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

初三语文阶段性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2021-06-08 15:26:52 初三 我要投稿

初三语文阶段性测试题含答案

  初三的学生经常要参加各种各样的考试,阶段性测试技师其中一种,这可以检测出学生在某一阶段把握知识点的状况。小编为大家力荐了初三语文阶段性测试题以及参考答案,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初三语文阶段性测试题含答案

  初三语文阶段性测试题

  一、积累运用(2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嘹亮(liáo) 黄晕(yùn)  棱镜( líng) 地毯 ( tán )

  B、吝啬( lìn ) 澄澈(dèng) 着落(zháo) 慈善(cí)

  C、窠巢(kē)  碣石( jié ) 干涩(sè )  粗犷(guǎng)

  D、淅沥 (yī) 草垛(duó ) 应和(yīng) 娇媚(mè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酝酿 婉转 涵萏 花枝招展

  B、贮蓄 慈善 静谧 喜出望外

  C、朗润 高邈 干涩 翻来复去

  D、憔悴 烂曼 絮叨 各得齐所

  3、古诗文默写。(每空一分,共8分)

  (1) 《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 , 。

  (2)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手法表达诗人对朋友深切关心的句子是: , 。

  (3) 《次北固山下》中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的诗句是: , 。

  (4) 《次北固山下》中描写长江潮平岸阔,风帆高悬的诗句是: , 。

  4、下面一段文字中画线的两个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4分)

  交通拥堵,是近年来在全国普遍凸现的“城市病”。北京、天津、上海和重庆四个直辖市在谋划“十二五”发展时,①均把防止“不堵车”列为具体目标,表明交通拥堵已经成为中国一线城市面临的共同挑战。不仅如此,交通拥堵还在向二三线城市迅速蔓延。

  ②即使城市规划更加具有前瞻性与合理性,那么,城市交通拥堵完全可以限制在可容忍的范围内。

  ① ②

  5.名著阅读。(4分)

  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1)以上文字出自《朝花夕拾》一书中的《 》一文,写的是父亲强迫我背诵《 》的情景。

  (2)鲁迅先生在《二十孝图》一文中,着重对“ ”、“ ”等孝道故事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与残酷。

  6、综合性学习(7)

  进入中学,学习生活翻开了新的一页,你一定认识了不少新同学。想和他们成为好朋友吗?与人结为朋友,是需要真诚与爱心的。请围绕“有朋自远方来”,开展一次学习活动。

  1、请分别写出一个(句)与交友有关的故事、成语和古诗词。(3分)

  (1)故事: (2)成语:

  (3)古诗词: , 。

  2、班内准备召开以“展示自我”为主题的班会,由你担当本次班会的主持人,请写出这次班会的开场白。(4)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一)阅读《济南的冬天》选段,完成7—11题。(12分)

  ①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②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③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7、第①段描写的主要对象是什么?具体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的?(3分)

  8、冬天的济南即使下雪,也孕育着朦胧的春意,请选出第①段中的一个句子加以分析。(3分)

  9、第②段中“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的“卧”字能否换成“躺”字?为什么?(3分)

  10、 结尾“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一句在全文中有何作用?(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16分)

  是谁爱着你的背影

  邓迎雷

  这个周末回家,临走时,母样将我送到门口。

  我走了一段,即将拐进小巷时,发现母亲竟然在身后跟了过来。我催她回去:“妈,快回吧,大门敞着呢。”她说:“没事,我就站在这路口。”

  我知道,母亲是要站在路口看我远去的背影。带着一种温暖的滋味,我走进小巷,再回头看母亲,只见她站在原地,正一动不动地看着我的方向。因为隔着一段距离,我看不清她的表情,但我能感觉到她殷殷期望的眼神里满是留恋不舍。

  近些年,母亲越来越显老了。孩子们像小鸟一样,离开她温暖的羽翼,有了自己的家,也有了各自的`事业,陪伴她的日子少了许多。母亲不止一次地感叹:“还是你们小时最好,天天在一起,现在你们姊妹几个天南海北四下分散,团聚一回可真不容易。”

  每听见她这样说,我总不以为然,没品味出她话里面的孤单和失落。直到有一天,我猝不及防地发现,在我远去的身后,母亲追随的目光是那样爱意深沉。

  那是个夏天,母亲住在弟弟家。有次我去看她,告别时,她又送到门外。直到我从五楼下到四楼,看不见我的身影,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

