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 百文网手机站

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课文翻译全新版(2)

时间:2022-03-17 13:26:10 大学英语 我要投稿

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课文翻译全新版

  “想了他这么多年了,”她如此在乎的这个男人,必须放弃她,以后她将会被“好好的照顾”。他的“最爱的”孩子们中“最爱的”长子是南方某制造公司努力工作的经理。在葬礼前的一天半里,他走访邻居询问邻居们询问邻居对他的印象。他们很尴尬。

  他的第二个孩子是一个女孩,24岁了,刚刚结婚。她和妈妈住的很近,很亲密,但是无论什么时候,当她和爸爸独处的时候,哪怕是在一辆车中,他们互相没有什么言语。

  最小的是一个男孩,20岁,高中毕业生,像很多他的朋友一样,做一些零工,吃喝玩乐。他是唯一一个能够抓住父亲的人,尝试把父亲留到家里。他是他父亲最喜欢的儿子,在生命的最后两年里,菲尔整夜担心这个孩子。

  "他曾说过,“父亲和我只是在这里寄宿”

  在葬礼上,60岁的总裁安慰48岁的遗孀说,这位51岁的死者对公司的贡献巨大,没有人可以替代他的位置。这位遗孀不敢直视他眼睛。她害怕他可以读出她的苦痛,毕竟,她需要他帮忙清理丈夫的财政—股票什么的。

  菲尔超重、焦虑、工作强度太大。如果他不在公司,就会担心公司的工作。菲尔是一个A型血,先天易发心脏病。在人群中,你可以一眼就把他认出来。

  所以当他最终因工作死于星期天凌晨三点整,没人感到意外。

  葬礼过后的下午5点,公司总裁已经开始谨慎地,带着小心和鉴赏,审视着三位可以代替他职位的人。他问到“谁工作最努力?”

  第六单元

  爱情故事(AVALENTINESTORY)道格·贝尔

  约翰·布兰查德从长凳上站起身来,整了整军装,留意着格兰德中央车站进出的人群。

  他在寻找一位姑娘,一位佩带玫瑰的姑娘。他知其心,但不知其貌。十二个月前,在佛罗里达州的一个图书馆,他对她产生了兴趣。他从书架上取下——本书,很快便被吸引住了,不是被书的内容,而是被铅笔写的眉批。柔和的笔迹显示出其人多思善虑的心灵和富有洞察力的头脑。

  在书的前页,他找到了前一位拥有人的姓名,霍利斯·梅奈尔小姐。他花了一番工夫和努力,找到了她的地址。她住在纽约市。他给她写了一封信介绍自己,并请她回复。第二天他被运往海外,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

  在接下来的一年当中,两人通过信件来往增进了了解。每—封信都如一颗种子撒入肥沃的心灵之土。浪漫的爱情之花就要绽开。布兰查德提出要一张照片,可她拒绝了。她解释道:“如果你对我的感情是真实的,是诚心诚意的,那我的相貌如何并不重要。设想我美丽动人。我将会一直深感不安,惟恐你只是因为我的容貌就贸然与我相爱,而这种爱情令我憎恶。设想本人相貌平平(你得承认,这种可能性更大)。那我一直会担心,你和我保持通信仅仅是出于孤独寂寞,无人交谈。不,别索要照片。等你到了纽约,你会见到我,到时你可再作定夺。且记,见面后我俩都可以自由决定中止关系或继续交往——无论你怎么选择”

  他从欧洲回国的日子终于到了。他们安排了两人的第一次见面——晚上七点,纽约格兰德中央车站。

  “你会认出我的,”她写道,“我会在衣襟上戴——朵红玫瑰。”于是,晚上七点,他候在车站,寻找—位过去—年里在自己生活中占据了如此特殊地位的姑娘,一位素未谋面,但其文字伴随着他、始终支撑着他精神的姑娘。且让布兰查德先生告诉你接下来发生的事吧:

  —位年轻的姑娘向我走来,她身材颀长纤细。一头卷曲的金发披在秀美的耳后;眼睛碧蓝,如花似玉。她的双唇和下颌线条柔和,却又柔中见刚,她身穿浅绿色套装,犹如春天一般生气盎然。

