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作业 百分网手机站

高一暑假作业答案

时间:2022-01-25 15:37:35 暑假作业 我要投稿

高一暑假作业答案

  暑假是一个汉语词语,是适用于全世界在校学生和教师的一个较长的夏季假期。北半球国家一般在6月下旬(或7月上/中旬)至9月1日。南半球国家一般在1月。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一暑假作业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一暑假作业答案 篇1

  1.答案:

  D(A攒cuán动/积攒zǎn绾wǎn着/惋wǎn惜杜撰zhuàn/编纂zuǎn呜咽yè/哽咽yè;B间jiàn或/离间jiàn旋xuán涡/旋xuán转形骸hái/惊骇hài榫sǔn头/鹰隼sǔn;C磅páng礴/滂pāng沱娱yú乐/寓yù言马嵬wéi/内帏wéi畏葸xǐ/新禧xǐ;D拽着zhuài/摇曳yè汲jí取/吸xī取嚼jiáo烂/咀嚼jué荒谬miù/绸缪móu)

  2.B嬉笑编辑振聋发聩

  3.A规则:在形状、结构或分布上合乎一定的方式;规律:事物之间不断重复出现的内在本质联系。如果:是纯粹的假设;固然:有让步转折意味,潜台词是人类不是起着核心作用,显得绝对化了;且一般不和“……的话”联用。联结:重在结合;联接:只是衔接。无足轻重:不重要;举足轻重:很重要;联系上文的句间关系应该是前者。(材料参考课本P67面课后知识短文,有删改)

  4.C(A表意不清:“胜负”就不再与否了,改成“胜利与否”;B无主:去掉“在这些可能带有……”前的“在”字;D语序不当,应为“古代埃及法老的神秘的诅咒”。)

  5.B司马光应是王安石

  6.B(A并非最长,只是本试验为期10天;C这只不过是科学家的“猜测”,不一定是科学事实。D是与其能脱水有重要关系。)

  7.C项(原文是说“紫外线含有能够对活组织造成重大损伤的高能光粒子”,而不是说紫外线就是一种高能光粒子。)

  8.C(只是可能告别因辐射造成的不孕症)

  9.蛰伏(休眠或自行脱水)、辐射修复功能、直接抵御辐射的能力(每点一分)

  参考译文:

  在圣明的君王统治下,百姓不挨饿受冻,这并非是因为君王能亲自种粮食给他们吃,织布匹给他们穿,而是由于他能给人民开辟财源。所以尽管唐尧、夏禹之时有过九年的水灾,商汤之时有过七年的旱灾,但那时没有因饿死而被抛弃和饿瘦的人,这是因为贮藏积蓄的东西多,事先早已作好了准备。现在全国统一,土地之大,人口之多,不亚于汤、禹之时,又没有连年的水旱灾害,但积蓄却不如汤、禹之时,这是什么道理呢?原因在于土地还有潜力,百姓还有余力,能长谷物的土地还没全部开垦,山林湖沼的资源尚未完全开发,游手好闲之徒还没全都回乡务农。

  百姓生活贫困了,就会去做的事。贫困是由于不富足,不富足是由于不务农,不从事农业就不能在一个地方定居下来,不能定居就会离开乡土,轻视家园,象鸟兽一样四处奔散。这样的话,国家即使有高大的城墙,深险的护城河,严厉的法令,残酷的刑罚,还是不能禁止他们。人在寒冷的时候,不会等有了轻暖的皮衣才穿;饥饿的时候,也不会等有了美味才吃;饥寒交迫,就顾不上廉耻了。人之常情是:一天不吃两顿饭就要挨饿,整年不做衣服穿就会受冻。那么,肚子饿了没饭吃,身上冷了无衣穿,即使是慈母也不能留住她的儿子,国君又怎能保有他的百姓呢?贤明的君主懂得这个道理,所以让人民从事农业生产,减轻他们的赋税,大量贮备粮食,以便充实仓库,防备水旱灾荒,因此也就能够拥有人民。

