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大全

《一课三磨》读后感

时间:2021-08-16 16:51:18 读后感大全 我要投稿

《一课三磨》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课三磨》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一课三磨》读后感

  寒假里,我有幸读到了这本《一课三磨》。之前也有过好几次磨课经历,深深知道一堂好课一定要经过多次打磨才能呈现出来。但怎样的课算好课,怎么打磨,打磨的目标价值在哪里,其实当时心里并不太清楚。《一课三磨》这本书就对以上的这些问题做出了诠释。什么是“一课三磨”呢?书中这样定义的:“一课三磨”是指一个学科教学团队围绕一个教学课题(课文或问题),经过多次集体研讨与实践研磨,获得课题实施(问题解决)的最佳方案,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与教师的专业成长。“一课三磨”的具体流程是一磨教材解读,实现教材资源到教学内容的转化;二磨活动设计,实现教学内容到教学活动的转化;三磨课堂实践,实现教学活动到学生素养的转化。下面谈谈我的一点粗浅理解。

  一磨教材解读。

  我们在拿到一篇课文或其他教学材料时,首先都会想到我用它来教什么,即挖掘教学材料的教学价值。书中却给我们指出了教材解读有三个视角:一是科学性解读,把握作品原意。我理解的是阅读者第一次不带任何目的、任何想法地读完这篇文章,留下第一次初步印象。二是文学性解读,发现审美意义。我理解的是语文味儿的阅读,即关注文章的语言、结构、表达方式等。三是教学性解读,开掘教学价值。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可以用这篇文章来教什么。在决定教什么的时候,要考虑学生已有水平,为何要提出这个教学目标,还要想想这篇文章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可行度如何。直到这样,教材解读才算全部完成。在后面章节提到的“一课三磨”教研形式中,有主题沙龙式、个人叙事式、深度对话式等,说到教材解读,有时可以是一位上课教师的三次不同目的地读教材,也可以是多位教师的共同解读,众说纷纭,讨论重组等形式。

  二磨活动设计。

  活动设计要体现三个原则:教学评的一致性原则、多层面的交互性原则、活动之间层递性原则。具体做法有三种风格:直与曲、平与奇、线与块。这一段我理解不是很深刻,大概理解为:直与曲就是指学生知识形成阶段需要曲折而缓慢的教学过程,不能简单灌输。在知识运用阶段可以直接快速,不用多次重复。最后的知识整理阶段就是归纳总结、拓展练习,也是直截了当,不需要同层次的多次练习。平与奇是指将平淡的教学内容设计成奇特的教学活动。如创设有趣的情境、设计有挑战性的重要问题、调动多种感官的多元组合活动。这样就达到了有新意、有变化、有意外的活动效果。线与块的风格我感觉是作者更喜欢块的设计,他觉得一条线的设计过于精细,教的痕迹太重,而学的空间太窄,所以建议将教学活动设计成三到五个活动版块,每个版块聚焦一个学习目标,抛弃过多过碎的提问,直指教学目标。如果每个版块指向的都是同一个教学目标,比如复述。就要注意版块之间的递进性原则,不能是重复教学。可以将几个板块分别设计成概述、讲述、转述等不同目标的活动,促进学生复述能力阶梯性生长。

  三磨课堂实践。

  有了准确的教材解读,合理的教学活动设计,还需要走进课堂,和学生真实的面对面,才能发现设计中的不足,学生理解的难处。这时候就需要观课议课。观课观察教师的提问数量、提问与目标的关联度、问题指向的认知能力等。观察学生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课堂参与度、情绪体验。课上完之后,上课教师听取观察组的结果分析,结合自己的上课感受,再综合同事们的修改意见,有条件的可以请教专家介入,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加以改进重构再去课堂实践。

  读起来容易,理解并内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却很难,需要多次的磨课实践才能达到。且读且悟,且行且思,让我们在漫长的假期中离专业的教学生活更进一步!

【《一课三磨》读后感】相关文章:

《铁杵磨针》读后感05-31

磨经典散文07-06

Photoshop人物磨皮的三大神技08-16

湿漉漉的磨道散文11-26

photoshop磨皮教程11-16

磨豆浆优秀作文06-13

Photoshop磨皮神技11-11

磨薯粉优美散文06-04

人像照片磨皮教程经典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