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百分网手机站

高考历史模拟测试题及答案「单选」

时间:2020-10-03 11:14:27 试题 我要投稿

2017年高考历史模拟测试题及答案「单选」

  1.(2014三明质检)《历书》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农谚:“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材料中“清明”作为节气主要是因为(  )

2017年高考历史模拟测试题及答案「单选」

  A.祭祖扫墓 B.踏青游玩

  C.农业生产 D.政治清明

  解析:C 清明时节,万物皆显,适合农种。故“清明”作为节气主要是因为农业生产。

  2.“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汉书·食货志》),通过这则材料可以说明统治阶级的“重农”目的是(  )

  A.防止田地荒芜,加强田间管理

  B.控制农民人身自由

  C.重视在田亩投入人力以提高产量

  D.鼓励农民专心生产而不违法乱纪

  解析:B 材料信息的意思是:不从事农业就不能在一个地方定居下来,不能定居就会离开乡土,四处奔散。这样的话,国家即使有严厉的法令,残酷的刑罚,还是不能禁止他们。可见,作者主张通过“重农”以达到控制农民人身自由的目的。

  3.(2013北京西城测试)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的墓葬中,河北兴隆县一次出土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河南新郑韩国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63.5%。说明战国中晚期在上述地区(  )

  A.铁器开始用于农业生产

  B.铁犁牛耕是主要耕作方式

  C.生产中普遍使用铁农具

  D.铁农具制作技术臻于成熟

  解析:C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的分析能力。题干中“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63.5%”等信息表明战国中晚期在上述地区铁制农具被普遍使用。A项不符合题干现象,B、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4.(2013长沙测试)中世纪中国财产继承主要实行均分制度,据记载:“今(南朝宋时)士大夫以下,父母在而兄弟异计,十家而七矣。庶人父子殊产,亦八家而五矣”“至清代……大江南北其子有余财而不养父,弟有余财而不养兄者比比也”,以上材料主要反映当时中国的家庭(  )

  A.结构比较复杂

  B.一度严重缺乏道德责任感

  C.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有限

  D.具有很强的再造和裂变能力

  解析:D 小农经济下,一个家庭的男丁成年后如果“兄弟异计”,就会分家脱离原来的集体,成为一个新的、独立的家庭单位。“大江南北其子有余财而不养父,弟有余财而不养兄者比比也”明显体现了在中国传统宗族社会里,家庭具有很强的再造和裂变能力,这是由小农经济决定的。材料没有强调家庭结构问题,排除A项;材料不是在谈道德问题,而且B项中“严重缺乏”表述不符合史实;宋代理学形成,儒家思想大发展,排除C项。故选D。

  5.(2013洛阳统考)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被指私人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加普遍。据此可知(  )

  A.均田制导致土地集中现象加剧

  B.北魏至唐朝前期政府不限制土地买卖

  C.均田制未能杜绝土地兼并

  D.封建小农经济日益被大庄园经济取代

  解析: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北魏实行均田制主要是为了限制土地兼并,但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说明仍存在土地兼并;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加普遍,说明均田制未能杜绝土地兼并。

  6.明朝时,“田中事,田主一切不问,皆佃农任之”,地主与佃农之间,“交租之外,两不相问”。对此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慢慢分离

  B.佃农有较大的生产自主权

  C.有利于调动佃农的生产积极性

  D.地主与佃农间存在雇佣关系

  解析:D 由材料可知,土地所有权属于地主,土地的生产经营权掌握在佃农手中,这有利于调动佃农的生产积极性,A、B、C三项分析正确。地主与佃农之间存在的是租佃关系而非雇佣关系,故D项错误。

  7.(2013苏北四市联考)《汉书·贡禹传》载:“故时齐三服官输物不过十笥(盛衣物或饭食等的方形竹器),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材料反映汉代(  )

  A.官营纺织业技术水平高超

  B.政府鼓励民营手工业发展

  C.官营纺织业规模大耗资多

  D.手工业产品大量投放市场

  解析:C “三服官”是汉官名。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汉代官营手工业规模大,耗资多。故选C。

  8.(2013晋商四校联考)《吕氏春秋·孟冬纪》关于秦代官营手工业有这样的记载:“物勒(刻画)工(制造者)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究其情。”这表明秦代官营手工业(  )

