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画

装饰画在工艺学科中的意义论文

时间:2021-07-09 20:55:58 装饰画 我要投稿

装饰画在工艺学科中的意义论文

  摘要:装饰画不仅是一种独立的装饰艺术和工艺美术形式,更是工艺美术的审美基石,装饰画的教学在整个中国工艺美术教育的历史上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装饰画在工艺学科中的意义论文

  关键词:装饰画;工艺美术;美术教学

  在暴风骤雨般的创新浪潮中,因为疲于奔命而来不及思考:在不断减少甚至去掉装饰画教学的匆忙教改中我们到底失去了些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而且必须思考的问题。装饰画不仅是一种独立的装饰艺术和工艺美术形式,更是工艺美术的审美基石,早在1938年李有行、庞薰琴、雷圭元三位先生创立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之初,装饰画就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在工艺美术学科的教学中占有极大的课时比例,。为了让装饰画的教学有别于绘画艺术的教学方法,适应工艺美术学科的艺术要求,李有行先生在深入研究装饰艺术的基础上创建性地设立了《黑影装饰画》和《限色装饰画》课程,这两个作为装饰画前期课程的教学对于学生理解基于器物的装饰画和工艺美术的审美特性,起到了很大辅助作用。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装饰画的教学在整个中国工艺美术教育的历史上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一、什么是装饰画

  装饰画得范围很广,广到我们很难给他一个明确的定义,其绘制方法也不受画种和材料的限制,它可以用国画、油画、版画、甚至工艺美术的任何材料来完成。(大概是由于这个原因,在“学以致用”的旗帜下,有学者认为,装饰画是一个专业定位不清楚的学科,因予去除)。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装饰画的发展几乎伴随着人类的整个历史,当人类刚开始具有审美意识的时候,从建筑宗教场景到每一样的生活实用器物的装饰,便成为生活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这便是人类最早期的艺术活动。到封建社会,“绘画”才逐渐从这种装饰行为中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人文审美范畴。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了19世纪末的印象主义之后,装饰的风格与表现方法,又回到了绘画中来,非实用性的装饰性绘画便由此而产生。这次变化的意义非同凡响,其表现方法通过毕加索,马蒂斯,高更,梵高而影响至今。

  二、装饰画的文化价值

  邓福星先生在《艺术前的艺术》一书第一章中提出“艺术的起源和人类的起源同步”的观点,我非常赞同。从我们的祖先在洞壁上画下第一个图形起,我们便与装饰之美结下不解之缘,我们不能过于简单地按照历史进化论的观点把这个壁画的创作过程仅仅解释为狩猎的需要,而否认我们的祖先的更为伟大的形而上的精神需求——审美需求,因为除狩猎外他们更为重要的目的:极有可能是在装饰房间,只是在装饰的图画上更多的选择了他们喜欢的,而且是赖以生存的动物和野果而已。也许正是由于这一具有审美意义的行为,我们的祖先将美定义为“大羊”,而人类文字起源于图画则早已成为史学界的共识。几乎在同一时期,先人们又发现了色彩的美丽,于是他们开始装饰自己的劳动工具,自己的身体,直到进入伟大的彩陶时期。彩陶时期,人们拥有的不仅仅是制作原始陶器的技术,更是人们审美激情的获得大解放的美感欲望的释放时期,人类文化从此便昂首阔步!诚然,彩陶的造型,美不胜收,妙不可言,但我不得不压制我对他怎么赞美都不为过得热情,因为我更想谈的是依附于其上的图画。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之“有意味的形式”中写道:“占据新石器时代陶器纹饰的形象走廊的,并非动物纹样,而是抽象的几何纹,即各式各样的曲线,直线,水纹,旋涡纹,三角形,锯齿纹种种...至今仍是世界艺术史之谜。”尽管如此,李先生还是用英国美学家克乃夫.贝尔对美的诠释来解读它拥有神秘艺术感召力的原因——“有意味的形式”一个完全不依赖论据而折服了众人的诠释。因为彩陶的纹饰能够唤起每一个人的人性中最为朴素的审美情怀,而神秘恰恰是“美”的藏生之处。也许正是由于“形式”可以作为“意味”的载体,从此以后,人类在物的基础上进行“饰”的再创造就从未停止过步伐。就这样人类带着对美的追求继续前行,经过狰狞神秘的青铜时代,百家争鸣的先秦时代到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诗句)的封建社会。由于世俗阶层逐渐变得富有,对“装饰”生活的需求,对美的人生的向往,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悄悄进入民间,并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几乎每一个细节,人们在创造任何一个实用或非实用的物件时,都会融入自身的审美愿望,有时甚至为了这一愿望而不惜牺牲一部分的实用功能。也许正是由于人类与生俱来的审美愿望,生活才得以脱离纯动物化的求生本能,使我们的文化具有超越于其上的形而上的意义。直到今天,我们的生活依然遵循着这些源于祖先的审美愿望,我们的行为依然遵循着“将臭腐复化为神奇”(《庄子.知北游》)的审美法则。

