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名词解释>《护理学常见名词解释

护理学常见名词解释

时间:2022-03-21 18:19:13 名词解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护理学常见100条名词解释

护理学:是医学领域中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紧密联系为人类健康服务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护理学常见100条名词解释

WHO 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躯体上的疾病,而且要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和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韩德森护理定义:护士的主要职能是帮助病人或健康人进行有益于健康或恢复健康或在临死前得到安宁的活动。

临床路径:是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临床治疗综合模式与治疗程序,计划提供的治疗项目,相应的治疗结果,以及完成这些工作的进表。

健康(1946):健康不仅没有疾病,而且要保持躯体方面、精神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完美状态 亚健康: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健康低质量状态及其体验

生存质量:是指个体在其所处的文化,风俗习惯的背景下,由他生存的标准、理想和追求的目标所决定的对他目前社会地位及生存状况的认识满意程度。

健康行为:指个体在身体、心理、社会各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时的行为表现。

角色行为强化:不仅接受“患病” 角色,安于患者角色,同时过分寻求他人帮助,依赖性增强。

成长:个体在生理量性增长。如身高,体重及年龄等。

发展:个体随年龄增长及与环境间的互动而产生的身心变化过程。是生命中有顺序的可预测的改变,是学习的结果,成熟的象征。包括生理,理,社会方面的适应及改变。

生长:指生物体或细胞从小到大的增殖过程。可表现为数量增多、体积增大、重量增加。 成熟:指由遗传基因所决定的个体内部生长因素与环境相互作用,达到生理和心理、功能与能力的比较完备的状态。

应激源:是指那些能引起应激的各种刺激物,包括内源性应激源和外源性应激源。

应激:是指个体对作用于自身的内外环境刺激做出认知评价后,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及心理紧张性状态的过程。

全身适应综合征:认为是人体对应激所做出的全身性、紧张性、非特异性、防御性的生理反应,称之为全身适应综合征。

应激反应:是人体对应激产生的反应,无论何种类型的应激源引起,都会导致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

适应:是指人体以各种方式调整自己,以维持内环境或外环境的的平衡的一种生存能力及过程.

应对:是指处理问题和情境,或成功地与问题和情境抗争.是个体解决生活事件和减轻事件对自身影响的各种策略。

人际关系: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个体为了满足自身的发展及生存的需要,通过一定的交往媒介与他人建立及发展起来的,以心理关系为主的种显在的社会关系。

社会认知:社会认知是个体对他人、自己及人际关系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的推测与判断过程,包括感知、判断、推测和评价等一列的心理活动过程。

人际吸引:人与人之间产生的彼此注意、欣赏、倾慕等心理上的好感,从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接近以建立感情的过程。

首因效应:指首先呈现的信息比后来呈现的信息在社会认知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 近因效应:指最近或最后获得的信息对人的社会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

晕轮效应:指人际交往过程中对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征形成印象后,依次来推测此人其他方面的特征。

社会固定印象:某个社会文化环境对某一社会群体所形成的固定而概括的看法。

心理方位:是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双方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上的主导性及权威性的程度,

是评价及衡量人际关系的基本指标。

护患关系:护患双方在相互尊重并接受彼此民族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在相互学习和促进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

人际沟通:即指人与人之间信息传递的过程,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形式。

类语言:是伴随沟通所产生的声音,音质、音域及音调的控制、嘴形的控制,发音的清浊、节奏、共鸣、语速、语调、语气等的使用。

非语言沟通:是指沟通中借助动作、手势、眼神、表情等来帮助表达思想、感情、兴趣观点、目标及用意的方式。

护患沟通:是护士与服务对象之间的信息交流及相互作用的过程。

治疗性会谈:是护患双方围绕与病人健康有关的内容进行的有目的性的工作会谈。

体语:指人体运动所表达的信息,包括人的仪表、面部表情、目光接触、姿态、手势、触摸等。

评判性思维:评判性思维是指个体在复杂情景中,能灵活地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选择,在反思的基础上加以分析、推,作出合理的判断,在面临各种复杂问题及各种选择的时候,能够正确进行取舍。