  百姓呢,在于君主用什么办法来管理他们,他们追逐利益就象水往低处流一样,不管东南西北。珠玉金银这些东西,饿了不能当饭吃,冷了不能当衣穿;然而人们还是看重它,这是因为君主需要它的缘故。珠玉金银这些物品,轻便小巧,容易收藏,拿在手里,可以周游全国而无饥寒的威胁。这就会使臣子轻易地背弃他的君主,而百姓也随便地离开家乡,盗贼受到了鼓励,犯法逃亡的人有了便于携带的财物。粟米和布帛的原料生在地里,在一定的季节里成长,收获也需要人力,并非短时间内可以成事。几石重的粮食,一般人拿不动它,也不为***邪的人所贪图;可是这些东西一天得不到就要挨饿受冻。因此,贤明的君主重视五谷而轻视金玉。

  当今的迫切任务,没有比使人民务农更为重要的了。而要想使百姓从事农业,关键在于抬高粮价;抬高粮价的`办法,在于让百姓拿粮食来求赏或免罚。现在应该号召天下百姓交粮给政府,纳粮的可以封爵,或赎罪;这样,富人就可以得到爵位,农民就可以得到钱财,粮食就不会囤积而得到流通。那些能交纳粮食得到爵位的,都是富有产业的人。从富有的人那里得到货物来供政府用,那么贫苦百姓所担负的赋税就可以减轻,这就叫做减少富有的,补充不足的,法令一颁布百姓就能够得益。依顺百姓心愿,有三个好处:一是君主需要的东西充足,二是百姓的赋税减少,三是鼓励从事农业生产。神农氏曾教导说:“有七八丈高的石砌城墙,有百步之宽贮满沸水的护城河,上百万全副武装的兵士,然而没有粮食,那是守不住的。”这样看来,粮食是君王最需要的资财,是国家最根本的政务。赐封爵位,是皇上专有的权力,只要一开口,就可以无穷无尽地封给别人;粮食,是百姓种出来的,生长在土地中而不会缺乏。能够封爵与赎罪,是人们十分向往的。假如叫天下百姓都献纳粮食,用于边塞,以此换取爵位或赎罪,那么不用三年,边地粮食必定会多起来。

  10.C(劝:鼓励,联系“劝学”的劝字;胜可比较“沛公不胜杯杓”“鱼鳖不可胜食”等)

  11.D(①是现今国家的有利条件②是具体的不从致力于农业的表现⑥是农产品的好处)

  12.A(当时民不聊生属无中生有。)

  13.......

  高一暑假作业答案 篇2

  1.C(A项:躅 zhú;B项:帖 tiě ;D项:禀 bǐng)

  2.B(A项:轮辐;C项:合龙;D项:世外桃源)

  3.A (言不及义:只说些无聊的话,不涉及正经道理。B项:无所不至:没有不到的地方。也指坏事都做绝了。这里应该改为“无微不至”。C项:登堂入室:比喻学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D项:如坐春风:像坐在春风中间。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

  4.C(A项:成分残缺,“治国理政”的后面应加上“的思路”;B项:逻辑错误,应去掉“左右”,“达”字后面要跟确数;D项:搭配不当。“规模”不能用“加快”。)

  5.D(这是一段文化意味浓厚的句群,主要谈论“《水浒传》中的老酒”。文段先提出话题③,接着介绍这种酒的特点⑤,然后举了《水浒传》中有关“青花瓮”和“蓝桥风月美酒”的例子。)

  6.媒体的炒作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可以使一个人成名,也可以使一个人身败名裂)(4分)

  7.D 原文是“只有教养指数高涨的民族,才具备区域和全球领导力”

  8.B 法国人被列为最差游客只是因为他们拒绝说英语,他们的教养是全球公民的榜样。

  9.(1)它构成了国民的核心价值;

  (2)它是人类文明的普世标准。(它是文明的旗帜,并据此展示民族的精神高度;)

