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名词解释>《儿科学名词解释手抄

儿科学名词解释手抄

时间:2022-09-23 01:32:23 名词解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儿科学名词解释手抄

头围: 是反应颅骨生长和脑发育的一个重要指标,头围的测量在2岁以内最有价值,连续追踪测量比一次测量更为重要。

胸围(胸围=头围+年龄-1):还在在出生时,胸围小于头围,随着月龄的增长,胸围逐渐赶上头围,一般在一岁时,胸围和头围相等。

基础代谢需求:是指人体在基础状态(清醒、安静、空腹、20-25度环境中,基础生理活动)下的能量代谢。碳水化合物:是细胞结构的主要成分及主要功能物质。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由于能量和蛋白质摄入不足引起的营养缺乏病。

肠吸收不良综合症:小肠内消化吸收功能减退,使肠腔内一种或多种营养成分不能吸收到达体内,从粪便排出,造成患儿营养缺乏,糖吸收不良,脂肪泻,尿过敏。

肥胖标准:个体的吸收超过年龄,性别的第95百分位数,或体重超过同性别,年龄或同身长健康儿平均体重的二个标准差,或超过平均体重的20%。肥胖:是指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导致体内脂肪堆积过多而危害身体健康的一种多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生长迟缓:身长低于同年龄,性别参照人群值中位数。低体重:体重低于同年龄,性别平均值减去两个标准差以下。消瘦:体重低于同性别,同身高参照人群值中位数。

纯母乳喂养:4个月以内都以母乳喂养,无添加其他的乳代品。

儿童营养状况的评估:指的是儿童从食物中获得的营养素和能量能否满足其生理需要。 营养性VD缺乏佝偻病:是儿童体内VD不足而引起的钙磷代谢紊乱,以骨或骨样组织矿化不良或者骨软化,变形为特征。

肋骨串珠:肋骨骺端骨样组织堆积而膨大,沿肋骨和软肋骨连接处出现圆形隆起,称佝偻样串珠,以7-10肋较为明显。

手足抽搐症:VD缺乏加之甲状旁腺反应迟钝,血清钙降低以致神经肌肉兴奋性上升,发生惊厥或者手足抽搐等称--。

初次病毒血症:病毒经鼻咽部,亦可能经眼结合膜侵入,在局部上皮细胞内增值,而后播散到局部淋巴组织,在感染后第2-3天后形成--。

重症肺炎:当肺炎出现呼吸衰竭或因缺氧累及呼吸系统以外的其他系统功能时。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指无明显免疫抑制的患儿在院外或住院48小时内发生的肺炎。 法洛四联症(TOF):是婴儿期最常见的青紫型先天性心血管畸形,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室肥大。

艾森曼格综合征:左向右分流先心病,因肺血增多,肺A病变,肺A压升高,形成梗阻性肺动脉高压,和继发性右室肥厚,最后产生右向左分流,青紫---。

肺A狭窄:狭窄范围自肺A瓣下的右室漏斗至分支肺动脉,可以单独或者同时存在。 急性肾小球肾炎(AGN): 简称急性肾炎,急性起病,多有前驱感染,以血尿为主,伴不同程度蛋白尿,可有水肿、高血压或肾功能不全,病程多在一年内的一组肾小球疾患。

肾病综合症(NS):是由于肾小球过滤膜的通透性增加,导致大量血浆白蛋白自尿中丢失而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特点: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不同程度水肿。 髓外造血:婴幼儿由于缺少黄骨髓,造血代偿潜能小,当造血需求增加时可发生髓外造血,表现为肝脾淋巴结肿大,外周血可出现有核红细胞,或幼稚中性粒细胞。

生理性贫血:婴儿生后2-3个月,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贫血,HB<90g/L 的既为贫血:指单位容积外周血中RBC计数或红细胞压积,或者HB含量低于正常水平。

缺铁性贫血(IDA):由于体内铁缺乏导致HB合成障碍的一类贫血,特点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蛋白、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铁剂治疗有效。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即食物热效应,进食后几小时内发生的超过基础代谢率的能量消耗。 Koplik斑:麻疹前驱期出现的约1mm大小的白色斑点,周围有红晕,最先出现于双侧相对下磨牙处颊黏膜,常快速增多,可延及大部分颊粘膜和下唇粘黏膜,部分可融合,同时伴有黏膜粗糙和充血。 高危儿:指可能发生危重情况和已出现危重情况的新生儿。

