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知识

春季传染病预防手抄报内容

时间:2024-02-21 10:17:26 偲颖 初中知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024年春季传染病预防手抄报内容

  在学习、工作中,许多人对手抄报都不陌生吧,手抄报的编排设计要求主题明确,版面新颖美观。手抄报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手抄报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4年春季传染病预防手抄报内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4年春季传染病预防手抄报内容

  措施:

  一、感冒、流感不一样

  提起感冒,大家都不陌生,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约85%的人平均一年要感冒3次,由此看来,感冒是一种再常见不过的病了。而真正弄清楚“感冒”、“流感”、“伤风”、“上感”的人却为数不多。

  感冒,也叫普通感冒,亦可扩大称之为上呼吸道感染(上感),祖国医学称之为“伤风”,是一组由众多病毒,如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埃可病毒等、细菌和支原体引起的症候群,冬春季多发,主要症状集中在鼻腔、咽喉、上呼吸道,表现为流鼻涕、鼻塞、喷嚏、咽痛、咳嗽等,一般无发热和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头痛、周身不适,大约5——7天痊愈。

  二、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独立的急性吸道传染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易造成大面积流行。病原体为甲、乙、丙三型流感病毒,它的发生与流行季节性不甚明显,流感病毒极易变异,往往造成暴发性流行,一般三年一个流行高峰。其临床特点为起病急、发热、头痛、乏力、全身酸痛等中毒症状,和轻度呼吸道症状,病程一般持续2周或更长时间,可以直接引起肺炎。对老年人和儿童的危害最大,可以危及生命。

  首先我们谈谈流行性感冒的流行过程,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传染源

  流感病人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自湖期末即有传染性。发病3天内传染性最强。

  (二)传播途径患者呼吸道内的流感病毒。通过说话、咳嗽、喷嚏和呐喊排

  出,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病人污染的物品如食具、茶杯、手帕以及被污染的手也可能起传播作用。

  (三)易感人群

  人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但持续时间短。而流感病毒变异性大,各型间无交叉免疫,故人在一生中可屡次患流感。

  (四)流行特征

  流感流行往往突然发生,常沿交通线迅速蔓延,先集体后散居,一年四季都可流行,但以冬春季为多。

  第二流行性感冒的临床表现:

  潜伏期1——3天,短者数小时,长者4天。

  1、典型病人

  起病急骤,畏寒,发热,体温迅速升高达39℃以上。全身软弱无力,头痛,眼球后痛。肌肉酸痛,尤以腰背部和腓肠肌最明显。有轻度呼吸道症状,表现为鼻塞、流涕、喷嚏、咽痛、干咳。可有胸骨后灼热感。部分病人表现出胃肠道症状,如腹泻、水样便,轻度恶心与呕吐等。

  2、轻型病人

  轻度发热或无发热,全身症状与呼吸道症状均较轻,病程1——2天,与普通感冒相似,单凭临床表现很难确诊。

  3、流行性感冒病人的并发症

  流行性感冒病人的并发症为支气管肺炎,肺炎症状多发生于病后第3——4天或流感症状缓解后。此外还可并发中耳炎、副鼻窦炎等。

  三、流行性感冒的治疗

  患者宜卧床休息,多饮水,吃易消化的食物。加强护理,防止继发感染。高热头痛者给予解热镇痛剂;咳嗽者给予止咳剂;中毒症状较重者,给予物理退热并酌情输液;感染者酌情给予抗生素治疗。

  最后,我们来谈谈流行性感冒的预防,流行性感冒的预防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1、管理传染源

  早期发现病人,就地隔离治疗,直至退热后2天。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3天,如出现症状,即应隔离治疗。

  2、切断传播途径

  患者的口鼻分泌物和污染物应消毒。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衣服要勤晒。流行性感冒流行期间,应停止大型集会和集体文娱活动,去公共场所应戴口罩。

  3、保护易感人群

  到防疫部门接种流感疫苗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方法。

  资料:

  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由于天气多变,时暖时寒,气候仍然寒冷、干燥,特别是在北方,人们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冬天,当春季来临时,人体内环境很难一下子与外界环境相适应,人体的免疫力相对低下,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趁机而入、侵袭人体,特别容易引起流感、流脑、流腮等呼吸道传染病,同时随着气温转暖,手足口病等传染病也逐渐抬头。若平时不注意锻炼,再加上室内空气不流通,很容易发生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流行。

  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麻疹、风疹、水痘等.

