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人物形象分析

时间:2022-10-11 19:27:38 形象分析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安娜卡列尼娜人物形象分析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于1874年-1877年间创作的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被广泛认为是写实主义小说的经典代表。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安娜卡列尼娜人物形象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安娜卡列尼娜人物形象分析

  "这种画十字的习惯动作,在她心里唤起了一系列少女时代和童年时代的回忆,周围笼罩着的一片黑暗突然打破了,生命带着它种种欢乐灿烂的往事刹那间又呈现在她面前……她想站起来,闪开身子,可是一个冷酷无情的庞然大物撞到她的脑袋上,从她身上碾过。”一个美丽的女子就这样像花儿一样枯萎凋谢了,生命其实很脆弱,社会的风雨,环境的黑暗,自身的矛盾让这个美丽的女子只有用死来获取心灵的安宁。这是一个悲剧,是一个百年来震撼人心的悲剧!当读到安娜卧轨的那段时,心里有一阵莫名的揪心的痛……或许只有这样她才能够解脱,负疚,嫉妒的爱恋,无可奈何的现实状况,爱情的痛苦......解脱,彻底解脱......

  安娜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她的美不仅是外表的优雅高贵气质,更是心灵的纯真美。她的聪慧、典雅、质朴、活跃,她的单纯、沉静、从容、高贵使她成为了芜草丛中的奇葩。使得她在任何交际场上出现都是美艳绝伦的。

  安娜是个美丽的贵妇人,她有一个在政坛上春风得意的丈夫和温顺可爱的儿子,她的生活是舒适安逸的,但却也是缺乏生机的。“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如果说她嫂嫂的不幸是丈夫的不忠,那么安娜的不幸则是拥有没有爱情的婚姻。之所以说没有爱情并不是安娜不爱她的丈夫,而是她的丈夫根本就不爱她,卡列宁在乎的是他的荣誉和官勋,他是一个自私的伪君子,正如安娜所说:"沽名钓予,飞黄腾达—这就是他灵魂里的全部货色."他从没有考虑过安娜的想法,他不懂得如何去爱她。缺乏爱情的婚姻就如一潭死水,卡列宁能够虚伪的苟活,但真诚的安娜不行,爱情是她灵魂的一部分,没有爱情,她的生活就没有了生机。伏伦斯基第一次见到安娜时只是短促的一瞥,“伏伦斯基发现她脸上有一股被压抑着的生气,从她那双亮晶晶的眼睛和笑盈盈的樱唇中掠过……她故意收起眼睛里的光辉,但它违反她的意志……”长期生活在没有爱情的家庭里,安娜只好压抑自己,顺从现实的状况,可她毕竟是个弱女子,她渴望真挚的爱情!可现实状况了却成全不了她,当她向卡列宁承认自己与伏伦斯基的关系时,卡列宁想到的解决办法永远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和名誉,"要么离婚,但离婚就要上法庭,就要出丑......我不该倒霉,她和他也不该幸福......采用一切办法斩断他们的私情,最主要的一点是—他本人不承认—要惩罚她......她活该倒霉."卡列宁认为所有的错都在安娜,她的做法使他蒙羞,她是罪人,她理当受到折磨和惩罚,对于这样的丈夫,安娜气得发抖,气得痛哭,她不想欺骗自己的感情,她宁愿他把她杀了,可这是不可能的,她明白,她没法挣脱丈夫设下的罗网.事实也确实如她所想的那样,直至最后,卡列宁斩钉截铁地拒绝同安娜离婚,不能离婚,安娜就永生不能自由,心灵永远无法安定!婚姻的失败为安娜的悲剧埋下了伏笔,它时时刻刻都折磨着安娜,这是一道深渊,安娜永远无法跨越,她所看到的只有绝望和无助!

  安娜单纯、善良、自然、雅致.刚下火车,当她听说一个看路工因喝醉酒而不幸被火车轧死,他家里有一大帮子人全靠他一个人养活时,安娜激动地说:"不能替他想点办法吗?"一颗真诚善良的心跃然纸上.在舞会上,伏伦斯基请安娜跳舞,吉娣因此很不高兴,第二天,安娜边急着离开,她为这件事情而感到愧疚和自责,因为她破坏了吉娣的"幸福",虽然这并不是真正的幸福.在她和伏伦斯基谈论感情话题时,她的脸烧的通红,单纯而羞涩,安娜是一个很有魅力的女人,这种魅力是来源与内心的.对安娜一直怀有成见的列文,都为她的美为她的丰富活跃的精神世界所吸引,她那在瞬间由悠闲恬静而又显得那么优美雅丽突然变为好奇、气愤和傲慢的神情,她的美貌、聪明和良好的教养,都深深打动了他,使他不由地在内心里赞叹道:“这是怎样一个女人!”“一个多么出色、可爱、逗人怜惜的女人!”“这个活人身上带着一种新鲜的动人心魄的风度。” 短暂的会面,便使列文依依不舍地离安娜而去时,他“又望了望那幅画像和她的姿影,他感到对她发生了一种连他自己都觉得惊讶的一往情深的怜惜的心情。”