持续肺A高压: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酸中毒使肺A收缩及肺血管阻力增加,使卵圆孔A导管重新开放,出现左向右分流,形成持续胎儿循环或持续肺A高压。 中性温度:机体代谢率、消耗氧与能量最低又能维持正常体温的适合环境温度---。

新生儿窒息:指婴儿出生后一分钟内,无自主呼吸或不能建立规则呼吸,而导致低氧血症及混合性酸中毒。

脱水:指水分摄入不足或者丢失过多引起的体液总量尤其是细胞外液量的减少,常伴电解质丢失。

高血压脑病:指血压急剧增高时出现的以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呕吐抽搐及昏迷为主要表现的综合症。

《儿科学名词解释手抄》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具有发热流体咳嗽结合膜炎、麻疹黏膜斑和全身斑丘疹,疹退后有糠麸样脱屑并留有色素沉着 。

生理性体重下降:出生一周内如摄入不足,加之水分丢失、胎粪排出,可出现暂时性体重下降。

骨龄:用X线检查测定不同年龄儿童长骨干骺端骨化中心的出现时间、数目、形态的变化,并将其标准化,即为骨龄。(百度的,估计纸上打错了)

小儿单纯性肥胖:是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超过人体的消耗,使体内脂肪国度积聚,体重超过一范围的一种营养障碍性疾病。 围生期:自妊娠28至生后7天。

胎龄(GA):是从最后一次正常月经第一天起至分娩时为止,通常以周表示。

正常足月儿:是指胎龄大于等于37周和小于42周,出生体重大于等于2500克和小于等于4000克,无畸形或疾病的活产婴儿。

呼吸暂停:是指呼吸停止>20秒,伴心率<100次/分及发绀。

持续胎儿循环:严重肺炎、酸中毒、低氧血症时,肺血管压力升高,当压力等于或超过体循环时,可臻卵圆孔,动脉导管重新开放,出现右向左分流。

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指各种围生期窒息引起的部分或完全缺氧,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或新生儿脑损伤。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又称肺透明膜病(HMD)。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PS),呼气末肺泡萎陷,致使生后不久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窘迫和呼吸衰竭。

白肺:整个肺野呈白色,肺肝界及肺心界均消失。

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血中胆红素超过5-7mg/dl 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

苯丙酮尿症(PKU):是一种先天性氨基酸代谢病,是由于苯丙氨酸代谢途径中的酶缺陷,使得苯丙氨酸不能转变为酪氨酸,导致苯丙氨酸及其酮酸蓄积并从尿中大量排出。

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是小儿结核病中最严重的类型,常在结合原发感染后1年以内发生,尤其在初染结核3-6个月最易发生结脑。

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

毛细支气管炎:是由多种致病原感染引起的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症,以喘憋、三凹征和喘鸣为主要临床特点。 (原来是声名狼藉种致病原,O(∩_∩)O~太有才了,不过肯定错咯) 肺炎:是指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如吸入羊水、油类或过敏反应)等引起的肺部炎症。 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SIADH):表现为全身性浮肿,可凹陷性,血钠小于等于130mmol/L ,血渗透压<275mmol/L, 尿钠大于等于20mmol/L,尿渗透克分子浓度高于血渗透克分子浓度。

先听性心脏病(CHD):是胎儿期心脏及大血管发育异常而致的先天畸形。

无顶冠状窦:缺损位于冠状静脉窦上端与左心房间造成左心房血流经冠状静脉窦缺口分流流入右心房。

艾森曼格综合症:当右室收缩压超过左室收缩压时,左向右分流逆转为双向分流或右向左分流,出现紫绀。

差异性紫绀:当肺动脉压力超过主动脉压时,左向右分流明显减少或停止,产生肺动脉血流逆向流入主动脉,患儿呈现差异性紫绀,下半身青紫,左上肢有轻度青紫,右上肢正常。 急性肾小球肾炎:前面已有。

小儿肾病综合征(NS):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导致血浆内大量蛋白质从尿中丢失的临床综合征。

贫血:是指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或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NIDA):是由于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所致,(临床上以小细胞色素性贫血、血清铁蛋白减少和铁剂治疗有效为特点).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增生性疾病,特点为造血组织中某一细胞系统过度增生,进入血流并侵润到各组织和器官,从而引起一系列的临床表现。

类白血病反应:为造血系统对感染、中毒和溶血等刺激因素的一种异常反应,以外周血出现幼稚白细胞或白细胞数增高为特征。

化脓性脑膜炎:简称化脑,是小儿尤其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化脓性细菌的感染性疾病,(临床以急性发热、惊厥,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和脑膜刺激征,以及脑脊液脓性改变为特征)

