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百文网手机站

四年级下册《古诗》教学设计

时间:2022-02-25 18:04:3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四年级下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古诗》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目标

四年级下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1、感受我国古代进步诗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忧国忧民,珍视友情的高尚情操。

  2、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说出课文后第1题句子中6个带点词的确切意思,并能正确理解诗句。

  3、理解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能正确地背诵和默写3首古诗。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逐字逐句地理解诗的意思,边读边想象诗歌描写的情景;

  难点:理解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赠汪伦》和《题临安邸》两首诗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2、解释有关词语和诗句。练习朗读,背诵和默写这两首诗。

  教学过程

  1、回忆学法,揭示课题。

  (1)回忆背诵以前学过的古诗,说说学古诗的基本方法。出示学法:

  理解课题,认识作者;解释字词,讲说诗意;

  联系实际,发挥想象;感情朗读,体会诗境。

  (2)揭题。今天我们继续运用上述方法来学习三首诗,要以学生自学为主。

  2、指导学习《赠汪伦》。

  (1)理解课题,简介李白及有关本诗的故事。

  (2)听录音,初知内容。

  (3)解释字词,说说诗意。

  ○检查自学情况,抽读古诗。

  ○逐句理解.

  理解第1句。“将放行”是什么意思?学生试答后,教师讲述:我很快就要坐船离开这里了。

  理解第2句。“踏歌”是什么意思?学生试答后,教师讲述:忽然听到岸上有人用脚步打着节拍,边走边唱的声音。

  这两句主要写什么?(主要是叙事,展示一幅离别送行的画面。)

  理解第3句。“千尺”是虚指,极言谭水之深,是夸张的说法。

  理解第4句。“不及”是什么意思?学生试答后,教师讲述;虽然桃花潭水有千尺深,却比不上汪伦为我送行的情谊深。

  这两句诗用桃花潭来比喻汪伦的感情,以水深比喻情谊深。第3句诗用了夸张的写法。

  (4)总结。

  ○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珍视友情。)

  ○背诵这首诗。

  3、指导学习。《题临安邸》。

  (1)理解课题,简介诗人及有关的背景知识。

  (2)听录音,初知内容。

  (3)解释字词,说说诗意。

  ①学生自由读古诗,看注释理解,并提出不懂的地方。

  ②检查自学情况,抽读古诗。

  ③逐句理解。

  理解第1、2句。

  “休”是什么意思?学生试答后,教师讲述:青山之外还有青山,高楼之外还有高楼,那些统治者在西湖边上听歌赏舞、寻欢作乐的生活到什么时候才能停止呢?

  看图帮助理解诗句含义。

  理解第3句。“暖风”、“熏”、“醉”是什么意思?学生试答后,教师讲述:暖洋洋的春风把这帮终日只知游山玩水的家伙吹得像喝醉了酒一样。

  理解第4句。

  “直”是什么意思?学生试答后,教师讲述:那些统治者简直把这临时避难的杭州当作者家汴州了,忘记了故都汴州,忘记了被异族侵占的半壁江山。

  (4)总结。

  ①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②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忧国忧民,讽刺南宋统治者只顾游山玩水,醉生梦死,忘记了山河破碎的耻辱,将收复北方失地完全置之脑后的可耻行径。)

  ③背诵这首诗。

  4、布置作业。

  (1)完成作业本上1、2、4(1)(2)、5(1)(2)(4)。

  (2)背诵这两句诗,并准备默写。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第三首诗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2、解释有关词语的句子。

  3、练习朗读,背诵和默写这首诗。

  4、完成有关作业。

  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先背后默写前两首古诗,个别学生写在灯片上,然后出示灯。

  全班评价纠正。

  2、指导学习《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理解课题,简介陆游及有关的背景知识。

  解释字词,说说诗意。

  ①学生自由读古诗,看注释理解;并提出不懂的地方;

  ②检查自学情况,抽读古诗。

  ③逐句理解。

  理解第1句。“三万里”形容黄河的长,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黄河实际长一万多华里。学生试答后,教师讲述: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翻该,向东流入大海。

  理解第2句。“五千仞”也是虚指。形容华山的、雄伟高大。学生拭答后,教师讲述:五千仞高的华山直插云霄。

  这两句主要写景,运用了怎样的写法?”(夸张、化静为动,使人感到景物不仅雄伟,而且虎虎有生气。)

  理解第3句。“遗民”、“泪尽”、“胡尘”是什么意思?学生试答后,教师讲述:北方沦陷区老百姓在异族统治下受尽折磨,眼泪都哭于了。

  理解第4句。“南”、“王师”是什么意思?学生试答后,教师讲述:他们盼望南边的宋朝军队收复北方失地,解救他们,盼了一年又一年。

  这两句描述了北方人民的境遇和盼望解放的急迫心情。

  (4)总结。

  ①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②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百姓的同情。)