  安娜是一个勇敢、诚实、正直、有高度人格尊严感和责任感的女性.当她接受伏伦斯基的爱情后,她就处于一种矛盾之中,她想离开卡列宁,然后和伏伦斯基结婚,永远扔掉那种自欺欺人的生活,拥有真正的爱情和美满的家庭,但是她也是一位母亲,她想到了儿子谢辽查,偌大的家庭,卡列宁不能给她爱,儿子就成了她的一切,如果她离开丈夫,儿子怎么办?她想带走儿子,但这是根本不可能的,如果她为了自己的爱情而离开,儿子将失去母爱,如果这样做了,儿子会怎样对待她这个抛弃父亲的母亲,她爱儿子但却无可奈何,取舍之间难以抉择。安娜能勇敢的直面卡列宁,对他坦白并跟旧生活决裂。她说:“我知道了我不能再欺骗自己,我是活人,罪不在我,上帝生就我这样一个人,我要爱情,我要生活。”她是一个正直而不放荡的女人,她追求真挚的爱情,她曾对伏伦斯基说:“爱,我所以不喜欢那个字眼,就正因为它对于我有太多的意义,远非你所能理解的。”她想远离社会虚伪的淤泥,追求真正的自己,真正的生活,超脱自己,所以她大胆的追求自己想要的爱情,哪怕她失去所有。她对伏伦斯基说:“你要明白,自从我爱上你那天起,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对我来说天下只有一样东西,就是你的爱情。只要有了它,我就觉得自己很高尚,很坚强,对我来说没有什么是屈辱的。我以我的处境自豪……”她从没有后悔过自己对爱情的执着,当她被社会所否认时,她依旧穿着富丽的连衫裙去看歌剧,她想获得心里上的胜利感,虽然这很痛苦,但她还是要这样做,她所追求的是真实的自己,她知道自己不可能得到社会的尊重但她依然要迎难而上,她想找到一个可以让她感觉安全的生活方式或者心理安慰来支撑她的精神世界,但却无法找到!

  安娜同时也是一个矛盾的人,她缺乏安全感,疑心重,她想超脱自己但生活和社会的种种顾虑让她无法做到这一点。当她彻底与卡列宁决裂,和伏伦斯基一起生活时,她无法坦诚的面对自己,因为她的心中有太多愧疚和顾虑,当陶丽开导她让她给卡列宁写信要求离婚时,她有些怯懦,“就算我去试一试。可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我虽然恨他,却不得不在他面前低头人错......我也许回得到一个侮辱性的答复......就算我取得了他的同意,可是儿子......儿子呢?”"谢辽查和伏伦斯基,我可以说是一样爱......把他们联结在一起却是我唯一的愿望.这一点要是办不到,一切也就无所谓了."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其实她心里很清楚,她选择了伏伦斯基就意味着她会失去儿子,但她怎么都割舍不下,无法完美的事情她希望完美,结果只能越来越失望.社会的排斥,安静的生活环境让她害怕失去仅有的爱,她对生活很迷茫,不知所措,特别是当卡列宁拒绝离婚时,她唯一的希望也破灭了,所以她不惜一次又一次的和伏伦斯基吵架,对他发生猜疑,生他的气,寻找种种理由发泄,哪怕她知道这很危险,这样做可能会让他远离自己,但她没办法摆脱自己的心魔,她需要他陪在她身边安慰她,爱她,给她安全感,让她知道这个世界还有人能疼惜她.她需要寻找一个支点让自己找到现实和未来的方向,但怎么也找不到,所以她以折磨自己和他人的方式来解除这种痛,她越来越害怕寂寞,害怕孤独,她虽然和伏伦斯基吵架,但这也表明她越来越依赖伏伦斯基,越来越离不开她.她找不到合理的方式来解决自己内心的矛盾,所以采取了极端的方式,但却不能被伏伦斯基完全体谅,由此痛苦就更深一层,当积累到一定程度而无法排遣时,她只有选择死亡,只有死亡才能让她解脱,让她安宁!

  安娜的悲剧从多方面揭发和控诉了沙皇俄国特别是它的上流社会的腐败和黑暗,腐化,虚伪的贵族道德原则,爱慕虚荣的风气......整个社会让安娜无处藏身,除了封闭自己,她别无选择!爱情的幻灭是悲剧的直接原因,为了爱情,安娜几乎牺牲了一切,换来的结局却是失望与憎恨。安娜企图通过爱情摆脱“虚伪与欺骗”的上流社会,但伏伦斯基是不可能和她一起远离社会的,他需要在虚伪的上流社会中为自己的未来谋出路.她对伏伦斯基估计过高,期望过大。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她的世界与伏伦斯基的世界的鸿沟越来越大,越来越深,无可挽回.......爱情的幻灭让安娜彻底崩溃,混乱的内心世界除了解脱已没任何希望!所以她选择了死亡来安抚自己!:“全是虚伪,全是谎话,全是欺骗,全是罪恶!”是她对社会的控诉,也是她对爱情绝望的最后哀诉!

  托尔斯泰成功的塑造了安娜这个形象,在我看来,托尔斯泰通过安娜的矛盾和思考表现了自己对整个社会的思考,这本书深刻反映了俄国资本主义制度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也反映出作家自身的深刻的思想矛盾,他的民族主义与他的无政府注意和泛爱论幻想混合在一起;他反对少数人在物质和精神上剥削多数人,但又号召人们以非暴力的方式去求取解放;他自己身上也充满着一种战斗的叛逆精神,但却又用一套所谓“道德自我完善”和“全人类的爱”的枷锁来约束自己和别人;他看到并承认科学与文化的进步对人类发展的意义,却又主张回到原始的自然生产方式中去,只因为资本主义制度下掌握在剥削阶级手中的科学成果给人民带来灾难和穷困。托尔斯泰一生都在苦苦地追求和探索,但他却永远都不能求得内心的平衡和安宁......

  《安娜卡列尼娜》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一部让人回味无穷,一部让人反省和深思的作品!