  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主要有: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伤寒、甲型肝炎、食物中毒等.这些疾病尤其对儿童和体弱的人容易感染。

  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染源大多是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其病原体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等传播途径而引起感染。呼吸道传染病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重症者还会发生呼吸困难、器官衰竭等危及生命的严重症状。

  消化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食物、水、接触等传播途径而引起感染。主要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乏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另外还有轻重不同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一、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呼吸道中,在病人咳嗽、打喷嚏时经飞沫传染给别人。流感的传染性很强,由于这种病毒容易变异,即使是患过流感的人,当下次再遇上流感流行,他仍然会感染,所以流感容易引起暴发性流行。

  单纯型流感的症状为:突然畏寒、发热、头痛、全身酸痛、鼻塞、流涕、干咳、胸痛、恶心、食欲不振,婴幼儿或老年人可能并发肺炎或心力衰竭。中毒型流感病人则表现为:高热、说胡话、昏迷、抽搐,有时能致人死命。因此病极易传播,故应及早隔离和治疗。

  如何预防流感:

  中国是流感的高发国家。由于人口稠密、环境、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我国的流感的发病情况比较严重,必须严格加强防范,重点采取防治对策措施,切实抓好各项防治措施的落实。

  1、加强流感监测。出现流感症状及时就医。

  2、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接种是世界公认的预防流感的有效方法。实践证明,免疫预防是减少流感危害的一种重要措施和手段,对高危人群、易感人群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方法。

  3、服用预防药物。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流感病毒的针对性药物。

  4、自我保护。平时要注意锻炼身体,增强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要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少去甚至不去拥挤不卫生的公共场所和正在患类流感疾病者的家中。节假日娱乐要适度,不能暴饮暴食,房间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清洁。

  二、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多发,传染力极强。

  临床表现:临床以发热,皮疹及两眼发红、流泪、畏光、喷嚏、流涕、咳嗽为主要症状,并以颊黏膜出现麻疹斑为特征。病程中可出现肺炎、喉炎、脑炎等并发症。患病后一般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传染源:病人是传染源,病人自发病前2日至出疹后5日内,眼结膜分泌物、鼻、口、咽、气管的分泌物中都含有病毒,具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尽量减少和患者及其患者家属接触是预防麻疹的关键。

  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婴幼儿,但近年来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接种,发病年龄有后移趋势。

  预防措施:

  1.做好保健工作,按时接种麻疹疫苗;

  2.室内空气流通,流行季节少到公共场所,尤其是不满8月龄的婴儿更应该避免去人群拥挤的地方;

  3.煅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4.患者应隔离至出疹后第5日,给予富有营养,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忌油腻辛辣食物。

  三、肺结核

  结核俗称“痨病”,是结核杆菌侵入体内引起的感染,是青年人容易发生的一种慢性和缓发的传染病。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春季为高发期,15岁到35岁的青少年是结核病的高发峰年龄。潜伏期4~8周。其中80%发生在肺部,其他部位(颈淋巴、脑膜、腹膜、肠、皮肤、骨骼)也可继发感染。主要经呼吸道传播,传染源是接触排菌的肺结核患者。

  主要症状:乏力、食欲不振、消瘦、咳嗽、痰中带血,严重的会咯血、胸痛及呼吸困难等,少数急性发展的肺结核可出现高热等急性发病症状。典型全身症状主要有疲乏、食欲减退、消瘦、低烧、盗汗,女性可出现月经不调等痰检有结核杆菌,X线胸片肺部有结核病灶。如果连续咳嗽、咳痰超过3周或者咯血,就应当怀疑是否患了肺结核病,应到结核病防治所或结核病专科医院检查。

  传染源及传播途径:有咳嗽、咳痰症状的排菌肺结核病人是最主要的结核病传染源,尤其是未经治疗的痰结核杆菌涂片阳性者。结核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经呼吸道传染。比如当传染性病人打喷嚏、咳嗽或者高声谈话说笑的时候,自口鼻喷出来含有结核菌的飞沫;和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接吻;另外传染性病人使用的衣物、被褥等,都是传染的来源。

  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

  预防措施:

  (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即不随地吐痰,吐痰要入盂,不要对他人高声喧哗、咳嗽和打喷嚏,不去人群集中空气污浊的场所(如网吧等)。

  (二)搞好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勤洗晒被褥。

  (三)有病早治。结核病是可防可治的,凡有出现有结核病症状的,要及时到门诊部检查。患了肺结核,就要及早治疗,要与专管医生合作,依规定的治疗方案按时按量用药,坚持完成疗程,争取一次治愈。不按时不规则治疗,会使病情恶化,使结核菌产生耐药性,增加治愈难度。

  (四)传染性肺结核必须离校隔离治疗,传染性消失以后,凭医院的诊断证明,方能返校就读。国家对传染性肺结核病实行免费治疗。

  (五)广泛开展体育活动。适度锻炼身体,劳逸结合,合理膳食,加强营养,增强身体免疫力,提高自身抵抗结核病的能力。

  四、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中医学称“痄腮”,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冬春季节发病较多。接触腮腺炎病人或病毒携带者后5日内可以发病,在学校人群集中的场所易造成流行。

  临床表现:发病初可有发热,畏寒,头痛,食欲减退,全身不适等症状,1—2日后腮腺逐渐肿大,体温可达39℃以上。儿童患者症状较轻,可无明显前驱症状。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向后、向下发展,充塞于下颌骨和乳突之间。因腺管发炎部分阻塞,故进食酸性食物促使腺体分泌时疼痛加剧,颊黏膜处的腮腺管口早期可有红肿。有些病例1—4日后又可累及对侧,并可同时累及颌下腺、舌下腺。颌下腺肿大时颌下肿胀,可触及椭圆形肿大的腺体包块。舌下腺肿大可见颈前颁下肿胀,并出现吞咽困难,也可单独累及颌下腺、舌下腺。除腮腺肿大外,腮腺炎病毒可侵犯不同器官,可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皋丸炎、卵巢炎、胰腺炎、乳腺炎等。可伴随腮腺炎先后出现,一般认为是并发症,也有单独出现者。

  诊断:

  1.病史:发病前2—3周有腮腺炎接触史。

  2.腮腺肿胀,或可伴颌下腺、舌下腺肿服,合并脑炎、胰腺炎、皋丸炎者可有相应临床表现。

  3.化验检查:血白细胞汁数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在发牛脑炎或皋丸炎时白细胞可增高,血、尿淀粉酶增高,血清抗体测定早期抗s抗体增高,双份血清抗v抗体滴度1个月内升高4倍以上。

  预防措施:

  1.流行期间少去公共场所,可采用腮腺炎减毒活疫苗肌注预防。

  2.患者应隔离至腮肿消退。

  3.患病期间饮食宜清淡,以流质、半流质为主,不宜食用酸性食物,肥腻及油炸食品。

  春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

  小知识:

  随着春天的脚步向我们走来,各种传染病也悄悄的来到我们身边。春季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而儿童为传染病的高发人群。

  1.幼儿免疫系统发育还不成熟,为生理性免疫功能低下时期。

  2.幼儿上呼吸道功能不健全,特别容易受到侵害。

  3.上呼吸道直接与外界相连,正常情况下,咽部有病毒、细菌等微生物寄生,当突然受凉、抵抗力低下时,局部组织极易受到细菌的侵害,引起炎症。

  4.幼儿对周围环境冷热变化的适应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都比较差。

  作为家长,可以为孩子做些什么呢?

  1.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畅,定期用各种空气消毒剂喷酒房间。注意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空气新鲜度。温度在18-20℃,湿度在50-60%最为合适,每天开窗3-4次,每次约15分钟左右,每天用湿布擦桌子的地面,使室内空气新鲜而湿润。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对病原菌的抵抗力。注意从小给孩子必要的身体锻炼,多增加户外活动,提高幼儿对周围环境冷热变化的适应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容易患呼吸道疾病的孩子多是因为抵抗力弱,耐寒能力差造成的。因此建议家长从春天起用冷水为孩子洗脸,增强孩子的抗寒能力。

  3.注意孩子的衣着,孩子穿衣要适当,随气温变化增减,衣着要以脊背无汗为适度。很多家长把孩子包裹得很严密,误以为这样就不会得病。其实孩子活动量大、容易出汗,衣服就穿得太多了,孩子不能动,一活动就汗水淋淋,风一吹就易感冒。平时不要给孩子穿太多衣服。

