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创新>《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意义

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意义

时间:2022-09-21 16:44:05 创新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意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蝎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竞争将主要体现为创新人才的竞争。 当今社会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在这样的新的环境下,对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学生是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在党和国家大力强调自主创新的今天,科技创新能力成为高素质人才的核心和灵魂。所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问题更加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

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意义

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首先要从教育这个源头抓起”。“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关键在于要有自主创新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更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重要的基石。科技创新教育是高校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是目前高校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科技创新能力及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科技创新能力是指通过科学知识的积累和创新性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而且能够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它是一种开创性的探索未知的心理活动,是人类智慧升华的表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

创新教育中,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创新精神的培养、潜能

的开发、个性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加学生就业机会有重要意义。在拥有一流的人才、一流的科研设备、全新的知识和高新技术的高等学校,对新世纪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研究和实践,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一大批有素质、有创新意识、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不仅是教育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兴旺、民族振兴的要求;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加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战略意义。

第二,培养大学生科技创能力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深化教育改革,加快培养具有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我们在未来竞争中赢得主动权的关键。当代大学生是将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力军,高等教育必须尽快担负起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历史责任,把增强大学生创新能力上升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而对于肩负振兴中华历史使命的当代大学生来说,只有培养高度的科技创新精神,在学习和工作中大胆创新,才能担当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第三,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高校教学内在规律的体现和学生工作的内在要求。高校的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学习与创造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学生参与科技活动,可以促进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为应用所学知识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通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完善知

识结构,提高实践能力,缩短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距离,从而可以充分体现教学的内在规律与目的。

第四,科技创新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学风建设和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创新活动与良好的专业基础、实验技能密不可分,即创新活动以专业学习为基础,以良好的学习成绩、知识水平为保证。善于学习、良好的学风会给创新的成功带来机遇;另一方面,科技创新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众多的领域和学科知识的支持,如果不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则无从谈起,因此科技创新的知识需要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涉猎其它学科及领域的主动性。

二、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现状

根据研究,大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一,缺乏创新的观念和创新欲望;二,缺乏创新性思维能力;三,缺乏创新的兴趣和毅力;四,缺乏创新所必需的毅力。另外,随着网络的盛行、西方思想的传入和现在中国社会所面临的种种压力等问题的日益呈现,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活动也出现了很大的分离,譬如各种心理问题和道德修养缺陷等,这些无疑都给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设置了障碍。从中国大学生的创新现状分析,不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提高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重大工程,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并“紧急治疗”大学生在创新问题上犯下的疾病有着迫切的必要性。

二、 大学生如何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是项艰巨的历史任务,不可能在一朝一夕

内就能解决,同时,这项历史任务更是赋予了众多的艰辛和曲折,因此在大学生里面建造起浓郁的创新氛围更不可能是一个人或组织的事情,除了国家和政府能审时度势制定出规范的创新方面的政策和必要的物质投资外,作为这项工程的主体,大学生更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其中来,并与国家的创新体系相配合,形成呼应,拉近互动,最终为创新工程的建构共谱胜利之曲。

《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意义》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1、 要主动营造活跃的创新氛围。

创新氛围的营造能为创新行为提供环境支持,积极热烈的创新场景可以使大学生本身产生创新的意识和灵感。一方面,在大学里面我们大学生应该主动配合营建自己的创新团体,如宿舍文化、班级文化、社团组织文化等;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利用好大学里的各种硬软件方面的环境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等,这些场所通常是培育和激发创新灵感的绝佳环境;同时,大学生不应该仅仅园囿于大学校园,还应该主动走出校门,参加社会调研,让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实际活动中及时反馈,形成最后的成果。对于我们化工专业来说,实验室和图书馆应该是我们提高自己创新能力的最主要场所了,化工专业的我们经常要做各种各样的实验,有机、分析虽然每次课程内的实验为大纲要求,必须按照书本和老师的讲解一步步做,结果也是跟理论的差不多,没有什么创新可言,可是我们有做综合实验和创新课题,前者老师给题目,后者自己找课题,研究方向自己定,老师可以指导,我们就必须去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自己确定实验

