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反思 百文网手机站

剪枝的学问教学反思

时间:2021-03-13 17:01:36 考试反思 我要投稿

剪枝的学问教学反思

  《剪枝的学问》是一篇记叙文,记叙了“我”在桃园看剪枝并了解剪枝的原因,启示我们“减少”是为了“增加”;生活处处有学问,我们要做有心人。这篇课文以事情发展的顺序,以“我”“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的心理变化为线索,以轻松活泼的笔调娓娓道来。

剪枝的学问教学反思

  【第1篇】

  《剪枝的学问》是一篇记叙文,课文记叙了“我”在桃园里和王大伯之间的一段佳话,深入浅出的告诉我们“减少”是为了“增加”;生活中充满了哲理,充满了知识。我们必须留心周围的事物,我们要做有心人。

  上这节课,我以“我”“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的心理变化为线索,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心理,和作者一起去感受每一次的心情,从而得出剪枝的学问所在。

  在第一课时,我带着学生解决了生字词和满怀好奇、一脸疑惑这三个部分。第二课时则重点讲解将信将疑、又惊又喜。在分析课文时,我主要通过引导学生通过对关键词、句的朗读、品析,体会作者心情变化来促进学生在回味品析中领悟到课文内容中蕴含的道理。例如:抓设计核心问题让学生明白:王大伯为什么剪枝?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对关键词句的朗读、品味,理解王大伯说的话,并通过分角色朗读,再次体会种桃能手王大伯说的话中所蕴涵的道理。在分析理解王大伯的话时,引导学生“减少了什么,又增加了什么”。从而让学生在这基础上理解剪枝的学问就是“减少是为了增加”。

  我觉得整节课教学活动中,我觉得成功之处就是紧紧抓住两点,其一:通过人物对话来揭示:“剪枝的学问”,我让学生在反复朗读、分角色朗读过程中去感悟,其二,引导学生去认真体会“我”的心理变化,紧紧抓住“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等描写,反复朗读体会,并同桌交流。最后“我”的感悟写得含蓄蕴籍,虽没有说明,但我们已经心中明了。

  当然我在上课也察觉了自己的某些不足之处,主要有两点:

  1、拓展延伸,我创设了这样的问题,你能举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减少是为了增加的'例子吗?让学生畅所欲言。由于学生年龄小,作为老师应该在他们讨论前,先做一下相应的铺垫,调动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所以这一环节,学生几乎很少准确说对这样的例子。

  2、缺乏思考的空间,设计问题,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动脑思考,自己却操之过急,有时代替学生回答。

  陶行知说:“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先生,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在课文教学最后,告诉学生:生产劳动中蕴涵着丰富的知识,各行各业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能人。我们要随时留心周围的事物,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第2篇】

  《剪枝的学问》中“我”在桃园里和王大伯之间的一段对话,深入浅出地告诉我们“减少”是为了“增加”;生活中充满了哲理,充满了知识。这篇课文以事情发展的顺序,以“我”“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的心理变化为线索,以轻松活泼的笔调娓娓道来。最后,“我”的感悟写得意犹未尽。

  上课伊始,我就注意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取出反映“我”的心理发展变化一系列词语(也是课文后面的练习题):“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环环相扣,前后过渡自然。我又加进了一个“热切盼望使得联系更紧密。从中找到了发展变化的脉络,归结到一个“理”字,学生有所悟解。最后我让学生说说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现象也包含“‘减少’是为了‘增加’”这个道理的,可学生很少有人能留意到,孩子们的生活阅历真是太浅了。于是,我只能给学生搭建了扶梯,由我介绍四个例子。但是在让孩子说这些现象中所蕴含的道理时,我没有反复强调“减少是为了增加”导致学生思维有点引向了“不能光看表面”。但这样一来就缺少了提升一个层次。没有突破教学难点。其实在生活中,处处兼学问,只要他们也做个有心人,留心生活,就能收获更多!

  上课时间安排不合理,当然朗读也还不够扎实、到位。大量的时间用在了师生对话上。课堂也缺少一个机动的小练笔。导致最后多了四分钟。在齐读整篇课文中结束了,令我非常遗憾。

【剪枝的学问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怀疑与学问》教学设计04-19

英语阅读教学问题10-11

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04-06

《静默草原》教学设计+教学反思12-17

考试教学反思09-12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反思03-28

英语听力材料《美国的辍学问题》08-17

语文考试教学反思04-26

考试试卷教学反思06-03

《Photoshop》蒙版教学反思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