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初中地理课本重要知识点

时间:2021-12-05 12:12:45 地理 我要投稿

人教版初中地理课本重要知识点

  初中的地理应该怎么学才能学好呢?我们的学生需要理解回到课本,从头开始梳理一些课本上的各种知识概念,将每个知识点都理明白。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地理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

人教版初中地理课本重要知识点

  初中地理基础知识

  一、亚洲

  1、亚洲的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大部分在东半球、北半球;

  (2)纬度位置:地跨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大部分 在北温带。

  (3)海陆位置:南面是印度洋、北面是北冰洋、东面 是太平洋。

  2、分界线:

  (1)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 山脉、里海、黑海、土耳其海峡;

  (2)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

  (3)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

  3、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①面积最大,②跨纬度最广,③东西距离最长。

  4、分区:按照地理方位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亚6个地区。中国在东亚。

  5、居民生活的差异:

  (1)西亚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的生活文化特点可以反映出当地气候炎热干旱的特点;

  (2)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人的生活文化特点可以反映出当地降水丰富,河湖众多的特点;

  (3)北亚东西伯利亚的雅库特人的生活文化特点可以反映出当地气候寒冷的特点;

  (4)东南亚的达雅克人的生活文化特点可以反映出当地气候湿热的特点。

  6、亚洲的地势地形特点: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间高,四周低;

  7、亚洲河流特点: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1)长江:流入太平洋

  (2)黄河:流入太平洋

  (3)湄公河:流入太平洋

  (4)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流入北冰洋

  (5)恒河:流入印度洋

  (6)印度河:流入印度洋

  8、亚洲气候特点:①复杂多样,②季风气候显著,③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9、亚洲的世界之最:

  (1)喜马拉雅山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

  (2)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峰;

  (3)青藏高原:世界最高的高原,誉为“世界屋脊”(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

  (4)贝加尔湖: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5)里海(咸水湖):世界最大的湖泊(世界面积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

  (6)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

  (7)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的群岛

  10、亚洲是人口最多的大洲,其中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人口稠密的地区。

  二、日本

  1、海陆位置

  东面临太平洋,西隔日本海、朝鲜海峡、东海同俄罗斯、中国、朝鲜、韩国相望。

  2、组成:

  (1)由北海道、本州岛、九州岛、四国岛等四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其周围海域组成,其中面积最大的是本州岛。

  (2)日本海岸线特点: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

  3、多火山、地震:原因:日本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交界地带,地壳活动频繁。

  4、地形:

  (1)特点: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

  (2)最大的平原为关东平原。

  (3)富士山是日本国的象征。

  5、气候类型: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6、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工业发展的特点:日本大量进口原料和燃料,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以“进口—加工—出口”经济模式、

  (1)日本为什么把眼光瞄准海外市场,大量进口原料,而又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呢?

  答:①日本地域狭小,②矿产资源贫乏(但森林、水力资源丰富),③有优良港口方便运输。

  (2)日本发展经济的不利条件:①地域狭小,②资源贫乏,③国内市场有限。

  (3)日本发展经济的优势:①岛国多港湾,海运便利;②劳动力素质高;③科学技术先进,管理效率高。

  7、工业分布: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8、东西方兼容的文化:既有大和民族的传统色彩,又有强烈的现代气息,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

  初中地理必背知识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 形状:不规则的球体;

  2. 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三、纬线和纬度

  1. 纬线概念: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2. 特点:都是圆形、长度不等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都指示东西方向。

  3. 纬度:赤道(赤道为0度纬线)以北为北纬(N),以南为南纬(S)。

  4. 特殊纬度:(1)0度:最长的纬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2)90度:南北极点,最大的`纬度;

  (3)23.5度:回归线,热带、温带的分界线,有无阳光直射的分界线;

  (4)66.5度:极圈,寒带、温带的分界线,有无极昼、极夜现象的分界线。

  四、经线和经度

  1. 概念: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2. 特点:都是半圆、长度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

  3. 经度:本初子午线为0度经线,向西为西经(W),向东为东经(E);

  4. 特殊的经线:0度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划分东西经度的界线;180经线,也叫国际日期变更线和日界线;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经线圈,是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5. 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总结为东小)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总结为西大)

  五、利用经纬网定位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一、 地球的自转

  1. 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2. 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向下俯视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向下俯视为顺时针。

  3. 周期:1天或24小时。

  4. 产生的现象(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

  二、 地球的公转

  1. 含义:地球绕太阳的运动。(自转的同时还绕太阳运动)

