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气候的特点有何特征

时间:2023-05-11 14:49:18 偲颖 地理百科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气候的特点有何特征

  小气候是指由于下垫面结构和性质不同,造成热量和水分收支差异,从而在小范围内形成一种与大气候不同特点的气候,统称小气候。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小气候的特点有何特征,希望能帮到大家!

  特点:

  1、范围小,主要在2米以下,水平方向可以从几毫米到几十公里,因此,常规气象站网的观测不能反映小气候差异。对小气候研究必须专门设置测点密度大,观测次数多,仪器精度高的小气候考察。

  2、差别大,无论铅直方向或水平方向气象要素的差异都很大,例如:在靠近地面的贴地层内,温度在铅直方向递减率往往比上层大2~3个量级。

  3、变化快,在小气候范围内,温度、湿度或风速随时间的变化都比大气候快,具有脉动性。例如:M.N.戈尔兹曼曾在5厘米高度上,25分钟内测得温度最大变幅为7.1℃。

  4、越接近下垫面,温度、湿度、风速的日变化越大,例如:夏日地表温度日变化可达40℃,而2米高处只有10℃。

  5、小气候规律较稳定。只要形成小气候的下垫面物理性质不变,它的小气候差异也就不变。因此,可从短期考察了解某种小气候特点。

  由于小气候影响的范围正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空间,研究小气候具有很大实用意义。我们还可以利用小气候知识为人类服务,例如:城市中合理植树种花,绿化庭院,可以使城市居民住宅区或工厂区的小气候条件得到改善,减少空气污染。

  简介:

  小气候,一般指近地面几米气层内、土壤表层和植被层内的气候。泛指由于下垫面性质以及人类和生物活动而形成的较小范围内的特殊气候。小气候的划分目前尚无统一的意见。

  小气候对人类和自然界的影响很大。因为人类绝大多数活动都在近地面层内进行,与人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动物和植物也生长在这一层,而这里的气候又最容易按照人类需要的方向变更。例如,绿化、灌溉、改变土壤性状、改造小地形、营造防护林和设置风障等都可以改变地表附近的水热状况,从而改变当地的小气候,使其符合人类的需要。

  小气候因其特殊性,在观测时不能沿用一般气象台站的常规仪器和观测方法,必加利用专门的仪器和方法进行研究,为了不破坏产生小气候的环境条件并能反映小气候的微细结构,所用仪器要求感应部件小、灵敏度高、能隔测和自记等。

  影响因素:

  影响小气候的因素有很多,地球上的中小地形、湖泊和人类活动的城市、耕地等,部时时刻刻地影响这小气候。因此在不同的下垫面上会形成各种不同的小气候,城市里有城市小气候,农田中有农田小气候,森林中有森林小气候等。而下垫面造成的小气候差异,主要是通过小的地形起伏、坡向和坡度的不同来影响温度分布、辐射状况、湿润状况和局部风的变化。

  在地形起伏中,湿度、湿度的分布和变化有较大的差异。以山顶和山谷的气温日变化为例、山顶的气温日差较小,山谷的气温日差较大,有显著的差异,谷底由于夜晚冷空气下沉,往往形成“冷湖",增强逆温层,湿度的变化与上述相似,也是高坡地的日振幅小,而低洼地的绝对湿度日振幅大。

  另外,温度的分布因不同坡地的坡向、坡度所受太阳辐射热量的不同而不同。白天南坡增温幅度较其他各坡要大。东坡接收辐射早。最高温度出现早(午前)。西坡接受辐射最迟,最高温度出现时刻也迟(午后)。其中,北坡接受太阳辐射最少,气温的变化很小。坡向不同,其空气湿度也不同,在湿润地区,南坡蒸发强,空气的绝对湿度最大而在干旱地区,则北坡的绝对湿度大。

  此外,小气候在山谷风等局地环流的影响下,其风向有很大的变化。特别在天气较稳定的晴朗日子里,局地环流较明显,不同部位的风向差异就有明显的变化。小气候中的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条件,直接影响着作物的生长、人类的工作环境、家庭的生活情趣等。

  形成原因:

  在某一个局部地区,由于下垫面影响(地势、方位、土壤条件、绿化等情况不同),而形成的具有自己特点的、有别于全区气候情况的贴地地层和土壤上层气候,称为小气候,又称微气候或近地面层气候。

  影响微小气候的主萝因素有:

  (1)植物绿化绿化的植物有调节气候的作用。绿化区的气温日差、年差均较小,湿度增班风速减小,空气中氧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减少。

  (2)人工建筑人工建筑的布局、高度造型等,均能影响小气候,如高度与风速有关,造形与光照有关;南向斜:坡获得的阳光较多,光照较强,温度较高。

  (3)地形、地貌地形地貌可影响气温、湿度、风向等,在疗养院地址的选择、疗养区与生活区的规划设计时应予注意。

  相关资料:

  因下垫面影响而形成的贴地气层和土壤上层气候。又称微气候或近地面层气候,广义上也包括某些人为设施环境(如仓库、温室等)的气候。其中凡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各种农田、畜舍、园林和保护地(温室、覆盖、风障)等的小气候统称农业小气候。小气候学和微气象学是两门很接近的学科,研究的主要方面都是下垫面特征对于局部气候的作用,但前者着重于环境因子对生物和人类的影响,后者着重探讨物理过程尤其是流体力学的特征。

  小气候因子包括不同类型的植被、土壤、水体、地形和其他表面等下垫面附近的环境因子,如空气、温度、湿度、气流运动、二氧化碳浓度、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等。

  在农业上,小气候的研究范围一般从地上2~10米到地下1~2米。森林小气候的范围要大些,一般扩展到地上十几米甚至几十米,地下则扩至几米或更深。地形小气候和森林小气候范围相近。

  小气候形成的基本物理过程决定于下垫面辐射能量的收支分配和转化,以及湍流交换三方面的过程,三者彼此联系,互相制约。

  (1)下垫面辐射能量的收支。它受大气透明度、云况、下垫面反射率和辐射能力的影响。整个收支过程可用下式表示:Rn=Q(1-α)-F,式中Rn为净辐射(即下垫面辐射平衡);Q为总辐射;α为地表反射率;F为地表的有效辐射,决定于下垫面的温度、辐射能力和大气逆辐射(见农田辐射平衡)。

  (2)下垫面能量的分配和转化。可用下式表示:Rn=LE+SH+QS+λP+Μ。此式又称热量平衡方程。式中Rn为净辐射;LE为下垫面蒸发消耗的热量;SH为下垫面与大气之间的湍流热交换;QS为土壤与下垫面之间的热交换;λP为植物光合作用所利用的能量;Μ为其他过程消耗的能量,如植物冠层内贮存的热量等。在湿润的地面上,大部分净辐射(正值)用于植物体增温和土壤水分的蒸发;而在干燥的地面上,则主要用于加热大气和表层土壤。农田的净辐射还有约5%用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其他过程(见农田热量平衡)。

  (3)湍流交换过程及其强弱程度。受风速、大气稳定度和附近障碍物等的影响。

  小气候是各种农作物,昆虫、畜禽和林木生存的贴身环境条件,对农业的影响比大气候更为密切和直接,且比大气候易于选择、调节和控制。科学地利用、调节和改造小气候,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小气候的特点有何特征】相关文章:

淮剧的特点有何艺术特征12-03

日语的特点有哪些特征03-10

意境的特点有哪些特征10-14

课件的特点有哪些特征03-01

大海的特点有什么特征04-02

仓储的特点有哪些特征03-10

遥感的特点有什么特征03-03

古风的特点有哪些特征12-05

小品的特点有哪些特征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