  我朝她走去,完全忘了去看她有没有戴玫瑰花。

  我走过去时,她双唇绽开撩人的微笑。“和我同路吗,水兵?”她小声问道。我情不自禁,再向她走近一步。可就在这时,我看到了霍利斯·梅奈尔。她差不多就站在姑娘的正后面,早已年过四十,灰白的头发用卡子向上别着,头上带着一顶旧帽子。

  她体态臃肿,粗圆的脚髁上套着一双低跟鞋。

  穿着绿色套装的姑娘快步走开了。我觉得自己好像被分成了两半,——方面热切地想去追赶她,但另一方面我又渴望那一位以其心灵真诚陪伴我并成为我的精神支柱的女人。

  她站在那儿,苍白的圆脸显得温柔理智,灰色的眼睛透出热情善良。我没有迟疑。

  我手里紧握着那本小小的让她辨认我的蓝色羊皮面旧书。这不会是爱情,但将是某种珍贵的、或许比爱情更美妙的东西,一种我曾经感激,并将永远感激的友情。

  我挺胸站立,敬了个礼,并举起手中的书好让那位女士看。不过在我开口说话的时候,失望的痛苦几乎使我哽咽。“我是约翰·布兰查德中尉,想必您就是梅奈尔小姐。很高兴您来见我。可否请您赏光吃饭?”

  妇女的脸上绽开了笑容。“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孩子,”她回答说,“可是刚才走过去的那位穿绿色套装的姑娘,她央求我把这支玫瑰插在衣服上。她还说,要是你请我吃饭的话,我就告诉你,她就在街对面那个大饭店里等你。她说这是一种考验!”

  梅奈尔小姐的智慧不难理解,也令人称奇。心灵的本质是从其对不美的事物的态度中反映出来的。

  “告诉我你所爱者是谁,”何赛写道,“我就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

  第七单元

  动物智能

  课文A

  温饱,睡眠?它们的思维可能要比这深刻得多。

  动物到底想些什么

  尤金·林登

  多年来,我写了大量关于动物智能实验、以及围绕这些实验所产生的争议的文章。动物真的有思想,即我们所说的意识吗?在考虑是否会有比设计教动物人类手势语的实验更好的方式探索动物智能时,我悟出了现在看来是显而易见的一点:如果动物能思维,它们会在能为自己所用的'时候,而不是在科学家让它们思维的时候作出最佳思维。

  于是我开始与兽医、动物研究人员以及动物园饲养员交谈。他们大都不研究动物智能,但他们每天都碰到或碰刁;到动物智能。他们讲述的故事开启了我相信是研究动物智能的一扇新的窗口:即动物在对付樊笼生活和地球上的主宰物种一人类——时所表现的高超的思维技技能。

  让我们做笔交易

  请考虑这一情况:哥伦布动物园的一位动物保护主义者查伦·延德里觉察到一头叫做科洛的雌性大猩猩在玩弄一件可疑的物品。延德里走过去,给了科洛一些花生,却被翻了个白眼。意识到这是在讨价还价,延德里加大了筹码,又给了一片菠萝。这时候,科洛一边望着延德里,一边摊开手,露出了一根钥匙链。

  见不是危险或珍贵物品,延德里松了一口气,把菠萝给了考勒。科洛真是个精明的还价者,它把钥匙链拉断,给了延德里一段,或许在算计着,要是每一小段都能换片菠萝,我干嘛要全都给她?

  如果动物能在以物换物中显示技能,又何尝不会在使用钱币中再露一手?在田纳西大学人类学家琳·迈尔斯进行的一项手势语研究中,有头名叫夏特克的猩猩就这么做了。夏特克悟出,如果它干些诸如清理房间的事,他就能挣些硬币,好用来买好吃的,还可以坐迈尔斯的车外出兜风。但这头猩猩对钱币的理解似乎远远超出了简单的交易。迈尔斯一开始用塑料片充当硬币,而夏特克竟认定,它可以把塑料片拗成两片,以此扩大钱币供应量。而当迈尔斯改用金属片时,夏特克找到了一些锡箔,试图复制。