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简称甲低,是由于各种不同的疾病累及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以致甲状腺素缺乏,或是由于甲状腺受体缺陷所造成的临床综合征。

儿科学名词解释2017-04-10 06:04 | #2楼

1. 自出生后脐带结扎时起至生后28天内,称新生儿期。

2. 生理性体重下降:指胎儿圣后1周内因奶量摄入不足,加之水分丢失胎粪排出,可出现暂时性体重下降称为

《儿科学名词解释手抄》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3. 三凹征:指吸气性呼吸困难时,出现胸骨上窝,肋间隙和剑突下在吸气时间内凹陷

4. 脱水:是指体液总量尤其是细胞外液量的减少,由于水的摄人量不足和(或)损失量过多所致,除失水外,还伴有钠、钾和其他电解质的丢失。

5. 口服补钠盐(ORS):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用以治疗急性腹泻合并脱水的一种溶液,其理论基础是基于小肠的Na离子葡萄糖偶联转运机制,即小肠上皮细胞刷状缘的膜上存在着Na-葡萄糖共同载体,此载体上有Na和葡萄糖两个结合位点,当Na和葡萄糖同时与结合位点相结合时即能转运,并显著增加钠和水的吸收。

6. 新生儿:指从脐带结扎到生后28天的婴儿

7. 早产儿:指胎龄≥28周<37周的新生儿

8. 围生儿:包括围生期的胎儿及出生后7天的婴儿

9. 小于胎龄儿: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出生体重的第10百分位以下的婴儿

10. 适于胎龄儿: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出生体重的第10百分位至90百分位之间的

11. 高危儿:指已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疾病需要监护的新生儿

12. 正常足月儿:指胎龄≥37周并<42周,出生体重≥2500g并≤4000g,无畸形或疾病的活产婴儿

13. 原始反射:是新生儿出生时已具备的多种暂时性反射,包括觅食反射,吸吮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等,一般生后数月消失

14. 中性温度:是指机体维持体温正常所需的代谢率和耗氧量最低时的最适环境温度

15. 新生儿黄疸:是因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的皮肤或其他器官黄染,新生儿血中胆红素超过5-7mg/dl,即可出线肉眼可见的黄疸

16.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病原体侵入新生儿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并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

17. 胎粪吸入征(MAS):是由胎儿在宫内或产时吸入混有胎粪的羊水,而导致以呼吸道机械性阻塞及化学性质炎症为主要病理特征,以生后出现呼吸窘迫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

18. 人工喂养:4-6个月以内的婴儿由于各种原因不能进行母乳喂养时,完全采用配方奶粉或其他兽乳,如牛乳羊乳鸟乳等喂养婴儿,称为

19. 腓反射:以叩诊锤骤击膝下外侧腓骨小头上腓神经处,引起足向外侧收缩者即为阳性

20.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EM):是由于缺乏能量和蛋白质所致的一种营养缺乏症,主要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临床上以体重明显减轻,皮下脂肪减少和皮下水肿为特征

21. 呼吸暂停:呼吸停止在20秒钟以上,伴心率减慢<100次/分,并出现青紫

22. 持续胎儿循环:严重肺炎,酸中毒、低氧血症时,肺血管压力升高,当压力等于/超过体循环时,可致卵圆孔,动脉导管重新开放,出现右向左分流。称为

23. 佛斯特征:又称面神经症,是以手指尖/叩诊锤骤击患儿颧弓与口角间的面颊部,引起眼睑和口角抽动,为面神经征阳性

24. 陶瑟征:以血压计袖带包裹上臂,使血压维持在收缩压和舒张压之间,5min内该手出现痉挛症状属陶瑟征阳性

25.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症:简称新生儿冷伤,系因寒冷或多种疾病所致以低体温和皮肤硬

26. 染色体病:是由于先天性染色体结构畸变和(或)数目异常而引起的疾病。常造成机体多发畸形,智力低下生长发育迟缓和多系统的功能障碍,故又称为染色体畸变综合征

27. 肠套叠(intussusception):系指部分肠管及其肠系膜套入邻近肠管所致的一种绞窄性肠梗阻,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也是3个月至6岁期间引起肠梗阻的最常见原