  安娜卡列尼娜中的精彩书摘

  奥勃朗斯基凭着一点小聪明,在学校里书念得不坏,但他常常偷懒,又喜欢淘气,因此毕业时名次还是排在末尾。他生活放荡,年资不高,却在莫斯科官厅里担任一个体面而且俸金优厚的官职。这个位置他是通过妹妹安娜的丈夫阿历克赛·阿历山德罗维奇·卡列宁的关系谋得的。卡列宁在部里身居要职,奥勃朗斯基的官厅就隶属于他那个部。不过,即使卡列宁不给他的内兄谋得这个位置,奥勃朗斯基通过其他许多亲戚——兄弟、姐妹、从表兄弟、从表姐妹、叔伯、舅父、姑妈、姨妈等等——的关系,也可以弄到这个或其他类似的位置,每年约莫有六千卢布俸金。他需要这笔进款,因为他的妻子虽说有大宗财产,他自己经营的事业却总是很不顺手。

  奥勃朗斯基的亲戚朋友极多,莫斯科和彼得堡几乎有一半人认识他。

  他生于炬赫的官宦世家。官场里上了年纪的人,有三分之一是他父亲的朋友,从小就认识他;另外三分之一是他的知交;再有三分之一是他的老相识。这样,地位、租金、租赁权等尘世福利的支配者都是他的朋友,他们是不会把一个自己人忘记的。因此,奥勃朗斯基要弄到一个肥缺并不太费力。他只要不固执己见,不妒忌,不同人吵架,不发火就行,而他生性随和,素来没有这些毛病。要是人家说,他不能得到他所需要的肥缺,他会觉得可笑,再说他也没有什么非分的要求。他所要求的只是领取跟他的同年人一样的俸金,因为他任这类官职绝不比别人差。

  凡是认识奧勃朗斯基的人都喜欢他,不仅因为他善良乐天,诚实可靠,还因为在他的身上,在他英俊健康的外貌上,在他闪闪发亮的眼睛,乌黑的眉毛、头发和白里透红的脸上,有一种招人喜爱的生理上的力量。“哦!斯基华!奥勃朗斯基!是他来了!”谁遇见他都会这样笑逐颜开地叫起来。即使有时同他谈话并不特别有趣,但到了第二天或者第三天,遇见他还是很高兴。

  奥勃朗斯基主管莫斯科那个官厅已有三年,他不仅获得同僚、下属、上司和同他打过交道的一切人的好感,而且受到他们的尊敬。奥勃朗斯基赢得他的同事普遍尊敬的主要原因是:第一,他由于知道自己的缺点,待人接物极其宽大;第二,他的自由主义不是从报上学来,而是天赋的,因此很彻底,本着这样的自由主义思想,他对人一视同仁,不问他们的身分和头衔;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他对职务总是很随便,从来不卖力,也从来不犯错误。

  奥勃朗斯基到了官厅,在毕恭毕敬的看门人陪同下,挟着公事包走进他的小办公室,换上制服,这才走到办公大厅里。全体文书和公务员纷纷起立,快乐而恭敬地向他鞠躬。奥勃朗斯基照例走向自己的位子,一路上跟同事们——握手,然后坐下来。他先讲几句笑话,讲得很有分寸,接着开始办公。办公时应保持多少自由、随便和礼节,才能使大家愉快地工作,这一层奥勃朗斯基比谁都懂得。秘书像其他官员那样,愉快而恭敬地拿着公文走过来,并且用奥勃朗斯基所提倡的没有拘束的亲昵语气说:“我们终于拿到奔萨省的报告了。这就是,你要不要……”“终于拿到了?”奥勃朗斯基用一只手指按住公文说,“哦,各位……”办公就这样开始了。

  “他们不知道,我这个长官半小时前还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呢!”他一面煞有介事地低下头听报告,一面想,但眼睛里含着笑意。办公要持续到两点钟,这以后才能休息和进餐。

  不到两点钟的时候,办公厅的大玻璃门突然打开了,有一个人闯进来。坐在沙皇像和守法镜下办公的全体官员,看到有机会松散松散都很高兴,纷纷向门口回过头去。但看门人立刻把闯进来的人赶了出去,随手把玻璃门关上。

  等秘书读完公文,奥勃朗斯基站起来,伸了个懒腰,按照时髦的自由主义作风,就在办公厅里掏出一支烟,往他的小办公室走去。他的两个同僚——老资格的官员尼基丁和侍从官格里涅维奇跟着他走去。

  “吃过饭还来得及办完。”奥勃朗斯基说。

  “当然来得及!”尼基丁说。

  “福明那家伙是个十足的骗子手。”格里涅维奇说到同他们正在办的案件有关的一个人。

  奥勃朗斯基听了格里涅维奇的话皱皱眉头,表示不该过早地下判断,但一句话也没有说。

  “刚才闯进来的是谁?”他问看门人。

  “大人,有个人趁我一转身,问也不问就钻了进来。他要见您。我说,等官员都走了,再……”“他在哪里?”“大概在门厅里,刚才还在这儿走来走去呢。哦,就是他。”看门人指着一个体格强壮、肩膀宽阔、蓄有鬈曲大胡子的男人说。那人也不脱下羊皮帽,就沿着石级磨损的台阶矫捷地跑上来。一个瘦小的官员挟着公事包正好往下走,就站住了,不以为然地望望这个跑上来的人的两只脚,然后用询问的目光对奥勃朗斯基瞟了一眼。