  我出了楼,绕过一片绿地,走过小区院子。快走到小区门口时,我偶然间向后望去,忽然被身后的一幕惊呆了——只见弟弟家那个小小的窗框里,母亲正趴在窗口,向我望着,就像一只守在巢里的老鸟,眼巴巴地看着小鸟的远去。看见我回头,她向我不停地挥手,依稀又在说着什么。

  那一刻,我心里酸酸的,眼泪不由得落了下来。如是不是我偶然回头,我哪里知道,就在我一路走去的时候,身后会有母亲浓得化不开的目光。

  也是从那时起,我才发现母亲是多么痴恋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哪怕只是渐渐远去的背影,她也想多看几眼,不愿错过。

  去年秋天,母亲患病住院。我在医院陪她,午后下起了雨,天色阴暗,母亲催我回去。她说:“我好好的,没有什么事,你妹妹也快来了,你快回去吧,别等雨下大了。”

  我收拾东西回去,母亲送我上电梯。

  很快,电梯从八楼下到一楼。我穿过病房楼大厅,走到院子里,看雨下得不大,我没有打伞。就在这时,电话忽然响了。只听母亲在电话里说:“你怎么不打伞呢,快把伞打起来,别冻感冒了。”

  原来,母亲又在隔窗望着我的背影。

  病房楼的电梯间没有窗户,想望向我出门的这个方向,需要出了电 梯间,穿过病房长长的走廊。我能想象到,当电梯门关上的那一刹那,母亲是怎样拖着行动迟缓的腿,努力加快脚步,快速占领那个窗口。然后,老眼昏花地她透过蒙蒙细雨,努力向外望着,只为了看女儿在院子里经过的那一分钟。

  雨天里没有打伞,淋湿的是母亲的心。我连忙撑起了伞,在连绵不断的冷雨里一步步走得很稳。我知道身后有双爱我的眼睛,而母亲不知道的是,伞下的我,眼泪早己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

  (选自《特别关注》,有改动)

  11、本文叙述了母亲注视着“我”背影的三个事件,请你按照时间顺序,用概括的语言补充下面表格。(4分)

  ①那个夏天,母亲趴在弟弟家的窗口里望着我离开小区

  ②

  ③

  12、请你结合全文,具体分析母亲的形象。(4分)

  答:

  13、请你按照要求进行品析。(4分)

  (1)“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句中的“才”不可删去,理由是什么?

  答:

  (2)结尾段“淋湿的是母亲的心”在表达上有何妙处?

  答:

  14、文章两处画横线的句子都写到“我”掉泪,请你结合文中内容分析泪水中蕴含着“我”怎样的复杂情感。(4分)

  答:

  三、古诗文阅读(15分)

  (一)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完成15—18题。(11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5、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委:( ) (2)下车引之 引:( )

  16、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4分)

  (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7、请分析元方是从哪些方面去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2分)

  18、友人想拉元方的手表示歉意,但“元方入门不顾。”你认为元方这样做是否失礼,为什么?说出你的看法。(3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做19-20题。(4分)

  天净沙·秋思

  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9、“小桥流水人家”描绘了 的画面。“古道西风瘦马”描绘了描写了悲凉肃杀的场面。(1分)

  20、本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试举出其中一点,简要分析。(3分)

  四、作文(50分)

  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生活中,人人需要掌声,取得成绩和荣誉,掌声给人以褒奖,给人以再创造的活力;面对困难和考验,掌声会给人信心,给人以勇气,给人以奋进的动力,应该说,掌声就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尊重。请以“掌声”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2)以“幸福”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①除诗歌

  初三语文阶段性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C 2、B 3、(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4)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4、(1)删去:“防止” 或把“防止”改为“实现”。(2)把“即使”改为“如果”。

  5(1)《五猖会》 《鉴略》(2) 老莱娱亲 郭巨埋儿

  6、(1)①伯牙绝弦 割席断交 ②义结金兰、莫逆之交③如: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同学们,如今,我们共同相聚在七(3)班,我们同在一个屋檐下,共同生活学习,我们同风雨,我们共欢乐,同窗共读。今后,我们将建立起美好而纯洁的友谊,愿友谊之花怒放在我们生命中,七(3)班“有朋自远方来”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现代文阅读