  迈尔斯还试图教会夏特克一些好习惯,诸如节俭和与人分享。当我在它目前居住的亚特兰大动物园见到这头猩猩时,我果然见到它与人分享的一例,足以令任何人羡慕。迈尔斯给了夏特克——些葡萄,要求它与人分享,它很快吃完了所有的葡萄。随后,它似乎是想起了迈尔斯要它与人分享,便把梗儿递给了迈尔斯。

  鲸鱼的故事

  动物为什么会愿意与人合作?行为主义者会说,动物认识到合作于已有利时就会这么做。这没有错,但我觉得这一解释尚不充分。

  动物行为顾问盖尔·劳尔说起过她了解的一头虎鲸奥基。“在我照管过的动物当中,它是最聪明的,”她说。“它会审时度势,再根据自己的判断采取行动。”

  比如有次它救了一个家族成员。奥基的配偶科基生幼鲸时,那条幼鲸一开始情况不妙,饲养员把幼鲸用担架抬出水糟,实施紧急护理。他们把幼鲸送回水槽时,出了事情。当工人把担架停在高出水面几英尺处的时候,幼鲸开始呕吐。饲养员担心它会窒息,但他们无法接近幼鲸提供帮助。

  奥基显然看出了问题,它游到担架下,让其中一人站在它头上。这种事从来没有训

  练它做过。然后,奥基用尾部保持平衡,让饲养员接近,并松开了那条420磅重的幼鲸,以便让它滑入水中,获得帮助。·

  灵长目动物的骗术

  有时动物的智能可以从其欺骗的企图中得以证明。西雅图伍德兰公园动物园饲养员海伦·休曼回忆道,一天她从喂食窗口给猩猩梅拉蒂扔了个桔子。梅拉蒂没有移动身体去接,而是眼睛直视休曼,伸出手来。休曼以为桔子准是滚到一边拿不到了,就又给了它一个。可当梅

  拉蒂走开时,休曼却注意到原来那只桔子就藏在它另—只手里。

  猩猩园的头领托温目睹了这个把戏。第二天,这头雄猩猩也是眼睛盯着休曼,装作没有接到桔子。“你肯定没拿到吗?”休曼问道。它仍直视着她,同时把手伸了出来。她让步了,又给了它—·个,随后却看见它把桔子藏在脚下。

  智能究竟是什么?如果生命就是讲物种的生存——而智能是为了生存——那么我们根本无法与大脑只有豌豆大刁、的海龟相提并论,海龟早在人类出现很久之前便已存在,并经历了使恐龙灭绝的重大灾难而生存下来。尽管如此,想到除了我们人类,尚有其它物种,即便它们的视野比我们还狭小,却也能退后一步,清醒地审视周围的世界,不由人深感宽慰。

  第八单元

  解决一个教育问题

  课文A

  本杰明.斯坦编了一个故事,以使美国青年彻底认识他们必须改变对教育的态度。读一读这个故事,看看你是否认为它对我们大家同样也有教育意义。

  关于懒散少年的语言故事

  本杰明.斯坦

  去年一个秋日,我文件夹用完了,便去杂货店买。我拿了一大把文件夹搁在柜台上,问一个十几岁的售货员多少钱。“不知道,”她回答说。“反正单价12美分。”

  我数了数文件夹。“二十三个,单价12美分,总共2.76美金,不含税,”我说。

  “你心算的?”她惊奇地问道。“你怎么会算出来的?”

  “靠魔力,”我说。

  “真的?”她问。

  略受教育的成年人没有谁不会为这样的经历难过。虽然我们的孩子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温厚和气,他们却如此无知——对自己的无知状况也如此无知——以至使我感到可怕。在我最近任教的一所私立大学,一个六十人的四年级班上,没有一个学生写短文时不犯拼写错误。没有一个学生例外。

  更有甚者,他们对这种种的无知却毫不在乎,实在令人不寒而栗。一位朋友的聪明但却很懒散的十六岁儿子在解释他为什么不想上加州洛杉矶分校时说的话是对这种态度的高度概括。“我不想去那儿跟亚洲人竞争,”他说。“他们用功,什么都知道。”