  奥勃朗斯基站在台阶顶上。他一认出跑上来的人是谁,他那张被制服的绣花领子托住的和颜悦色的脸就更加容光焕发了。

  “哦,原来是你!列文,你到底来啦!”他打量着迎面走来的列文,带着友好而嘲弄的微笑说。“你怎么屈驾到这鬼地方来找我呀?”奥勃朗斯基说。他不以握手为满足,又吻了吻他的朋友,“你来好久了吗?”“我刚到,很想看看你。”列文一面回答,一面羞怯而愤怒地向周围望望。

  “嗯,到我的办公室去吧。”奧勃朗斯基知道这位朋友自尊心很强,容易恼羞,就说。他挽住列文的胳膊,拉着他走,仿佛带着他经过什么危险的地方。

  凡是相识的人,奥勃朗斯基差不多都“你我”相称;不论是六十岁的老人还是二十岁的青年,是演员还是大臣,是商人还是侍从武官,他都一视同仁,因此在社会最上层和最下层,他都有许多老朋友。这些处于社会两极的人,要是知道通过奥勃朗斯基的关系,他们之间也有共同的东西,准会感到惊奇的。他会跟随便什么人一起喝香槟酒,凡是同他喝过香槟酒的人,他都同他们“你我”相称。因此,如果有下属在场,他遇见一些不体面的“你”——他就这样戏称他的许多朋友,——他也会凭他的机灵冲淡下属不愉快的印象。列文并不是一个不体面的“你”,但奥勃朗斯基凭他的机灵感觉到,列文以为他也许不愿在下属面前暴露同他的亲密关系,因此连忙把他领到他的小办公室里去。

  列文跟奥勃朗斯基的年龄不相上下,他们彼此“你我”相称也并非只是因为香槟酒的缘故。列文从小就是他的同伴和朋友。他们尽管性格不同,志趣各异,却像一般从小就熟识的朋友那样感情深厚。不过他们也像一般行业不同的朋友那样,对对方的工作,口头上也会谈论并表示赞成,心底里却总是鄙薄的。他们各人都以为自己所过的是唯一正确的生活,而别人却在虚度年华。奥勃朗斯基一看见列文,就忍不住露出嘲弄的微笑。他看见列文从乡下来到莫斯科不知有多少次了。列文在乡下忙忙碌碌,但究竟在忙些什么,奧勃朗斯基从来不很清楚,而且也不感兴趣。列文每次来莫斯科,总是情绪激动,慌慌张张,手足无措,又因自己这种窘态而恼怒,而且对各种事物往往抱着人家意料不到的新观点。奥勃朗斯基对他的这种态度又是嘲笑,又是欣赏。同样,列文心里也瞧不起朋友这种城市生活方式和他的职务,认为他办的公事根本没有意思,因而经常加以嘲笑。所不同的只是,奥勃朗斯基做着一般人都在做的事,笑得很自在,很淳朴,而列文却笑得不自在,有时还有点气愤。

  安娜卡列尼娜的人物介绍

  安娜·卡列尼娜是19世纪俄罗斯文学巨匠托尔斯泰笔下最富有魅力的女性形象,她那迷人的风采,至今仍然像磁石一样牵引着全世界无数渴望善与美的心灵。她那勇敢的叛逆和不屈的追求,犹如一束冲动的野火,烛照着整个俄罗斯的文学画廊。作者极力表现安娜美丽的外貌、美丽的感情和美丽的精神世界,以致他娓娓写道:“她那穿着简朴的黑衣裳的姿态是迷人的,她那戴着手镯的圆圆的手臂是迷人的,她那挂着一串珍珠的结实的颈项是迷人的,她那松松的卷发是迷人的,她的小脚小手的优雅的轻快的动作是迷人的,她那生气勃勃的、美丽的脸蛋是迷人的”,这一连六个“迷人”,充分展示了安娜超凡出众的美丽风采。

  安娜出身极为高贵,是柳立克王室的后代,半个彼得堡都是她的亲戚。可是她的命运却很不幸,从小父母双亡,寄居在姑母家里。在她17岁还没有成年的时候,就由姑母作主,嫁给了37岁的省长卡列宁。卡列宁这个长着一对讨厌的扇风耳、肥头大脑的家伙,野心勃勃,虚伪透顶,一心想向上爬,这就是他灵魂中全部的东西。而且他的确也一帆风顺,短短8年时间,就爬上了内阁部长的高位,成为“彼得堡最重要的官员”。他最最关心的是如何打败自己的政敌,巩固自己的官场地位,这个官气十足也理性十足的人物,根本不关心妻子的感情生活。以致于他同妻子谈话的时候,也像起草他最喜爱的公文一样,先写下一个大纲,然后一条两条三条四条,摇头晃脑念上一遍,简直就同向女秘书训话一样枯燥。这对于人格高洁并以感情为第一生命的安娜,无异于地狱般的煎熬,因而安娜痛苦地说:“卡列宁不是男子,不是人,他是一架官僚机器。想升官,这就是他灵魂中全部的东西。”尽管如此,安娜仍然压抑着内心的痛苦,同他过了8年苦闷虚伪的生活,还生了个儿子谢廖沙。安娜曾经试图去爱丈夫,可是丈夫根本就不值得爱,可见,两人思想性格的尖锐对立,正是家庭破裂的根本原因。