决策:是对不确定的问题 , 通过一些定量分析方法 , 从众多备择方案中选定最 优方案的过程。决策的基本含义有两层 : 一是备选答案是多的 , 二是通过选择消除不 确定性状态。 临床护理决策:指护士在临床护理实践过程中,对面临的现象或问题,从所拟定的若干个可供选择的方案中做出决断并付诸实施的过程。

《护理学常见100条名词解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共同决策模式:护士与服务对象之间始终保持互动、双向信息交流的关系,服务对象与护士都是决策者。

循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在计划其护理活动过程中,审慎地、准确地、明智地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病人愿望相结合,获取现有的最好证据,作 为临床护理决策的依据的过程。 护理程序:是指导护理人员满足护理对象身心需要,恢复或增进健康为目标,科学地确认护理对象的健康问题,有计划为护理对象提供系统、全面、整体护理的一种护理工作方法。

护理诊断:是关于个人、家庭或社区对现有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或生命过程反应的一种临床判断,是护士负责为达到预期结果所选择护理措施的基础。

合作性问题:是那些由护士负责监测其发生及变化的某些生理并发症。护士使用医嘱和护嘱使该并发症的影响降至最小。当病人的并发症易感性增加的情况存在时,或病人正经历并发症,应定为合作性问题,为了与医疗诊断区别,称为潜在并发症(Potential Complication简称PC.)。

护理理念: 护理理念是引导护理人员认识和判断护理专业及其相关方面的价值观和信念。 自我护理: 是个体为了维持自身的结构完整和功能正常, 维持生长发育的需要,所采取的一系列自发性调节活动。

自理缺陷:是指当个体受到部分或全部的限制,而使得个体自护能力无法满足部分或全部的自护需要。这是奥伦自理理论的核心部分,阐述了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样的护理。

刺激:是指来自外界环境或人体内部的可以引起个体反应的一个信息、物质或能量单位,就是环境。

适应水平:个体所能承受的或应对的刺激源范围和强度。

应对机制:个体对环境的变化,进行先天或后天学习得来的反应方式。

效应器:是指经过生理和认知调节后个体的适应方式,包括生理功能、自我概念、角色功能和相互依赖4个层面。

有效反应:可促进人的完整性,使人达到生存、成长、繁衍、主宰及自我实现,即人能适应刺激并维持自我的完整统一。

无效反应:指无法使人达到生存、成长、繁衍、主宰及自我实现的反应。即人不能适应刺激,甚至起威胁和阻碍作用。

弹性防御线:为纽曼保健系统模式中最外层虚线圈,位于机体正常防御性之外,充当机体的缓冲器和滤过器,常常处于波动之中,可在短期内急速变化。

抵抗线:为纽曼保健系统模式中紧贴基本结构外层的一系列虚线圈。由支持基本结构和正常防线的一系列已知和未知因素组成,其主要功能是保护基本结构。

正常防御线:是纽曼保健系统模式中弹性防线内层的实线圈,位于弹性防线和抵抗线之间。机体的正常防御线是人在其生命历程中建立起来的健康状态和稳定状态,是个体在生长发育及与环境互动过程中对环境中压力源不断调整、应对和适应的结果。

感知:是一个人对其生活中的人、事物和事件的真实反应。是客观事物通过感觉器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应。

身体心像:是每个人对自身形象地感知,也是他人对其外表的反应。它具有主观性,且随着自我的改变和个人的生长与发育阶段的不同而变化。

护理学基础名词解释2017-04-09 06:01 | #2楼

1. 医源性损伤:医源性损伤是指由于医务人员言谈或行为的不慎而造成患者心理或生理的损伤。

2. 分级护理: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

3. 医院感染:又称医院内获得性感染(HAI),是指一切在医院内活动的人群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在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4. 内源性感染:又称为自身感染,是指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的病原体是来自患者自身固有的病原体的感染。

5. 外源性感染:又称交叉感染,是指引起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体是来自患者以外的个体或环境中的病原体的感染。

6. 清洁:是指用清水、清洁剂及机械洗刷等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

7. 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除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8. 灭菌(sterilization):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全部微生物的处理。

