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百文网手机站

高中历史选修三知识点归纳

时间:2021-11-30 17:33:46 历史 我要投稿

高中历史选修三知识点归纳

  高中的历史知识分为选修和必修的两部分,选修的知识只需要我们大概了解就好,想知道选修三有哪些历史知识吗?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中历史选修三知识点归纳

  高中历史选修三知识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一)第一阶段(1914年)

  1.德军战略企图:德军根据战前制定的“施里芬计划”,力避两线作战,首先集中兵力先占领比利时,通过速决战打败法国,然后再回师东进打败俄国。

  2.具体战况

  1)西线:①1914年8月,德军攻入法国,直逼巴黎,法军总司令霞飞抓住部分德军进攻过快,立足未稳的时机,及时调动英法联军展开反击。

  ②马恩河战役:1914年9月,双方以152万人的总兵力在马恩河地区展开了大战,结果德军被迫撤退。这次战役是大战爆发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战役,它宣告了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的失败,1914年底,西线进入相持阶段。

  2)东线:①1914年8月,俄军出人意料地攻入东普鲁士等地,迫使德军从西线抽调兵力到东线。

  ②德军在反攻中击败俄军,进入俄国境内,同时俄军打败奥军,深入奥地利境内,双方也形成了对峙局面。

  “凡尔登绞肉机”

  (二)第二阶段(1915——1916年)

  1.德军的战略企图:德军把主攻方向转向东线,企图打败俄国,迫使俄国退出战争,摆脱两线作战的困境;同时寻机打破英军的海上封锁。

  2.具体战况

  1)东线:1915年,德奥军队向俄军大举进攻,但未彻底打垮俄军。

  德国的计划再次落空,迫使继续两线作战。

  2)西线:经过一年多的作战,双方都把1916年视为关键的一年,都想给对方以致命的打击。这一年,战争的重心重新回到西线,战争变得更加激烈和残酷。

  ①凡尔登战役:1916年2月,德军发动凡尔登战役,企图迫使法军退出战争;凡尔登战役前后历时10个月,是一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战,法军站稳了脚跟,德军兵力、士气开始回落。这次战役不仅是战争中期阶段的决定性战役,而且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自此以后,德国开始走下坡路了。

  “索姆河地狱”

  ②索姆河战役:1916年6——11月,为了牵制德军,支援凡尔赛,英法联军发动了索姆河战役。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双方投入总兵力超过150个师,英军首次使用了坦克,双方伤亡达到130多万人,但仍未分出胜负。

  ③日德兰海战:1916年5月,英德海军之间爆发了日德兰海战,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大的一次海战,英国舰队的损失虽大于德国,但英国海军仍然掌握着制海权。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及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P4

  (1)孔子思想和成就:

  ①提出“仁”与“礼”的学说,希望统治者“克己复礼”,推行“德治”,从而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②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持敬而远之的态度。

  ③教育贡献:开创古代私人讲学之风;

  主张“有教无类”(打破贵族垄断教育局面);从礼乐射御书数方面培养学生,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④其言论编成《论语》一书,儒家学派开创者,儒学以《六经》为基本文献。

  (2)孟子思想:①提出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规范

  ②提倡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学说。

  (3)荀子思想:①强调“天行有常”和“人道有为”,“制天命而用之”

  ②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③其思想吸收了各家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内容。

  2.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1)诸子百家的代表和主张:

  (2)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了解):

  ①阶级基础:当时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各阶级、各阶层、各集团都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②社会基础:当时诸侯割据,统治者无法在文化上实行专制,而且为本国或本集团的兴起,纷纷招揽人才,养士成风,社会环境宽松。

  ③人才基础:私学的兴盛,打破了官府垄断文教的局面,有独立人格的知识分子群“士”的形成;

  ④其他因素:经济的繁荣、科技的进步等

  (3)百家争鸣的意义:

  这些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高中历史知识点

  一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及评价

  1、原因:

  (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社会地位较低的士,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他们代表本阶层或政治派别的利益和要求,提出自己的主张。

  (2)政治和经济大变动,导致教育和学术领域也发生变化。社会上形成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这些学者和思想流派,被称为“诸子百家”。

  (3)学派之间的互相诘难、批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2、评价: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

  二、早期儒学:

  (1)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认为仁就是爱人,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要做到待人宽容,“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2)孟子和荀子是儒家学派的两位重要代表人物。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实行“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

  荀子也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著名论断。

  (3)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又吸收了一些其他学派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三、道家和法家

  1、道家:

  (1)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他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他指出社会动荡的根源,在于人们的行为违背了自然,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2)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学说。

  2、法家:

【高中历史选修三知识点归纳】相关文章:

高考化学选修三知识点归纳12-05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归纳10-20

选修三结构化学知识点归纳07-17

高中历史选修三必备知识点框架04-02

高中历史的知识点归纳07-17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归纳11-26

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01-26

高中历史重要的知识点归纳01-26

高中历史必修知识点归纳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