  由于安娜的哥哥奥布浪斯基同家庭女教师外情,嫂嫂杜丽便同哥哥大闹一场,家庭危机愈演愈烈。为了调解哥哥与嫂嫂的纠纷,安娜不得不从彼得堡乘火车去莫斯科。在火车上,她遇到了青年军官渥伦斯基。渥伦斯基22岁,比安娜还小4岁,他风度翩翩,热情活泼又年轻,浑身洋溢着青春活力,这就同年老古板、官气十足的卡列宁构成尖锐的反差。同渥伦斯基的相遇是安娜性格的转折点,使她第一次领略到了她从来没有体验过的爱情,认识到过去全部生活的虚伪。于是,个性解放的激情冲破了上流社会陈腐偏见的罗网,她喊出了“我要爱,我要生活”的叛逆呼声,并且不顾一切地同渥伦斯基结合了。

  安娜以感情为第一生命,是个内心世界丰富崇高的女性,有着极其崇高的人格追求,浑身焕发着美丽的生命元气和青春活力。她极其珍视自己的爱情,不愿意像其他贵妇人一样,偷偷摸摸当情妇,以丧失个性的人格尊严来获得上流社会的默许。在观看军官赛马的时候,她一旦看到渥伦斯基从马上摔下来,立刻泪流如雨,整个胸部都在颤抖着抽泣,因而大受上流社会小姐太太们的指责。在回家的途中,她公开承认自己与渥伦斯基同居,可卡列宁的回答却是:“严格地遵守外表的体面”,不要把渥伦斯基带到家里来。卡列宁的残酷自私使得安娜浑身发冷,她再也无法在这个家庭里生存,而她同渥伦斯基的公开结合却又把自己置于同上流社会对立的地位。于是,这个弱女子同上流社会之间,便展开了力量悬殊的殊死斗争。

  紧紧包围安娜的上流社会有三个集团。第一个是卡列宁为首的官僚集团,代表政界,惯于采用法律与专制来迫害进步的人们。第二个是老太婆莉济娅为首的虔信宗教的贵妇人集团,代表宗教界,“和一切教会和教派的最高权威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时常运用宗教力量来压迫安娜。第三个是特培茜代表的年轻贵族妇女集团,代表社交界,她们无耻,只是因为一只手牢牢地抓住了宫廷,才不至于堕落到娼妓的地位。她们向安娜关闭了社交界的大门,使得安娜无人可谈,无处容身,陷入了空前的孤立。正是这三个集团组成了密密的罗网,封锁着安娜的一切出路,最后把安娜逼得自杀。由于卡列宁是个权位显赫的高官,以致上流社会的男男女女们都争先恐后地为他效劳,自告奋勇充当迫害安娜的走卒。在这类官本位的社会态势下,勇敢而柔情的安娜已经无路可走了。她提出离婚,却没有人理睬;她提出带走儿子,却受到冷冰冰的拒绝,甚至她来到戏院里看看戏,也受到贵人们群起而攻之的起哄,以致于安娜遭受了终生难忘的侮辱。由于这个上流社会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势力又无孔不入,安娜像一只陷入网中的小鸟一样东躲西藏最后还是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可见,上流社会的残酷迫害,是导致安娜死亡的根本原因。

  渥伦斯基对爱情的冷淡则成为加速安娜死亡的催化剂,使得安娜陷入了空前的绝望和孤立无援的窘境。固然,作为一位洋溢青春活力的青年,他接受了个性解放时代潮流的感召,有一定的民主思想。他也有许多的优点,例如,他为人慷慨,把父亲留下来的绝大部分遗产都让给了哥哥,对下层人民也表现出一定的同情,在火车上看到一名铁路工人被压死了,立刻拿出200卢布,赠给孤苦无依的寡妇。他对安娜的爱情尽管时冷时热,却不乏真诚,否则聪明的安娜就不会把人生的希望捆绑在他身上。但是,他作为上流社会“花花公子的高级标本”,游戏人生,耽于享乐,整个思想观念都打上了上流社会的深深烙印。他根本不可能改变根深蒂固的贵族生活方式,整日沉迷于游猎、骑马、赌博。他有时候,劲头十足,号召安娜离开丈夫,两人重新开始新的生活,或者干脆逃到国外去当寓公。可是他回过头来仔细一想,便“清楚地看到还是避免那样做为好”。

  这是因为,功名心是他从小梦想,当他看到自己的同学谢尔普霍夫斯科依如今挂上了耀眼的将军肩章,而自己却是一个可怜巴巴的骑兵大尉,于是便妒嫉得眼睛流血,抱憾不已,为自己的爱情而大吃后悔药。他越来越感到委屈,感到自己为安娜牺牲得实在太多,为了爱情而把本可以辉煌一番的前途给毁了。谢尔普霍夫斯科依狠狠地教训这位昔日的老同学说:“女人是男子前程上的一个大障碍。

  爱上了一个女人,再要做什么事情就很难了。”这句话显然对渥伦斯基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他羞愧得“涨红了脸”。由于他觉得自己付出的的代价太大,对安娜的爱情也就必然冷淡下来。事实上,为了维系这个爱情,安娜也作出了最大的努力,她极力投渥伦斯基所好,每天都精心打扮,借以弥补双方年龄的差距;不愿意生孩子,借以保持苗条的体形;甚至还勉为其难地爱上了养马和体育运动,为的是培养同对方的共同语言。结果仍然堵不住渥伦斯基日益膨胀的功名心,以致双方不断地闹别扭,“公开承认感情完全冷淡了”。并且渥伦斯基不顾安娜的坚决反对,一定要进城去请母亲在财产委托书上签字,而把安娜冷落在一边。于是,维系生命的最后一根细线崩地一声断了,安娜已经走投无路,既不可能回到丈夫家里,也不可能继续这种难堪的同居生活,她年轻的身躯便奔向了飞驰的车轮,一颗美丽的灵魂便在瞬息之间灰飞烟灭。