9. 休息:休息是指一段时间内相对减少活动量,使患者身心放松,没有紧张和焦虑,处于一种平静、安宁的生理、心理状态,包括身体休息和心理休息。

10. 昼夜节律:人类的睡眠-觉醒活动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近似,与24小时自然昼夜交替大致同步,称为昼夜节律。

11. 关节活动范围练习(简称ROM练习):是指反复进行某个或某些关节的各方向运动,用以维持和恢复关节活动范围的练习。

《护理学常见100条名词解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ROM(关节活动范围):是指关节活动时可达到的最大弧度。

12.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持续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缺血、缺氧,组织营养缺乏,使局部组织失去正常机能而致变性、溃烂和坏死。

13. 发热:体温过高又称发热,由于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或体温调节功能障碍等原因导致体温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14. 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0℃~40.0℃之间,达数日或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0℃。常见于伤寒、肺炎等。

15. 弛张热:体温在39.0℃以上,但波动幅度大,24小时体温相差在1.0℃以上,且最低体温仍高于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等。

16. 间歇热:高热与正常体温交替有规律地反复出现,间歇数小时或数天。常见于疟疾、成人肺结核等。

17. 不规则热:体温在24小时中变化不规则,持续时间不定。常见于流行性感冒、肿瘤性发热等。

18. 脉率:指每分钟脉搏的次数。健康成人在安静状态下为60~100次/分。

19. 脉搏短绌(绌脉):指同一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常见于心房纤维颤动患者。

20. 呼吸困难: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通气需要量增加而引起的呼吸费力,称为呼吸困难。

21. 高血压:指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成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22. 鼻饲法:是将导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水分和药物的方法。

23. 导尿术:是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用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出尿液的方法。

24. 灌肠法:是将一定量的液体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以帮助患者清洁肠道、排便、排气或由肠道供给药物,达到确定诊断和治疗目的的方法。

25. 继发效应:是指持续用冷或用热超过一定时间后,机体产生与生理效应相反作用的现象。

26. 心肺复苏术(CPR):是指对心跳和(或)呼吸骤停者先行胸外心脏按压,其次畅通气道,再进行人工呼吸,将带有新鲜氧气的血液运送到全身各部位,尽快恢复自主呼吸和循环功能。

27. 无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

28. 被-迫卧位:患者有变换卧位的能力,但由于疾病的影响或治疗、检查的需要而被-迫采取的卧位。

29. 吸痰法:是利用负压,经口、鼻腔或人工气道将呼吸道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窒息等并发症的一种方法。

30. 试验饮食: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内,通过对饮食内容的调整来协助诊断疾病和确保实验室检查结果正确性的一种饮食。

31. 静脉输液: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的作用原理,将一定量的无菌溶液或药物直接滴入静脉的方法。

32. ‘十字’定位法: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向右侧划一水平线,然后自髂脊最高点作一垂线,将一侧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其外上象限避开内角为注射区。

33. 临终关怀:是对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所提供的一种全面照料,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使临终患者的生命得到尊重,症状得到控制,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和增强;使患者在临终时能够无痛苦、安宁、舒适的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

34. 治疗饮食:是指在基本饮食的基础上,适当调整热能和营养素,从而达到治疗或辅助治疗目的的一类饮食。

35. 胃肠内营养(EN):简称肠内营养,是采用口服或管饲等方式经胃肠道提供能量及营养素的支持方法。

胃肠外营养(PN):胃肠外营养可分为完全胃肠外营养(TPN)和部分胃肠外营养(PPN),指通过胃肠外途径供给患者所需的能量及各种营养素,包括氨基酸、脂肪、各种维生素、电解质和微量元素的一种营养支持方法。

【护理学常见名词解释】相关文章:

常见金融名词解释大全03-03

护理学基础重点名词解释06-05

儿科护理学常考名词解释03-03

急危重症护理学名词解释05-24

地貌名词解释06-15

中医的名词解释05-26

西方名词解释04-03

炒股名词解释03-16

解剖生理名词解释06-01

马原名词解释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