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原理 百分网手机站

艾灸疗法的科学原理有哪些

时间:2017-11-02 科学原理 我要投稿

  艾灸仍然是当今防病治病的较好的医疗手段之一。你知道艾灸疗法的原理吗?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你精心推荐的艾灸疗法的科学原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艾灸疗法

  艾灸疗法的科学原理

  艾是最常用的灸用燃料。它除了具有易得、易燃的特点外,还具有显著的药物效应。

  中医学认为艾属温性,其味芳香,善通十二经脉,具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的作用。《本草纲目》:“艾叶,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太苦,生温熟热,纯阳也。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苛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本草正》也认为“艾叶,能通十二经脉,而尤为肝脾肾之药,善于温中、逐冷、除湿,行血中之气,气中之滞……或生用捣汁,或熟用煎汤,或用灸百病,或炒热熨敷可通经络,或袋盛包裹可温脐膝,表里生熟,俱有所宜”。说明艾具有广泛的治疗作用,虽然在灸治过程中艾叶进行了燃烧,但药性尤存,其药性可通过体表穴位进入体内,渗透诸经,起到治疗作用;又可通过呼吸进入机体,起到扶正驱邪、通经活络、醒脑安神的作用;对位于体表的外邪还可直接杀灭,从而起到治疗皮部病变和预防疾病的作用。

  现代研究结果证实,燃艾时可产生具有治疗作用的化学物质。

  艾灸燃烧时是否产生了具有治疗作用的物质呢?日本大西[1]和西谷[2]通过研究认为,艾燃烧后生成一种物质,有抗氧化并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艾燃烧生成物的甲醇提取物,有自由基清除作用,并且比未燃烧的艾的甲醇提取物作用更强。施灸局部皮肤中过氧化脂质显著减少,此作用是艾的燃烧生成物所致。艾的燃烧不仅没有破坏其有效药物成分,反而使之有所增强。艾燃烧生成物中的抗氧化物质,附着在穴位处皮肤上,通过灸热渗透进入体内而起作用的。

  灸法的热作用(物理作用)

  灸法是以燃烧艾绒而治病,燃烧时的热效应也是产生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素问.异法方宜论》:“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也从北方来”。说明灸法燃烧艾绒产生的温热作用可治疗因为寒冷引起的疾病。随着历史的发展,艾灸治疗疾病的范围早已超出了寒证的范围,它具有温经散寒、通络止痛、驱风解表、消瘀散结、拔毒泄热、温中散寒、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回阳固脱、预防保健等作用,可广泛用于临床各科多种种疾病,涉及寒、热、虚、实诸证。产生这些治疗效果,均与燃艾时产生的热作用是分不开的。艾灸时产生的热恰到好处,除了使人感到特别舒适外,更是一种良性治疗因子,这种因子作用于腧穴,具有特别的亲和力,艾火的热力不仅影响穴位表层,还特别能通过腧穴深入体内,影响经气,深透筋骨、脏腑以至全身,发挥整体调节作用,而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现代研究证实,艾灸燃烧时产生的热量,是一种十分有效并适应于机体治疗的物理因子红外线。根据物理学的原理,任何物体都可以发射红外线和吸收红外线,人体也不例外。近红外线对人体的穿透深度较远红外线深,最多可达10mm,并被机体吸收。杨氏的研究认为,艾灸在燃烧时产生的辐射能谱是红外线,且近红外线占主要成分。近红外线可激励人体穴位内生物分子的氢键,产生受激相干谐振吸收效应,通过神经—体液系统传递人体细胞所需的能量。艾灸时的红外辐射可为机体细胞的代谢活动、免疫功能提供所必需的能量,也能给缺乏能量的病态细胞提供活化能。而艾灸施于穴位,其近红外辐射具有较高的穿透能力,可通过经络系统,更好地将能量送至病灶而起作用,说明了穴位具有辐射共振吸收功能。

  经络腧穴与艾灸理化作用的有机结合,产生了灸法的“综合效应”

  经络腧穴是艾灸施术的部位,灸法防治疾病的“综合效应”,是由艾灸理化作用和经穴特殊作用的有机结合而产生的。

  艾灸的药性作用和热作用只有作用于经络腧穴,才能起到全身治疗作用。例如,艾灸保健作用的产生是与强壮穴结合的结果。艾灸作用于关元穴有回阳救逆的作用;艾灸作用于百会穴有升阳举陷的作用;艾灸作用于阿是穴可起到消瘀散结、拔毒泄热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经穴是灸法作用的内因,而艾灸产生的药性和热是灸法作用的外因。内、外因素的有机结合,才能共同发挥灸法防治疾病的“综合效应”。

  艾灸的治病原理

  1、局部刺激作用

  艾灸的温热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的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

  使局部的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加强,促进炎症、粘连、渗出物、血肿等病理产物的消散与吸收。

  艾灸可引起大脑皮质抑制性物质的扩散,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具有镇静、镇痛等作用。

  2、调节免疫功能

  灸疗的许多治疗作用是通过调节人体免疫功能来实现的。这种作用具有双向调节的特性,即低者可以使之升高,高者可以使之降低。

  例如,人体受寒后通过艾灸结合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能袪寒升温;反之可以散热。

  3、经络穴位调节作用

  中医学认为,作为一个整体,人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是相互连接协调的,而起连接作用的正是身体的经络穴位。

  艾灸通过药物对穴位的刺激,可以通过相连的经络释放到全身,起到相应的作用。

  4、药理作用

  艾草是艾灸区别于针灸和穴位按摩显著的不同,艾灸必须要使用原料“艾”的药效功能。

  清代吴仪洛在《本草从新》中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亡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止诸血,温中开郁,调经安胎……以之艾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艾灸使用的禁忌

  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

  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猜你感兴趣:

1.针灸止痛的科学原理有哪些

2.秋季艾灸的好处和注意事项

3.胳膊受凉艾灸什么穴位比较好

4.秋分时节艾灸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5.秋分时节做艾灸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