  应该指出,渥伦斯基的确真诚地爱过安娜,他听到安娜死讯的时候,立刻变得苍老,“充满痛苦的面孔像石化了一样”,而且整整六个星期他对谁也不说话,几乎不吃东西。他唯一的选择,是报名当志愿兵上前线,在战场上毁灭自己无谓的生命。可见问题并不在于他不爱安娜,而是他无法理解安娜的严肃爱情,双方人生价值观的差距实在太大了。

  同时,安娜作为贵妇人的性格弱点也在这一悲剧中产生了十分严重的负面效应。安娜毕竟是柳立克王室的后代,她的血管里奔流的是贵族的基因,根深蒂固的贵族教养的因袭重负,使得她在这场殊死搏斗的人生大角逐中顾虑重重,痛苦万状。她接受了个性解放的影响,勇敢地保卫自己神圣的爱情权利,体现出英雄般的勇气和令人颤栗的人格力量,她那“我要爱,我要生活”的强劲呼声,回响着时代的召唤,时代的强音。另一方面,她又用贵族传统的人生价值观来看待自己的爱情,承认自己是“有罪的女人”,“堕落的女人”。她总是希望把爱情与“合法”联系起来,希望把代表“合法”的卡列宁同代表爱情的渥伦斯基合二而一,她便不停地做恶梦,梦见两个粗野的男人“同时对她滥施抚爱”。内心两种观念的剧烈冲突使她的灵魂布满伤痕,最后导致她精神崩溃而自杀。

  安娜形象具有永恒的魅力,她充盈的生命元气,不屈的叛逆精神,那种绝不向恶势力屈服的勇士气概,化作一曲生命的颂歌,其中每一个美丽的音符,都在读者胸膛中激发起对旧制度的憎恨与对新生活的渴望。

  拓展阅读:

  《安娜卡列尼娜》的创作背景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伟大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伟大著作。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于1828年俄历8月28日生于离图拉城不远的贵族庄园亚斯纳雅波里亚纳。1844年,托尔斯泰进入了喀山大学。在此期间,他读了卢梭的很多著作,深受卢梭思想的影响。后又从军,一边战斗一边读大量的书,并从事写作。从这时起,他开始了文学创作生涯。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托尔斯泰忙于进行农业改革,创作上的成就不多。60年代和70年代,是托尔斯泰创作的鼎盛时期。这个时期他创作了两部伟大的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创作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当时俄国正处于历史变动时期,古老的俄国受到西欧资本主义浪潮的猛烈冲击。作者在最初构思时,它的主题公局限于道德范围,意在谴责女主人公违反道德规范。但生活启示了托尔斯泰,使他对现实生活进行了深刻思索,提示出女主人公悲剧的社会原因,把小说的批判矛头指向了罪恶的社会。小说主要由两条线索构成。一条是写安娜卡列尼娜和伏伦斯基之间爱情婚姻的纠葛,展现了彼得堡上流社会、沙皇政府官场的生活;另一条写列文的精神探索以及他与吉提的家庭生活,展现了宗法制农村的甚或画面。

  安娜卡列尼娜爱情悲剧的原因

  一、动荡的社会和宗教及伦理道德。小说以史诗的笔调描写了资本主义冲击下俄国社会生活忽然人内心世界的躁动不安。展现了“一切都翻了个身,一切都刚刚开始安排”的时代特点。小说的悲剧气氛,死亡意识,焦灼不安的人物心态正是人物有损人的尊严的环境发生激烈冲突的产物。这种焦虑不安的气氛正是“一切都混乱了”的社会的特点,也是处于“阿尔扎玛斯的恐怖”之中的托尔斯泰自身精神状态的艺术外化。在这动荡的社会中安娜那原本就没有根基的爱情也必然会随风飘摆,最终以悲剧结束,这主要体现在安娜卧轨自杀后伏伦斯基选择投军上战场来为这一场爱情划上句号。

  十九世纪的俄国还处于一定的宗教束缚中而托尔斯泰对安娜的态度是矛盾的。他一方面认为安娜的追求合乎自然人性是合理的,另一方面,从宗教伦理道德观念来看,安娜又是缺乏理性的,她对爱情生活的追求有放纵情欲的成分存在。而安娜有着对生活的狂热渴望,这其中可以由压制她的那个自私伪善的上流社会本身来证明,可由卡列宁冷酷无情的行为来证明,这种反抗本身决定了安娜的性格与命运的悲剧。她和伏伦斯基在尽情地享受幸福与生活的欢乐之后对儿子的思念之苦和来自内心的谴责之痛逐渐使她难以忍受,来自社会的压力也使她的悲剧的阴影日益扩大。社会已宣判了她这个胆敢破坏既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人不受法律保护,上流社会拒绝这个“坏女人”,作为一个母亲,她因为“抛弃儿子”而遭到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说她为了“卑鄙的情欲”而不顾家庭的责任。凡是构成她幸福生活的东西都遭到了严厉的抨击。充满欺骗与伪善的上流社会对安娜的要求十分苛刻的。安娜的处境也就十分严峻了,她失去了支配自己命运的权利和可能,她内心的矛盾不断加剧。她一方面不顾一切得力图保卫和抓住已得到的爱和幸福,另一方面心底又时时升起“犯罪”的恐惧,随着时间的推移,恐惧感,危机感越来越烈。这种内心的矛盾与痛苦说明了她爱的追求的脆弱性,也是导致她精神分裂,走向毁灭的内在原因。一个动荡的社会使安娜的爱情左右摆动,而宗教和伦理伦理道德的束缚进一步扼杀了安娜的爱情进而产生了安娜的爱情悲剧。

