结合,宾语为定指,动词不能为感受性的动词这一堆堆的语法规则我实在是不想太谈了。

  于是,教“把字句”的策略是做大量的联系,比如收拾房间练习,做菜练习。


【对外汉语十大最难语法】相关文章:

1.对外汉语教学常见语法

2.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攻略

3.《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

4.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短语

5.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简介

6.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特点分析

7.读《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有感

8.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