  A.产品做工精美 B.质量管理严格

  C.生产不计成本 D.产品不入市场

  解析:B 材料体现的'是秦代官营手工业中实行产品刻名负责制,反映其对质量管理严格。A、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涉及。

  9.(2013洛阳统考)《登州府志》记载,“纺织花布,以自衣被。穷乡山陬(山脚),无问男妇为之,其织作须织工。勤有余布,亦兼鬻(卖)于乡市,复有布贾贩之城市”。这反映出当时登州(  )

  A.自然经济解体

  B.家庭手工业发展

  C.民营手工业向农村扩展

  D.出现经济区域分工

  解析:B 材料大意:登州府家庭棉纺织业相当普遍,生产的布料除自给自足外,还卖到乡里的集市上,再由布贩转运卖到城市去,因此B项正确;A项表述错误,C、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10.(2013浙江模拟)明代,广东省规定炼铁“定山主以为炉首,立炉首以为总甲,收土民以为丁伴,择荒郊以为冶所,严巡捕以为约束,明保勘以为清查,时启闭以为聚散,定丁数以为撙节”。这反映了明代(  )

  A.“重农”政策有所松弛

  B.官营手工业仍占主导地位

  C.政府对冶铁业的管理很严格

  D.在冶铁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解析:C 从材料中的“定”“立”“严巡捕”“明保勘”“定丁数”等表述可以看出,明朝政府对冶铁业的管理十分严格。A、B 两项与史实不相符合。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11.(2013湖南联考)宋代吴处厚曾说:“蜀有痎市,而间日一集,如疟疾之一发,则其俗有以冷热发歇为市喻。”这段话反映的是(  )

  A.宋代蜀地疟疾流行

  B.宋代的集市贸易十分繁荣

  C.“市坊”制度已经被彻底打破

  D.宋朝经济没有能均衡发展

  解析:B 材料中的“痎市”指隔日一次的集市。材料之意是在四川有一集市,每隔一天进行一次贸易,该地就好比得疟疾的病人一样,忽冷忽热。由此可以看出材料反映了宋代集市贸易十分繁荣。

  12.(2014咸宁四校联考)北宋真宗时期通行的铁钱“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街市买卖至三五贯文,即难以携持”,益州16家富商联合发行交子。南宋绍兴三十年“初命临安府印造会子,许于城内外与铜钱并行”“千里之远,数万之缗,一夫之力克日可到。”对该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宋代纸币取代金属货币

  B.会子成为了世界上最早发行的纸币

  C.长途贩运贸易开始出现

  D.纸币从信用凭证到官方法定的过程

  解析:D A项“取代”说法错误;B项“世界上最早”说法错误;C项“开始出现”说法错误;题干描述了纸币从北宋出现至南宋发展的过程:富商联合发行——初命临安府印造,D项正确。

  13.(2014泉州质检)明中叶学者王世贞说:“徽地四塞多山,土狭民众,耕不能给食,故多转贾四方。而其俗亦不讳贾。贾之中有执礼行谊(注:意为儒学修养高)者,然多隐约不著,而至其后人始,往往修诗书之业以谋不朽”。材料不能说明(  )

  A.地理环境不利农业,是徽州发展商业的一个重要原因

  B.商业致富和科举仕宦,是当时徽州发展的两个重要支点

  C.徽商重儒入仕,体现近代商业和封建权势结合的特点

  D.用经商所得厚利,让子弟业儒入仕是徽商的终极目标

  解析:C 材料大意是徽州地区四面多山,地少人多,粮食供应不足,故人们多从事商业。并且当地的风俗也不轻视商业。商人之中的儒商在经商致富后,其后代往往以研读诗书、科举入仕为目标。故A、B、D三项材料能够体现。C项中“近代商业”的表述错误。、

  14.(2013宁波测试)据《明经世文编》记载,“延绥镇兵马云集,全赖商人接济军需,每年有定额。(政府)往往召集山西商人,领认淮、浙二盐,输粮于各堡仓给引,然后前去江南盐运使司,领盐发卖,大获其利。”材料反映出明朝的晋商(  )