  其实,无论他是否愿意,这位年轻人都将不得不去跟亚洲人竞争。他不能永远躺在先辈积累的经济、物质与人力资本上。用不了多久,他懒于用脑的结果将严重影响他的生活方式,也将影响我们其他所有的人。一个现代工业化国家无法靠一支懒散、无知的劳动大军运行。飞机会坠落。计算机会出故障。汽车会抛锚。

  为使这样的美国青年彻底认识到这·点,我的愚见是:拍一—部电影,或电视连续剧,生动地描述我们国家的今天如何来之不易——而要丧失这—·切又何其容易。下面我奉献一篇寓言故事。

  故事开始时,我们的主人公凯文·汉利1990,一名十七岁的高三学生,正坐在自己房间里,心情痛苦。他父母—千定要他准备欧洲史考试。而他则想去买一副激光唱片随身听的耳机。他被迫要读的书——《各国的财富》——让他打瞌睡。

  凯文进入梦乡,时值1835年,他是他本人的曾太祖父,十七岁,是爱尔兰克雷郡的——个农民。他住在小小的陋室里,睡在一头猪旁。他老是挨饿,总是要找吃的。他最大的心愿是学会读书写字,以便找一个职员的工作。有了固定的工资,他就能养活自己,贴补家用。但汉利的贫穷使他无从享受上学这样的奢侈。没有教育,没有钱,他无能为力。他惟一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如果他们能接受教育,他们就会生活得好一些。

  我们的寓言故事快速展开。现在凯文·汉利1990成了他自己的曾祖父,凯文·汉利1928。他也是十七岁,在匹兹堡一家钢铁厂工作。他的父亲从爱尔兰来到美国,参加过纽约地铁的修建。凯文·汉利1928比自己的父亲和祖父境遇好多了。他能读书写字。他的工资比先辈在爱尔兰时的收入高多了。

  接下来凯文·汉利1990梦见自己成了他自己的祖父凯文·汉利1945。他正在硫黄岛与死敌日本军队作战。他总是又热又饿又害怕。一天晚上他在散兵坑里与一个朋友讲自己为什么在那儿作战:“这样我的儿子、孙子就能生活在和平安全的环境里。等我回国了,我要勤奋工作,让儿子上大学,这样他就可以干脑力活/L,而不是靠卖苦力生活。”

  接着凯文·汉利1990成了他自己的父亲凯文·汉利1966。他终日用功,这样就可以上大学,进法学院。他住在漂亮的房子里。他—生在和平环境中过着富裕的生活。他对女朋友说,等他有了儿子,他不会像他父亲逼他那样逼自己的儿子整天读书。

  就在这时,凯文·汉利1990被自己的梦惊醒了。他离开了爱尔兰,离开了那家钢铁厂,离开了硫黄岛,不由松了口气。他又睡着了。

  他接着做梦,这次成了他自己的儿子凯文·汉利2020。枪声日夜不停。他那整个一代人忘却了过去为什么要有法律,因此现在没有法律了。人们丝毫不关心政治,政府不为工人阶级提供服务。

  凯文2020的父亲,自然就是凯文1990本人,在日本人开的一家工厂当清洁工。凯文2020在一家专为有钱的欧洲人和亚洲人开的酒店里当行李工。公共教育到六年级为止。美国人早就不再要求自己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

  凯文1990最后梦见的是他自己的孙子。凯文2050没有有用的技能。日本制造的机器包揽了所有复杂的工作,没有什么体力活可做。没有受过教育,没有受过训练,他挣不到足够的钱养活自己。他住在贫民窟,没有暖气,没有卫生设备,无法不受四邻干扰,靠搜捡破烂度日。

  总之,他的生活就像凯文·汉利1835在爱尔兰时一模一样。可是有一天,凯文·汉利2050与一位研究美国衰亡史的来访日本人类学家交上了朋友。那人跟凯文解释说,如果一个人没有钱,教育能提供积累金融资本所必需的人力资本。勤奋、教育、节俭、纪律能成就一切。“我们就是这样从一百多年前你们打败我们的战争废墟中站起来的。”

