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报材料

英山小学特色学校创建汇报材料

时间:2017-05-06 汇报材料 我要投稿

英山小学特色学校创建汇报材料

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开展素质教育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的要求,为提高我校师生的文明习惯,大兴礼仪之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上新台阶,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稳步推进,我校自2017年初提出了创建礼仪文化特色学校的目标。现在就此项工汇报如下:

英山小学特色学校创建汇报材料

一、特色创建的背景

鄂城新区英山小学地处鄂州市东大门,与日益繁华的新市区毗邻,是一所校园环境优美、硬件设施齐全、管理规范科学的小学。学校现有5个教学班,19名专任教师,一直以来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培养学生特长,办学成果显著,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可和肯定。

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积极弘扬传统文化,树立了“明礼、立人”的育人宗旨,将礼仪文化教育与熏陶作为塑造未来栋梁之才的有效途径,谱写了校园特色创建的崭新篇章。

二、特色创建实践

(一)领导重视,三个“保证”

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特色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组织、指导创建工作;各部门负责人具体落实,协作分工,齐抓共管。 明确做到三个“保证”:1.课程保证。将课堂教学作为礼仪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坚持利用各学科教学渗透礼仪文明教育,开设校本礼仪课程,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开展不同内容和形式的礼仪文明教

育。2.教材保证。我们以《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结合学校的实际,汇集教师的智慧,自编校本教材《英山小学礼仪文明教育读本》,作为每周一次的礼仪文明教育课的专用课本。课本内容涵盖尊师礼仪、课堂礼仪、集会礼仪、交往礼仪、家庭礼仪、个人礼仪和健康心理等七个方面,以通俗的文字和直观的图片教授学生各方面文明行为、习惯、素养等。3.师资保证。设立专职教师,定期开展教师礼仪文化知识技能培训,培养出了一批“1+1”型教师,让4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在教好一门主要任教学科的同时,还能胜任一门校本课程教学。

(二)营造氛围,美化环境

以宣传造势。通过倡议书、宣传栏、班队会、国旗下的讲话等多种形式将礼仪文化传播到每一位教师、每一个学生心中。每天早上7点30分,学校广播准时播放《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朗诵录音。

让环境说话。教室、走廊、各功能室、操场张贴文明礼仪画像、名言警句、促人奋进的标语;设置了17米长的礼仪文化墙,其内容包括礼仪教育的意义、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等方面的文字图片,成为校园礼仪文化教育的一处亮点;校训、校风、班训、班规等制订做到与礼仪文化主题紧密契合,并设置于校园和教室的显眼处。

用成果展示。在宣传栏内开辟学生作品栏,张贴学生礼仪文化主题绘画、书法、习作、手抄报等作品,定期更新,让学生在富于鲜明个性的宣传栏中去体验、去感悟、去接受无声的教育。

(三)加强教育,感受礼仪

各班每周坚持利用班会课、礼仪文化课时间对学生进行礼仪知识的教育。针对低中高年级不同学段的学生,结合《英山小学礼仪文明教育读本》实施不同要求的礼仪教育。通过反复抓、抓反复,做到扎扎实实、坚持不懈,让文明礼仪的种子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开花,使学生的文明意识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

教师做好行为示范,为学生树立榜样。要求师生在校园内,任何场合都讲普通话,使用文明语言,营造和谐师生关系。要求教师在课上、课下都能做到仪表端庄大方,仪容和蔼可亲,举止文明规范。

长期开展经典诵读。各年级精心选编经典诵读篇目,利用晨读、主题班会、语文课、思品课等时间开展诵读,教师注意深入浅出向学生讲解经典,鼓励学生课余时间讨论、学习经典,让经典成为学生感知传统悠久文化的生动教材。将经典诵读纳入班主任工作考评范围,切实做到让每名学生每学期至少能背诵一篇经典诗文,定期开展经典诵读竞赛、读经讨论、感受经典征文等活动。

(四)开展活动,注重养成

抓文明礼仪细节,落实“六好”。从“把话说好、把路走好、把课上好、把字写好、把操作好、把地扫好”的“六好”入手,一点一滴抓好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将“六好”要求悬挂在德育墙上,将具体细则下发给每个学生,利用校园广播、班会、课间等时间教会学生要怎样去做。学校成立礼仪巡查监督岗,奖惩文明礼仪日查日报制度,发现学生有不规范的行为举止,随时记录,随时整改,并建立评比、奖惩机制。

成立学生礼仪队,向学生示范文明礼仪。我校成立了鄂城区第一支学生礼仪队,队员们统一佩戴标识,配合老师负责两方面的工作:每天早上7点30分,在校门口迎接师生到校,向老师敬礼,向学生问好;每天在指定区域巡视,查纠不文明行为,记录校园里的文明礼仪先进人物和事迹。礼仪队队员以身示范,以点带面,对学校的文明礼仪教育形成了很好的示范效应。

《英山小学特色学校创建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