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的内容介绍

时间:2023-11-21 10:51:17 晓凤 茶文化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国茶文化的内容介绍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本草经》:"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蜀人王褒所著 《僮约》 ,内有"武阳实茶"及"烹茶器具"之句。那么中国茶文化源于何时,如何发展的呢?下面我们简单进行一番中国茶文化的介绍。

  中国茶文化的内容介绍

  萌芽时期

  很多书籍把茶的发现时间定为公元前2737—2697年,其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在三国以前,茶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渗透至其他人文科学而形成茶文化。到魏晋南北朝时,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开始走入文化圈,形成了中国茶文化的萌芽阶段。

  形成时期

  唐代,物质基础丰厚,因此在精神文化方面人们也开始了更高层次的追求。中国茶文化在唐朝开始形成,标志就是780年陆羽著的《茶经》。以后唐代又出现大量茶书、茶诗,有《茶述》、《煎茶水记》、《采茶记》、《十六汤品》等。

  兴盛时期

  有唐代的形成基础,中国茶文化在宋代就开始了兴盛发展。尤其是在普通百姓阶层,茶文化更是生机活泼,有人迁徙,邻里要“献茶”、有客来,要敬“元宝茶”,定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同房时要“合茶”。民间斗茶风起,带来了采制烹点的一系列变化。这些都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

  普及时期

  在经历了唐宋的发展,中国茶文化在明清时期开始了真正的普及。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传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文徵明的《惠山茶会记》、《陆羽烹茶图》、《品茶图》等。茶类的增多,泡茶的技艺有别,茶具的款式、质地、花纹千姿百态。到清朝茶叶出口已成一种正式行业,茶书、茶事、茶诗不计其数。

  一般来说,中国茶文化是经历了这四个发展阶段,从萌芽一直到普及。今天,中国茶文化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前进,各种以茶为载体的社会团体、交流馆、文化节正在全面发展,不断促进社会的经济贸易发展及精神文化的发展。

  与茶有关的文化知识

  1、茶书

  我国悠久的茶业历史为人类创造了茶业科学技术,也为世界积累了最丰富的茶业历史文献。在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不但有专门论述茶叶的书,而且在史籍、方志、笔记、杂考和字书类古书中,也都记有大量关于茶事、茶史、茶法及茶叶生产技术的内容。

  2、茶刊

  茶刊是指有固定名称,用卷、期或年、月顺序编号、成册的连续性茶叶专业出版物。据不完全统计,经整顿后的我国茶叶期刊共有22种,其数量之多是其他产茶国家所无法比拟的。

  3、茶与婚礼

  茶与婚礼的关系,简单来说,就是在婚礼中应用、吸收茶叶或茶叶文化作为礼仪的一部分。其实,茶叶文化的浸渗或吸收到婚礼之中,是与我国饮茶的约定成俗和以茶待客的礼仪相联系的。因为,婚礼不仅仅是向社会公布或要求社会承认婚姻关系的一种形式,实际也是通过宴庆,为新郎、新娘举行认亲拜友的一次“招待会”。所以,结婚喜庆的一天,一般也是缔姻两家至亲好友大聚会之日,客至献茶,这样,婚礼也就自然而然地和茶叶结下不解之缘了。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茶与婚礼的联系,最早可上溯到我国开始盛行饮茶的时代。但是,这里要说的还不是缔婚过程中以茶待客,而是婚礼中直接用茶为仪的各种礼俗。

  4、茶与祭祀

  茶作为祭品始于何时,我们的先人似未作过专门研究。一般都认为茶叶的利用,是由药用到饮用,由饮用再派生出一系列的茶叶文化现象的。这也即是说,只有在茶叶成为日常生活用品之后,才慢慢被用诸或吸收到我国礼制包括丧礼之中。我国随葬用的明器,《释名》称“送死之器”,主要是一些“助生送死,追思终副”的物品。至于祭礼,如东汉阮珞七在哀诗中所吟:“嘉肴设不御,旨酒盈觞杯”,都是死者生前享用和最喜欢吃的那些东西。在上引诗句中,可以约略看出,我国大致在东汉时,至少这时的北方,还没有用茶来作祭礼。

  有关茶的历史典故

  [以茶代酒]

  三国时期,吴国集团老总孙皓经常举办酒会,下属全都要作陪,规矩是:参加酒会的人要喝光7升酒。韦曜是孙皓父亲的老师,酒量只有2升,孙皓看他喝不下了,就悄悄换上茶,让他“以茶代酒”,不至于难堪。