  三、装饰画的传承价值

  半个多世纪以来,虽历经战乱与重大社会变革,教育改革,在工艺美术学科的教学实践中,装饰绘画都是一个十分重要且课时比例极大的课程,老一辈的工艺美术教育家甚至一生都在进行装饰画的练习与创作。前辈们何以如此重视装饰画教学及自身的装饰绘画修养,大概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认知:

  1.建立在实用主义基础上的'设计学科对装饰绘画的艺术依赖:设计学是以创造实用器物并使之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学科,其专业教学皆以传授工程设计及器物制作技艺专业知识为主要目的。学习装饰绘画不仅能从装饰图形及色彩中传承其文化价值,提高艺术修养。更为重要的是,装饰绘画练习对于提高设计师的造型能力和审美能力具有难以取代的作用。

  2.装饰画的审美功能及表现方法提升设计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前苏联美学家列.斯托洛维奇说:“艺术之所以能在审美上有所发现,是因为他再现社会联系人的关系的某种体系中的现象...即形成或补充它的审美价值的意义。”正是出于对自身审美价值意义的追求,在艺术的发展史上,以“饰”作为基本要求的装饰画,走上了一条既非主流意义上的绘画,又非主流意义上的的设计的独特道路。然而他却因拥有超越“主流”的受众群体与创作群体,而深深根植于民间。于是“业余”成为装饰艺术家的代名词。也正是由于“业余”使装饰画呈现出:自由的超越时空的空间布局;既源于传承又依托于自身的观察体验;不拘泥于准确形似又有别于传统文人画,自成一体的以形写神的造型法则;将色彩象征意义,抒情本能与“随类赋彩”自由结合的用色理念。这些艺术特征,构成了装饰绘画自由、抒情的既浪漫又传承载着人伦次序,寄托着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朴素理想,所以装饰画所表现的世界是普通人的“理想国”这大概就是无论世界怎么变,而装饰画得基本理念始终未变的原因吧!在当下我们听到最多的词是:创新、紧跟时代步伐,这当然是必须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如果我们不推陈出新,紧跟时代的我们就会被淘汰,但是最大的问题是:何为新,如何新,艺术非科学,不能简单的认为第四代手机一定优于前三代手机。艺术是早已根植于我们灵魂深处的基于普世价值观的审美愿望。苏珊.朗格认为:“语言诸成分一旦被接受下来,作为句子的含义也就自然地显示出来了。”装饰画的语言成分(表现方法)及其作为包涵着人类最美好理想的句子的含义,千百年来从未间断,一直显示在先人们所创造的那些带着朴素审美愿望的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作品里。身体需要物质,而灵魂更依赖精神,尤其是在社会高度物化的当下,我们更没有理由拒绝单纯与崇高。这大概才是二十世纪初毕加索,梵高,高更他们放弃绘画对解剖学,透视学,色彩光学的科学性追求而转向学习民间装饰绘画的原因吧。有趣的是,他们那些带着浓厚装饰趣味的画风,后来成了世界艺术的典范。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参考文献:

  [1]邓福新.《艺术前的艺术》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

  [2]李泽厚著.《美的历程》文物出版社1981年

  [3]刘禹锡.《乌衣巷》“飞入寻常百姓家”《唐诗三百首》1959年中华书局出版(卷八)

  [4]周南频编著.《创作基础教学》四川美术出版社2000年

  [5](苏)列.斯托洛维奇.《审美的价值本质》(苏)列.斯托洛维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6](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

【装饰画在工艺学科中的意义论文】相关文章:

装饰画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论文08-08

有关现代装饰画在高职美术教学中的作用研究论文08-06

生成性教学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意义论文07-19

漫画在高中的政治教学中的运用论文07-18

美术范画在低年级的教学意义08-03

中国画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论文08-09

简笔画在小学教学中的用法04-21

美术学科中多元化评价教学意义03-07

风景油画在包装设计的应用论文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