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百分网手机站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卷作文题目

时间:2020-08-13 18:26:13 试题 我要投稿

2016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卷作文题目

  作文历来是舆论关注的焦点。以下是百分网小编搜索整理的关于2016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卷作文题目,供参考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一、 原题回放

  18.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016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卷作文题目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意图:高举“立德树人”的大旗

  高考前,“一点四面”这一新的高考命题指导思想,早已深入人心。试题中如何落实“一点四面”的问题,成了我们今年备考的突破性思考方向。

  看了作文真题后,笔者发现,全国卷作文题确实是老老实实、扎扎实实、踏踏实实地落实了这一重要指导思想。

  全国Ⅱ卷的“语文素养提升大家谈”,明显扣紧中国传统文化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等问题而设题;全国Ⅲ卷“小羽的创业故事”直接回应创新创业和法制法规等“一点四面”的重要内容。而全国Ⅰ 卷的“漫画‘奖惩之后’”,则非常鲜明地彰显了“立德树人”的这一核心思想。

  综合全国卷的三道作文题来看,可以说,非常全面、有效、有力地落实了“一点四面”的命题指导思想。从命题者来说,这样的作文题设计,可以说非常漂亮地完成了一项“政治任务”;从备考者来说,面对这样的题目内涵,也完全在意料之中。这就实现了今年高考题“保持稳定”的整体目标。

  就命题意旨来说,笔者认为,这三道作文题还是颇费心思的,代表着全国卷作文命题的高度、深度、宽度和力度,在作文命题上,起到了良好的风向标作用。

  但仔细看来,却又不无斟酌之处。

  具体来说,“奖惩之后”漫画作文题,反映的是教育问题,却依然陷入了拿“分数”来说事的固有思维模式。必须承认,分数问题确实是教育中的一个难以回避的严峻问题,但动辄以“分数”来问责教育,则显示了命题者思考教育问题时的偏狭心理和陈旧思维,在一定程度上,这种选择削弱了这道作文题的创新力度和价值深度。其实,不管是教育问题还是立德树人问题,涉及面是非常广泛的,命意点也是非常多元的,在选料上,依然存在很多种可选择性。就这点而言,全国卷显得有些草率和仓促。

  如果选择“分数”这一旧话题,尚属可理解的话,那么值得特别指出的是,题目价值观预设过于明显,则是全国Ⅰ 卷作文题的一个很大失误。“立德树人”本身就是一个富有“正能量”的短语,但并不代表着其命意下的作文题也要呈现“一边倒”的价值预设。就写作而言,越是开放而富有弹性的命题,越能彰显出选拔性意义。漫画是批判性和讽刺性极强的一种艺术形式,笔者以为,以漫画作为作文材料,实质上已经被这种“批判和讽刺”绑架了,价值观预设也就难逃“厄运”。这一点,著名文学评论家谢有顺教授也一针见血地指出:“它(这个作文题)最大的局限是指向性太明确,有比较清楚的价值暗示,这种价值暗示甚至是结论性的。”这种命题意志,显然与我们大力倡导的“创新”“开放”等观念,无异于方枘圆凿。

  当然,命题者之所以放弃文字材料而选择漫画,如果仅仅是为了迎合“读图时代”,则与语言表达题的读图题,在能力立意上有一定重合,似乎也不可取。换言之,即使是受制于材料的稀缺,也应该将漫画题转化为文字表述;如果这种表述过于艰难,则考生审题难度由此可知,那么,更不应该使用漫画材料。

  三、解析:图文信息的转换考验

  (一)整体把握。

  据夏明作品改动后的这副漫画,乍看上去,其实很简单,一个思维正常的高三学生,都能看出这幅漫画所要表达的基本寓意。

  多年来,高考作文题大多是文字型材料,考生备考的注意焦点也在文字型材料的类别上,比如议论性文字、叙述性文字等;全国Ⅰ卷作文题事隔多年后突然使用漫画型材料,这让很多考生,一下子慌了神,这种无形的心理陌生感和恐惧感,将本来较为容易的作文题,难免又额外加大了审题难度。

  值得注意的是,文字型材料往往是线性思维的表达,而漫画型材料则是非线性思维的表达。线性思维侧重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非线性思维侧重考查学生的综合想象能力。但实际上,考生在备考语言表达题,已经大量涉及了“图文转换”的题目,漫画型材料,实际上可以转换成文字型材料,就像文字可以转换成图像一样,其实质也就是一般的材料作文题。