  (一)7、薄雪覆盖下的小山:按照“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的空间顺序。

  8、山坡上,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说明温暖。把山坡上斑驳的色彩,说成是“一个带水纹的花衣”,让人似乎感受到春天满山的花草。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微微露出点粉色,酝酿着春意。写出任意一点,意思对即可。

  9、不能换。原文采用拟人手法,用“卧”字来写村庄的状样,情态,仿佛是写活物,活灵活现,若换成“躺”字,直挺挺的,缺少了静谧美、画意美。(意思对即可)(2分 )

  10、照应题目或呼应前文;抒发赞美之情;总结全文。(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二)11、②去年秋天(1分),母亲在医院病房的窗口望着我在雨中离开(1分)

  ③这个周末(1分),母亲跟我来到路口,站着看我远去。(1分)

  12、 ①这是一位关注儿女、爱意深沉的母亲(1分),她依恋与儿女在一起的时光,连儿女离去的背影也不想错过,还要多看一眼(1分)

  ②这是一位通情达理含蓄深沉的母亲(1分),她虽然因儿女成家立业,缺少陪伴而孤单失落,但并不提出特别要求,只是在儿女离别时默默关注他们的背影。(1分)。

  13、(1)讲明“才”的表达效果(1分),进行删与不删的比较(1分)

  示例一:“才”字细致表明母亲是在一直目送“我”走下楼梯,直到看不见“我”的身影才返家关门(1分),如果把它删除,则不够具体细致,没有了“一字传情”的表达效果(1分)

  示例二:“才”准确传达出“我”对母亲的关注,、期待,“我”告别母亲是,一面下楼倾听母亲的动静,期待他赶快回家,听到关 门声才放下心来,如果删去,则少了细节上的强调,不能表达出母女间微妙真切的感情。(2)理解句意1分,合理分析1分

  (2)示例一:这是用特殊的说法来表达特别的感情,心被“淋湿”,看似不合常理,却能生动形象地传达出母亲对儿女的关怀和怜惜,表明她对“我”的被淋感同身受,心疼不已。

  示例二:这句话虽不合理,但是不合理的表达却有 很好的表达效果,真实地表现了母亲看到“我”被雨淋湿时的心情。

  示例三:此句运用了拈连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又巧妙自然地写出了母亲看到“我”被雨淋湿的疼爱和牵挂之情。

  14、能答出“我”对母亲的两种情感各1分,分别进行分析各1分

  示例:这些泪水中蕴含着“我”复杂多样的思想感情,既有知晓母亲的殷切凝视之后,为母亲的孤独失落而心酸难过的心情(2分),也有感受到爱的目光在身后追随,为母爱的细致深沉而感怀激动的心情。(2分)

  三、古诗文阅读

  15、(1)舍弃 (2)拉,牵拉

  16、(1)陈太丘与朋友约定一同出行,约定的时间是中午。

  (2)友人感到惭愧,就下车拉元方的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各2分,总计4分 )

  17、无信;无礼。(2分)

  18、观点一:我认为元方“入门不顾”并不失礼。因为,父亲的友人没有按时赴约,失礼在先,又当着元方的面责骂元方的父亲,再次无礼。对这样的人就应该给他点颜色看看。

  观点二:我觉得元方的做法有些不合适,因为友人在元方指出其无礼后,能很快认错,而且是在一个小孩面前认错,确实不容易,若能宽容一点,给人一个改过的机会,则更好。古人也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选取任意一个观点即可。观点1分,理由2分)

  19、温馨恬静

  20、例1:运用寓情于景的手法,作者选用“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和“夕阳”等景物,将“断肠人”的情感寓于其中,充分表达了诗人漂泊天涯的愁苦之情。

  例2:运用了静景与动景相映衬的手法,如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动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这种安适、幽静的环境,使沦落异乡的“断肠人”更添悲愁。


【初三语文阶段性测试题含答案】相关文章:

小升初语文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06-23

2018中考语文预测试题含答案12-12

初三语文学业水平模拟试题含答案12-16

初三语文寒假作业试题含答案11-27

初二语文《五柳先生传》练习测试题(含答案)01-25

初三语文期末考试题含答案10-16

初三语文中考测试题及答案12-05

初三语文期末测试题附答案10-16

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