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考试

语文中考试题

时间:2024-03-25 12:43:31 培训考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015年语文中考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2015年语文中考试题

  一、(共18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庇护(bì) 粗犷(guǎng) 贮存(chú) 垂涎三尺(xián)

  B.桑梓(xīn) 宿怨(sù) 脚踝(huái) 戛然而止(jiá)

  C.雾霾(mái) 绮丽(qǐ) 狭隘(ài) 扣人心弦(xián)

  D.给予(jí) 筛选(shāi) 拮据(jié) 瞠目结舌(táng)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脉膊 因地制宜 引颈受戳 海枯石烂

  B.迥然 妇孺皆知 破釜沉舟 中流砥柱

  C.荒谬 随机应变 冥思暇想 迫不及待

  D.砥砺 段章取义 言简意赅 抑扬顿挫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华民族有正月十五吃元宵的习俗。有关专家认为,吃元宵也是有讲究的,最好是浅尝辄止,不能超量使用。

  B.明确目的、设定目标后,下一步就需要制定严密的计划。

  C.诵读经典对提升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性情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D.老画家的一番风趣的话语,使弟子们忍俊不禁地笑起来,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日照是个美丽的沿海城市,夏日的日照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季节。

  B.当前,青少年非常深受网络语言的影响,忽视汉语的规范化使用,这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C.猜灯谜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项“接地气”的传统民俗,不仅包含中国的文学和历史,更包容民风民俗,兼具群众性、娱乐性和文化性。

  D.改变“亚学习”状态,要合理安排时间,切忌不要打“疲劳战”。

  7.根据语境内容,填写在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电梯停电,送水师傅爬了十八层楼气喘吁吁地把水送来了,因为还得给别家送水,师傅顾不上休息,提着空桶就出门了。我正准备随手把门关上,父亲忙拦住我,扶着门对楼道里的师傅说了声“再见”,直到他拐过楼梯口,才轻轻地把门关上。“干嘛不把门关上,大冷天,您站在门口小心冻病了。”我说。父亲淡淡说:“ ”我终于明白,温暖人心的往往是细微处显示的一份善良。

  A.他前脚走,我们立马“砰”的一声就把门关上,带给他的只会是心寒。

  B.他前脚走,我们立马“砰、砰”的一声就把门关上,带给他的难道不是冷漠吗?

  C.我们如果连一声“再见”也不说,那不是对不起别人的劳动了吗?

  D.说声再见,轻轻关门,这是人之常情啊!

  8.文德中学开展了一次关于了解中国传统礼仪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校报记者对同学进行了采访。这次活动使学生

  们对传统礼仪的内容和意义有了一定的了解。记者准备写一篇介绍这次活动的通讯稿,他拟写了四个标题,

  请你选择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文德中学开展礼仪教育,创建文明校园 B.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中学生多弘扬

  C.传统礼仪如何传承发展,引发同学热议 D.了解中国传统礼仪规范,弘扬中华文明

  9.根据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有些汉字以形表意,使用汉字时往往观其行而得其意。如“门”(門)字,观其形,则明其意为左右对开的两扇门。 因此,学习、使用汉字时,我们要注意形与意的紧密结合。

  ①“休息”的“休”字,由“人”和“木”两部分组成。就是“人”靠着“树”歇息

  ②其实,有些形声字的声旁也是表意的

  ③不仅象形字如此,会意字也如此

  ④如“文盲”的“盲”字,声旁“亡”既表音也表意,“盲”就是“亡”了“目”

  A.②④③① B.③①②④ C.③④①② D.②①③④

  二、(共6分,每小题2分)

文言是中国文化的根

王丽

  ①文言是中国文化的根。自甲骨文起,三千年间,凡中国历史、文学、政治、军事、医卜、农业、算学等所有重要典籍均为文言。文言是打开这个宝藏的钥匙。身为中国人,不懂文言,很难真正了解自己的历史文化,也很难做到“鉴古知今”。

  ②我们的前任留下了大量的文学经典。如《离骚》《出师表》《陋室铭》《兰亭集序》《桃花源记》……这些文言撰写的经典之作像一条永不枯竭的河流,滋养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这些经典与其他典籍一起化为了文化基因融入炎黄子孙的血脉里,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审美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

  ③曾经有人说,文言难懂难学,不够大众化。可是,人类是一种具有高级精神活动的动物,需要有一座精神殿堂,而在这座殿堂里,需要用一种更深沉、更庄严、更典雅、更具仪式感的语言来表达。文言文以及文言文所撰写的赋、表、记、铭、传、碑、祭文、对联等,便是这种需求的具体体现。