  “美国在战争中打败日本?”凯文2050问道。他惊讶之极。这听起来就像说巴西在1990年打败美国一样不可思议。凯文2050发誓,如果他有孩子的话,他一定要让他们工作、上学、学习并约束自己。“能凭自己的脑力,而不是靠偷窃为生,”他说,“那将会是个奇迹。”

  凯文1990醒了过来,身旁放着他的那本《各国的财富》他打开书,跳入眼帘的第一句话就是:“一个不能恰当运用人类智力的人极可能比懦夫更可鄙。”

  凯文的父亲走了进来。“好了,儿子,”他说。“咱们去看耳机吧。”

  “抱歉了,爸爸,”凯文1990说。“我得看书学习了。”

  扩展:新编大学英语第三版综合教程七八单元课文翻译

  第七单元:优雅地弥合文化差异

  1.在外语学习中,有一些简单的词组,一旦掌握,就能让你不知不觉地进入另一种文化.而丝毫不暴露你作为一个外国人的痕迹,但你为什么总是学不会呢?每本汉语课本都是从问候语句开始的。但是,作为美国人,每当要我送客出门时,我总是舌头打结。唐突地说再见是不行的,然而,那是我从这些课本里所学到的一切了。因此我只能微笑、点头,像个日本人似地鞠躬,并拼命地想找些话来说.以缓和离别的气氛,使他们觉得我确实欢迎他们下次再来。因此,我常常靠我的中国丈夫的礼貌来掩盖自己的慌乱。

  2.后来,听得多了.我开始学会了说一些话,使送客的气氛轻松了许多.感到我不仅完成了任务,而且完成得很好。

  3.对中国人来说,送客需要有一定的礼仪和很多胜人一筹的本领。虽然我不希望通过观察而懂得所有的送客礼仪,但是作为一个外国人,我不得不学会送客时所需要的礼貌用语。

  4.在中国人看来,送客时必须尽可能送到最远,走一楼梯或可能到达最近的车站。我曾经等我丈夫半小时之久从车站送客回来。那次他送客人到车站等下班车到达。

  5.对于不重要的或年轻的客人,他可能会说:“我不送你了,可以么?”当然,客人会说“不要送我了,不要送我了”,来让主人不要因为没有送客而感到不快。

  6.那会非常好,但是当我作为客人被送别时,我坚持不送总是不起作用,女主人或男主人,或两人一起总坚持送我到楼下,看着我离去,尽管我礼貌地说到“不要麻烦送我了,不要麻烦送我了。”即使我试着加快脚步让主人跟不上,他们也会跑着跟上我。接受这种不可避免的事,还好么?

  7.另外,与中国的习俗相反,因为国人避免匆忙做事。与某人分别时,你会说什么呢?“慢走.” 不是再见或祝你平安,而是“慢走。”对于中国人,它意味着“当心”或“走路小心”或诸如此类,但是英语意思就是“慢走.”

  8.这里所指的另一句套话是“怠慢”。在一次美味的盛宴结束时,主人对客人说“今天款待不周,敬请原谅.”

  9.中美文化正好相反。美国女主人听到夸奖自己的烹技时会说:“哦,很高兴你喜欢它,我专门为你烹调的.”而中国女主人或男主人(通常是男主人烹制出美味)不是这样回答。他们会为“没有什么好吃的”,或没有合适的菜不成敬意而道歉。

  10.美国面对孩子也是如此。美国父母非常骄傲于孩子取得的成就,而中国的父母不是这样。即使孩子取得班里第一,也总是说“这么淘气,不知道学习,不听长辈的话”等等。

  11.中国人以谦虚为荣,而美国人以正直为傲。谦虚使中国人在美国人的餐桌上饥饿不堪。对于中国人,多次拒绝后再接受是礼貌,对于美国人,“不”就意味着“不”,不管说几次“不”。

  12.最近,美国公司派往中国的一个代表团,其中一位成员向我抱怨,谈到中方代表如何多次询问是否愿意对计划进行修改,尽管他每次都说了“不”。我的朋友很生气,因为中方人员不理解他的话。我立刻意识到问题的所在,知道美国人来中国前为什么研究中美文化的差异了,这会减少谈判中所产生的大量误解与困惑。