方案,有机物种类特别多,也许就在自己不断实验中创造出新的有机物,换一种反应条件,得出产品的产量明显升高,这也是创新。

2、 持续积累夯实基础知识。

可以肯定,良好的基础知识是创新成果诞生的良好基点。优秀的创新成果都是饱含科技含量的,没有坚实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知识底蕴,是不可能孕育出优良发明的。李开复认为,在大学期间,同学们一定要学好基础知识其中包括数学、英语、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使用,以及本专业要求的基础课程(如商学院的财务、经济等课程)。其原因是创新成果大都来源于基础知识的深层次组合,另外,如果没有打下好的基础,大学生们也很难真正理解高深的应用技术。因此,打好基础知识的根基,对于研究新发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切不可因为基础知识的学习就一味埋头苦钻基础而放弃了对基础知识的延伸和新知识的发现,否则就陷入了片面论的泥潭。化工专业的课程很多,分的也很细,一定要学好基础课,他是我们以后研究问题的理论依据,专业课和实验课是我们实现创造的钥匙,就像敲门石一样,直接决定我们在哪一个领域有所创新。化工直接与工业相连接,而现在工业越来越高科技化,计算机和其他一些仪器的使用及操作是时下必须具备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动手和实战能力!

2、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局限。

(1)由于目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主要以“课余活动”的形式开展,它作为第二课堂的一部分,在资金、师资、设备、场地和参加人数等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影响了它的发展规模和综合效应;

(2)虽然建立了很多社团和协会,但是真正和科技主题有关的社团却没有几个,虽然社团和协会的活动搞得轰轰烈烈,但缺少学术气氛,科技含量不高,对大学生开展科研帮助较少,造成校园学术分为不浓;

(3)老师辅导力量不足。尤其中青年老师在存在着创新意识不强、工程实践能力薄弱的状况,而教学任务繁重,他们很难对大学生科研进行高质量的指导;

(4)教学计划难以激发大学生的科研氛围,也造成了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时间不足。大一的学生虽然很有热情,但对科研不知从何下手,大二的学生才开始学习专业课,而大三的学生又要准备各类过级考证和考研,大四的学生主要是为了考研和就业,很难让学生有精力从事科研,而老师也很难找到真正对科研感兴趣而优秀的大学生参加科研活动;

(5)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重要性认识不够,参与积极性不高;

(6)学生科研经费投入量不足、也不够及时;

(7)配套措施不健全。各院系基本上没有可以提供给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场地;

(8)学生科技成果突击的多,长期研究的少。学生从事科技活动粗枝大叶的多,高水平的少。

三、 如何加强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是民族发展的灵魂”。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中国创造原创性成果的中坚力量和希望所在,必将承担着民族发展与强盛的历史重任,而大学生未来创新能力必须通过在校期间的培养来夯实基础、积蓄能量。

第一,建立科技创新基地,发挥基地的示范与辐射作用。科技创新活动具有长期性、连续性等特点,因此,抓科技创新工作应重在平时。一方面,科技创新的主体是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涉及的问题很多,如场地、设备工具、指导老师等,如果没有学校的大力支持,活动难以进行。另一方面,在分散模式下运作,会造成科研管理力量薄弱,监督机制不强,造成科研经费支出混乱,严重影响科研活动的正常有序开展,也造成了有限科研经费的大量浪费现象,科研资源配置不合理,现有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不能得到合理有效的发挥。因而要实现科技创新的长期化、规模化、阵地化,科技创新基地是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良好载体。学校可以结合科技创新涉及的学科,依托相应的院系,建立创业计划、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机械设计、机器人足球及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科技创新基地,为师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打造良好平台。

《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意义》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第二,建立一支高素质、有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学生在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过程中,在技术层面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学生对专业发