28. 腹泻病(diarrhea):是一种由多病因,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

29. 21-三体综合征,是以第21号染色体呈三体征为细胞遗传学特征,主要表现为智能落后,特殊面容和生长发育迟缓并伴有多发畸形的一种染色体病

30. 苯丙酮尿症(PKV):是因患儿肝脏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活性和辅酶四氢生物蝶呤(BH4)而导致酪胺酶,多巴胺,B-羟色氨酸等合成受阻,而苯丙氨酸,苯乙酸等生成增多即使患儿出现智能发育落后,尿中含有鼠尿臭味等特征,表现的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31. 6个月的婴儿,外观虚胖,常有湿疹。生后不久即腹泻,但除大便次数增多外,无其他症状,食欲好,不影响生长发育。到添加辅食后,大便即逐渐转为正常。

32. 疱疮性咽峡炎:是由于柯萨奇A组病毒引起的,以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好发于夏秋季起病急骤

33. 咽结合膜热:是由腺病毒3.7型引起的以发热,咽炎结膜炎为特征的表现为高热咽痛眼部疼痛有时伴消化道症状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好发于春夏季,散发/发生小流行。

34. 气道高原反应(AHR)是哮喘的基本特征之一,指气道对多种刺激因素,如过敏原,理化因素,运动和药物等呈现高度敏感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气道炎症的严重性

35. 闭锁肺(silent lung):是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体格检查时可见肺部满布哮鸣音,严重者气道广泛堵塞,哮鸣音反而消失,称为闭锁肺。是哮喘最危险的体征,是指严重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因气道广泛阻塞,哮鸣音消失。

36. 哮喘持续状态:哮喘急性严重发作,经合理应用拟交感神经药物仍不能在24小时内缓解。表现为哮喘急性发作出现咳嗽喘息呼吸困难大汗淋漓烦躁不安甚至出现端坐呼吸,心肺功能不全征象

37.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指无明显免疫抑制的患儿在院外/住院48h内发生的肺炎

38. 院内获得性肺炎(HAP):是指无明显面免疫抑制的患儿在住院48消失后发生的肺炎

39. 艾森曼格综合征(eisenmenger syndrome):指大型室间隔缺损时,大量左向右分流使肺动脉压升高,当右心室收缩压超过左心室收缩压,左向右分流逆转为双向分流或右向左分流,出现发绀,即

40. 差异性紫绀:指当动脉导管未闭患者,发生动力性肺动脉高压时,肺动脉血流逆向分流入主动脉,使患儿出现下半身青紫,左上肢有轻度青紫,而右上肢正常,称为

41. 法洛四联症(TOF):是同时存在右心室流出道梗阻,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和右心室肥厚四种畸形的先心病

42. 肾病综合征(NS):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导致血浆内大量白蛋白从尿中丢失的临床综合症,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明显水肿

43. 骨髓外造血:胎儿出生后,尤其在婴儿期,当发生感染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造血需要增加时,肝脾和淋巴结可随时适应需要,恢复到胎儿时的造血状态,出现肝脾淋巴结肿大,同时外周血中可出现有核红细胞或幼稚中性粒细胞这是小儿造血器官的一种特殊反应,

44. 生理性贫血:因胎儿出生后红细胞生成减少,血细胞破坏增加和血液稀释作用导致胎儿至2-3个月时,红细胞数降至3.0*10的是、12次方/L左右,血红蛋白量降低至100g/L左右,出现轻度贫血称为

45. 小细胞低色素贫血:是指严重贫血时,红细胞体积减少,中央淡染区扩大,MCV NCH

MCHC均低于正常值的贫血,常见于重度缺铁性贫血

46. 缺铁性贫血(IDA):是由于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临床上以小细胞低色素贫血,血清铁蛋白减少和铁剂治疗有效为特点的贫血症

47. 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是由于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所致的一种大细胞性贫血,主床特点是:贫血,神经精神症状,红细胞胞体变大,骨髓中出现巨幼红细胞。用VB12和叶酸治疗有效

48. 惊厥:是痫性发作的常见方式,主要表现为强直或阵挛等骨骼肌运动性发作,常伴意识障碍。

49. 惊厥持续状态:一般指惊厥发作持续30min以上,或反复发作持续30min以上者

50. 高渗性脱水:是指水和钠同时丢失,一旦失水多于失钠,使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渗透压升高称为

51. Reye综合征:是急性脑病合并内脏脂肪变性综合征:是一种急性一时性,可逆性和局限性疾病,基本病理改变是急性脑水肿和弥漫性肝脂肪浸润。

【儿科学名词解释手抄】相关文章:

养生名词解释03-21

采访名词解释03-21

测井名词解释03-21

单反名词解释03-21

给排水名词解释03-21

高层名词解释03-21

地貌名词解释06-15

名词解释监督03-21

就业名词解释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