  13.一旦你了解了这些信号并迅速反应,生活会变得容易许多。客人来了,我会马上问是否需要一杯茶,他们说“不用麻烦了”,我的反应就是沏茶。

  第八单元:把时间花在为钱苦恼上

  1 最近一次股市大跌后的几小时内,我就打电话给我的福特汽车商,订购了我前一天试开过的旅行车。正如我的朋友们明确指出的那样,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与我的财政状况并无多大关系,不应该影响我买车。而且,我那旧车已经使我头疼了好几个月了。

  2 但我还是整个晚上在问自己:我能买得起新车吗?我是不是应该存钱而不是花钱?我们是不是有必要减少度假的时间?

  3 在人们一系列的烦恼中,钱几乎总是名列前茅。

  4 一项《华尔街日报》的研究发现百分之七十的公众其工资收入仅够开销,毫无剩余。自1975年以来按揭借债增加了百分之三百,而且消费者破产达到有史以来最高。经济问题被列为导致大多数婚姻失败的一个因素。

  5 当去年十月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554点的时候,数百万人损失了几十亿美元,至少在理论上是这样。华尔街的金融专家们在忧虑,小城镇里的思想守旧者也在忧虑。我们的反应也证实了我们已有的看法:我们是深受经济压力折磨的人。钱只是“原材料”

  6 正像《圣经》告诫我们的那样,担心钱或诸如此类的事不会给我们带来任何好处。耶稣曾问道:“你们有谁能靠忧虑使自己的生命延长哪怕一个小时?”“你们为什么要为衣服烦恼呢?看见田野里的百合花是怎么生长的吗?它们从不耕田纺纱。”

  7 尽管我的内心,渴望像百合花那样生活。但我的头脑里,却感到需要储藏囤积。

  8 能够不受经济困扰而生活的人,或者能把钱花在别人身上就像花在自己身上那么自在的人,都是不寻常的人。

  9 托马斯?爱迪生就是这种难得的人。如果这位大发明家把他的钱积蓄起来,去世的时候就会是一个大富翁。他第一项成功的发明使他净得四万美元,这在1869年是一笔巨款。他一生中,获得了1,093项发明专利,然而,在他离开这个世界时,却身无分文。

  10 多年以后,他的儿子查尔斯回忆起自己父亲对钱的态度时说:“他把钱看成原材料,就像金属一样,是给人用的,而不是让人聚积的,因此他一直把自己的基金重新投资到新的项目中去。有好几次他几近破产,但他决不让钱主宰他的行动。”

  11 约翰?卫斯礼也一样。这位卫斯礼会的创始人在18世纪的英国收入最高,但他把自己的收入都给了别人。他的金钱哲学很简单:“尽量挣,尽量省,尽量给。”钱是罪恶之源吗?

  12 钱也许并不是万恶之源,但如果它使我们夜不能寐,那它在我们生活中就过于重要了。

  13 这也是列夫?托尔斯泰在他创作的《伊来尔斯》故事中所告诫的。故事讲述了一对经营农场的富有夫妇,他们失去了所有的钱,不得不去当佣人。

  14 一天有位客人问这位妻子,她是不是因贫穷而痛苦,尤其是考虑到她曾享有过巨大财富。妇人的回答是――她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幸福,这使客人很吃惊。

  15 “当我们富有的时候,我丈夫和我有那么多令人烦恼的事,以至于没时间交谈或想想我们的心灵深处或向上帝祈祷,”妻子解释道。“我们晚上躺在床上,彻夜难眠地在担心,惟恐母羊压在了小羊的身上,于是我们一次次地起床,以确保一切平安……。现在,当我和丈夫早晨醒来的时候,我们都要互相问候,恩爱和睦。我们生活安宁,无忧无虑。”

  16 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经济上的安全感是一个难以达到的目标。不管我们拥有多少,总是不够。卡利尔?纪伯伦是这样说的:“即便是粮食满仓,但对贫穷的恐惧会成为对积蓄难以满足的渴望。”

  17 当股市下跌时,即使我们还拥有足够的财富,依然会恐慌、会担忧、会囤积。或者,我们会深深地吸口气并记住:钱只是一种原材料,要用来投资其他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