  4.注意给孩子平衡膳食,这样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在饮食上可以多给孩子补充些维生素,多给孩子喝水也可以达到预防的目的。

  5.严格按照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程序按时注射疫苗,提高对传染病的免疫力,以预防传染病。

  6.教育孩子讲究饮食卫生、个人卫生和文明的生活方式。养成餐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和人群较为拥挤的地方。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

  标语:

  1、传染病防治法,利国利民。

  2、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

  3、手足口病可防可治不可怕。

  4、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

  5、预防手足口病,人人有责。

  6、吸烟有害健康,强化控烟意识。

  7、尽量避免前往人烟稠密的地方。

  8、弘扬健康文化,倡导健康行为。

  9、改变不良陋习,使用卫生厕所。

  10、营造优美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11、按时体检、没病早防、有病早治。

  12、注意个人卫生是最好的预防方法。

  13、讲究室内卫生、勤通风、晒衣被。

  14、人人参与,做好灾后卫生防病工作。

  15、加强环境消杀,控制“四害”孳生。

  16、讲文明,讲卫生,改陋习,树新风。

  17、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毒从口入。

  18、不要到无卫生许可证的摊档购买食品。

  19、人人参与环境整治,天天享有健康生活。

  20、养成良好卫生习惯,追求健康生活方式。

  21、增强卫生健康意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22、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全民健康素质。

  23、手足口病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高发。

  24、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25、搞好家庭环境卫生,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26、普及传染病防治法,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27、注意个人卫生,多开窗通风,勤晒被子。

  28、选择健康生活方式,增强自我保健能力。

  29、人人动手,清洁环境,让“四害”远离生活。

  30、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

  预防春季传染病的方法:

  1、常喝水

  气候干燥时,空气中尘埃含量高,人体鼻黏膜容易受损,要多喝水,让鼻黏膜保持湿润,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还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净化体内环境。

  2、注意日常饮食

  合理安排饮食也可以提高自身免疫力。均衡地搭配蛋白质、糖分、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等各种有助于增强体质的营养素,还可以多补充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因为维生素C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饮食一定要规律,不可暴饮暴食。另外,还要注意多饮水,因为上火后更容易招致病毒侵袭。

  3、保持充足的睡眠

  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春季天气乍暖还寒,人体的阴阳平衡容易出现紊乱,会出现头晕、头胀、乏力、嗜睡等,最好每天保证7至8个小时以上睡眠。

  4、注意个人卫生

  勤洗手、保持手部的卫生十分重要,平时还应尽量避免用手接触眼睛、口鼻等。另外,洗手时不要简单地在水龙头下面冲一冲,而要用肥皂来认真清洗,时间也要尽可能长一些。另一个是外出时注意戴口罩。对衣物和被褥等必须勤洗勤晒。

  5、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

  春天,人体新陈代谢开始旺盛,正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机,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同时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6、洗手后再与孩子亲热

  在手足口病等一些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上,成人更要做好自己的个人卫生,回家后换身衣服、洗洗手后再与孩子亲热。孩子进食时,不要让孩子边玩边吃、不要边吹边喂、更不要将食物咬碎嚼烂吐出再喂给孩子。此外,成人不要给孩子进食不干净食物和水,定期给孩子的玩具、餐具消毒,换尿布后要洗干净手并处理好孩子的大小便等。

  7、要注意多通风

  新鲜空气能够去除过量的湿气和稀释室内污染物。应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让阳光射进室内,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另外,也可用食醋熏蒸房间,起到消毒效果。

  8、少去人多的公共场合

  平时的活动场所尽量选择露天或是空气流通的地方,避免到密闭的环境中逗留,少去人多的公共场合。流感流行期间应尽量少乘坐飞机、空调火车或是空调大巴,少去有中央空调的大酒店或大商场。

  9、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

  不吸烟,少食辛辣的食物,可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以保护自然免疫功能,增强消灭外界病菌入侵呼吸道的能力。

  10、注意接种流感疫苗

  专家建议年老、体弱、慢性病患者、医务人员、6个月-3岁的儿童每年都应该接种。值得提醒的是,流感疫苗并不是接种一次就可以一劳永逸,而是每年都需要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