  2. 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产生的现象(公转的地理意义):四季的变化。

  3. 四季:3、4、5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南半球的季节与之相反。(课本13页图重点记忆)

  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太阳直射赤道;冬至日: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夏至日:北半球白天最长黑夜最短,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4. 五带: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情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热量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课本14页图重点记忆)

  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寒冷;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终年炎热;

  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

  第三节 地图

  一、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课本16页)

  二、比例尺的表示方法:三种:数字式、文字式和线段式。

  图幅大小相同时,比例尺的大小和内容详略及范围的大小的关系:

比例尺的大或小

表示范围的大或小

表示内容的详或略

大比例尺

详细

小比例尺

简略

  三、判断方向的方法有三种:

  3. 一般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4. 经纬线: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5. 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为北方,其它与第一种相同(平移指向标至第二个点)

  四、地形图的判读:

  6. 海拔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课本24图1.34页)

  7.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8. 等高线:把各个地点的海拔标注在地图上,再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9. 等高线的疏密状况: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10. 五种基本地形:高原、山地、丘陵、平原和盆地。各种地形的海拔和地面起伏状况:高原山地-----大于500米,平原------小于200米,丘陵-------200米与500米之间,盆地-----海拔高度不确定。平原和高原地面起伏小,山地地面起伏大,丘陵地面起伏较大,盆地是四周高中间低,地表面起伏小。(课本27页图重点记忆)

  11. 分层设色地形图: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的地形图。绿色-------平原,棕色-------丘陵、山地、高原等,蓝色------海洋、河流、湖泊。

  12.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山峰: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 盆地:等高线闭合,中间低,四周高。 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 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高谷低脊) 鞍部:两山顶之间的低地; 陡崖:等高线重叠的地方。(课本25页图)

  13. 地形剖面图的画法(课本28页)

  五、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地图有很多种类。根据使用目的,正确地选择地图,才能及时、准确地获得有用地信息。

  初一地理考点知识

  大洲和大洋

  一、海陆分布:

  1.海陆面积比:七分海(71%)三分陆(29%)

  2.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

  3.无论怎样平分地球,任何一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课本33页图)

  1.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2.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4.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大陆(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最小的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面积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陆地伸进海洋的突出部分叫半岛(面积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许多岛屿合起来叫群岛(面积最大的群岛是马来群岛)。

  6.亚欧两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课本33页图2.7)

  亚非两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

  7.七大洲的轮廓图

  8.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

  9.跨经度最广的大洲、纬度最高的大洲、最寒冷的大洲是:南极洲

  距南极洲最近的大洲:南美洲

  10.主要位于东半球的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全部位于西半球的大洲:北美洲、南美洲

  11.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欧洲、北美洲;完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

  12.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北冰洋;完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印度洋

  13.赤道穿过的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

  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非洲、亚洲、北美洲

  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

  北极圈穿过的大洲:欧洲、亚洲、北美洲

  既被赤道穿过,又被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非洲、亚洲

  14.环绕南极洲的大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15.环绕北冰洋的大洲按顺时针方向有亚洲、欧洲、北美洲

  16.各大洋濒临的大洲:(课本33页七大洲、四大洋图)

  各大洲临的大洋:

  海陆的变迁

  一、沧海桑田

  1、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

  2、次要原因:人类活动。

  3、证据: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我国东部海域海底发现的古河流及水井等遗迹、荷兰的围海大坝。

  二、大陆漂移假说

  1、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

  2、主要内容:约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三、板块的运动

  1、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2、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

  3、板块是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4、火山、地震带:集中在板块的交界地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5、板块的运动:挤压和张裂;

  6、解释一些地理现象:喜马拉雅山在升高、红海几千万年后将成为新的大洋,而地中海将会消失。(课本43页图)

  阿尔卑斯山(欧洲):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

  喜马拉雅山(亚洲):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地中海将消失: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挤压碰撞

  红海将扩大: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运动。

  科迪勒拉山系(美洲):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7、海洋环境、陆地环境的判断:

  如果在某地发现了大量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海洋。

【初中地理课本重要知识点】相关文章:

初中地理重要知识点总结06-20

初中地理重要知识点归纳01-27

人教版初中地理重要的知识点12-07

湘教版初中地理重要知识点11-17

人教版初中地理重要知识点总结11-25

人教版初中地理重要知识点汇总01-26

人教版初中地理重要知识点的提纲12-07

地理重要知识点总结06-20

高考地理重要知识点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