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词

汉服礼仪展示解说词

时间:2021-11-22 19:08:20 解说词 我要投稿

汉服礼仪展示解说词

汉服,又称“华夏衣冠”。最初指古代汉人的服饰,故称“汉服”。 《左传》疏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服饰礼仪是我们华夏民族的象征,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与内涵。

汉服礼仪展示解说词

自“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汉服至今已传承了四千多年,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服装之一。汉服有许多种样式,主要有“上衣下裳”制、“深衣”制、“襦裙”制等。

曲裾,深衣的一种,续衽钩边,下摆回环曲折,庄重大气,是最隆重的礼服。曲裾有很多种款式,单绕、双绕、三绕、鱼尾、燕尾及短曲。

齐胸襦裙,上襦窄袖,高腰且胸前系带,属常服,这种飘逸优美的款式,是隋唐五代时期常见的一种女子襦裙。

汉服的礼仪除了立容、坐容等,最重要的是行礼,即我们常说的“作揖”。揖礼也有分许多种。

男子对父辈、长辈行大礼,左手压右手加额,保持头手一致鞠躬90°起身,手势四指并拢,拇指相扣,浑然一体,如天地自圆。

女子拜礼,右手压左手,合拢放在胸前,微屈膝,微低头,以示敬意。

男子平辈相见,行正规揖礼,左手压右手,举手齐眉,鞠躬45度,然后起身。 女子万福礼,双手握拳,右手在上,轻轻交叠于胸前,双脚并拢,微屈膝,微低头,口道:“万福”。

抱拳揖礼,又称“拱手”,右手抱拳,左手自然覆于其上,从胸前向外平推,以示“勇不滋乱”,故尤以习武者为常用。

执子之手,十指相扣,旋转回绕,手腕相接。死生契阔,与子成说。这是一个古老的仪式,代表着至死不渝的誓言,是我们独有的东方式的浪漫。

巍巍华夏,泱泱大国。中国古称礼仪之邦,服饰礼仪文化博大精深,今天我们展出的仅仅是其中的冰山一角、沧海一粟。华夏复兴,衣冠先行。人文学院师生携手,希望以复兴民族礼仪为载体,重温昔日的强汉盛唐,重拾我华夏文明的灿烂与辉煌。

汉服礼仪展示解说词 [篇2]

汉族,古称华夏族;汉族人民的传统服饰,简称汉服。自“皇帝重衣裳而天下治”至明朝末年,汉服以传承了四千多年,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服装之一。

1 现在展示的是比甲,曳撒。

曳撒,是明代起源的男子服装之一,为皇帝,皇子和文武百官日常穿着的性质,为交领右衽,后面是一整块,前面分上下两截,腰部以下做马面褶,大褶上有小褶,左右分别有两片马耳;

比甲,是一种无袖无领的对襟马甲,类似于后来的背心,后传入蒙古一般穿在大袖衫或袄子外面,多为贵族穿着。

2现在展示的是曲裾,深衣。

深衣,大部分衣袖较宽大,下裳一般为十二片缝合,后背有一条垂直的.中缝,表示做人要正直,衣服下摆是水平的,表示处事要公平;

曲裾,衣服的前后片是由下往上歪曲缠绕的所以称为曲裾,衣领互相交叉,衣襟的左片压于右片之上,系于右腰固定。从正面看,像小写的“Y”字,称为交领右衽。

3现在展示的是圆领袍,齐胸襦裙。

圆领袍,产生于隋唐,是唐代男子的主要服饰,后世成为政府官员通常穿着的款式,也常做汉族男子的结婚礼服;

齐胸襦裙,古称束腰襦裙,儒,就是上衣,裙子高束于胸下,一般配有披帛,使人显得很高挑,雍容,大气。是唐朝最兴盛的服装形制。

4现在展示的是大氅,半臂。

大氅,属于男士外衣,有领子,袖子,原为大衣,并不属于披风; 半臂又称半袖,是从魏晋以来上襦发展而出的一种无领、对襟短外衣,它的特征是袖长及肘,身长及腰。 以小带子当胸结住。因领口宽大,穿时袒露上胸。多穿在衫襦之外。 5现在展示的是齐腰襦裙,袄裙。

齐腰襦裙,有交领齐腰和对襟齐腰两种形制,上衣为交领,下裳为围合式长裙,齐腰襦

裙裙腰与腰部平齐 上儒一般束在裙子里面,并用腰带齐腰固定。 袄裙,也称明制襦裙,上儒多为收袖口的琵琶袖,袖口可有缘边,领子为护领,上衣穿在裙子外面。下面常搭配马面和普通褶裙。

【汉服礼仪展示解说词】相关文章:

关于礼仪展示的解说词11-24

礼仪展示表演解说词范文推荐11-25

护士礼仪展示解说词经典范文11-25

与礼同行2017礼仪展示解说词05-13

班级展示解说词11-24

服装展示解说词介绍服装的解说词11-25

华裳汉服社汉服展示的演讲稿06-22

班艺教展示解说词05-14

运动会展示的解说词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