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经典励志>培养方法>《班级管理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班级管理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时间:2022-03-20 00:48:07 培养方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班级管理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首先,思想认识要到位。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是一个公民具有良好素养的体现,对学生个人现在的的生活质量和将来的生活品味有重要影响,潜在影响国家的未来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思想认识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做事情的成败,这就需要从学校领导到班主任到科任教师充分认识学生生活习惯养成的重要性,站在对学生未来负责的高度来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需要学生认识到生活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因为学生认识到重要性以后就会大力配合,有利于工作的开展,提高工作的效率。利用板报、橱窗、班会、手抄报、广播、文艺节目等形式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使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深入人心。

班级管理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二,要抓住重点。学生生活习惯的养成包括方方面面,班主任需要做的工作很多,不能事无巨细,需要抓住关键环节和工作的重点。那么哪些习惯培养是工作的重点呢?笔者认为,寄宿的核心和重点是内务整理和作息(主要是晚休)。对于内务整理,一个是要不断提高标准,按照军训的要求,常抓不懈,被褥要叠成“豆腐块”,物品摆放要“一条线”,地面打扫要一尘不染,室内空气要清新无异味。晚休

纪律要做到晚休前做好晚休准备,晚休铃响做到熄灯息声,晚休后不随意制造响动。抓住了这两个重点,所有的寄宿习惯就成功了一大半。

第三,充分利用集体的优势。很多班主任认为班级学生多,给管理带来很大的压力,这样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忽略了另一个方面,也就是,集体的力量,因为集体的力量可以塑造人、改造人。学生的集体生活本身就增加了互相借鉴、互相学习的机会。作为班主任应该经常对学生的内务整理、晚休纪律等方面进行评比、总结,对好习惯大力表扬,立标杆、树榜样、学样板,看、学、比;对于不良习惯,充分利用宿舍成员的集体力量,对全体成员进行约束,有必要时结成帮扶对子,对不良习惯进行纠正。

第四,及时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根据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和家长在一块儿的时间少,家长掌握学生的信息少的特点,学校在每个学期都要召开家长会,及时向家长通报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纪律等方面的表现,使家长做到心中有数,教育更有针对性。另外学校还通过移动校讯通、明白卡等多种形式向家长通报学生的情况。

总之,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不断摸索,多研究,多总结,就一定在学生生活习惯培养方面做出成绩。

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2017-03-20 08:04 | #2楼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人生,与他的行为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行为习惯可能已经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轨迹。中小学时期是青少年生理、心理急速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正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为此,在班级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班集体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阵地,在班级管理中,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与训练,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基础,是建设良好班集体的保证。而良好的班级管理必将促进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他们又是相辅相成,互为制约的。

一、良好的班风是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

班风是一个班级特有的风貌,它是班级绝大多数学生言论、行动的精神状态的共同倾向或表现。良好的班风要靠正确的舆-论支撑。班级舆-论是在班级中占优势的、为多数学生赞同的言论和意见,是自我教育的一种手段。一个班集体的舆-论持久地发生作用,就会形成这个班的班风。优良的班风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全班同学的思想和行为。

集体舆-论的监督,能够锻炼同学的性格,培养同学的意志,能够培养同学良好的个人行为习惯。为此,在班级建设中,我注重在班级中形成正确舆-论的导向,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班会、学习园地等宣传班规、校规,开展学习、纪律、礼貌、卫生、升旗等评比活动,并定期组织评比活动中涌现的“小标兵”、“小能手”在班内做汇报和交流。长期地正面引导,学生由他律逐渐转化为自律,良好的班风不断形成。学生们在正确的集体舆-论中,学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无论是生活习惯还是学习习惯都逐渐形成。

因为有了良好、积极、健康向上的班风,学生在和-谐而团结的班集体里学习、生活,潜移默化学生的个体受到熏陶、感染,那么学生个人的行为、思想都会受到班级的影响,逐渐形成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而正是因为每一个学生个体都具备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此为班级的班风形成又奠定了丰实的基础。于是,学生个人的行为习惯以及班级的班风建设并驾齐驱,双双发展、进步。

《班级管理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二、充分的尊重是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前提。

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碰撞、交流、对话的过程,二者的心理需求必须吻合,这样心理交流才能畅通,彼此之间的情感才能相容,这样教育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心理相容的前提便是师生之间的尊重、信任与理解。

