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诺贝利的悲鸣》读后感

时间:2023-08-16 14:25:35 樱樱 读后感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切尔诺贝利的悲鸣》读后感(通用5篇)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切尔诺贝利的悲鸣》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切尔诺贝利的悲鸣》读后感(通用5篇)

  《切尔诺贝利的悲鸣》读后感 1

  “切尔诺贝利”这个词最开始让我们联想到什么?“核电厂”“爆炸”······还是“核辐射”。今天的我们对于这场人类的灾难又了解多少呢?我不知道,但对于之前的我而言,仅仅只是从网上那些冒着生命危险的摄影师拍摄的照片中得知。照片里的切尔诺贝利安静、祥和。房间里一片凌乱,阳台、窗户、沙发······蒙上一层厚厚的灰尘,仿佛它们还在等待主人的回归。我知道仅此而已······但读了白俄罗斯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切尔诺贝利的悲鸣》后,我看到了不一样的切尔诺贝利。从事情参与者口中还原事情真实,感受这场灾难给人类带来的切肤之痛。

  未知,对于不知道灾难发生的人是幸运的,也是残酷的。

  从口述者的回忆中,在灾难的最开始,苏联当局是隐藏核电厂爆炸这个事情的。当时正是丰收的季节,人们在田野里庆祝。军队的车从田野边经过,军人们挥动着铲子将表层土掩埋,人们一脸迷茫看着。后来军人告诉他们反应炉爆炸了,他们周围到处都是辐射。人们不相信,对呀,电视里没有报道,政府没人来通知他们。你再看干净的空气,汩汩流动的溪水,透明的玻璃瓶里还装着刚刚腌好的草莓酱,这怎么就有辐射了呢?

  然而这是事实了,这事实要求他们搬离自己的家园,并且什么也不能带,因为有辐射。大人们在屋子里收拾,孩子们仍在院子里观望。他们眼巴巴看着军人们将自己最亲爱的小猫小狗一一捉去。孩子们不知道为什么,只知道小动物是无辜的,然后大声对小猫小狗说:“快跑呀,别让他们抓到你。”“别让他们抓到你”,他们殊不知命运已经悄悄锁住他们的喉咙。辐射,不仅让他们远走他乡,接受别人排斥的眼光,还会让他们失去爱人的能力。爱人会变为一种罪过。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谁都不知道发生的事情究竟是怎样的,他们在爆炸发生后几个月才搬离,没有防毒面具,没有辐射计量计,没有喝下碘液,甚至连辐射是什么都不知道。有人说其实苏联政府当时有足够浓缩碘液,只是苏联政府不想引起恐慌,所以他们什么都没做。读到这里,我在想如果瑞典人没有发现,那这个会不会永运是个秘密,不只是切尔诺贝利甚至全世界的生命都被苏联政府放在了赌桌上。

  如果说灾难对于无知的人是残酷的,那对于已知人又何不是一种煎熬与罪过。

  蓝色的.光,在黑暗中散发出魅人的光芒,好像要把房间的每个角落都要照亮,旁边是一支爆表的辐射计量计。教授们坐在这样的办公室里,不知道在想着什么。他们想要一个指示,就像斯大林时期那样,一切都按照指示去做。但这次指示告诉他们什么都不要做,像平常那样就可以了。教授们也这样做了,像平常那样走在乡间的路上,听农民在谈论丰收的喜悦,莫名在心中有种悲凉的感觉。无力感充斥着内心,无力改变这一切的无奈,对人民的愧疚都深深敲击他们的心。

  已知,不仅代表要承担辐射的威胁,还要担负一份对人们安全的沉重的责任。他们热爱自己的国家,对祖国怀有一份深深的信念,对上级的指示也是深信不疑。但这一次,辐射到来的这一次,指示却让他们迷失,他们知道要按上级指示去做,但内心对他们人民的热爱却告诉他们应该要做点什么。到底要为他们祖国和人民做点什么?“切尔诺贝利”带给了他们这样的思考。