  (3)它不是靠政治规训和德育美育课程就能获得,而是需要长时间的内修外炼。

  10.(1)寒酸 贫穷(2)尖酸 乖戾(或粗鲁 无礼)(每一空写出一个即可。得1分,两空角度不能重复)

  11.(1)细节再现玛丽年轻时的美,与现在的老丑形成反差(对比),突出了玛丽人生的不幸和生活的艰辛。

  (2)描写玛丽见到“我”流露出的欣喜之情,暗示玛丽并非不近人情,丰富了人物情感。

  12.①玛丽不被人理解,写出玛丽处境艰辛;②写出玛丽感情深挚,不轻易流露,人物形象

  朴素感人。③与“我”对她的同情帮助形成对比,为玛丽特意守候给我送行的情节埋下

  伏笔;④使全文情节曲折生动(先抑后扬)。(能从不同的角度阐释,写出l点给2分。

  写出两点即可得满分。)

  13.这一段在小说中必不可少。①写“我”对玛丽送别的珍惜和怀念,使得作品拥有一个完

  整而感人的故事情节;②丰富人物形象,玛丽的善良和感恩给我带来的永恒影响,让人

  回味;③是作者对人情美、人性美的讴歌,突出了主旨。

  这一段有蛇足之嫌。①“我”对酸玛丽的认识前期已有完整表现,“我”会将玛丽铭记在心不言而喻,写出来反而丧失了蕴藉美;②玛丽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以玛丽自身表现的刻画最精彩传神,这一段只写“我”的感受,相比之下,缺少艺术感染力;③小说的生题不言而喻,不必明写出来。(观点明确,分析言之成理,写出一点给2分,语言表达l分。)

  14.C 穷:走投无路。

  15.B 均为动词,到……去。A兼词,与此∕句末语助词,不译;C连词,因而∕介词,趁机;D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代词,……的人。

  16.C “告以处士”不是告诉处士,而是“以处士告”,把连处士的身份告诉强盗。

  17. (1)大概就是所说的亲身去做,无须多言自然能取信于人吧!(“其……欤”“躬”“信”各1分)

  (2)年成不好,(连处士)拿出一万斛谷来卖,因而市面上谷的价钱最终没有上涨。(“岁饥”“粜”各1分,补出 “连处士”1分,“市谷之价”1分。“市谷之价”翻译成“购买谷子的价格”亦可)

  幅严冬风雪图(岁末夜晚,雪意昏昏,云容惨淡,霜风猎猎,寒冷凄清,昏暗寂寥)。以景开篇,烘托出一个凄清寂寥的环境,奠定了全词感情基调(3分)

  19.①上片写年老的词人在寒冷冬夜倾酒自酌,抒发了天涯沦落之感;(1分)②下片以“官梅”自喻,表达虽被贬异乡、身有羁绊,但不失梅的孤傲高洁;(1分)③结尾处既有词人对自己被贬官后,友人疏远,人情淡薄的感叹,也有知己虽念旧,但关山重重,路途遥远,难相安慰的无奈。(1分)

  20.(1)第①章孔子强调自己教育坚持“诲人不倦”的态度;第②章孔子却有“则不复也

  (即不再教他)的态度。

  (2)这两章里孔子的育人态度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前者强调的是孔子的教育态度,后者强调的是孔子教育方法。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可见孔子非常注重学生自身的学习主动性,他强调学生首先需要进行思考,尝试表达,只有在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的情况下,老师才会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只有在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态度时候,他才“则不复也”。如果学生自身有求学之心,他就会诲人不倦。

【高一暑假作业答案】相关文章:

高一暑假作业答案09-22

高一暑假作业精选答案09-17

高一暑假作业以及答案09-14

高一政治暑假作业答案09-10

高一暑假作业参考答案09-19

高一英语暑假作业答案参考09-18

暑假作业答案语文高一09-05

高一政治暑假作业及答案08-23

高一政治暑假作业本答案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