  ④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图像时代。众所周知,图像是平面的,它让我们直接面对所谓的实际存在,而语言的抽象性却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比之白话的直白和浅露,文言的高度凝炼及其特有的含蓄、蕴藉,具有无穷的“言外之意”和“韵外之致”,为读者提供了巨大的再创造的语言空间,其品读过程本身就是想象力的展开与激活。并且,文言所特有的节奏和韵律,即在表达上所造成的一唱三叹、回环婉转、起伏跌宕、抑扬顿挫等等,使它具有白话所无法比拟的语言张力。晚年在台湾的于右任先生曾写下《望大陆》一诗: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苦。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 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⑤放眼古今中外,抒发思乡之情的诗文千千万。唯有用古老的文言,才能唱出如此回肠荡气、触动炎黄子孙灵魂深处隐痛的绝唱。

  ⑥面对如此绝唱,某些对文言持有偏理的人应当更深刻地反思:时下国人语言之粗鄙低俗,整体文化教养之令人失望,是否与文言传统的断裂有某种关系?

  (选自《中国青年报》2013年5月15日,有删改)

  10.对文章的中心论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文言是中国文化的根。

  B.中国人要学文言懂文言。

  C.语言中的白话比文言更具有再创造的空间,具有白话无法比拟的语言张力。

  D.唯有用古老的文言,才能唱出如此回肠荡气、触动炎黄子孙灵魂深处隐痛的绝唱。

  11.下列各项中,不是直接阐述“文言是中国文化的根”的一项是( )

  A.自甲骨文起,三千年间,中国古代所有重要典籍均为文言。

  B.身为中国人,不懂文言,很难真正了解自己的历史文化,也很难做到“鉴古知今”。

  C.这些经典化为文化基因融入炎黄子孙的血脉里,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审美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

  D.这些用文言撰写的经典,滋养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

  12.下列对有关内容和论据、论证方法的表述,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 )

  A.语言与图像相比,语言的抽象性为读者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B.文言与白话相比,文言的高度凝炼及其特有的含蓄、蕴藉,为读者提供了巨大的再创造的语言空间。

  C.作者例举于右任《望大陆》一诗,意在证明台湾的炎黄子孙希望早日回归大陆的爱国情怀。

  D.文章运用比喻,论述了中国古代经典源远流长,一直为炎黄子孙提供文化养料。

  三、(共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5题。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去也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悟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为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二者不可得兼 (兼:同时) B.蹴尔而与之 (蹴:用脚踢)

  C.万钟于我何加焉 (加:施加) D.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通“德”,感激)

  1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妇拍而呜之

  B.行道之人弗受 而不知人之乐

  C.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 山峦为晴雪所洗

  D.此之谓失其本身 其真不知马也

  15.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从“鱼”与“熊掌”的选择联系到“生”与“义”的选择,自然通俗。

  B.孟子认为,人们可以忍受别人的羞辱去接受那些关乎性命的东西,合乎人性。

  C.孟子通过举例,告诫那些接受优厚俸禄的人也应该讲求“礼仪”,观点明确。

  D.孟子告诉人们,在选择各种各样的抉择时,应把正义放在首位,发人深思。

第Ⅱ卷

  四、(共2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7题目。

杨震拒礼

  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震少好学,明经博览,无不穷尽。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人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选自《后汉书·杨震传》

  16.用现代汉语写出句子的意思。(4分)

  (1)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

  (2)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17.根据《鱼我所欲也》中孟子所述的“本心”,本文中哪些事例可知杨震没有失去信心,并简评杨震是一个怎

  样的人。(4分)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8-19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8.词的上阕描写了 的壮观场面;下阕抒写了词人 的豪情壮志。(2分)

  19.“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深刻含义?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3分

  (三)背诵默写。

  20.按要求默写诗文名句。(10分)

  (1)辛苦遭逢起一经, 。 (文天祥《过零丁洋》)

  (2)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3) ,欲上青天揽明月。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4)共看明月应垂泪, 。 (白居易《望月有感》)

  (5) ,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

  (6)选贤与能, 。 (《礼记》)

  (7)晨兴理荒秽, 。 (陶渊明《归田园居》)

  (8)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9)须晴日, ,分外妖娆。 (毛泽东《沁园春·雪》)

  (10)人与人之间互相体谅,努力做到“ , ”(《论语》)。这正

  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所倡导的待人接物的处事之道。

  五、(共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4题。

消失的麦客

李德霞

  (1)一大早,爷爷就拎把镰刀出了门。爷爷再进门时,就领个麦客回来。

  (2)麦客是揽工割麦的。母亲做好了早饭,一看爷爷身边的麦客,惊讶地“咦”一声,皱着眉头对爷爷说:“爹,咋是个孩子啊?”

