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地理复习资料整理

时间:2022-01-26 10:06:17 地理 我要投稿

地理复习资料整理

  地理,是世界或某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山川、气候等)及社会要素的统称。“地理”一词最早见于中国《易经》。接下来就由小编带来地理复习资料整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地理复习资料整理

  地理复习资料整理 篇1

  【黄河流域】,黄河流域西起巴颜喀拉山,东临渤海,南至秦岭,北抵阴山。

  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自治区、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9省、自治区,简称分别为青、川、甘(陇)、宁、内蒙古、晋、陕(秦)、豫、鲁。在山东垦利县注入渤海(见下页图),干流全长约5400公里。从河源到内蒙古托克托为上游,其中兰州以上大部分地区植物被覆较好;玛多至青铜峡的干流多峡谷,水能资源丰富;青铜峡以下为河套平原,灌溉发达,可通航运。托克托至河南桃花峪为中游,也有丰富的水能资源;两岸为黄土高原,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是黄河洪水泥沙的主要来源。桃花峪到河口为下游,两岸绝大部分修建了大堤,泥沙淤积使河床一般高出两岸地面3~5米,多的达10米,故称悬河;沿岸多灌区,干流也可通航。河口附近,黄河入海水道不断淤积、延伸、改道,造陆作用强烈。

  总结:各河段直接汇入干流的流域面积大于1万平方公里的支流有十条,以渭河的面积与水量最大。

  世界地理试题之岛屿地理

  【世界之岛屿地理】,在烟波浩淼的海洋中,散布着大大小小5万多个岛屿,象无数块形态各异五光十色的翡翠镶嵌在蔚蓝色的海面上。这些岛屿是怎样形成的呢?

  图8为甲、乙两岛略图,其中甲岛地势低平。完成下列要求。

  (1)按东、西半球划分,甲岛位于( )半球。甲岛周围的水域属于( )洋,乙岛周围的水域属于( )洋。

  (2)两岛相比,实际面积较大的是( )岛。当乙岛的区时为6月9日6时,甲岛所在的时区的区时为6月( )日( )时。我国处在隆冬季节,甲岛盛行风向为( )风。

  (3)乙岛主要是由( )(内或外)力作用形成的,地形以( )为主,地势特点是( )。

  (4)甲、乙两岛中,公路密度较低的是( )岛,导致该岛公路密度较低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5)判断甲岛最大城镇所在地,并在图上把该城镇的符号圈出来;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总结:生活在温暖的海水里的珊瑚虫也是岛屿的积极建设者。珊瑚虫能不断分泌出一种石灰质特质,数以亿计的珊瑚虫分泌出的石灰质特质连同它们的遗骸,形成了珊瑚岛。如我国南海诸岛 中的大部分岛屿就属于珊瑚岛。

  地理复习资料整理 篇2

  河口三角洲的形成,是在河流作用超过受水体作用的条件下,泥沙在河口大量堆积的结果。

  冲积物在河口堆积,开始先出现一系列水下浅滩、心滩或沙嘴,水流发生分叉,同时形成向海倾斜的水下三角洲。随着各叉道的消长与心滩的归并扩大,使水下三角洲的前缘不断向海推进,而其后缘因滩地淤高,并盖上洪水泛滥堆积物,便变为水上三角洲的组成部分。由于叉道的不断变迁,在三角洲上往往形成许多交错的滨河床沙堤及湖沼洼地。

  世界上每年约有160亿立方米的泥沙被河流搬入海中。这些混在河水里的泥沙从上游流到下游时,由于河床逐渐扩大,降差减小,在河流注入大海时,水流分散,流速骤然减少,再加上潮水不时涌入有阻滞河水的作用,特别是海水中溶有许多电离性强的氯化钠(盐),它产生出的大量离子,能使那些悬浮在水中的泥沙也沉淀下来。于是,泥沙就在这里越积越多,最后露出水面。这时,河流只得绕过沙堆从两边流过去。由于沙堆的迎水面直接受到河流的冲击,不断受到流水的侵蚀,往往形成尖端状,而北方水面却比较宽大,使沙堆成为一个三角形,人们就给它们命名为“三角洲”。