  ③背诵这首诗。

  3、布置作业。

  (1)完成作业本上3、4(3)、5(3)和6的练习。

  (2)有余力的学生课外选学李白、陆游的诗一首抄录并背诵。

  四年级下册《古诗》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7个生字。会写“芙、洛”等8个生字。

  能力、方法培养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以读感悟,体会古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

  1.认识7个生字。会写“芙、洛”等8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体会古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品质。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古诗是古时候文人墨客交流和抒发情感的一种方式,诗句简洁有力,更好地诠释

  了诗人的感情,今天让我们学习几首古诗。(课件出示图片)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三首》,看看这三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精神品质?(板书:古诗三首)

  二、识字解词

  1.学生自读课文。

  (课件出示)提出要求: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句诗,背诵诗句;

  (4)给每首诗画上断句符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

  fú róng luò chán yàn qián kūn

  芙蓉洛单砚乾坤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课件出示生字组词。

  借助拼音读准生字,重点认读“洛、单、坤,强调“坤”的韵母是ūn,避免错读成ēn。

  (2)开展读字游戏。

  开火车读,再读。

  男女生分组读,齐读。

  (3)出示认读生字组词。(课件出示)

  fú róng luò chán yàn qián kūn

  芙蓉洛阳单于砚台乾坤

  4.理解词意(可以多种形式,借助注释,引导学生理解词意)

  5.多音字认读

  单dān(简单)chán(单于)并造句

  二、生字书写

  出示生字:芙蓉洛壶雁砚乾坤

  指导写字:

  (1)师范写,重点指导“芙蓉洛壶雁砚乾坤”并讲述,组词、造句、指导:

  出示生字:

  “芙”书写指导:撇捺舒展,上横短,下横长。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

  “蓉”书写指导:“容”字上面的撇点要小,下面的撇捺舒展,口字平稳。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

  “洛”:书写指导:左窄右宽,横撇要收,捺要舒展,口字平稳。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

  “壶”:书写指导:“士”不要写成“土”,点撇呼应,长平衡平稳。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

  “雁”书写指导:撇要舒展,横画等距。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

  “砚”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口要写小,弯钩支撑。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

  “乾”书写指导:左右等宽,折钩支撑。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

  “坤”书写指导:左窄右宽,悬针竖挺拔。组词、造句

  (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

  (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

  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严格按笔顺描写。

  (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古诗,想一想这三首诗分别写的是什么?

  送友人迎敌的场面梅花

  2.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芙蓉楼送辛渐》。

  【课件:出示古诗】

  解题:学习古诗,应从题目入手,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

  生:在芙蓉楼送别好友辛渐。

  辛渐:是诗人的一位朋友。

  作者简介:

  王昌龄: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原名陈英儒,自号醉云楼主,广东台山人。

  主要作品:《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课件出示:前两句诗,根据诗意理解词语。

  寒雨:秋雨

  送:送别

  客:好友,辛渐

  交流诗句之意: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天刚亮时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孤影。

  请大家默读这两句诗,看看写到了哪些景物?

  雨:什么时候下起了什么样的雨?江:江面上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山:在作者眼里楚山什么样?诗中还暗含着两个人物。(课件展示)

  诗句中提到楚山孤,楚山为何孤单?

  其实孤的不是楚山,而是诗人。自己的友人去了远方,从此相隔两地,不知何时能重逢,不免心生离愁,孤独感便油然而生了。我们把这种看似写景,实为表达心情的手法叫:借景抒情。

  品读后两句诗:

  冰心:指人的品德美好,比喻心的纯洁。

  交流诗句之意: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

  诗人没有再过多地抒发离愁别绪,而是借辛渐向远在洛阳的亲友表明自己的信念。那么,诗人是想表明自己的什么呢?

  表明诗人藐视庸俗的功名利禄,不向排挤、陷害自己的恶势力屈服,永葆高洁品质的崇高气节。(板书:高洁清廉)

  表达手法:这是一首送别诗,淡写朋友的离别情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前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寂的出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不会因为官场坎坷遭遇而改变自己的气节,同流合污,随波逐流的心志。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指导背诵。

  3.合作学习《塞下曲》

  《塞下曲》是边界上的歌曲。是唐代的一种歌曲名称,内容大都描写边疆的战斗生活。

  作者简介:卢纶(748-约799),唐代诗人。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济)人。为“大历十才子”之一。曾在河中任元帅府判官。善于写景抒情,艺术成就较高。他从军多年,所做边塞诗富有战斗生活气息,雄壮感人。

