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百文网手机站

鲁教版洋流教学设计

时间:2021-04-22 12:19:46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鲁教版洋流教学设计

  鲁教版洋流教学设计【1】

  【课标要求】

鲁教版洋流教学设计

  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条课程标准内容表达了两个要点:

  (1)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这是“标准”要求的基础知识。学习应落实在地图上,将世界洋流的分布模式化,加强对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的把握。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标准”要求学习目的是通过阅读“世界洋流分布图”及有关材料,说明洋流对全球热量的输送、沿岸气候、渔场、海洋污染及交通的影响。    教材主要介绍了两个问题:一是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正文部分着重讲述了中低纬海区的洋流分布规律,并以阅读材料的形式呈现世界洋流的分布,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来理解洋流的分布规律。通过“绘制世界洋流模式简图”的活动加强对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的理解。对具体的洋流名称不作强记性要求,对洋流的基础知识也作了较多的简化处理。二是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以活动的形式,通过对北大西洋海区的案例分析,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洋流对气候、渔场分布、航线选择及海洋污染的影响,从而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情分析】

  我校高一均为艺术类学生,应用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较差,空间概念和空间想象力还较缺乏,因而洋流知识成为学生的学习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加大对地图的使用,引导学生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掌握新知识,深化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用图的能力,加强知识与技能的联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世界洋流模式图,分析世界洋流分布的规律。

  2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绘制大洋环流模式简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加工地理信息能力

  2通过学习洋流,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运人类应认识物质的运动特性并做到趋利避害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洋流和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影响的,从而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1. 掌握洋流的分布规律;

  2.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

  洋流的分布规律

  【教学方法】

  借助多媒体直观演示,师生分析讨论,学生主动探究,教师点拨、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

  【教学活动】

  第一环节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多媒体投影:一位游客在英国海滩上捡到一只漂流瓶,内有一封信,按信封上的地址,此信送到七十岁老人手中,这位老人读着此信,声泪俱下。原来此信是她五十六年前的情人—-英军上尉乔治,在军舰开到非洲时,当时怕再也见不到恋人,于是给她写了一封信装入瓶内投入大海。不久,乔治殉职。谁知此瓶竟漂了五十六年。

  (学生活动) 阅读文字

  (思考) 漂流瓶56年物归原主,它为什么能从非洲漂到英国?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创设, 吸引学生对洋流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主动进入学习。

  第二环节教学过程与主要内容

  一、洋流的概念和洋流的分布规律

  教师活动实验探究

  通过实验体验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是近地面风带

  (学生活动)同学操作完成小实验:一位同学向盆中滴入几滴墨水,另一位同学用吹风机吹拂水面,其他同学观察。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评价实验操作员的操作,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通过实验体验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是近地面风带

  小组合作探究“洋流的形成与分布”

  布置探究任务:根据全球近地面风带图,绘制全球洋流模式简图(分4个大组),引导学生注意分析表层海水的受力情况。

  3. 师生共同归纳洋流分布规律,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探究教材“活动”得出以下结论:

  (1)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在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东侧为寒流,西侧为暖流。

  (2)北半球中、高纬海区,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东侧为暖流,西侧为寒流。

  (3)南极大陆外围是西风漂流,性质为寒流。

  (学生活动)比较,分组讨论,归纳小结,

  小结:洋流的成因是个复杂的问题,它不是单独受某个因素的影响,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师活动)结合以前所讲“冷气团和暖气团”的概念理解寒流和暖流,并读“世界洋流分布图”,观察中低纬、中高纬大洋东西两岸洋流的性质,归纳洋流流向与洋流性质的关系。

  (学生活动)观察大洋两岸洋流性质和流向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悟性

  课件案例展示:课本63页活动题图2-42,分组讨论

  (1)爱尔兰都柏林和纽芬兰圣约翰斯所处的纬度差不多,但1月份都柏林的气温为8℃时,圣约翰斯的气温通常在0℃以下。想想这是为什么?

  暖流对流经海区的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降温、减湿的作用。

  (2)、在图2-42中,用“⊕”表示纽芬兰渔场。该渔场形成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全球四大渔场主要分为两类:寒暖流交汇的地方,

  (3)、古代,哥伦布从欧洲去美洲时,走了A、B两条不同的线路。有趣的是走距离较短的A路线用了37天,而走距离较长的B路线却只用了22天,试解释其原因。

  顺流速度快,费时少,节省燃料;逆流速度慢,费时多,多用燃料。

  (4)、1978年3月,一艘叫“阿摩科.卡迪兹”号的油轮在英吉利海峡附近失事,使2.95亿升原油泄入海中。你认为洋流会给这次海上石油污染带来什么影响?