  但其实不论是已知人还是未知人,他们都是“切尔诺贝利人”,承受辐射带给他们的阴影与改变心里与生理的痛苦。但是,请别忘了,他们也是普通人,渴望平静、安宁的生活,希望在家乡安稳的生活,拥有爱与生育的机会。我们无法阻止这场灾难的发生,但我们可以用自己的行为去抚平他们内心的伤口。不要用“切尔诺贝利人”这样的称呼,要用“我们”来接纳他们,来共同面对这一切的伤害。仍我们在绝望的峭壁上养育出属于全人类的希望之花。

  《切尔诺贝利的悲鸣》读后感 2

  读完《切尔诺贝利的悲鸣》我是被深深地震撼的,它就像一位缓缓道来的叙述者在讲述一个个令人心碎的故事。因为这些故事是真实可感的,才会让人觉得来自心灵的震撼。在这里我看到的不是核事故中多少人遇害,不是核事故污染了多少地区,而是一个个在这核事故中挣扎着的生命。

  那个亲眼看着丈夫一天天恶化的消防员的遗孀,那个一生被写在门上的人,那些被欺骗而心存幻想的士兵还有那些被无情射杀的猫……“一天排便二十五到三十次,伴随着血液和粘液。手臂和双腿的皮肤开始龟裂,全身长疮。嘴巴、舌头、脸颊,一开始时小伤口,后来越变越大。白色薄片一层层脱落......脸的颜色......他的身体......蓝色......红色......灰色......"正是这些细节告诉了我这场灾难的残酷,让我知道他们都是和我们一样的人,呼唤起我们的同理心。

  我不禁有些遗憾中国并没有出现像阿列克谢耶维奇这样的作家。像之前的南京大屠杀可能所有人对于它的第一印象都只是30万人的遇害,然后呢,便只是无尽的漠然。因为这些数字把我们的代入感弱化了,我们只是单纯的记住了这个空洞的数字,而并没有想过30万代表着一个又一个和我们一样的人类。

  在南京大屠杀中,有太多太多和在切尔诺贝利事故中一样挣扎的人,可是我们没有一个阿列克谢耶维奇来记述他们的感受,他们最后只能是沉默,被遗忘,渐渐化成历史的`尘埃散落在空气中。唯一留下的痕迹可能就是那三十万分之一。多么令人心痛。

  之前有一部影片叫《二十二》,我觉得可以说是很像《切尔诺贝利的悲鸣》了,以一个影片的方式,用尊重的态度来记录一个个曾经被日军侵害的女性。我们在这场战争中更倾向于表现浴血沙场、反抗欺凌、宁死不屈的故事,而忽略了那些平常的、弱小的、恐惧的、无助的每一个普通民众,忘了这才是抗日时期底层人民最真实的反映。所以当《二十二》影片上映困难,排片遭到恶意抵制,我不禁在想这个社会到底怎么了。记录这些背后故事的人被封杀,大家做的是在极力掩埋真相,粉饰着表面上的太平。

  可能很多人认为这样的记述没有意义,只是几个人的想法而已,并不能代表一段历史。我想我们需要这样记述,让我们能从当事人的角度去看这一历史,使他们更加生动可感,唤起人们对于这些受害者的关心与重视。这不是揭人伤疤,冷静而沉重的语言是对当事人最的尊重。我们需要这样的记述者。

  历史应该怎被铭记?不单单只是一个个冰冷的数字,我们更需要这样悲悯的语言来揭开历史宏大的外壳,去触摸内里细微的纹路。我希望历史的受害者和用尊重笔触去触碰这些历史的人都能够受到善待。

  我有一种感觉,我正在记录未来。

  《切尔诺贝利的悲鸣》读后感 3

  白俄罗斯作家S·A·阿列克谢耶维奇著作《切尔诺贝利的悲鸣》全书皆是切尔诺贝利核灾难幸存者口述实录。此书是我好友半年前推荐的,可我一向对悲剧有抵触情绪,所以一直没看。直到前几日在电视上看到一则新闻:乌克兰建“金钟罩” 欲“封印”切尔诺贝利。当地时间11月29日,乌克兰切尔诺贝利,覆盖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的新安全保护罩完工。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可移动金属装置,高108米、重36000吨,重量约为埃菲尔铁塔的四倍。该装置造价16亿美元(约合110亿人民币),将取代苏联30年前建造的“石棺”。什么样的灾难让人们在其发生30年后任心有余悸,不惜花费重金“封印”它呢?!