  总结:在波浪作用较强的河口地区,河流以单股入海,或只有小规模的交叉,在此情况下,只有主流出口处沉积量超过波浪的侵蚀量,使三角洲以主流为中心,呈尖形向外伸长,称为尖形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即属这一类型 初中英语。

  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之亚热带气候

  【亚热带气候】,亚热带气候是按照气温的不同对世界气候类型做出的区域性划分。亚热带 初一,又称副热带,是地球上的一种气候地带。

  亚热带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即少雨)。出现在北纬25°~35°亚热带大陆东岸,它是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绥的地带。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气候型以北的地带,以及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部等地。这里冬季温暖,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夏季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大于22℃,气温的季节变化显著,四季分明。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1,500毫米,夏季较多,但无明显干季。同温带季风气候相比,季节变化基本相似,只是冬温较高,年降水量增多.

  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夏干气候(也称地中海式气候)的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位于副热带纬度的大陆西岸,约在纬度30°~40°之间,包括地中海沿岸、美国加里福尼亚州沿海、南美智利中部沿海、南非的南端和澳大利亚的南端。它是处在热带半干旱气候与温带海洋性气候之间的过渡地带。这些地区受气压带季节位移影响显著,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气流下沉,因而除大陆西部沿海受寒流影响外,夏温十分炎热,下沉气流不利兴云致雨,所以气候干燥;冬季受西风影响,温和湿润。全年雨量适中,年降水量在300~1,000毫米之间,主要集中在冬季。

  亚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的内部,包括西亚的伊朗高原和安纳托利高原、美国西部的内陆高原以及南美的格栏查科等地。干旱气候的形成是由于深居内陆距海远或因有山地阻挡,湿润的涵养气流难以到达,又兼这里地处亚热带,鼓夏季高温,冬季温和。半干旱气候属于由干旱气候向其他气候的过度类型。这里的植被类型属于荒漠草原,通常生长有旱生灌木及禾本科植物,土壤属于半荒漠的淡棕色土。

  亚热带草原气候

  特点基本与热带草原气候相同,但分布在亚热带。

  总结:一般亚热带位于温带靠近热带的地区。亚热带的气候特点是其夏季与热带相似,但冬季明显比热带冷。由于海陆差异及青藏高原隆起所导致的温压场的改变,变干旱的大陆性气候为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理复习资料整理 篇3

  美国是世界上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美国最重要的阿巴拉契亚煤田,生成于2.2~3.2亿年前,属二叠纪宾夕法尼亚统;中西部各煤田,成煤年代约在3300万~1.4亿年前,属白垩纪和第三纪;阿拉斯加州煤田则属侏罗纪,成煤年代距今在1.35~1.75亿年间。

  美国按地理位置将煤炭资源分为三大地区,即东部阿巴拉契亚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以上3个地区在探明储量中所占百分比分别为22.6%、28.1%和49.3%。

  美国适于炼焦的煤炭资源较为丰富,约占探明储量的35%;但低挥发分烟煤储量有限,只占探明储量的1.1%。炼焦煤的主要产地是阿巴拉契亚煤田,西部也有一些重要的烟煤产区。

  无烟煤资源有限,主要集中于宾夕法尼亚,阿拉斯加、新墨西哥、犹他州、弗吉尼亚也有少部分储量。

  从地理分布上看,虽然在50个州中有38个发现了煤炭,但煤炭储量集中在科罗拉多、伊利诺依、蒙大拿、宾夕法尼亚、俄亥俄、西弗吉尼亚、怀俄明和肯塔基州8个州,这8个州的煤炭储量占全美的84%;其中蒙大拿拥有全国25.4%的探明储量,怀俄明州列第二,占14.8%,伊昨诺依居第三,占14.3%。

  若以密西西比河为界划分,西部较东部资源丰富,占全国储量的55%,且适于露天开采的储量为东部的3倍。东部多优质炼焦煤、动力煤和无烟煤,热值较高(288.42MJ/KG),灰分低,不过含硫量高(2%-3%);西部煤质相对较差,多为次烟煤和褐煤,热值低(255.72MJ/KG),但含硫量较低(1%左右)。