  (3)爷爷晃了晃手里的镰刀,嘿嘿一笑说:“别看人小,本事不小。刚才我领他到麦地里溜了一圈,试试他割麦的本领,一点不孬。”

  (4)父亲和母亲都是割麦的好手。以前,我家从不雇麦客。可是,今年不同。麦子黄了的时候,一向身强体壮的父亲病倒了,腰痛得站不起来。小叔先是领着父亲去了县医院,查不出结果,又去了省医院。爷爷老了,割不动麦子;小婶教书,脱不开身。两家的麦子有四十几亩,靠母亲一个人是无论如何也割不完的。母亲跟爷爷商量了半天,才决定雇个麦客……

  (5)吃过早饭,母亲领着小麦客下了地。中午回来,母亲惊喜地连声称赞:“果然不孬,连我都撵不上,不是他的对手哩。”

  (6)母亲做饭,小麦客也不闲着,一会儿到院里提桶水,一会儿帮母亲烧个火。闲谈中,母亲知道,小麦客十九了,老家在甘肃陇南一带,父母已去世多年,家里还有七十多岁的爷爷奶奶。小麦客两年前就离开了学校,跟着村里人过黄河,一路向东来我们这边当麦客。

  (7)麦子割到一半时,小叔从省城匆匆赶回来。父亲要做手术,他是回来取钱的。母亲七凑八凑,卖了一头猪,才凑了三千块。送走小叔,母亲拿着剩下的四十块钱对小麦客说:“我家男人要做手术,家里拿不出雇麦客的钱了……这是你的工钱,拿着另找一家雇主吧。”

  (8)小麦客没接钱,一脸诚恳地说:“大嫂,你家麦子熟透了,不能再扛了,就让我帮你割完吧。你家有难,工钱先欠着……”母亲一愣:“欠着?”

  (9)母亲不知道陇南在哪里,但母亲明白陇南离我们这里一定很遥远,隔山隔水得远。母亲说:“欠账没欠这么远的呀!”

  (10)小麦客说:“我明年还来,到时我登门来拿……”

  (11)母亲断然摇摇头。

  (12)这时,一旁的爷爷说话了,爷爷说:“哪有半道打发麦客的理儿?留下吧。工钱的事我想办法。舍着这张老脸,还愁借不到几十块钱?”

  (13)爷爷借钱去了。鸡卵大个村子,没人不给面子,东家三块,西家五块,总算凑够了小麦客的工钱。

  (14)小麦客要走。母亲起个大早,烙了香喷喷的鸡蛋葱花饼。母亲去喊小麦客,连喊几声没人应。推开下房门一看,里面空荡荡的,小麦客早走了。更让母亲万分惊愕的是,叠好的被子上摞着一沓钱,正是母亲昨天晚上交给小麦客的八十块工钱……

  (15)母亲捏着钱撵出门去,问遍了村里早起的人,都说麦客鸡叫头遍就结伴出了村,这会儿怕是到镇上的车站了。母亲呆呆地站在村口,一份晨风拂过,吹落母亲满眼地泪水。

  (16)第二年,麦客没来。第三年,麦客还是没有来。

  (17)小婶说,麦客的老家这几年也好起来了,男人们不用出门当麦客了。母亲听后,有几分欢喜,也有几分失落。

  (18)一晃,三十年过过去,母亲也是快六十的老人了,母亲常常念叨起当年的那个小麦客。母亲说:“他记不记得咱欠他八十块工钱……”

  (19)亲年,甘肃陇南发生泥石流,伤亡惨重。那些日子,母亲坐在电视机前,看着一幕幕令人揪心的画面,看得老泪纵横。

  (20)我回城的头天晚上,母亲突然问我:“城里有没有捐款的地方?”我说:“有,到处都是。”母亲翻箱倒柜找出个旧存折交给我。母亲说:“替我捐了吧。”我一看,存折上只有八十块钱,存期已经三十年。我明白了,这不就是当年我们家欠小麦客的工钱吗?这些年来,我们家也哭过、难过,可母亲硬是没动里面的一份钱。只是当年的八十块,现在已变成了六百块。

  (21)回城后,我添了四百,凑足一千,郑重地捐给了甘肃陇南灾区,是以母亲的名义……

  (选自《意林》)

  21.简要概括本文写了麦客哪几件事?(4分)

  22.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15)自然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23.文中的麦客与母亲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结合文本分析两个人物的性格品质。(4分)

  24.此文的原文标题是“麦客”,在被转载时改为“消失的麦客”,结合文意,说说这样修改的原因。(4分)

  六、(50分)

  25.家规指一个家庭所规定的行为规范。俗话说得好: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每个家庭里,家人应遵照着怎样的行为规范、为人处世,或怎样遵照行为规范为人处世,你一定有想说的人、事、看法……

  请以”我家的家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②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语文中考试题】相关文章:

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参考04-16

河北省中考语文试题03-21

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09-09

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06-20

咸宁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1-01

鞍山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06-15

中考语文古诗词试题汇总10-18

年济南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06-21

2023年中考语文试题古诗词鉴赏试题06-09

中考语文成语试题解题技巧考点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