  终于翻开此书,满篇皆是“悲鸣”。1986年4月26日,史上最惨烈的核反应炉事故发生在切尔诺贝利,这是史上最浩大的核灾难之一。阿列克谢耶维奇访问了上百位受到切尔诺贝利核灾影响的人民,有无辜的居民、消防员、以及那些被征招去清理灾难现场的人员。他们的故事透露出他们至今仍生活在恐惧、愤怒和不安当中。书中作者不加任何修饰,只将这些访谈以受访者独白的方式呈现,巨细靡遗的写实描绘,人们坦白地述说着痛苦,细腻的'独白让读者身历其境却又难以承受。

  《纽约时报》曾推荐此书“每一页都是奇异而残忍的故事,就像那些残留在幸存者身上的辐射。”残忍又奇异,清冷而孤绝的切尔诺贝利,层层石棺下,放射性物质极缓慢地走向半衰期。而被留下的人们、动物和植物,仅只能顺应着命运,慢慢走向无可逃避的死亡。那一夜,对切尔诺贝利人来说,是三百六十五颗原子弹的爆炸,土地承受污染,生命与希望被放逐殆尽。人们是无力离开的。在愤怒、愚昧、英勇及伤亡的真实纪录下,绽放着彷若世界末日的童话。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无论天灾还是人祸,人类从不缺少灾难。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到,所以不必焦虑,只控制自己能控制的,只改变自己能改变的,尽人事而后听天命,既不消极避世亦不杞人忧天,活在当下才是最重要的。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确实有太多的自欺欺人:等怎样就好了(或是升学、或是就业、或是结婚)!可是我现在明白了:不会生活的人等到什么时候都不会好。好的生活不是等考完学或买完房就来了,好的生活是当下!就是此时此刻!

  《切尔诺贝利的悲鸣》读后感 4

  “切尔诺贝利是最可怕的战争,你无处可躲,地下、水里、空中都躲不掉。”

  “为什么每个人都对切尔诺贝利保持沉默?你觉得那是意外吗?如果我们战胜切尔诺贝利,人们就会谈论、书写它,但我们不了解其中的意义,无法把它放入人类的经验或时间的框架中。所以怎样比较好?记得还是遗忘?”

  “我不说话,因为没有人用我可以回答的方式或用我的语言跟我说话。没有人明白我从什么地方回来,而且我什么也不能讲。”

  30年前的4月26日凌晨,乌克兰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产生的辐射线剂量相当于广岛长崎两颗原子弹总和的100倍。

  在《切尔诺贝利的悲鸣》中,“清理人”妻子,被迫撤离出世代居住的家园的老人,被排斥奚落的年幼孩童,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老兵,苏联政府坚定的捍卫者,奔走于说出真相却被当局威胁的物理研究所主任……30年后,他们终于发出声音,让我们听到的,是被遗忘的历史与被抛弃的未来,被习惯的现实与被嫌弃的过往,被淹没的真相与被掩埋的罪孽。

  原子能和煤炭一样安全,人们是在这样的教育下长大的。于是事故发生时,反应炉附近的'居民纷纷站到高桥上欣赏漫天的绚丽烟火;事故发生后,当局对民众宣称只不过是普通的爆炸,需要派出50万“清理人”融毁反应堆核心时,人们自愿要求前往切尔诺贝利的信堆满了地方委员会书记的桌子。结果,这座反应炉埋葬了数十万死于辐射的青壮年,数百万疾病缠身平民的健康,还有生来畸形的几十万残障儿童。

  这些人,被称为“切尔诺贝利人”;这座桥,被称为“死亡之桥”。

  所有人都在自我麻痹,所有人都在等待上边的命令,所有官员担心的不是人民而是自己的地位,人们惧怕上级长官的程度更甚于原子。于是政府心安理得地欺骗民众,按吨计储备的浓缩碘原封不动,本可以用到2000年的防毒面具一个也没少。当局成功避免了恐慌,他们选择遗忘,选择抛弃无辜平民,可是历史无法选择,历史会铭记。躺在门板上的清理人的垂死挣扎,隔离区的哀鸿遍野,是哀嚎还是控诉?真相的残酷,捅破了人性的玻璃纸。人类所能创造出来的最精致而残忍的折磨方式,叫做存活。