  这则正能量的典故到此本就结束了,可后续似乎更容易让人学到些什么。后来,正直的韦曜经常跟孙皓对着干,大肆批评孙皓经常开酒会戏谑下属。孙皓恼了,找了个理由将他逮捕并诛杀。

  [点茶三昧手]

  苏东坡到杭州上任时,欣赏了好友谦师精彩的点茶,品饮了谦师亲手点的茶汤,果真是非一般的感受,于是当场题《送南屏谦师》一首,诗曰:“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忽惊午盏兔毫斑,打作春瓮鹅儿酒。”

  苏轼本人也是一位泡茶高手,谦师能被高手赞赏为“三昧手”,实属不易,其技艺可见一斑。

  [水厄]

  晋代官员王蒙特别喜欢茶,每天喝茶不停,客人来了也要陪着喝。然而,问题来了,当时的官员、知识分子大都没有喝茶这一雅好啊。因此,去王蒙家时,大家内心忐忑,戏称“今日有水厄”。

  风水转了1700多年,现在人喝茶,生命不息,喝茶不止,淹没在茶水里才幸福。

  [水递惠山泉]

  唐武宗时,宰相李德裕煮茶要用无锡惠山泉水。可是无锡与京城相隔千里,怎么得到新鲜的惠山泉呢?李德裕建了一条惠山泉的特快专递线,从惠山汲泉后,由驿骑日夜兼程传递至京城,时人称之为“水递”。

  一骑红尘妃子笑,这“水递”形式颇有点效仿唐玄宗时杨贵妃的千里快骑送荔枝的味道,奢侈啊。

  [赌书泼茶]

  宋代李清照和赵明诚夫妇爱读书,每次饭后夫妻俩一起煮茶的时候,就用“赌书”的方式比赛,看谁能先喝茶。一方问某典故出自哪本书哪一卷第几页第几行,另一方若是猜中就可以先喝茶。可是,往往猜中的一方常常得意忘形,将茶水洒了自己一身。

  名人夫妻如此琴瑟鸣和,放现在,随手发一条到朋友圈秀恩爱,肯定收赞无数。被媒体报道后,说不定还又抢了汪峰的头条。

  [贡茶得官]

  宋徽宗赵佶不仅嗜茶,还喜欢重用贡茶有功的官员,漕臣郑可简新创了团茶“龙团胜雪”献给他,官位便升迁到福建路转运使。

  后来,郑可简的侄子得到一种叫“朱草”的茶,他却让自己儿子入京进贡。献茶有功,儿子也被赏了官职,被人戏称“父贵因茶白,儿荣为草朱。”

  郑家摆宴庆祝。席间,郑家洋洋自得,说:“一门侥幸。”被夺了“朱草”的侄子,激愤难平,当即接话:“千里埋冤!”

  各地名茶

  (一)绿茶

  绿茶是将采摘来的鲜叶先经高温杀青,杀灭了各种氧化酶,保持了茶叶绿色,然后经揉捻、干燥而制成,清汤绿叶是绿茶品质的共同特点。绿茶依其杀青和干燥方式不同又可分为蒸青绿茶、炒青绿茶、烘青绿茶和晒青绿茶四种类型。以蒸汽杀青制成的绿茶称“蒸青绿茶”,最终干燥是炒干的称“炒青绿茶”,烘干的称“烘青绿茶”,晒干的称“晒青绿茶”。

  蒸青绿茶是最古老的茶类,唐代出现的蒸青散茶延续至今仍在不少地方保留着类似的制法,湖北省的“恩施玉露”、江苏宜兴的“阳羡茶”,以及日本的玉露茶、煎茶等都属蒸青绿茶。日本茶道惯用的“抹茶”是蒸青细末茶。

  炒青绿茶是我国产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种绿茶,根据成品茶外形不同有长炒青、圆炒青、扁炒青等。长炒青简称炒青,著名的炒青有江西婺源的“婺绿炒青”、安徽屯溪、休宁的“屯绿炒青”、浙江淳安的“遂绿炒青”、河南的“豫绿炒青”等。炒青经过精制加工以后的产品统称“眉茶”,主要外销摩络哥等欧、亚、非国家。圆炒青主要的是珠茶,珠茶是浙江的特产,外形浑圆紧结,香高味浓耐冲泡,主销于西、北非等国家。另外,除了一般的炒青绿茶以外,采摘细嫩芽叶,采用不同工艺精工细作而制成的炒青统称“细嫩炒青”,外形有扁平、卷曲、紧直等千姿百态,各地继承、开发的各类炒青名茶,如西湖龙井、六安瓜片、安化松针、信阳毛尖、南京雨花茶等都属此类。