展方向缺乏准确的判断,对研究方向的把握不够准确;二是学生对开发过程中所用技术不够了解,缺乏实际应用经验。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有效方法就是配备指导教师。可以请博士生导师、教授对各专业方向及前沿技术进行介绍,对项目提出意见和建议,帮助学生把握研究方向,培养其科技创新能力。

第三,学校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教风、学风及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创新教育环境。科技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良好的环境熏陶。学校必须营造宽松、平等争鸣的环境,鼓励专家、学者、教师、学生之间不同观点的平等对话,鼓励各专业学科交叉渗透。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自信心和创新“灵感”,宽容学生的错误与失败,通过积极开展各类科技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

第四,加强高校科研条件建设,改善学生科研条件。良好的软环境固然重要,但硬件和资金的投入也是必不可少的。目前,高校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是重视教师科研的投入,而忽视学生科研的投入。在科研立项和经费的设置上,学生和教师相比,更是相差甚大,学生科研投入少之又少。要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就要引导学生直接参与科学研究,给他们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学校各种仪器设备和实验室要有秩序地对学生开放。此外,在学生科研立项和经费投入上应向学生给予适当的倾斜,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科研活动中来。

第五,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活动,强化青年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当前,大学生创新意识淡薄、竞争意识不强的现象在一些高校中普遍存在。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加大宣传力度,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科技创

新能力对于他们成人成才的重要性,要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省、国家级科技创新比赛和各项学术活动,广泛涉猎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从而不断拓宽视野,强化创新意识。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是件任重而道远的的任务,但它对于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振兴民族科技和发展民族经济起着重大作用,也是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担负建设中国和-谐社会重任的必然要求。作为大学生,更应该刻苦学习深入钻研,积极主动地成为创新活动的重要角色,为成功推进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作出自己的应有贡献。

解析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意义、问题及改革创新方法,教育理论论文2017-03-14 22:57 | #2楼

日期:2011-8-5作者:无忧论文网编辑:gufeng点击次数:76销售价格:免费论文论文编号:lw201108051550513563论文字数:3278 论文属性:职称论文论文地区:中国论文语种:中文 

摘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高校育人的重要内容,是加强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型精英人才的重要途径,充分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激发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立足于大学生创新型精英人才的培养,针对目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组织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以发掘更具有现实意义的科技创新和实践载体为目标,以创新为核心,建立以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载体设计为中心的与时俱进的教学组织模式。

关键词:科技创新活动;组织模式;改革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高校培养兼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精英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其重点在于通过组织引导大学生对于科技文化知识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运用,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激发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1]。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不仅是高校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延续,同时也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精英人才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增强高等教育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分析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高校素质教育及创新型精英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对于如何进一步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各大高校都做了一定的研究和尝试。学校通过加强组织领导,设立科技创新活动专项基金,开展科技立项、科技评审、科技竞赛等一系列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广泛开展,活动形式日益丰富,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就现有的组织模式而言,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资金、师资、设备、场地等各方面仍受到一定的限制,影响了其发展规模和综合效应。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缺乏创新的制度建设,面对创新氛围日益浓厚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目前部分规章制度因其过于陈旧,已与管理需求不相适应,不利于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二是缺乏充足的科技经费,面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日益扩大,如何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已是各高校面临的共同问题;三是缺乏可持续发展的队伍建设,特别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骨干队伍、指导教师队伍以及组织管理队伍[2]。因此,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传统的组织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已无法满足高校创新型精英人才培养的需求,切实针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组织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则成为了关键所在。

三、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组织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立足于大学生创新型精英人才的培养,并根据以上提到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意义及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为了更广泛地调动各高校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使其学以致用,发挥创新精神,提升综合素质,拟以发掘更具有现实意义的科技创新和实践载体为目标,以创新为核心,建立以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载体设计为中心的与时俱进的教学组织模式。始终坚持以学生创新为主,以学生参与为核心,培养其自主创新能力,而教师将作为指导、辅助的角色,突出团队培养。其主要形式为通过团队对科技创新活动项目的申请答辩的方式,在竞争中取得该团队的实践资格,从而获得在资金人力上的支持,更大限度的提高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实现自我、锻炼自我、创新自我的能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实施环节主要由以下五个阶段:培训期、申报期、答辩期、实践期、成果展示期。

