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百文网手机站

宁夏中考历史知识总结

时间:2021-06-09 12:48:30 历史 我要投稿

宁夏中考历史必备知识总结

  历史学科中考内容多,复习时间短,想要在考试中考好历史的学生,需要规划好自己的复习计划,将学过的历史知识都巩固好。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考历史重要的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

宁夏中考历史必备知识总结

  中考历史基础知识

  西方文明之源

  1.爱琴文明:克里特文明、迈悉尼文明

  2.古希腊繁荣的成邦:雅典、斯巴达

  3.雅典城邦的自然条件:近海,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气候湿润,适宜种经济作物。

  4.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达到全盛。

  原因:伯利克里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内容:扩大公民权利,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公民大会;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

  5.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繁荣的表现

  政治上, 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经济上, 奴隶制经济高度繁荣;

  文化上 文化昌盛。

  6.斯巴达成邦:崇尚武力,实行严格的军事训练制度。

  7.罗马共和国的兴亡

  (1)罗马历史发展线索

  罗马城(公元前8世纪)——罗马共和国(公元前509年)——称霸地中海(公元前2世纪)——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帝国分裂(395年)——西罗马灭亡(476年,欧洲奴隶社会结束)

  (2)主要战争及战役

  布匿战争(罗马——迦太基) 坎尼战役以少胜多

  (3)公元前49年,凯撒夺取政权;公元前27年,屋大维独揽国家大权,建立罗马帝国。

  8.奥林匹克运动会历史沿革:最初举行赛会祭神,前776年—394年共举办290多届。现代奥运会开始于1896年,每四年举行一届。2004年在希腊雅典举行,2008年在中国北京举行。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1.一世纪前后,出现奴隶制国家;5世纪大和统一了日本。

  2.七世纪中期,日本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孝德天皇颁布新诏书,参照中国的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重要人物:中臣廉足

  3.大化改新的内容

  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经济上 收回贵族土地为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定期收税。

  大化改新的作用: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4.伊斯兰教的产生:公元610年,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

  622年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国家。622年是伊斯兰教历元年。

  5.伊斯兰教建立的作用:尊重一神“真主”安拉,反映了统一国家的政治要求;伊斯兰教是一种宗教、政治、军事三位一体的组织。

  中古欧洲社会

  1.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日尔曼人建立了法兰克王国。

  2.8世纪,宫相查理·马特进行改革,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规定得到土地的人必须为封建主服兵役。

  3.改革后果: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即:帝王—大封建主—小封建主—农民。

  4.公元1世纪,耶稣创立了基督教。西欧封建社会时期,基督教会成为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

  主要事件:751年宫相“丕平献土”,使教权凌驾于皇权之上。13世纪,教会建起“宗教裁判所”。

  5.10世纪,欧洲出现了手工业和商业中心的城市。如:威尼斯、牛津、曼彻斯特。

  6.由于西欧城市是在教会或封建主的领地上产生的,封建主对城市市民加强剥削,使阶级冲突日益尖锐。12世纪,法国琅城的城市市民与封建主展开了10年的斗争——市民争取城市自治权。

  7.早期资产阶级的产生:西欧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市民阶级(手工业者、商人、银行家)中的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为早期的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装备了条件。

  8.15世纪中期,定都君士坦丁堡的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亡。著名建筑有圣索非亚大教堂。

  中考历史知识难点

  经济大危机(=大萧条)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爆发:从美国开始,时间:1929——1933

  特点 a. 范围特别广 b.持续时间比较长 c. 破坏性特别大

  影响

  A.引起各国的政局动荡 ,为摆脱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B.使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激化

  2、罗斯福新政

  目的: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消除经济危机

  内容

  “新”在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中心措施是国家对工业的调整

  A、调整工业(中心),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

  B、整顿银行;C、调整农业;D、兴建公共工程(就业)。

  特点: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作用: “新政”的实施,使美国的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局限性: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因为引发危机的资本主义制度没有废除

  启示

  ①在经济建设中政府应加大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根椐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经济政策。

  ②改革也是生产力,面对危机要根据国情进行改革,为国家开辟新的发展道路,不能走极端。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法西斯主义的三大特征:

  1、独裁专制 2、极端民族主义 3、军国主义

  1、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背景: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德国,激发了社会阶级矛盾。

  过程:1933年希特勒上台,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标志。

  内外政策:

  ①建立法西斯恐怖专政:1933年制造国会纵火案,残酷迫害犹太人;

  ②大搞国民经济军事化,疯狂扩军备战。

  2、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强化

  (1)背景:一战后经济衰退,政治混乱,工农运动高涨

  (2)标志:墨索里尼组织了法西斯党,1922年进军罗马,建立了法西斯政权。

  3、日本军部法西斯化

  (1)背景:1929—1933年经济危机使日本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2)过程:①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侵华,霸占中国东北。

  ②1936年军部控制政府,标志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③1937年7月7日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

  4、法西斯国家结盟:

  (1)1936年三个国家结成军事同盟——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又称轴心国集团,

  (2)性质: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

  (3)影响:轴心国集团的形成使世界和平面临严重威胁。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慕尼黑阴谋: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首脑希特勒、墨索里尼、张伯伦、达拉第在德国的慕尼黑签订协定。

  2、内容: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以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

  3、后果:使德国野心进一步膨胀,不但吞并苏台德,不久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又把矛头指向波兰。

  4、实质:帝国主义大国英国和法国牺牲小国捷克斯洛伐克,以达到祸水东引的目的

  标志着英法等西方大国把绥靖政策推向了顶峰。

  慕尼黑会议带来什么严重后果?