  如今的切尔诺贝利,森林浓密,鲜花盛开,有麋鹿和鸟儿,却再也没有人回去居住了,田野与房屋布满灰尘,村子里一片死寂,这就是被抛弃的土地。不愿离开隔离区、“浑身都痛”的老太太说:“有时我太无聊了,还会哭出来。现在我只等待死亡,死亡不难,只是没有牧师来听我告解。”

  人们之所以急于掩盖切尔诺贝利的硝烟,是因为它的弥漫,带来的不仅仅是恐慌与无奈,还有偏见。阿富汗战争的幸存老兵说:“我们很孤单,我们在这里像陌生人,他们甚至把我们分开埋葬,好像我们是外星人。我觉得死在阿富汗还比较好,在阿富汗死掉是很正常的事,至少你可以理解。”我们无法责怪普通人对于死亡的恐惧,也无法评判当年把吸收了高辐射的母女拒之门外的冷漠是否奏效,更不需要驻足于对亡灵的哀悼,但我们不能对百万人生活的重心轻描淡写。

  阿列克谢耶维奇在后记中的最后一句话:书中的人已经见过他人未知的事物。我觉得自己像在记录着未来。通过读这本书,见证事件的真相,聆听亲历者的悲鸣,不再遗忘与抛弃。世界所受的创伤无法弥补,但我们可以杜绝历史的重演。

  《切尔诺贝利的悲鸣》读后感 5

  很惭愧,第一次知道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还是因为福岛核事故。2011年福岛核事故发生,那时我还在读高中,有些迷糊。后来福岛核事故和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同列为最高等级七级核事故,才让我第一次听到了切尔诺贝利的悲鸣。

  书是受害者的纪实口述历史,内容我不想多说。不因为内容枯燥无味,而在于只有自己读一读才能有所体会。

  想起看到的一个故事,说一个农夫为了钱卖自己的小女儿。说来幸运,女孩后来逃了出来,被人收养,逐渐长大,结婚生子,日子过得极好。后来老农夫回去找女儿,要钱,女孩说:“我同情你,但我不会帮助你。”在网络上,女孩遭到了口诛笔伐。说来愤慨,在这件事上,我是个激进主义,反而同意女孩的做法。幸而有个三观合得来的,说了一句:“你没有尝过别人的痛苦,就没法批评别人的选择与生活。”

  当初听了深以为然,后来读了《切尔诺贝利的.悲鸣》也看到一位受难者说:“你们根本体会不到我们遭受的苦难。”

  生活中的“善人”很多,当你违背纲常伦理,他们总要批评几句。我是个法家,历来讨厌过分仁爱,支持赏罚分明,以暴制暴。亦如当我们没有体会别人生活的辛酸,就不要妄加标签。一个小腿骨折的朋友,在公车上被要求给老人让座,不然就是一顶“不尊”的帽子;熊孩子把饮料洒在女生身上,女孩若要生气,孩子父母马上就是一顶“斤斤计较”,配以:“他还是个孩子”,让人无力反驳。生活中比比皆是。

  伪善的人是幸福的,他们用苛刻支配他人,用宽容标榜自己。“换位”思维不存在于他们的字典里,却要求别人高高挂起。

  有幸读了《切尔诺贝利的悲鸣》,真实的叙述让我设身处地,仿佛经历过灾难。人只有经历过痛苦,才有所改变。这不同于伪善,而是悲悯之心。

【《切尔诺贝利的悲鸣》读后感】相关文章:

名著读后感-读后感04-13

读后感说话读后感09-23

《白象家族》读后感-读后感12-14

《管理的实践》读后感-读后感12-14

《牧犬兄弟》读后感-读后感12-14

关于青鸟的读后感-读后感12-14

人间词话读后感-读后感01-24

读后感,论语译注读后感08-12

《目送》读后感目送读后感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