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

教科研工作小结

时间:2021-03-10 18:33:07 小结 我要投稿

教科研工作小结

教科研工作小结1

  一、前一阶段研究初期成效小结。

  通过研究方案的讨论与学习、组织教师赴外地参观学习、简报学习、教科研知识讲座以及小班年段科技教育观摩等一系列活动,使教师们对科技教育的重要性有所认识,科技教育的一些基础观念有所了解,同时教学理念有所改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教学观念上,能逐渐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变封闭式为开放式,变灌输式为启发式,变幼儿被动模仿为主动发现,让幼儿用自己的各种感观去感知客观事物和现象,发现问题。如在最近的上次的科技观摩活动中,通过认真的听课、评课活动,有了一些新的教育观的产生。比如说,认为在观察活动中,不应对幼儿有太多了框定,而是应该让他们自由、开放地进行观察,这样他们的兴趣会更浓厚与持久,观察也会细致深入,语言也更完整流畅;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观念的碰撞,有时新旧观念的碰撞,有时是新的教学观念产生时所必然面临的分歧和困惑。如以新的观念实施教学时,碰到一些具体的例子该怎么做(例“蜗牛有没有脖子”)。

  2.环境设置体现了一定程度的科技特色。自然角种植区比较丰富,并注重幼儿的参与性,而不仅仅是摆设。如早上让小朋友一起给植物浇浇水,跟小朋友一起探讨有关种植的问题(王利平)。

  逐渐开始重视科学过程的记录。如中四班的种子成长记录,中一班的记录“磁铁的好朋友”(蒋芳英)等。

  3.学科内容的选择与教案的设计上面也体现了科技教育的倾向。很多老师在选择内容时都比较重视科技内容的渗透。本周小班有一个音乐活动设计“小乐队”,让幼儿用筷子在各种不种材质的物体上敲敲打打,感受不同的音色。中班的“各种品牌的汽车”教育。在教具的使用上,更多的选择了一些标本,实物(这个学期里科学室发现室的一些教具使用频率还是比较高的),借助放大镜等手段,以供科学的观察。

  另外,教师开始注重自身的积累与学习,平常有很多教师在翻阅一些关于科技教育的资料,寻找好的教材;积极参加科研的意识也大大增强。使幼儿对事物的探索兴趣,以及语言描述能力都有所提高。对我园的教育声誉也有比较大的提升作用。

  二、存在问题和疑惑。

  1.科学区的问题。由于没有系统的计划与设计,使得科学区的材料投放与活动组织缺乏系统性。也缺乏投放材料与幼儿年龄的相关性,显得较为盲目。

  2.由于没有明确的规定,在各学科进行渗透时缺乏规划性。比如说,每周有几个内容应有科技素养的渗透(每个内容都要渗透显然是不行的)。今后应有明确的规定,以使老师们心中有数,便于操作。

  3.资料查找的问题。也有老师提到找资料的困难。

  4.教具、材料准备的资金问题。学科活动及科学区、种植区活动都需要一定的资金,该问题如何解决。

  5.评价方案。这是很有难度的一项工作,本来是由我、黄凌岚、楼秀妮三位教师共同完成的,但是到现在为止,还觉得很难拿出一个科学的方案,作为幼儿教师要制订一个科学的方案,的确感觉难度很大。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1.科技教育环境的继续创设。物质环境与心理环境两块内容。

  首先要营造和谐、宽松、愉快的精神环境。精神环境是幼儿进行科技探索的前提,幼儿在和谐、宽松的环境氛围里,在心理上有安全,能使他们集中精力去尝试探索。因此,我们提倡为幼儿创设一个平等、民主的环境和教育氛围。如:在活动中经常给予幼儿“你试试看”、“你能行”等语言鼓励;以于追根究底的幼儿表示极大的耐心,认真解答幼儿的提问;在操作活动中,有的幼儿由于想探索或是好奇“弄坏”材料,教师反而给予支持和鼓励,使幼儿产生自信、主动、积极的情绪。

  物质环境包括:

  (大环境的'改造)

  墙面布置。体现墙面布置的科技性。“问题树”。“今日气象”。尽量少一些纯装饰性的墙面。

  科学角。内容安排、材料投放、如何与主题教学相结合?(黄燕虹)

  信息交流板。可以是某一个教育主题下的一些活动开展情况的展现。

  走廊空间。“家乡的变化”。

  2.一日生活中的科技教育需进一步加强。

  问题谈话。“叮当门开了”,“小问号时间”。

  看科技知识碟片(下学期能够每周定下一至二个时间段放一些与科技相关的碟片)。

  随机科技教育(散步时看看云,户外游戏时感受夏天、观察植物等)。

  3.学科渗透方法形成规章。

  规定每一个年段每一门学科在一个月内至少应有几个科技渗透的内容。

  大班语言每月至少两个活动是关于科技教育的内容或者有内容的渗透(可从教育内容上,教育组织形式上,能力培养上去体现)。中班语言每月一次。小班语言不作要求。

  大班计算也是每月三个活动体现了渗透。中、小班每月二个。

  大班美术每月三个。中班二个,小班一个。

  大班音乐每月二个。中、小班每月一个。

  大班、中班、小班体育每月一个。

  (在实施中遇到问题可以进行调整。)