  1)助长了侵略者的野心 2)极大削弱了反法西斯的力量 3)加速了战争的爆发

  5、绥靖政策含义:一战后,西方大国的统治者为了确保既得利益,竭力避免战争,对法西斯国家采取的一种妥协政策。

  实质:以牺牲局部利益和弱小国家的利益为代价,满足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欲望,并尽可能把法西斯侵略矛头指向社会主义苏联。

  影响: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

  直接原因--------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其他原因------英法美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实行纵容政策

  6、二战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7、扩大:①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标志着“二战”扩大。苏联军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②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标志着“二战”扩大到最大规模。

  (日军偷袭珍珠港只是揭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并非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序幕。)

  3、转折点: 斯大林格勒战役(它不仅是苏德战场的转折,也是二战的重要转折);

  中途岛战役(太平战场的.转折 美对日);阿拉曼战役(北非战场的转折 美英对德)

  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

  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

  (一)阿拉伯半岛

  1、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位于亚洲西南的交通要冲,绝大部分地区为草原和沙漠。

  2、生活方式与社会状况:

  半岛上的大部分阿拉伯部落长期过着游牧生活。

  六、七世纪之交,阿拉伯半岛上的部落之间为争夺水源和牧场而互相仇杀,社会矛盾十分激烈。面对社会动荡,各个阶层的人都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

  (二)伊斯兰教的创建

  1、背景:阿拉伯半岛社会矛盾激烈,社会动荡,人们渴望统一。

  2、创建:(1)时间:610年;(2)创始人:穆罕默德;(3)经典:《古兰经》;(4)教徒:穆斯林;(5)建筑:清真寺。(6)教义:号召人们放弃多神崇拜,只信奉唯一的“真主”安拉。

  3、伊斯兰教教历纪元的元年:伊斯兰教主张赈济贫民,善待奴隶,反对高利贷,遭到了麦加贵族的反对。622年,穆罕默德从麦加出走麦地那,在那里获得支持。这一年因此成为伊斯兰教教历纪元的元年。

  (三)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1、伊斯兰教产生与阿拉伯半岛统一之间的关系

  (1)伊斯兰教是在阿拉伯半岛社会动荡,人们渴望统一的基础上产生的。(2)伊斯兰教宣扬只信奉唯一的神安拉,有助于打破狭隘的部落界限,促进半岛统一。

  2、基本统一

  穆罕默德领导穆斯林军队取得多次战争的胜利,到他去世之前(632年),伊斯兰教被阿拉伯人接受,半岛基本实现统一。

  (四)阿拉伯帝国

  1、建立:为了争夺商路和土地,穆罕默德的继承人(哈里发)发动了大规模的对外战争,从7世纪中期起,穆斯林军队先后征服了西亚、北非、西班牙和中亚等地。到8世纪中叶,阿拉伯国家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2、繁荣:帝国初期的100年间,国势强盛,经济繁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十分发达。首都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商业大都市之一,也是帝国政治和文化的中心。

  3、衰落:由于阿拉伯帝国是通过长期的对外扩张建立起来的,社会矛盾日趋激烈,10世纪后,阿拉伯帝国趋于衰落。

  (五)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1、辉煌的文化成就:

  (1)数学、天文学、化学、医学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①数学[这:阿拉伯人在数学上的最大贡献是改造了印度人发明的从0到9的计数法,并传播到欧洲,由此产生了“阿拉伯数字”的名称。现代“代数学”一词也来自阿拉伯文。阿拉伯“代数学之父”是花拉子密,他编著的代数学著作传入欧洲后,直到16世纪仍为各大学的通用教科书。②医学:阿拉伯医学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阿拉伯最著名的医生有:巴格达医院院长拉齐斯,著有《医学集成》。伊本·西那,写有《医道》。

  (2)建筑:清真寺是阿拉伯建筑艺术的典范。主体建筑风格多为宏伟的圆顶,周围环绕拱形回廊与高高耸立的尖塔。麦加大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第一大圣寺。

  (3)文学:《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不朽之作。它由各民族的民间故事汇集整理而成,内容包括神话传说、王宫轶事、童话寓言等,生动地描绘了阿拉伯帝国社会生活的多姿多彩的画面。

  2、文化成就辉煌的原因:

  (1)阿拉伯民族是个善于学习、重视文化的民族。(2)阿拉伯帝国时期是阿拉伯文化形成与发展时期,当时人才辈出,他们从东西方文化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

  3、阿拉伯文化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阿拉伯人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阿拉伯文化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了桥梁的作用。主要表现有:(1)将许多古希腊、罗马及印度的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为日后文化的传播奠定了基础。(2)改造了印度人发明的从0到9的计数法,并传播到欧洲,产生了“阿拉伯数字”的名称。(3)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清真寺的建筑风格传播到世界许多地方。(4)阿拉伯人把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和火药等重大发明传入欧洲。(5)将印度的糖、稻米、棉花等传入欧洲。

  4、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特点:

【宁夏中考历史知识总结】相关文章:

中考历史知识要点大总结10-30

中考历史知识要点归纳总结10-30

初中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11-11

人教版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10-27

中考历史知识点要点归纳总结12-08

广西中考历史知识要点归纳12-30

人教版中考历史知识要点归纳01-26

宁夏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11-07

宁夏中考地理试卷及答案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