  所以这道作文题,我们不妨可以将漫画转换成文字表述:

  有前后两次考试:

  第一次考试中,甲考生考了100分,愉快地得到了“亲吻”的奖励;而乙考生考了55分,却沮丧地得到了“掌嘴”的惩罚。

  第二次考试中,甲考生只考了98分,沮丧地得到了“掌嘴”的惩罚,而乙考生却考了61分,愉快地得到了“亲吻”的奖励。

  经过这样的`表述转换后,漫画型作文题也就变成了文字型作文题了,也就顺利回归到了考生平时熟悉的作文类型上了。

  (二)局部理解。

  这里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两个变化,一是分数的变化,二是奖惩的变化,而且后者的变化导源于前者。具体来说就是,拿100分就得到了奖励,只拿了55分,就受到了惩罚;从100分降到98分,就得到了惩罚,而从55分升到了61分,虽然没有98分高,却得到了奖励。

  在前后的对比关系中,我们要明确几个概念的延伸意义:

  “100分”,代表着好,优秀,完美,成功,超越他人等;

  “55分”,代表着不好,差,可耻,失败,落后他人等;

  “98分”,代表着退步,不好,可耻,失败,不努力等;

  “61”分,代表着进步,好,成功,光荣,努力等;

  “亲吻”,代表着奖励,爱,鼓励,欣赏,肯定,赞美;

  “掌嘴”,代表着惩罚,恨,批评,讨厌,否定,训斥,责备等。

  另外,漫画中有两个人,这两个人是什么身份呢?

  分析发现,在分数面前:他们是考生;在亲吻或掌嘴之下:他们是孩子。

  无论是考生还是孩子,他们都是受教育者。

  至于两位同学的长相、外观、表情,也可以进一步理解,但这些信息,对于漫画的理解,则并不重要,我们可以滤去不管。

  (三)画外理解。

  漫画中除了这两个人,还有没有其他人?透过漫画,我们会发现:

  给分数的是:教师;亲吻或掌嘴的是:父母。

  无论是教师还是父母,都代表着成人,确切地说代表着教育者。

  以上就是漫画的信息梳理和分析。

  四、立意:讽刺点就是立意的方向

  前面我们说过,漫画型作文题之所以比文字型作文题,就在于漫画这中特殊的艺术形式,将价值判断基本限定了。对于这种价值判断趋于一个方向的漫画作文题,作文题的立意来源,其实就在于其讽刺点。

  下面,笔者对这道作文题的立意点进行详细分析。

  (一)分数问题。

  1.“考满分的就被奖励,考55分的就被惩罚”:这样的做法显然是不对的。

  立意①:教育学生(孩子),奖罚不能只看分数。

  立意②:满分并不代表完美。

  立意③:分数不及格并不代表其他也不及格。

  立意④:教育不只是只有分数;分数不是衡量教育唯一尺子。

  2.“考了满分就奖励,退步到98分就被惩罚”:这样的做法也是不对的。

  立意⑤:对学生(孩子)不要苛求完美。

  立意⑥:对于受教育者来说,退步更需要理解。

  立意⑦:教育者不能只关心分数的变化。

  3.“考了55分就被惩罚,进不到61分就给奖励”:这样的做法似乎有合理之处。

  立意⑧:对于受教育者来说,进步确实需要鼓励。

  立意⑨:要懂得欣赏学生(孩子)的进步。

  立意⑩:及格事小,鼓励事大。

  (⑧⑨⑩三条立意,脱离材料的整体,与漫画的中心主旨有违逆,可视为“基本符合题意”)

  (二)奖罚问题。

  4.“奖励就亲吻”:这样的做法要慎重。

  立意⑪:爱的方式有很多,不必过于简单化。

  立意⑫:欣赏不能变得太功利。

  立意⑬:赞赏也要看情况。

  5.“惩罚就掌嘴”:这样的做法不可取。

  立意⑭:惩罚不能简单粗暴。

  立意⑮:暴力教育要不得。

  6.“奖励就亲吻,惩罚就掌嘴”:这样的做法要慎重。

  立意⑯:教育者要选择恰当的教育方式。

  (三)教育问题。

  7.“分数高就奖励,分数低就惩罚”:分数不能成为奖惩的标准和依据。

  立意⑰:教育者要有正确的人才观。

  立意⑱:教育者要注重全面评价学生(孩子)。

  (四)教育者问题。

  立意⑲:教师也要接受再教育。

  立意⑳:父母培训迫在眉睫。

  (五)学生(孩子)问题。

  立意21 :受教育者要全面发展。

  立意22 :学生(孩子)的喜与忧谁来决定?