  A.获得了全国的食盐专卖权

  B.以诚信为经营原则,以义取利

  C.掌控了国家军政大权

  D.得到官府庇护,获取高额利润

  解析:D 材料反映了晋商在政府庇护下,贩卖盐、粮给军队提供军需,“大获其利”,D项符合史实。A项中“全国”说法错误;B项材料没有反映;C项曲解了材料。

  15.(2014皖南八校联考)史载,宋朝湖州农民“以蚕桑为岁记”,严州“谷食不足,仰给它州,唯蚕桑是务”;太湖洞庭山区“然地方共几百里,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蜀之茶园,皆民两税地,不殖五谷,唯宜种茶……”;颖昌府“城东北门内多蔬圃,俗称香菜门”。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商品自由流通程度很高

  C.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性农业发展较快

  D.农业精耕细作,剩余产品大量商品化

  解析:C 从材料湖州“以蚕桑为岁记”、严州“唯蚕桑是务”、洞庭山区“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蜀之茶园……不殖五谷,唯宜种茶”等可知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性农业发展迅速。A项与史实不符;B项材料无体现,D项与材料“谷食不足”不符。

  16.中国古代政府历来对商业发展严格控制,下表为明清时期各地商业集市变化统计表,表中数据说明,自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  )

  省区 嘉靖至万历

  州县数 集市数 顺治至雍正

  州县数 集市数 乾隆至道光

  州县数 集市数 直隶

  山东 14 132

  42 104 82 527

  64 1 126 43 537

  74 1 583 陕西(关中) 16 143 21 238 28 264 江西

  福建(不含

  台湾) 45 459

  19 131 51 545

  15 205 43 976

  39 511 广东 - - 72 1 270 71 1 959 A.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

  B.南北经济交流日趋频繁

  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D.州县集市的密度北方超过南方

  解析:A 由表格资料可知,州县集市密度应是南方超过北方,D项错误;B、C两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明嘉靖至清道光年间集市数量迅速增加,反映出商品经济在农村的广泛发展,A项符合题意。

  17.(2012年北京文综,12)秦汉至明代,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阶层认为商人(  )

  A.不事生产 B.不尊儒术

  C.不敬宗族 D.不纳租税

  解析:A 本题考查重农抑商政策。在生产力比较低的情况下,统治者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既可以保证农业生产,增加国家赋税收入,也可以防止农民自由迁徙,保证地方社会治安和稳定,而抑制商业,主要是因为商人有投机行为,却不事生产,不利于管理和维护统治,B、C、D三项不符合史实,正确答案为A。

  18.(2014湛江二模)明朝曾有官员指出:“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始之禁禁商,后之禁禁寇。禁之愈严而寇愈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寇与商都是日本人 B.海禁的积极作用明显

  C.海禁加剧了寇患 D.应当加强海禁政策

  解析:C 关键信息“禁之愈严而寇愈盛……”,是说禁商越严,寇就越多,结合明朝对外商业政策可以得出答案为C。

  19.(2013湖北联考)“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 。按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的话,下列结论中可以成立的是(  )

  A.“重农抑商”政策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

  B.“重农抑商”政策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

  C.“重农抑商”政策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时的必然选择

  D.“重农抑商”贯穿于中国古代史

  解析:C 重农抑商政策曾经在中国古代起到积极作用,但到了封建社会后期,该政策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排除A项。B项中的“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与史实不符,可排除。商周时期,国家曾采取鼓励政策,支持商业的发展,战国时期,为了禁止农民弃农经商,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排除D项;C项表述正确,符合题意。

  20.(2013临沂模拟)康熙五十六年,清政府下令禁止人民前往南洋贸易。一位学者曾经指出:“沿海居民……深知水性,惯熟船务之舵工。水手不能胜任担负重物,以谋得一朝之食。或走险海中,为贼驾船,图目前糊口之计;其游手无赖,更无所事事。”这位学者认为海禁造成(  )

  A.国家海防力量有所增强 B.科技发展逐渐停滞

  C.政府无法掌握国际变化 D.人民就业机会缩减

  解析:D 本题考查学生材料分析能力。材料表明沿海居民惯熟船务,多为舵工水手,海禁后沿海居民或走险海中,为贼驾船,甚至很多人游手好闲,无所事事,人民就业机会大大减少。

【2017年高考历史模拟测试题及答案「单选」】相关文章:

2017年高考历史备考模拟试题及答案10-30

高考模拟试题及答案11-12

2017年高考《历史》综合模拟题及答案10-31

2017年高考历史单元测试题及答案12-04

2018年高考数学复习模拟测试题及答案06-18

高考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11-22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1-13

高考历史综合检测试题与答案11-17

《人力资源》模拟测试题及答案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