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解决师生冲突

时间:2022-11-10 10:21:32 解决方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如何有效解决师生冲突

  在师生的相处过程中,免不了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或冲突,问题处理得当,会加深师生情谊,促进后续工作有效开展,倘若处理不好,会进一步恶化师生关系,对后续教育产生严重影响。如何有效处理师生冲突?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如何有效解决师生冲突 篇1

  1.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一个老师的学生观,就是我们如何看待学生。学生是一个个处于人生发展成长期的,有思想、有观念的鲜活个体。他们有着自己对周围世界的探索、了解、认识和看法,由于心智的不够成熟和社会阅历的不足,他们对周围人、事、环境的看法和自己的言行举止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作为老师,我们要允许学生出现“成长性”的不足或者“幼稚”,甚至是“不可理喻”,把它们看作是学生成长中的一个现象或者一个部分。只有我们接纳了学生,我们才可能了解学生想法、看法和困惑,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从“抗争”的状态中走出来,以更加理性、积极和有效的方式应对自己遇到的问题。

  (1)我们批评学生要留有余地,不能把学生的错误与学生的人品人格混为一谈;不能因为学生犯了几次错误就据此对这个学生下结论、贴标签;不能从人格人品上否定学生,把学生至于绝望境地。否则就免不了出现学生的“拼死抵抗”。

  (2)改变对学生的认识和看法。正在成长的少年儿童也难免犯错误,所以老师要尽力善待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并努力通过优点的发现去促进学生成长。

  (3)允许学生犯错误,不等于纵容学生犯错误、干坏事。允许学生犯错误,是承认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犯错误是客观存在的,有的甚至是难以避免的,但这样不等于说老师可以等闲视之,任其发展。相反,应通过适当的方式激发学生内在的能量去认识和改变自己不适当的行为。

  (4)老师不一定永远正确。老师首先是一个普通人,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的人,一个普通人,然后才是一个老师。所以,我们有时也会有些不合适或者错误言行,这是正常的。不因为我们是老师就没有或者不允许别人提及,或者为了面子也要硬撑下去,致使冲突升级。作为老师,要努力减少不合适的言行,但如果出现了,一个知错敢认、知错能改的老师也同样可以成为一个受学生尊敬和欢迎的人。

  2.接纳学生,用肯定、认可和引导代替指责、训斥。

  与人交往和互动中我们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如果一个人接受我们、理解我们,我们就会愿意跟他交往和相处,否则就不愿意和他交往相处,甚至会有意地远离或排斥。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自我观念和独立意识越来越强,他们希望能被周围的人尤其是师长认可、肯定,加上正值青少年期的学生是情绪与行动极易冲动的时期,指责、训斥或者一些过激的行为可能不仅达不到我们原有的目的,而且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导致冲突。

  在发生师生冲突的时候,老师要愿意花时间去聆听学生的真实感受,衷心接纳学生的意见与感受,并进一步乐于帮学生找出问题的症结、解决问题,而不是,急于表达自己的看法,急于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去做。这样不仅有利于冲突的澄清和处理,也有利于师生关系的进一步优化。

  3.尊重学生,坚持让学生把话说完。

  在教育教学中,听话的学生常常讨老师的喜欢,爱“顶嘴”的学生却往往遭到老师的训斥。在出现问题尤其是发生冲突时,这些“经常被批评、训斥”的学生往往会被有意无意地被剥夺了解释的权利。其实,学生犯了错误试图找出理由,是为了求得老师对自己的谅解,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如果老师武断地阻止学生申辩,学生会认为老师不相信自己。同时,对老师这种蛮横的做法,学生虽不敢言,但内心不服,以后学生即使被误解也不会再申辩了。从表面看,好像学生被征服了,老师的批评有了效果。其实,学生会由此形成一种敌对心理:表面上忍气吞声地对待老师的训斥,实际上把训斥当成耳边风,甚至在内心深处生出了更多的怨恨。而且,一旦种下逆反的种子,冲突就在所难免了。

  4.当师生发生冲突时,作为老师一定要努力保持冷静,切不可大发雷霆。

  在发生师生冲突尤其是突发性事件时,一般老师习惯迅速处理。但此时可能我们和学生都处在生气、压抑、不满等负性情绪之中,此时急于处理问题难免说出过激的话,做出过激的事。此时,面对师生冲突,作为老师首先要保持冷静,切不可跟着感觉走,大发脾气或者一走了之。而是要先试着处理自己内心冒出来的情绪,在短暂的停顿、深呼吸或借着板书的机会让自己内心的情绪得以平静。切忌用过激的言语和行为进一步激化矛盾,当然也不能用体罚的方式解决冲突,而应迅速考虑引起冲突的原因,采取适当的方式加以应对。

  在处理与学生的冲突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如何有效解决师生冲突》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1)学生正在极度恐惧、伤心的时候不要处理。现在的中学生独生子女比较多,整体上讲挫折承受力不强,在重大失误面前会产生非常脆弱。有时会做出反常,甚至出格的事来。此时老师如果非要穷追不舍,有可能会产生意料不到的严重后果。

  (2)上课之前的事不要急于处理。上课之前,时间紧张,处理问题可能会应学生上课的状态和情绪,甚至因为老师处理而在急躁中出现简单、粗暴。如果不是非立刻解决不可,一定要缓一缓。

  (3)放学之前不要急于处理。

  5.多方携手形成教育的合力,但努力靠自己解决问题。

  有些老师在遇到学生的顶撞、不服从管理等不当行为时,习惯找领导给学生处分或者喊家长来教训孩子。这种做法有时看来是“有效”的,好像学生“顺服了”,但在学生心里却可能会认为老师无计可施。他反而会有“得胜”的感觉,瞧不起老师,使师生矛盾无法真正解决。所以,作为生活老师,如果可能,还是努力把问题化解在自己那里,而不是直接交由班主任或教育处处理,那样可能表面上解决了问题,省了心,实际上却可能造成师生间的隔阂,或者引起学生的不满,为以后的管理埋下祸根。