  加快净化速度,污染范围扩大。

  (设计意图)学生回答,老师的引导下总结出了答案,课堂气氛热烈、友好、和谐,让学生体会归纳总结的重要性

  【洋流板书】

  一、概念及分布规律

  1、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北半球:顺时针 南半球:逆时针

  2、中高纬度海区 北半球:以副极地为中心的逆时针大洋环流,南半球:形成环绕南极大陆的绕极环流

  3、北印度洋形成季风环流 冬季:逆时针夏季:顺时针

  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反思】

  高中地理新教材中,“洋流”部分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尤其是有关季风洋流的形成等内容更是难中之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的创设情境导入环节对整堂课教学效果的提升至关重要,本课以故事导入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教师提供背景资料,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找出答案,并了解形成该洋流的地理因素,同时拓展地理能力,事实证明,这样教学学生很感兴趣,而且将抽象的原理转化为直观的材料,比一味的灌输的效果要好。

  鲁教版洋流教学设计【2】

  一、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研究对象是洋流的运动规律,内容较抽象,如采用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学生较难理解。高中新课标提出“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所以我将新课《洋流》设计成学生实验活动,学生通过实验活动逐步掌握洋流的基本知识,同时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也促进了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再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世界洋流分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小组的讨论,探究学习,启发引导学生在动手动脑和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中逐步建构洋流的形成与分布规律。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海洋并不熟悉,而且洋流的成因、分布规律一直以来就是地理的重难点。为了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及更好的突破重难点,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教学设计采用趣味性强的“小鸭漂流”作为实验的导入,以模拟地理实验为教学突破口,再通过图示探究来学习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比较分析实验,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了解洋流的形成原因,再结合全球风带分布图,归纳洋流的分布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与热情,树立互相联系的观点和可持续的环境观。

  四、教学重点

  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五、教学难点

  洋流的成因;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

  六、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实验

  七、教学过程

  洋流形成全球网络 鸭子漂流成经典案例

  通过这段视频,引入新课。

  【讨论】鸭子是怎样实现从太平洋海域到达大西洋的英国海岸的呢?

  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趣味盎然的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

  创设问题情境

  洋流又叫海流,是指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地沿着一定方向进行的较为稳定的`流动。

  大洋表层的海水为什么会常年大规模的沿着一定的方向流动呢?

  了解【洋流】的定义,思考问题。

  给学生基础知识的把握,调动学生积极思考。

  知识复习

  同学们还记得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吗?

  【多媒体图片】

  师生共同完成气压带、风带的填图。

  【填图】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图

  学生复习前几节学过的知识,加深知识记忆的同时,为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实验探究

  1、实验器材:一个装满水的方形透明玻璃缸,一袋茶叶,2个吹风机。

  2、实验步骤:

  (1)水平方向水体的运动情况:

  将茶叶倒入水里,甲同学站在玻璃缸右侧下方(模拟大洋东岸赤道地区)用吹风机向左侧吹动茶叶——在吹风机口的正下风向,茶叶如何运动?

  如果是北半球太平洋海域,赤道地区的海水运动方向是什么?

  (2)遇水槽内壁(模拟大陆)水体运动状况:

  遇到正对吹风机口的水槽内壁,茶叶如何运动?

  如果是北半球太平洋海域,海水遇到的大陆是什么?海水运动方向是什么?

  (3)乙同学站在玻璃缸左侧中间部位(模拟大洋西岸副热带地区)用吹风机向右侧吹动茶叶。请同学们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茶叶的运动过程是什么?

  两位同学做实验,亲身体验。其他同学观察。

  1、在吹风机口的正下风向,茶叶顺着风向运动。

  由于受东北信风带的影响,海水运动方向是自东向西。

  2、正对吹风机口的水槽内壁,茶叶沿着内壁向两侧运动。

  海水遇到的大陆是亚欧大陆。

  海水一部分沿亚欧大陆向高纬运动,一部分向回运动。

  3、由甲同学吹过来的茶叶沿内壁运动到乙同学所在地,被乙同学的吹风机吹回到甲同学侧。在遇到内壁阻挡后,一部分茶叶流回甲同学处,另一部分继续向高纬地区移动。

  营造探究气氛,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洋流形成过程,学生动脑和动眼不仅增加了课堂趣味,而且实际操作的实验具有直观性。

  学生最终理解洋流的原理。

  实验小结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随着风向的变化,海水运动的方向也随之发生变化。1、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在北半球成顺时针方向流动,在南半球成逆时针方向流动。

  2、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绘制洋流模式图】

  通过小结让学生深刻理解实验的目的和结果

  深入思考

  大洋东西两侧都有洋流,其性质是相同的吗?

  【思考、回答】

  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高。从高纬流向低纬的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低。

  标出模式图中洋流的性质。

  让学生标注洋流的性质,学以致用,及时巩固知识。

  实验总结

  【多媒体FLASH】海水运动动画

  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总结出了北太平洋海区海水流动的方向和特点,现在,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实验,结合我们学过的全球风带的知识,在学案上绘制世界洋流分布图,并明确认识每条洋流的名称及其性质。

  动笔画出各大洋中洋流的分布状况,进一步深化洋流分布。

  学生通过亲笔绘制世界洋流分布图,进一步验证实验结论,加深记忆和系统了解

  深化应用

  结合世界洋流分布图,鸭子是怎样由太平洋漂流到英国海岸的?

  最后课件图片显示真实的线路。(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阿拉斯加暖流-北冰洋极低环流-拉布拉多寒流-北大西洋暖流-英国)

  小组合作探究:根据世界洋流图,思考鸭子的运动路径。

  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并前后呼应。

【鲁教版洋流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单词12-09

鄂教版一年级下册《李子核》教学设计12-17

2017年小学六年级英语下册单词整理(鲁教版)08-22

七年级鲁教版上册Unit8英语单词12-08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Unit10英语单词12-08

七年级上册英语unit4短语归纳鲁教版11-14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Unit3英语单词介绍12-09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Unit11英语单词参考12-08

《给予树》第一教时教学设计10-30

鲁人版语文劝学测试题目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