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百文网手机站

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知识点

时间:2021-06-14 17:18:45 历史 我要投稿

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知识点

  高考文综是很多同学头疼的科目,有大量的知识点需要考生去记忆,历史这门科目的复习,我们要抓住考点内容来复习。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历史重要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知识点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

  春秋改革和战国变法

  比较春秋改革和战国变法的不同,并分析其不同的根本原因。

  (1)不同:

  春秋改革

  ①目的是富国强兵,为争霸奠定基础;

  ②内容为任用贤才,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增强军事;

  ③特点在维护旧制度前提下进行。

  战国变法

  ①目的是建立、巩固地主阶级的专政,完成统一;

  ②内容为废井田,承认土地私有,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实现中央集权;

  ③特点为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

  (2)原因:生产力水平不同。春秋时期,奴隶制仅仅开始瓦解;战国时,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已经大部分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地主阶级力量增强。

  商鞅变法与孝文帝改革的异同点

  相同点:

  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都促进了政权的封建化,都遇到守旧势力的反对和阻碍,结果都取得了成功。

  不同点:

  侧重点不同:商鞅变法侧重于富国强兵;而北魏孝文帝改革侧重于制度的更新、迁都和移风易俗。

  目的不同:商鞅变法是为了实现富国强兵以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改变鲜卑族的落后状态。

  彼得一世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相同:

  起因:都不同程度受到西欧的影响

  主观目的:为了巩固沙皇统治,富国强兵

  结果:有利于俄国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不同:

  彼得一世改革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性质 封建性质改革 资本主义性质改革

  内容 鼓励工场购买农奴,强化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废除农奴制,解放农奴,促进俄国资本主义发展

  中国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

  相同点:

  ①背景: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情况下向西方学习。

  ②目的:富国强兵,巩固统治。

  ③影响:两国都从西方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了一批近代企业、新式军队和学堂。

  不同点:

  结果不同,到19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洋务运动失败,而日本明治维新成功,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并发展成为亚洲强国。

  结果不同的原因:

  ①日本明治维新通过倒幕战争扫除了改革的障碍,而洋务运动受到顽固守旧势力的阻挠。

  ②明治维新以发展资本主义为目的,对封建制度进行全面冲击,获得成功。而洋务派是在维护封建统治的前提下,只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最终因封建统治的腐朽而失败。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一、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1)地主阶级:

  抵抗派: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

  (2)资产阶级:

  早期维新派:改良政治,君主立宪的主张。

  康梁维新派: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亡。

  孙中山革命派: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

  激进民主派:前期——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二、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及作用。

  开眼看世界

  封建士大夫: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四洲志》各国律例》;《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

  鸦片战争后(内忧外患日深;西学传入;有识之士倡导等)

  关注世界;思想启迪。

  军事科学技术(器物层面)

  封建地主阶级代表: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等洋务派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内忧外患

  洋务运动,付之实践,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技术层面,付之实践。结果失败

  维新变法思想

  19世纪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王韬、郑观应

  发展民族工业,商战;兴办学校;君主立宪。但没有完整的理论;没有付诸行动。

  洋务运动的`展开;中国资本主义产生;西学的传入等。

  为维新思想的形成奠定基础

  初涉政治制度层面,没有付诸行动。

  90年代

  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严复

  主张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兴民权,建立君主立宪制;兴西学,改革教育制度。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梁启超:《变法通议》。

  实行戊戌变法。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等。

  思想启蒙,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制度层面并付之于实践

  3、新文化运动: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提倡民主与科学,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1)兴起的背景:

  思想方面: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清朝封建统治,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进一步传播。

  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

  政治方面:袁世凯专制独裁、复辟帝制,政治黑暗。

  (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3)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前期: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后期:(五四运动后),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

  (4)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民主和科学思想的弘扬,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并且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后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接受,成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到了宣传动员作用,也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四、近代思想的发展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中国近代思想发展的核心是向西方学习,纵向分析可分成三个阶段和层次:

  第一个阶段是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其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以坚船利炮为核心的物质文明。清政府内部的地主阶级改革派本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爱国思想,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引导中国睁眼看世界,面对现实。洋务派出于镇压农民起义的需要和鉴于民族危机的加深,学习西学,并付诸实践,创办新式学校和近代军事、民用工业。

  第二阶段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时期,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等提出君主立宪制方案,掀起近代思想解放的第一次潮流,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等提出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掀起近代思想解放的第二次潮流。

  第三阶段是新文化运动时期,以民主和科学作为其旗帜,学习西方民主思想,向封建伦理道德宣战,并逐步发展成为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文化运动,掀起近代思想解放的第三次潮流。

  但各个阶段学习西方并未与中国实践真正结合起来,完成这一任务的,是中共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开创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

  高中历史必考知识点

  先秦

  1.西周的兴衰。

  2.分封制的内容、实质。

  3.全面理解和说明春秋到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由奴隶社会瓦解到封建制度确立,分裂割据走向统一集权,民族融合局面出现的历史发展趋势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表现。

  4.正确评价春秋战国期间的兼并战争。

  5.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作用和实质(是在经济,政治上确立了封建制度。是怎样体现和完成春秋战国以来的历史发展趋势)。

  6.战国时封建经济发展的具体成就(铁器、牛耕、水利、手工业和商业)。

  7.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流派,内容,结局。注意儒家,道家和法家。

  8.天文、医学和诗经。

  9.孔子(重点)、荀子,孟子,韩非和屈原。

  说明:先秦时期多年未出大题,一定要注意复习到位,特别是百家争鸣,春秋战国的社会发展趋势。此阶段也可以和秦汉或者明清时期结合起来考察。

  秦汉

  秦汉——多民族大一统的封建社会的形成、巩固、问题和演变成分裂

  1.秦统一天下的必然性和条件。

  2.秦始皇建立和巩固统一和中央集权的措施。

  3.从正反面分析秦亡汉兴的原因。

  5.秦皇、汉武多方面的活动。

  6.理解和评价焚书坑儒、独尊儒术。董仲舒的思想背景,内容,作用。

  7.自春秋、战国经秦到西汉治国思想的变动和影响。

  8.秦汉与匈奴,西域,越族的关系。

  9.张骞和班超的贡献:丝绸之路。

  10.造纸术,地动仪,张衡,华佗,王充,司马迁和《史记》,数学和封建教育。

  11.秦汉出现的封建社会的社会问题及表现。(土地兼并、暴政、思想专制)

  12.秦汉是对后世具有开创性的朝代,秦汉奠定了我国后来2000年封建社会的基本

  格局、基本特点。

【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知识点】相关文章:

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知识归纳01-02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高频考点10-11

高考历史高频基础知识点归纳01-21

高考化学高频考点分析06-22

高考历史考点知识点整理归纳01-20

2018广东高考地理高频考点08-29

2018广东高考物理高频考点09-01

高考化学高频考点分题型分析06-21

高考各科高频考点分布及复习建议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