1、培训期。以专题培训讲座、技术答疑等形式,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前期培训辅导,为期一个月。针对不同方向的科技创新活动,高校各学院分别组织指导教师安排前期培训,并统一公布培训计划,学生可自主选择培训内容。培训内容可涉及各学科专题技术培训,研究方法、调研方法、论文撰写等理论辅导,科技创新项目申报事项等,旨在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激发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

2、申报期。由学生自主组队、自主策划、自主实践、自主总结为活动主线,各个团队自由组合,并上交科技创新项目申请表,为期两周。项目申请须包括项目名称、团队组成及分工安排、项目研究意义及国内外同类研究工作现状、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案、项目研究的创新点及拟解决的技术问题、社会经济效益及成本预测、项目研究进度安排、经费预算、指导教师意见等必要的内容。各团队可以邀请指导教师,在专业与实践中给予必要的协助。方案策划完成后,以书面形式提交初审,符合主题要求的科技创新项目,可进入答辩期。

3、答辩期。该阶段主要的任务是从众多团队中选出最具实践意义、创新思维的方案以及最有组织能力的团队,为期一周。组织数名具备相关经验的资深教师作为评审团,以测评科技创新项目的可行性及团队的组织、实践能力。评审团在提问的过程中,为各团队提出改进建议。通过答辩,各团队将获得一个策划综合分,作为科技创新活动前期的分数。该阶段将挑选出数个最优秀的项目团队,正式实施项目方案,并根据项目的创新及实践意义程度给予不同层次的经费、人力及资源支持。未能进入正式实施期的团队,可通过评比最佳创意奖、最佳组织工作奖等奖励形式,给予一定的鼓励。

4、实践期。实践期是最能体现团队自主创新能力的活动阶段,各团队利用日常课余时间及暑期开展科技创新项目的实践工作,为期十个月。组织者在该时期的主要工作是组织评审团中固定的考核委员对各团队的工作进行进度抽查,并在项目实施五个月后进行中期考核和评价,对合格者按其项目完成情况给以继续资助,而考核不合格者将对其冻结资助。在对各团队监督的过程中,考核委员有资格提出警告,如果累计警告超过三次(不包括三次),则该团队将被取消资格。

5、成果展示期。在科技创新活动实践结束之后,各团队需召开一个成果展示会,展示本团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成果,并与所有团队进行分享与经验交流。结合前期的方案策划得分,以及实践过程中各考核委员对团队抽查和中期考核时的打分,在各团队结束科技创新活动之后,按照评审团给分和相互评议得分两部分分别乘以相应的权重后累加得出总分值。评审团给分=前期策划得分×权重+实践活动得分×权重相互评议得分则是根据成果展示会的记名投票按照以下标准得出,如表1所示:

团队总分=评审团给分×权重+相互评议得分×权重根据各团队获得的总分数,在组内进行5个20%的等距划分,结合经费支持力度和科技创新奖学金的发放制定如下标准,如表2所示:

四、小结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旨在“以活动促创新,以创新促成才”,是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开展创新实践,增强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为保障其成功高效的实施,全体师生的高度重视是前提条件,创新的制度建设是重要保证,充足的经费支持和软硬件建设是物质基础,相应的课程体系和培训指导是必要途径,完善

12分页

【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意义】相关文章:

创新对于大学生的意义03-19

大学生创新创业意义09-28

创新的作用及意义03-19

科技创新口号04-28

科技未来与创新08-01

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总结06-28

科技创新活动方案01-11

科技创新大赛方案11-25

科技创新个人总结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