  说一说诗句大意。

  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可见他们已经全线崩溃)

  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

  飘落,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表现了将士们威武的气概)

  品读,深化理解:

  (1)根据有关资料想象一下单于是怎样被包围的,自由说。

  预设:单于被重重包围着,白天无法脱身。

  (2)想一想大雁为什么会受惊,高高飞起?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是怎样的,练习说。

  (趁着黑夜,单于想带领手下悄悄逃跑,惊醒了正在睡觉的大雁。)

  (3)想象一下将军是怎样知道单于逃跑的?指名说。

  (从被惊醒高高飞起的大雁,知道单于要逃跑。)

  (4)发现单于逃走后将军会怎样想,怎样说?

  预设:将军发现单于要逃跑,回想:我必须把单于拿回,想跑,没门!会对手下说:“快随本将捉拿单于那厮!”

  (5)这时,下起了大雪,狡猾的单于逃走之后,将军是否带领士兵捉住了他?(捉住)捉单于的时候会遇到什么情况?(雪大路滑,看不清方向)将军又是怎样在雪中运用智慧英勇搏杀,擒住单于的呢?(根据马蹄印,根据马蹄声)

  请同学们展开想象,说一说。

  (同桌互相说-指名说)

  (板书:充满智慧英勇搏杀)

  诗人不写军队如何出击,也不告诉你追上敌人没有,他只描绘一个准备追击的场面,就把当时的气氛情绪有力地烘托出来了。“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并不是战斗的高潮,而是迫近高潮的时刻。这个时刻,犹如箭在弦上,将发未发,具有吸引人的力量。你也许觉得不满足,因为没有把结果交代出来。但惟其如此,才更富有启发性,更能吸引读者的联想和想象,这叫言有尽而意无穷。

  4.合作学习《墨梅》

  课件出示诗句,解题墨梅:用水墨画出来的梅花。

  作者简介:

  王冕(1310年~1359年),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才。王冕性格孤傲,鄙视权贵,诗作多同情人民苦难、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

  说说诗句的大意

  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像是用淡淡的墨汁点染而成。

  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多么好看,只是要将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这首诗表面是对梅花的夸赞,实际上是诗人自喻“不求索取、永为人间留香”的高尚品格,这种“借物喻人”的描写手法是这首诗的亮点。(板书:高洁,有内涵)

  课堂练习

  (一)加偏旁后再组词。

  ()()()()夫各见申

  ()()()()参考答案:

  扶着芙蓉洛阳落叶砚台现在乾坤伸手

  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默写《芙蓉楼送辛渐》

  课堂小结:

  《芙蓉楼送辛渐》表达了友人离去的伤感以及作者藐视庸俗的功名利禄,不向恶势力屈服,永葆高洁品质的崇高气节。《塞下曲》体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现手法。《墨梅》表达了不求索取、永为人间留香”的高尚品格,体现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板书设计:

  芙蓉楼送辛渐

  高洁清廉

  塞下曲

  充满智慧英勇搏杀

  墨梅

  高洁有内涵

  教学反思:

  《古诗三首》选编了《芙蓉楼送辛渐》《塞下曲》和《墨梅》三首诗歌。从内容上看,都是表达一定的精神品质的。

  成功之处:

  我是这样安排教学的,第一节课教学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基本教学步骤是导入后,出示自学提纲,让学生释题、了解作者,熟读古诗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重点词语,说说诗句的大意。接下来,学生合作学习,按照提示逐步完成练习,教师检查指导。最后的环节是质疑探究,抓住重点句子,深入理解,从中读懂诗句蕴含的感情,进而深刻理解全诗。

  第二课时,按照同样的学习方法来学习第二首和第三首诗。学生在掌握了学习方法后再来学习新课,没遇到什么障碍,可谓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不足之处:

  我认为这一课的教学还有很多的不足,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学生和教师之间缺乏沟通。在个别问题提出后,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这也是造成学生思维阻碍的一个原因。第二是对教材的解读能力不够。

  认真备好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只要多学习、多钻研,我想我们会上出更多高效的课。总而言之,一节有效,精彩纷呈的课,离不开教师“精心”的预设,也不能没有学生精彩的生成。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中处处闪现的生成点,学习处理好生成点中的智慧火花。

【四年级下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2-21

古诗《牧童》教学设计12-24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设计04-14

英英学古诗教学设计12-08

s版四年级下册《鲸》教学设计01-01

古诗清明教学设计(精选5篇)04-02

古诗清明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04-02

古诗清明的教学设计(精选6篇)04-02

小学古诗清明教学设计(通用5篇)04-02

幼儿园古诗清明教学设计(精选5篇)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