  美国的主要煤田有阿巴拉契煤田、伊利诺依煤田、中西部煤田、尤宁堡煤田、波德河煤田、尤塔固煤田、格林河煤田、圣胡安煤田和科尔维尔高煤田,开发强度和储量最大的2个煤田是东部的阿巴拉契亚煤田和醅的波德河煤田。

  与中国煤炭贸易情况

  美国主要煤炭出口商Xcoal能源和资源公司日前预测,受亚太地区供应紧张,以及美元贬值影响使美国煤炭更有吸引力,2011年美国向亚洲出口煤炭预计可能会增加70%。在2010年比2009年增长250%之后,今年美国出口到亚洲的煤炭总量预计会达到2010万吨。

  而前不久,博毅思透露,计划每年由规划建设中的太平洋门户码头向以中国为主的亚洲国家出口2400万吨煤炭,以分享亚洲尤其是中国市场的高速发展。

  总结: 尽管一船煤炭从美国起航要经过近50天的时间才能运到亚洲,但美国向日本和中国出口煤炭的数量仍在不断增加。

  地理复习资料整理 篇4

  在寒冷季节的清晨,草叶上、土块上常常会覆盖着一层霜的结晶。它们在初升起的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待太阳升高后就融化了。

  人们常常把这种现象叫“下霜”。翻翻日历,每年10月下旬,总有“霜降”这个节气。我们看到过降雪,也看到过降雨,可是谁也没有看到过降霜。其实,霜不是从天空降下来的,而是在近地面层的空气里形成的。

  霜是一种白色的冰晶,多形成于夜间。少数情况下,在日落以前太阳斜照的时候也能开始形成。通常,日出后不久霜就融化了。但是在天气严寒的时候或者在背阴的地方,霜也能终日不消。

  霜本身对植物既没有害处,也没有益处。通常人们所说的“霜害”,实际上是在形成霜的同时产生的“冻害”。

  霜的形成不仅和当时的天气条件有关,而且与所附着的物体的属性也有关。当物体表面的温度很低,而物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温度却比较高,那么在空气和物体表面之间有一个温度差,如果物体表面与空气之间的温度差主要是由物体表面辐射冷却造成的,则在较暖的空气和较冷的物体表面相接触时空气就会冷却,达到水汽过饱和的时候多余的水汽就会析出。如果温度在0°C以下,则多余的水汽就在物体表面上凝华为冰晶,这就是霜。因此霜总是在有利于物体表面辐射冷却的天气条件下形成。

  另外,云对地面物体夜间的辐射冷却是有妨碍的,天空有云不利于霜的形成,因此,霜大都出现在晴朗的夜晚,也就是地面辐射冷却强烈的时候。

  此外,风对于霜的形成也有影响。有微风的时候,空气缓慢地流过冷物体表面,不断地供应着水汽,有利于霜的形成。但是,风大的时候,由于空气流动得很快,接触冷物体表面的时间太短,同时风大的时候,上下层的空气容易互相混合,不利于温度降低,从而也会妨碍霜的形成。大致说来,当风速达到3级或3级以上时,霜就不容易形成了。

  因此,霜一般形成在寒冷季节里晴朗、微风或无风的夜晚。

  霜的形成,不仅和上述天气条件有关,而且和地面物体的属性有关。霜是在辐射冷却的物体表面上形成的,所以物体表面越容易辐射散热并迅速冷却,在它上面就越容易形成霜。同类物体,在同样条件下,假如质量相同,其内部含有的热量也就相同。如果夜间它们同时辐射散热,那末,在同一时间内表面积较大的物体散热较多,冷却得较快,在它上面就更容易有霜形成。这就是说,一种物体,如果与其质量相比,表面积相对大的,那么在它上面就容易形成霜。草叶很轻,表面积却较大,所以草叶上就容易形成霜。

  总结:另外,物体表面粗糙的,要比表面光滑的更有利于辐射散热,所以在表面粗糙的物体上更容易形成霜,如土块。

【地理复习资料整理】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复习资料整理07-30

关于亚洲地理复习资料06-14

地理复习资料之温带荒漠06-16

关于初中地理的复习资料06-16

地理复习资料发展与合作06-15

地理复习资料之北极洋流06-15

莱茵河水文地理复习资料06-16

地理复习资料之世界之最06-16

地理复习资料之苔原气候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