  4.每一个教研组在一个学期内要进行一次科技渗透研讨活动,教研组研讨活动可结合科技主题进行。每学期一次科技观摩汇报活动。

  5.在科技教育取得一定成果之后可以搞一些较大型的活动。比如说,科技成果汇报周。

  6.做好教师科技教育的后备工作。(买一个碟机、阅览室、资料提供等等。)

  7.有关科技教育的家长工作全面铺开。

  8.继续进行科技教育的理论学习。制作标本。善于收集。

教科研工作小结2

  随着幼教事业的改革发展,“科研兴园”已逐渐成为幼教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幼儿园非常重视教育科研工作,通过各种途径使教育科研提高教师素质、形成办园特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领导重视,完善制度

  我园的教科室一直是很完善的,形成了一系列科研制度和体系,通过“幼儿园——教科室——课题组——班级”形成科研网络,有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由园长亲自挂帅,并有专职的教科研主任。每次认真参加区教科研会议,并及时传达。制定月月有活动,活动有记录的规章制度。

  我们制定了《教育科研工作制度》、《教育科研培训制度》等系列规章制度、奖惩条例,并设立课题专项经费,把检查、考核和评估的结果与奖金待遇挂钩,将幼儿园的教学与教育科研相结合,课题研究渗透于日常教育教学,为教育理论的探讨、教材教法改革、教育质量的提高增强合力。这样从上而下形成了一整套较顺畅的教育科研运作程序,保证了科研工作正常、有序、高速运作,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育科研中,占全园教师的85%。

  二、励精更治,加强管理

  1、力争教育科研活动过程的规范化

  课题研究的过程是实现研究目标的桥梁,其规范性直接影响课题研究活动的质量效果。因此我们教科研组定期召开会议或活动,将前一阶段的科研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找出问题或提出自己的困惑,由大家共同解决,之后由园长提出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使每个科研人员进一步明确工作重点,领会精神,提高工作效率。

  2、开发教育科研活动内容的规范化

  在幼儿园龙头课题《运动小器械的开发和研究》的带领下,我们幼儿园有85%的教师参与课题,带动了不同层次教师的提高和发展。如今,龙头课题已经结题,我们的目光又转向新的起点。我们根据以往课题的经验,开展了《二期课改背景下幼儿安全教育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希望通过几年的研究和努力,形成一套有使用价值的系列课程,并申报了区级课题。虽然我们感到困难重重,但是我们在领导的带领下有决心能够逐步完成。

  幼儿园教育是保教结合,同样也要求我们后勤也要形成一系列科学管理制度,需要我们后勤人员也要进行科研。因此今年我们后勤人员也申报了课题。相信我们用科研的态度做后勤工作,后勤工作会更科学、更严谨。

  3、要求教育科研材料管理的规范化

  课题研究材料记录了课题研究开展的全过程,它们既是成果,也是重要的参考资料。为了管理好这些材料并使之规范化,我们与研究教师一起设计部分研究表格,如《教师成长档案》、《幼儿游戏观察记录》、《幼儿三个活动观察记录》《活动设计表格》《组长考核》《新教师考核》等,使教师们能够统一格式、统一记录;要求研究教师每月月底将研究材料分门别类整理好,上交至教科室,由课题组负责人和园领导共同检查、了解材料情况;在学期结束后各课题组负责人搜集、整理所有研究材料,并将其妥善保存,以备结题时装订,并作为研究成果向上级汇报,也便于今后让其他教师共同分享,学习其中有价值的经验。

  三、分层培训,全面推进

  幼儿教师的教科研水平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必须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逐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进一步提高教科研能力。我们采取了以下几种措施:

  (一)培训要求因人而异

  每一位教师的教科研能力都有所不同,因此,我们的要求也就各有侧重点。

  本学期我们根据市、区和本校研究重点,三个年级组分别设置了不同的研究重点,本学期小班研究重点是音乐教学,中班是角色游戏、大班是幼小衔接。在大教研组、小教研组中进行有关游戏、音乐、幼小衔接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研讨,并对《教师成长手册》《幼小衔接》《幼儿保教质量评估》三个文本的学习,在期末进行考试,对教师的学习结果进行检验和巩固。

  对于新教师主要进行反复的“关键程序”训练,包括学习制订阶段计划;坚持对每次的研究活动进行观察与评价,写好观察分析记录;坚持两个星期一次的业务考核;坚持3——5年教师每周一次的业务进修;坚持每月应完成的各种案例心得撰写5篇;指导他们研究教法、学法,多发思,多探究,使教师逐步实现由“教师匠”向“研究型”教师转变。