  二、安娜的悲剧与其思想深处的矛盾冲突。安娜的内心深处存在着激烈的争取自由爱情和个人幸福与遵守贵族道德原则的冲突。安娜所生活的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正是俄国在政治、经济、思想、观念上发生剧变的时代,正如小说中描写的贵族庄园的没落和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结果,剧烈地改变着人们的阶级关系,那些名门望族不得不向出身低贱的商人低价拍卖田产,或者转向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商人、银行家、企业主发展的势力咄咄逼人,他们在社会上的地位日益显赫,俨然成为“新生活的主人”。资本主义给俄国社会带来的历史变革,不仅表现在经济生活方面,而且也表现在道德观念和社会风气方面,正如吉提的母亲发现,“近来世风日变,母亲的责任更难了”。她所看到的变化世风,是年轻一代要摆脱压抑、窒息人性的陈规旧俗,追求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和个性解放。少女们组织社团、聆听演讲,和男人们随意交谈,在街上独立驱车奔驰,遇到客人不再行屈膝礼了,“而且,最主要的,她们都坚定地相信选择丈夫是她们自由的事,并不关她们父母的事”。连守旧的老一代都说:“哎哟,现在是抛弃一切旧习惯的时候了。结婚的是青年人,并不是他们的父母;所以我们应当让青年人照他们自己所选择的去做吧。”不难看出,由于历史发展的必然,陈旧落后的封建习俗已成为人们要求个性解放、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羁绊。

  安娜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她试图挣脱封建婚姻的镣铐,争得享受生活、享受爱情的权利,她喊出了“我是一个活人。我要爱情,我要生活。”的心声。但安娜是显赫的鲁立克王朝的后裔,作为一个贵妇人,深受贵族思想的熏陶,是接受贵族阶级的教育成长起来的,耳濡目染了贵族社会的道德规范,因此,贵族社会的道德标准必然影响着她生活中的一举一动,由此使安娜一方面热烈追求自身的爱情,一方面又不自觉地尊奉着贵族的道德原则,从而使她人格分裂,她一方面恨卡列宁,咒骂他是“官僚机器”,八年来埋没了她的生气,窒息了她的生命,一面又对卡列宁怀着负罪感,称赞卡列宁“真是一个好人,是一个圣人”,同情他的“痛苦处境”,觉得自己的行为越轨,责骂自己是个“堕落的女人”;她一面不能忍受卡列宁那冷酷的生活,却又发自内心地把这种生活与正义道德合法联系在一起,把自己置于被告席上;她一面爱着伏伦斯基,一面又将其看作是诱使自己堕落的罪人,将自己在生活中承受的痛苦归罪于他;她一面认为自己比别的贵妇人光明磊落,一面又自责自己是“坏女人”。因此,安娜一方面需要爱情,大胆地追求爱情,另一方面又信奉贵族社会的道德准则,这造成安娜的大胆反抗行为,不仅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同时也得不到她自己的认可,她灵魂深处这两方面的内在矛盾至死都在折磨着她。

  拜伦曾说过:“男人的爱情是男人的一部分,女人的爱情是女人生命的整个的存在”,拜伦的这句名言,可说是一针见血地道出了男女两性对爱情的不同心态。安娜的悲剧从她自身来看,就是她在追求爱情,追求自我的过程中,把自己的全部感情和整个生命都奉献给了爱情,把她的爱情看作是她的“生命整个的存在”;而伏伦斯基则把他的爱情看作为他“生命的一部分”。安娜饱受在无爱的环境中生活的痛苦,所以一旦遇到所爱,就不顾一切地去追求。但是安娜的可悲之处在于,她没有将爱情视为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是将爱情与生活等同起来。在追求爱情幸福的过程中,把自己的全部感情和整个生命都献给爱情,把爱情看作是“生命的整个存在”,看成是生活的全部内容。安娜一再声名“我要爱情,我要生活”,这就意味着她将爱情和美好生活等同起来,把追求爱情当作生活的全部意义,认为追求爱情就是探索美好的生活,因而使得她的生活除了爱情之外别无他求。为了爱情她离开了家庭,抛弃了丈夫,丢下了珍爱的儿子,背叛了上流社会,可以说,她牺牲了她所能牺牲的一切。现在伏伦斯基成了她唯一的希望和寄托,如果再失去伏伦斯基的话,那么她将很难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下去。因此,可以说,她把全部的赌注都押在他身上,而这一次把安娜向悲剧的深渊中推了一把。安娜追求的爱情,是以真爱为基础的新的男女关系,在她眼里爱情就是生命本身,是她生命的全部。“我要爱情,我要生活,”这就是她的全部生命。在得到伏伦斯基的爱情后,她的全部的生活内容便是爱情,为了爱情,她甚至一度忘记了儿子。来自上流社会的流言蜚语,她可以以极大的耐力去忍受,对儿子的爱和思念也可暂放在一边,内心的痛苦、矛盾不断地折磨她,而她都可以用对爱情的追求和忠诚去抵挡来自各方的压力。爱情成了她生活的唯一希望,安娜既已成了抛夫弃子的叛逆者,落入世俗谩骂、攻击的海水中,她的爱情就是那救命的稻草,本就无法救命,而安娜偏执着于它,一门心思地依靠它,结果只能落得个悲惨的下场。