我校近一半学生属于外地流动人口子女,他们大多来自边远地区,而家长又忙于生计,对孩子疏于管理。这一部分学生不仅心理自卑,而且还没有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面对他们,作为班主任的我,深刻的认识到:尽管学生们的情况不同,性格不同、背景各异,但要相信教育的最大秘诀和唯一秘诀就是尊重,只有真心的尊重学生,才会换来学生坦诚的信任。学生早上来的匆忙,没有洗脸,教师把自己崭新的毛巾拿给学生,从此孩子养成了讲卫生的好习惯:开学初,家长没有给孩子包好书皮,教师课下把学生领到身边,手把手的教孩子包书皮,从此,每到开学之初,学生不仅自己包好书皮,连同弟弟的也一同包装整齐。就这样,教师把真诚的、无私的、广泛的、一视同仁的尊重奉献于学生。那么学生就能在老师的教育下,从一点一滴的行为开始,培养自己良好的习惯,成人又成材。学生在老师尊重的感召下,他可以改掉自己不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从而塑造全新的自我。

我们知道没有哪个学生不追求上进,不希望获得别人(尤其是班主任)的肯定和赞扬,不希望得到老师的尊重的。那么教师只有最大限度的尊重我们的学生,才能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的终生发展奠基。

三、榜样的示范是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

在学生中树立学习榜样,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小学生年纪小、模仿性比较强,是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最佳期。而教师是学生的师表,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有很强的示范作用。所以教师是学生最直接的榜样。教师在学生心中树立的形象,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起着长久而深刻的影响。所以班级管理工作中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应该首先做到。要求学生早上到校清扫校园,那教师就应该在学生之前到校,教师的行为在告诉学生:要有时间观念,要遵守自己的诺言;教师带领学生走在操场上,看见操场正中央的纸屑,自己主动俯身把纸屑拾起来,教师的行为在告诉学生:要懂得爱惜环境;无论何时,教师走下楼梯时,总是靠右边走,教师的行为在告诉学生:学校的规章制度要自觉遵守;要求学生写字不潦草,所以教师不管是备课还是板书都先做到工整规范,这一切,学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慢慢地学生都会照着教师的样子去做。地上有纸屑时,会有学生去打扫;桌椅乱了,会有学生主动摆放整齐;教师只有从最细微、最切近的事入手,才能用行为指导学生,才能对学生良好习惯形成感染力和示范性,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在老师潜移默化的身教中逐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四、严格的管理是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点。

一个班级如果没有严格的纪律,良好的氛围,那就不可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俗话说“没有规矩难成方圆。”班规、校规就是规矩,当学生充分的了解了要求,明确了方向后,那么就必须严格遵守,不能懈怠。如果只提要求,而在行为上不严加督促,那么,不仅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还加重的学生惰性的形成,养成没有规矩的坏习惯。所以,所有的规矩、制度一经确立,学生也深明,那么就必须要严格实施,决不能轻易改变。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只有良好的主观愿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严格的要求督导。学校规定:学生要坚持按时到校上课,那么学生迟到,就要严加约束,对迟到学生提出批评。班级管理中,教师就应该根据班规、校规及时评估学生的行为,学生做的好的,就要大肆表扬;做的不好的,就要批评教导,甚至要给予一定的惩戒。

五、丰富的活动是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手段。

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以及活动的重要场所,是一个影响着学生心理、身体、学习的重要环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

在班级管理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以此来培养学生自理、自立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以及集体荣誉感、凝聚力等等。结合班级中独生子女占比例偏高的情况,了解到他们长期在父母的包办代替下,自身的自理能力极差。于是通过开展“diy——我能行”的系列活动,加强自理能力的培养,通过活动评选班级“生活小能手”,学生们在活动中了解了生活的艰辛,体谅了父母的辛苦,增强了责任心,学生通过活动的开展,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内化为自觉行动,在以后的生活中自强、自立。这样的班级管理,有力地促进了形成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和形成。

【班级管理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相关文章:

如何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04-28

如何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03-22

家庭中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03-14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卫生行为习惯03-22

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的倾听习惯05-16

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04-25

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05-15

大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03-26

幼儿园中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生活卫生习惯04-21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