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备考

高考作文技巧:衬托

时间:2022-08-12 14:57:15 高考备考 我要投稿

高考作文技巧:衬托

  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修辞手法叫衬托。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小编带来的高考作文技巧:衬托。

高考作文技巧:衬托

  高考作文技巧:衬托

  一、衬托可分为正衬与反衬。

  正衬

  用类似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高的」衬托「更高的」,用「好的」衬托「更好的」。

  例子(1):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李白

  (以桃花潭的水深衬托出跟汪伦的友情更深。)

  反衬

  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矮的」衬托「高的」,用「坏的」衬托「好的」。

  例子(2):

  他的年纪小,器量可大。

  (以年纪小衬托器量大。)

  例子(3):

  海鸥在大海上飞窜,轰隆隆的雷声把海鸭吓坏了,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躯躲藏在悬崖底下......

  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没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海燕》高尔基

  (以海鸭及企鹅的懦弱衬托出海燕的勇敢。)

  二、相关例子

  用另外一些事物放在一起以形成对照,使事物的特色更突出方法

  1、衬“景”托“景”。

  《日月潭》一文在对台中附近的群山、树木及周围的名胜古迹等大的“背景”作了描写和介绍以后,在介绍“日潭”与“月潭”,这样日月潭留给读者的印象就更深更美了。

  2、衬“人”托“人”。

  小鱼在水里是非常机灵的,但是翠鸟能“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机灵的水中小鱼竟敌不过翠鸟,可翠鸟动作的迅速和敏捷。(《翠鸟》)

  3、衬“明”托“暗”。

  “阳光照不到海底,水越深光线越暗,五百米以下就全黑了。”那么到底黑到什么程度呢?可以看见“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身上发出的许多微弱的光点。(《海底世界》)

  4、衬“景”“情”。

  一位归国老华侨被家乡的一个卖柚子姑娘善良诚实的心深深地打动了,作者“秋阳高照,映红了美丽的山乡小镇”一句景色的描写,裨是暗示着老华侨对这位小姑娘的无限敬佩之感。在老华侨的眼里,山乡因为姑娘的善良诚实而妩媚动人,故而使得他油然而生一股浓浓的爱乡之情。(《苦柚》)

  5、衬“声”托“静”。

  “冬天的山村到了夜里格外寂静,只听见雪花簌簌地不断往下落。”雪花飘落下来是很轻的,人睡在屋里竟能听到雪花飘落的声响,可见山村的冬夜是多么的寂静啊!(《第一场雪》)

  6、衬“喜”托“悲”。

  扁鼻子军官把雨来拉到怀乡河边枪毙,乡亲们非常难过,他们有的流泪、有的呆立在河沿上,有的喊着雨来的名字,悲痛极了。忽然,水面上露出个小脑袋来。雨来还是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扒着芦苇,向岸上的人问道:“鬼子走啦?”这时,大家高兴得叫起来"雨来没有死!雨来没有死!"面对着亲人的."死"而复生,大家的惊喜、高兴之情被“托”到了极点,从而让我们一下子感受到了雨来的机智和勇敢。(《小英雄雨来》)

  三、与对比的区别

  1.对比的两个事物的关系是并列的,不分主次;衬托可以明显的分出衬托事物和被衬托事物来,有主次、偏正之分。

  2.对比常用于论述,衬托常用于描写。

  3.与烘托的区别

  衬托和烘托都是着眼于“托”,即使某种事物、某个形象或某种情感得到凸显。但是两者的手段方式不同,衬托主要通过对该事物(或形象或情感)和与其相似或相对事物(或形象或情感)的对照映衬来完成;烘托主要通过对该事物(或形象或情感)做外在的侧面的描写来实现。

  环境衬托方法作文技巧

  衬托,实际上是一种以虚写实的作文技法,如果运用得当,可以让笔下的内容具有一定新鲜感。根据性质,衬托可分为正衬与反衬两种。在记叙文中,恰当地运用环境衬托,可以生动地表现人物的心理,渲染气氛,更好地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

  正衬法

  环境描写中的正衬法,指通过描写与心理、气氛、形象等相同、相似的环境,从正面陪衬所叙述的中心。如表现激动人心的场面,可描绘美好的景物来相衬;表现悲伤酸楚的心情,可描写诸如风霜雪雨之类的恶劣环境来陪衬,等等。《水浒传》中,就有不少运用正衬法的典型例子:“次日彤云压阵,天惨地裂。索超独引一支军马,出城冲突。吴用见了,便教军校迎敌戏战:‘他若追来,乘势便退。”“当晚云势越重,风色越紧。吴用出帐看时,却早成团打滚,降下一天大雪。”这里,描写“彤云压阵,天惨地裂”“当晚云势越重,风色越紧”等肃杀之景,既从正面衬托出索超威猛和武艺高超的形象,又渲染出紧张激烈的气氛。