  据中国安徽在线网站报道,作文题漫画的原作者夏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自己创作这幅漫画作品,出发点是为了引导家长和学生正确看待分数和得失,不要一味追求“分数”,要找到正确的教育方式,鼓励加大孩子的学习兴趣。以上从五个方面,共提炼出了22个立意点,当然会有所遗漏,也有可能不太准确,但整体上涵盖了漫画作者夏明的意图,同时也丰富了这副漫画的内涵。从这个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道作文题的立意角度是多维多向的,题目的要求是“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这个“选好角度”的断句是“选好/角度”,而不是“选/好角度”,考生只要选定一个角度,从中立意就可。

  此外,题目还有另外一个要求就是“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这就要求考生在作文时,必须结合材料进行具体分析,切忌泛泛而谈或者架空材料的议论,立意点尽可能选在符合漫画的整体寓意内涵,防止失之宽泛或失之狭隘。

  五、展望:回归作文的本质

  今年作文题的命题意图告诉我们,国家主流价值观依然是作文命题的重要影响要素。从功利角度来看,作文备考要特别关注这一现象。而命题形式上采用“漫画”,只是材料的呈现方式不一样,其中折射出的,更多的只是命题者在精当文字材料匮乏下的无奈之举。2017年的作文备考,万不可被这一样式所迷惑,而一味沉浸于漫画题的刻意训练之中。

  撇开功利角度,聚焦到作文及作文教学问题上来,笔者一直以为,材料的顽疾之一就是使写作者过度纠缠于“审题立意”的分析和理解上。今年的这道漫画作文题再一次让这一顽疾发作。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是,作文题一经公布后,无论是语文界还是界外人士,几乎无一例外地在热烈讨论:这道作文题该写什么观点,不该写什么观点。

  这一不约而同的行为选择,暴露了材料作文在“审题立意”上,已经严重侵蚀到了作文的健康躯体。作文题,毫无疑问是检测考生写作水平、写作能力、写作素养的一道指向性非常明确的考题,从全卷来看,也只有作文题才能如此大份量地考查出学生的这种能力。

  但是,材料作文题由于命题形式上的先天性痼疾,使得原本侧重于导向写作能力的题目异化为侧重于导向阅读理解的题目,大面积地讨论作文题的“立意恰当与否”的事实,就足以表明,作文题已经严重地扭曲为“材料的阅读理解”题,理解恰当的,自然立意就稳当,作文分数就有保障;理解不当的,自然立意就有偏差,作文分数就骤然降低。

  虽然在评卷时,依然像模像样地给出了从内容到表达再到发展等级的评分标准,但很遗憾的是,这些原本聚焦于作文本质的评价指标,往往笼罩在“立意”问题之下而黯然失色,甚至只是充当了立意的陪衬或附属评价指标。

  因此,材料作文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严重背离了作文的本质,也背离了作文教学的本质。再看看我们的作文教学,就更为清楚这一点。老师们热衷于研究“审题立意”远甚于研究作文的“遣词、造句、谋篇、选材、运思”等重要问题。这种现状的后果就是作文教学变成了有利于“作文”之外的另一种教学了。

  这道作文题,官方的说法是“漫画‘奖惩之后’”。其实这道作文题,蕴含了很丰富的研究信息,它也给了我们语文教育者某些“奖”和某些“惩”。

【2016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卷作文题目】相关文章:

2016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Ⅲ卷作文题目06-05

2016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卷作文题目06-05

2016年深圳高考使用全国卷05-18

2016高考山东卷作文题目06-05

2016高考浙江卷作文题目06-05

2016高考天津卷作文题目06-05

2016高考北京卷作文题目06-05

2016高考上海卷作文题目06-05

2017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题目(附专家解析)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