  烘青绿茶简称烘青,普通烘青一般直接饮用者不多,通常用来作为窨制花茶的茶坯;另外,采摘细嫩芽叶制成的烘青称“细嫩烘青”,如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华顶去雾、高桥银峰、永川秀芽等都属此类。

  晒青绿茶,主产于四川、云南、湖北、广西、陕西等省(区),晒青茶除一部分以散茶形式饮用外,大部分晒青茶原料较粗老,多用于压制紧压茶,如“青砖”、“康砖”、“沱茶”等。

  (二)红茶

  红茶的鲜叶原料与绿茶是一样的,只是不经过高温杀青,而是采用萎凋、揉捻,然后经过发酵使叶子变红以后烘干而制成,红茶的品质特征是红汤红叶。红茶可分为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三种类型。

  小种红茶是福建省特有的一种红茶,其制造方法特殊,烘干时采用松柴烧熏,因此茶叶有松烟香味,著名的小种红茶有正山小种、外山小种和烟小种等。

  工夫红茶是细紧条形红茶,产于10多个省(区),也是我国传统的出口茶类,远销东、西欧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著名的工夫红茶有安徽的祁红、云南的滇红、福建的闽红、湖北的宜红、江西的宁红等。

  红碎茶是加工时经切碎而制成的颗粒形红茶,印度、斯里兰卡主产这种茶叶,我国是在60年代以后才大量生产的,是国际茶叶市场的主产品。红碎茶冲泡时茶汁浸出快、浸出量大,适宜于一次性冲泡后加糖、加奶饮用,是国际上流行的“袋泡茶”的主要茶类。

  (三)乌龙茶

  乌龙茶属半发酵茶类,是介于不发酵茶(绿茶)和全发酵茶(红茶)之间的一类茶叶,外形色泽青褐,因此也称“青茶”。乌龙茶冲泡后,叶片上有红有绿,典型的乌龙茶,叶片中间吐绿色,叶缘呈红色,素有“绿叶红镶边”之美称这是由于乌龙茶制造过程中有摇青做青工序,叶缘摇碰破损红变所致。乌龙茶味浓醇有天然花香,倍受港、澳、东南亚茶客的青睐。乌龙茶主产于福建、广东、台湾省区。著名的乌龙茶有福建崇安的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黄金桂、台湾的冻顶乌龙和台湾包种等。

  (四)白茶

  白茶属轻微发酵茶,基本工艺过程是萎凋、晒干或烘干。白茶常选用芽叶上白茸毛多的品种制作,干燥后的成品茶满披白色茸毛故称。白茶汤色、滋味均较清淡,据说有清火解毒之功效。白茶有芽茶和叶茶之分,单芽制成的称“银针”,叶片制成的称“寿眉”,芽叶不分离的称“白牡丹”。白茶主产于福建、广东等省。

  (五)黄茶

  其品质特点是黄汤黄叶,这是制茶过程中进行闷堆渥黄的结果。著名的黄茶有湖南的君山银针和伪山毛尖、四川的蒙顶黄芽、安徽的霍山黄芽和黄大茶、浙江的平阳黄汤、湖北的远安鹿苑、广东的大叶青等。

  (六)黑茶

  黑茶的基本工艺流程是杀青、揉捻、渥堆、干燥。黑茶一般原料较粗老,加之制造过程中往往堆积发酵时间较长,因此叶色油黑或黑褐,故称黑茶。黑茶主产于湖北、湖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黑茶是制造紧压茶(砖茶、饼茶等)的原料,主销于西藏青海、新疆等省区,是少数民族喜爱的主要茶类。

【中国茶文化的内容介绍】相关文章:

中国的茶文化历史06-01

中国绿茶文化11-17

中国茶文化诗词11-28

浅谈中国茶文化10-17

中国茶文化的起源04-20

中国传统的茶文化03-30

中国茶文化的知识06-14

中国茶文化与儒道佛各家茶道的关系介绍10-21

关于中国茶文化的复兴11-09

中国茶文化品茶诗句汇总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