  反衬法

  环境描写中的反衬法,指描写与心理、气氛、形象等相反的环境,从反面陪衬。如表现激动人心的场面,可描绘平静的环境从反面来烘托;表现悲伤酸楚的心情,可描写晴空万里这类美好的环境从反面衬托,等等。下面,请看中考佳作《阳光满路》中的一段:“太阳还没有露脸,天空一片瓦蓝。他骑着‘飞鸽’穿行在行人如潮的大道上。扑面的清风轻轻地梳理着他那柔柔的黑发,清脆的铃声频频排除着他前方的‘障碍’。那亭亭如盖、挂着露珠的梧桐,那熙来攘往、朝气蓬勃的少男少女,那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祥和。然而他心急如焚,因为他要参加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可离开会只有10分钟了,他还在路上。”作者描写清晨的美景,生动地从反面衬托出他“心急如焚”的心情,较直接描写他焦急的心情更有艺术魅力。

  温馨提示

  描写大型场面中的环境,在衬托人物心理,渲染气氛,塑造形象时,由于涉及内容甚多,难免会层次混乱。这时,需要抓住重要环境着力描写。描写时,可先整体勾画,再局部描写,最后又回到整体;也可按照一定方位顺序进行描绘。

  佳作范本:正衬法

  无言

  武雪

  华灯初上。

  窗外,瓢泼似的大雨倾倒在宽广的广场上。骤雨在窗子上汇成无数条“小溪”,映出了那张满是泪痕的脸庞。

  肆流的雨水,肆流的泪。

  我不会再回去

  “砰”的一声门响,他夺门而出。

  母亲又打了他,但这次是彻彻底底地冤枉了他。于是,当她那座“五指山”落在他身上,留下红红的痕迹后,他只给愤怒的母亲甩下一句“我不会再回来”,就头也不回地冲进了茫茫雨幕中。

  我不会再回去!他舔了一下唇边的泪,涩涩的这是他第一次流泪。

  巴掌与门的交响

  他,是在母亲的痛打下长大的。

  他和母亲好像前世就是仇家,今生不幸又凑在了一起。

  母亲打他的原因总是很简单,往往因为一点点小事就一顿乱打,而这顿乱打,也总在他“砰砰”的摔门声中结束。年复一年,他甚至觉得打他是母亲的一大爱好!他也不反抗,因为他固执地认为,这既然是母亲的爱好,成全一下又何妨?每每想到这儿,他就会哼一句:“真讽刺!”

  母亲总说自己是爱他的。爱?哼!高高举起的巴掌,红红的印痕。难道这就是母亲的爱吗?而他回报母亲的,是那“砰砰”的摔门声。

  雨中的母亲

  这时,他看到了母亲雨中的母亲!

  头发湿漉漉地搭在额前,眼睛里溢满了急切,嘴一张一翕急促地呼吸着,裤腿上沾满了泥浆……

  母亲向这边跑来。

  雨,好像变小了。

  角落里的儿子

  母亲猛地一转头儿子,蜷缩在角落里的儿子!

  一样湿漉漉的头发下面,有着一双委屈、悲伤,又有些许恨意的眸子,单薄的身子瑟瑟发抖……

  对视

  四目相对,无言。

  儿子从母亲的眼睛里读到了自责,母亲从儿子的目光里读到了懊悔。

  很自然的,两个人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从未见过的眼泪。而那眼泪中,不约而同地凝聚了爱意。

  雨忽然停了,一弯明月悄悄地露出了头,照在一对慢慢走近的身影上……

  仍是无言,但两个人的距离很近。

  ■作者运用环境描写,从正面生动地衬托出了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如“窗外,瓢泼似的大雨倾倒在宽广的广场上。骤雨在窗子上汇成无数条‘小溪’,映出了那张满是泪痕的脸庞”,从正面衬托出他悲伤的心理;“雨,好像变小了”,描写雨景,从正面暗示他与母亲之间的矛盾变小,故事情节的发展出现了新的转机;“雨忽然停了,一弯明月悄悄地露出了头,照在了一对慢慢走近的身影上”描写雨后美景,从正面衬托出母子之间的矛盾解除后的喜悦之情。

  (苏幕遮)