  三、安娜的情人伏伦斯基不能脱离所生活的环境和社会,对安娜感情淡化,两个人之间的个性具有一定的差异。伏伦斯基是俄国上流社会中一个标准的公子哥,在遇到吉提和安娜之前,他曾和多个女子产生过感情。在原文中列夫·托尔斯泰是这样写的:伏伦斯基从来没有过真正的家庭生活。他自己是在贵胄军官学校教育成长的。毕业的时候,他是个风头十足的青年军官,很快就加入了彼得堡富有军官的圈子。他虽然有时也涉足彼得堡的社交界,但他的风流韵事却都发生在社交界之外。在经历了彼得堡奢侈放荡的生活之后,他在莫斯科初次尝到了同一位纯洁可爱而又倾心于他的上流社会姑娘接近的乐趣。他根本没有想到,他同吉娣接近会产生什么不良后果。结婚这件事在他永远是无法想象的。他不仅不喜欢家庭生活,而且从他们这批单身汉的观点看来,成立家庭,特别是做一个丈夫,是很别扭,很不习惯,简直是十分可笑的。

  由此可知,伏伦斯基在爱情和婚姻这个问题上是随意的,在他的骨子的深处,他始终是单身汉的观点——成立家庭,特别是做一个丈夫,是很别扭,很不习惯,简直是十分可笑的。当他在遇到安娜以后,他被安娜的美貌和气质彻底的迷住了,“渥伦斯基发现她脸上有一股被压抑着的生气,从她那双亮晶晶的眼睛和笑盈盈的樱唇中掠过,”安娜脸上的这一股压抑着的生气给了渥沦斯基别有的新鲜感,于是他放弃了吉娣给他的“同一位纯洁可爱而又倾心于他的上流社会姑娘接近的乐趣”进而迷恋上了安娜。

  他们之间根本不存在共同的志趣和爱好,伏伦斯基的爱好是赛马、打猎、赌博,而安娜为了能够更好的拴住伏伦斯基开始培养她对赛马、打猎、赌博的兴趣,并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自己的化妆和美容上面,想尽量的缩小他和她在外貌上的年龄差别,并期望用自己的色相来迷住伏伦斯基。另外,他们的价值追求有根本的差别:安娜可以说是一个纯粹的性情中人,感性思维是他的主要思维方式,而伏伦斯基除了人长的比安娜的丈夫卡列宁好看一点外,并无其它优点可言。虽然他在追求安娜的过程中表现出特有的温情,并且为了安娜放弃了皇家卫队军职,放弃了对家产的继承权。但当他们的经济出现危机的时候,他就后悔了,后悔自己一时冲动放弃了自己一生的追求——加官进爵。在最后,他失去了关心安娜的热情,跑到他母亲那里让他的母亲在财产委托书上签字。

  这份没有牢固根基的爱情,从其开始就注定了它悲惨的结局。恋爱双方的互不了解、冷漠和猜疑是把安娜推向死亡的主要原因。他们从国外回到俄国以后,安娜的最大愿望就是去看一下她的儿子谢辽沙,但伏伦斯基无法理解安娜的这份感情,对安娜的愿望漠不关心,而安娜自己也不敢和他谈论这个问题,在安娜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安娜不敢向她生命中唯一的亲人张开求援之口,而伏伦斯基没有意识到他此时应该向她伸出援助之手。

  另外,回国后的安娜因为违反了上层社会“游戏”的基本规则,而不再被贵族社会接纳。为此,安娜痛苦不堪,除了和杜丽见面以后,几乎把自己封闭在家里。这种自闭使她的神经变的脆弱和敏感。而伏伦斯基并没有意识到安娜的这种心理变化,依旧努力地想恢复自己在上流社会中的地位,并且在这努力中过的津津有味。从此,安娜和伏伦斯基的爱情生活变得乏味,安娜对爱情的失望使得她神志不清,成为为她自杀前兆。这也构成了安娜爱情悲剧的原因。

  “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之一《安娜卡列尼娜》的开卷语。总的来说安娜·卡列尼娜是一个具有及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想的贵族妇女。她不满于封建婚姻,追求真挚自由的爱情。当她不顾丈夫的威胁,公然与青年军官伏伦斯基结合在一起时,整个上流社会就一起向她施加种种可怕的侮辱和非难。但花花公子伏伦斯基却背叛了她。安娜付出了失去家庭、儿子和社会地位的高昂代价,真挚自由的爱情不仅没找到,而且陷入难堪的处境,她再也无法生活下去,于是以自杀的方式向这个社会提出了最严正的抗议。

  然而作为贵族社会思想道德的叛逆者,安娜追求的虽然只是个人的爱情自由,采用的也只是个人反抗的方式,但她勇于面对整个上流社会,誓死不做虚伪的社会道德的俘虏:在冲破封建束缚,反抗社会压迫方面,她做到了处在她那个地位和环境中所可能做到的一切。这对当时的贵族资产阶级社会,具有深刻的批判揭露意义。托尔斯泰由于世界观的矛盾,在同情安娜不幸遭遇的同时,又从宗教伦理观念出发,谴责安娜缺乏忍让的宗教感情,没尽到做妻子和母亲的责任。为此塑造了在爱情问题上能够迷途知返的吉提和忍辱求全的杜丽的理想形象来和安娜进行对照,用列文和吉提的理想化的幸福家庭来和安娜的不幸福的家庭相比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安娜及其悲剧的批判力量。

【安娜卡列尼娜人物形象分析】相关文章:

安娜卡列尼娜的人物形象分析04-02

安娜卡列尼娜英文经典语录03-18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心得09-27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09-01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09-15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03-15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04-30

2022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04-11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心得15篇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