  对熟练教师,我们则要求进行“反思性”的实践与总结:学习撰写设计报告、实施方案和研究报告;坚持用科研的眼光和行动开展研究活动,并对研究过程进行反思,作出理性的思考和选择;并能带领新教师共同解决研究活动中发现的疑难问题;坚持针对不同特长的教师有针对性地培训,分别有4名教师直接参与市导学班(语言、音乐、数学、游戏)的培训,还有一学期送一名教师参与新课程“主题活动实践与研讨”骨干班培训。不同内容的培训使各有所长的教师更加发挥了他们的教育特色,受益非浅。

  (二)培训方式丰富多样

  (1)、专家式培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讲座、观摩等活动,开阔教师眼界,更好地把教科研工作引向深入。

  我们还请区学科带头人、区百名青年教师、市导学班的教师在参加不同培训之后能够带回来,进行辐射讲座,带动全园教师。

  (2)、案例式培训:为不同层次的教师提出不同的实践内容与要求,再组织教师在大教研组中进行研讨,使每位参与的教师都有不同层度的收获。

  (3)、加压式培训:积极开展 “六个一”活动

  ①、每周商议制,在教研组中解决教学或游戏中遇到值得探讨的真实问题;

  ②、每个教研组一个研究重点,针对不同年龄分别开展教研活动。

  ③、每月撰写一篇教育叙事研究或一篇教学反思或一个教学个案研究;

  ④、每学期一节校级研讨课;

  ⑤、每学期评课一次;

  ⑥、每学期撰写一篇教学论文或校级以上课题

  (三)、培训成果硕果累累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类投稿。在游戏大擂台活动中,由于园长带头积极发动,我园教师积极参与投稿,共达66篇,居全市榜首。

  在全国健康论文评比中,王美英、沈建红分获二等奖、林洵、周西虹分获三等奖。

  在区青年教师评优中,赵伟星获区一等奖,并准备参加市评幼比赛。

  百名青年教师蔡莉荔向全区开放了教学活动《身边的标志》。

  在三园互动中,陆智颖、彭惠惠分别开放了音乐活动《咿呀咿呀呦》和语言活动《小机械立大功》,获得了同行的好评。

  教育科研是幼儿园的立园之本、兴园之策、发展之源,唯有立足于教科研工作,才能把握幼教形势的脉搏,深化幼教改革,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也唯有这样,幼儿教师才能沉淀学习路径和历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提升生命质量。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探索,大胆改革创新,使我园的教科研工作更完善、更科学、更有实效。

教科研工作小结3

  一、课题研究稳步推进

  课改课题成果显著。结合课改实际,协同教导处等部门组织教师学习理论,在实践中求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前进。教师的教育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对课改有了新的认识。为使教育科研工作更好地为提升教师素质服务,学校与蓬朗小学、新镇小学开展结队研究活动,广大青年教师通过磨课活动,进一步深化课改工作,提升自己的能力。

  二、规范教科活动

  本学期起下发教科活动工作手册(试行)在教师中倡导开展六个一的活动,即读一本书、备一节好课、写好一篇说课稿和一篇反思、开展一个个人课题研究(方案)、写好一篇学期总结。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学科研行为,教师不但要备好课、上好课、还要说课和反思,将教学研究活动上升到教育科研活动。

  三、科研活动重在实效

  学校加强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会同教导处开展课改研讨活动,形成一些专题沙龙论坛型的研讨性文章。组织教师写好授后小结,积极引导青年教师参与各类论文评比活动。本学期出版《莲花文萃》一书,汇集多年来教师发表、获奖论文。开展多次论文评比活动。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参与面不广。参与《教师报》“全国教师论文大赛,我校金菊、周春华、孙吉红、王玉林分别获得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07年梁丽萍、朱惠民两名教师在苏州市教育学会组织的优秀论文评比分别获二等奖和三等奖。教师在昆山市有效教育论文评比中有1人获一等奖,2人获二等奖和5人获三等奖。在片教科论文评比中有4人分别获得市级论文评比一等奖1人,二等奖1人,三等奖2人。06年上半年组织教师撰写电教论文,有5篇论文在《江苏教育技术报》上发表。07年共有3篇论文在外发表。《新课改教育研究》和《江苏教育技术》杂志上发表。另外学校编写出版06年《南小教育研究》期刊,组稿出版《莲花文萃》一书,这些活动都为青年教师搭建广泛的成长舞台。

  四、新教育实验正在起步实施

  学校确立“创建书香校园,提高师生素养”,组织教师参加实验培训活动,班级建立图书角,努力营造校园文化建设,带领教师和学生参加读书比赛,开展读后感竞赛活动,古诗文竞赛活动,参与全市组织的读书飘流活动,我校与蓬朗小学进行读书“互飘”有力地促进了新教育实验的开展。

【教科研工作小结】相关文章:

个人教科研工作小结01-27

小学数学教科研小结01-27

月工作小结01-27

教研工作小结01-26

美术工作小结11-29

见习工作小结11-29

学校教科研年终工作总结12-02

教科研工作的调研报告07-20

学校采购工作小结03-22

临床工作自我小结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