  佳作范本:反衬法

  豆角般的月牙儿

  某考生

  出了家门便是山,一眼望不到顶的大山;出了家门便是河,一眼望不到头的河。这就是我的故乡养育了我15载的故乡。

  月亮缺了,豆角般,发出清冷的光辉。母亲揽着我坐在家门口的河边上,静静的。

  “儿啊,你要走出大山,你要做娘的眼睛去看山外的世界;儿啊,你不要离开大山,大山是我们永远的母亲……”母亲嘴里念叨着初中作文。抬头看母亲,她的眼睛里充满了期待与矛盾。我不懂,真的不懂,因为那年我才5岁。

  月亮缺了,豆角般,发出清冷的光辉。我和母亲并排坐在家门口的河边上,这一次仍是静静的,只是她的眼睛里多了丝喜悦与盼望。

  “儿啊,你要走出大山了,你要出息,你得成才,你要做娘的耳朵,去听山外的东西。儿啊,记住,你得回来,为了咱们的大山,学好知识,报答咱大山的养育之恩。儿啊……”母亲不停地念叨着。侧首看母亲,她的眼睛里充满了无限的期望,只是少了些矛盾,多了份坚定。我懂了,真的懂了。那年我12岁,就要离开母亲,离开大山,独自一人到大山外的世界去了。

  在求学的道路上,我没有华丽的语言与人交谈,也没有艳丽的衣服向人炫耀,我只有一颗进取的心,一份母亲与大山的期待。母亲的话我从不曾忘记:我是大山的孩子,我要回到大山中,报答大山!凭着这份信念与力量,我在学业上孜孜不倦,不曾浪费点滴时间,不曾虚度半寸光阴。

  月亮缺了,豆角般,发出清冷的光辉。我站在山外的豆角般的月儿下,许下心愿:娘,我不曾忘记我是大山的儿子,我会好好学习,我会有出息,我会回去报答大山!娘,明天我就要参加中考,作出我人生的第一个选择;娘,您放心,我不会让您和大山失望的。

  求学路还很长,但我不会寂寞,不会退缩,因为我满怀着母亲与大山的期望,因为我的心中有一轮永不会落山的太阳母亲,大山!

  月亮缺了,豆角般,发出清冷的光辉……

  ■自古以来,月亮是人类情感变化的一种象征,月圆寓意团圆,一般象征美好的希望与祝愿;月缺寓意别离,一般象征希望落空或失利。本文反其道而行之,多次描写“月亮缺了”,以月缺寓意美好的希望,反衬出人物的不同心理。如“我”5岁那年,作者描写“月亮缺了,豆角般,发出清冷的光辉”,既正衬出娘的矛盾心理,也反衬出娘对“我”走出大山的期待;“我”12岁那年,作者描写“月亮缺了,豆角般,发出清冷的光辉”,反衬出娘对“我”即将走出大山的喜悦心情与希望“我”要“出息”“得成才”的盼望之情;中考前夜,作者描写“月亮缺了,豆角般,发出清冷的光辉”,反衬出“我”回报大山的决心与对娘的感激。

  ■(宋辞)

  1.请你根据下面这两段话的意思,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使之能准确衬托出人物的心理。

  天快黑了,____吹得伶仃的小树________,雨毫不吝啬地倾倒在大地上。

  同学们一个个都被父母接走了,空荡荡的校园里,只剩下我还站在走廊里,伤心地望着校门口。

  ■寒风东倒西歪

  2.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按要求作文。

  春为一年之始,总会发生很多故事:有人踌躇满志,谱写奋斗新篇章;有人古道热肠,济危扶困,为那些身处困境的、素昧平生的人送上一片爱心;有人“烟花三月下扬州”,满怀喜悦;有人“西出阳关无故人”,满腹惆怅……平常的春天,便因这些不寻常的故事而变得不再寻常。请运用衬托法,以《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记下你在某个春天里的不寻常经历。

  ■可运用正衬法,描写明媚秀丽的春光,衬托人物激动、高兴等心情,推动故事情节向正面发展;可运用反衬法,描写姹紫嫣红的美景从反面衬托人物悲伤、忧愁等心理,渲染紧张气氛;还可以灵活运用正衬与反衬两种方法,从正反两方面衬托人物心理,渲染气氛,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高考作文技巧:衬托】相关文章:

高考作文写作经典技巧11-16

高考作文开头高分技巧201811-16

2017高考作文7大高分技巧08-13

高考作文高分的18个小技巧09-23

2016年高考作文高分技巧09-23

高考作文人物素材运用技巧10-31

2017高考作文精彩开头写作技巧10-12

2016年高考作文开头高分技巧10-30

2016年高考作文写作提分技巧11-14

2016年高考作文写作技巧大全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