  当然,对于一些重大矛盾需要学校、领导、家长配合也是必要的。更重要的是在学生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和班主任加强沟通,携手努力,形成教育的合力。当然,这种合力的形成和作用的发挥更多地还是在日常教育过程中而不是在发生冲突或者学生出现问题之后。如果是一种后续的教育手段要注意试着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让他意识到大家希望他能有一个更好的'发展,而不是联合起来“整治”他。

  6.快刀斩乱麻,但不能一斩了之。

  有时一些突发的事件或冲突需要立即加以控制和处理,否则就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此时,就需要老师“快刀斩乱麻”,先通过提高声音、大声呵斥、强行控制等手段稳住局势。此时控制住了局面,可能学生的一些行为举止也停止了,但事情并没有解决。作为老师,要在双方平静的状态下,与学生深入的沟通和交谈,让学生明白问题出在了哪里?该如何解决?老师又为何要采取那种方式?从而在交流和沟通中让问题得以真正的化解。中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逆反心理很强,“硬”的批评后,还需“软”的教育。让学生通过老师持续的教育和自身的反省,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反思所处理问题的方法和分寸是否恰当,如不恰当,就要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补救。

  7.讲究学生教育的艺术。

  (1)体面地退一步。

  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句话也适应于师生矛盾冲突的解决。特定情况下,老师理智地让一步,不但不会损失老师的尊严,反而会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因为当我们都处在情绪之中时,是没有办法真正解决问题的,如果都带着情绪去处理还会让冲突升级,让情况变得更糟。

  师生矛盾冲突后,应该说没有赢家,损失最大是老师,所以果断地结束冲突是明智之举。也就是说,在冲突进入初始阶段,老师就该果断地结束。不要与学生争一时之高低。冲突时间越长,老师损失越大,即使是胜了,也是惨胜。

  (2)适当运用肢体语言。

  老师在与学生沟通时,是直接面对学生的,点头和微笑可用来表示对学生的关切,有时用一些肢体语言,效果会更好。所以,微笑、点头、轻轻拍拍学生的肩膀等都是一种沟通。但要注意的是,对于中学阶段的孩子尽可能的不要摸他们的头,尤其是男孩子,随着学生成人感的增强,这个动作会让他们感觉老师还是把他们当作小孩子,内心会出现不舒服的感觉。

  (3)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中学时期是自尊心很强的时期,同时因为阅历、心智不够成熟等原因不能正确的对待别人的看法和评价。作为生活老师,我们在管理中要对事不对人,学生出了问题之后具体地告诉学生问题出在哪里了,为什么出了问题,然后努力引导他去解决问题。切忌用讽刺、挖苦等方式去批评、指责学生,或者因为一件事或出了几次问题就给学生下结论、贴标签,什么没出息、没脸没皮等等的话不要说。

  (4)要把带有指责意味的“你”改成表述、说明的“我”。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是想让他明白事情和道理,而不是在指责他。

  (5)肯定和认可会让学生更充满干劲。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们不能有意无意地要求不同的学生都能达到一个标准,对学生表现出来的一些好的行为要及时、公开的提出来,而批评一般不宜公开。

  (6)说有效的不是应该的。

  在教育教学中,要说有效的不是应该的。按照要求和常理而言,学生做的一些事情的确是不合适的,但我们教育和管理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知道不合适(很多时候学生也已经明白),也不是批评、训斥学生,而是让学生能够改正不适当的行为。所以,我们应当努力说有效的,就是能让学生听进去,触动学生内心并愿意努力去克服和改正。在管理和引导学生的过程中我们要多做正性的引导,少做负性的批评。

  《如何有效解决师生冲突》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去喝酒的男人……

  你就不能学点好!

  不要想红色的苹果;想绿色的葡萄。

  8.以正确的老师威信影响学生。

  老师在处理冲突时,要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公平、公正、合理地处理冲突,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老师威信没有强迫的意思,也没有强制性的力量。它不只是权力,它是学生对老师的尊重,是学生对老师的报答,是学生对老师的评价。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的老师为了树立其威信,采用“高压”的手段,动辄恐吓、斥责、挖苦或体罚学生,结果适得其反。学生敢怒而不敢言,就会形成反感情绪,这种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心理危机或者爆发出来产生师生冲突。

  9.加强沟通,增进理解。

  老师与学生沟通之间,需多花点时间去了解学生,可利用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机会与学生闲聊,询问是否有学习或生活上的困难。老师真心乐意去帮助学生,必会让学生感受到温馨、亲切,自然会想多亲近老师。

  沟通是构建和谐、理解型师生关系的基础。只有通过交流,交谈,交心,才能做到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融合。而沟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师生之间只有通过各种活动和交往,进行情感联络及信息交流,才能化解矛盾,增进理解,减少冲突的发生。

  良好的关系是一笔财富,更是一种有效的教育资源。在孩子和父母之间是这样,在师生之间也是这样。而良好关系的建立是以彼此了解,并能逐步实现互相理解为基础的。所以,作为教师,平时要注意和学生的沟通。

  10.与家长保持顺畅的沟通。

  在学生的成长中,教师和家长的责任虽然不同,但在学生管理和教育中的方向和目标是一致的,在管理中我们要在和家长的沟通中形成家校的合力。所以,作为教师要多跟家长进行沟通,互通信息,而不是等到学生出了问题或者出了自己处理不了的问题再去找家长。没有哪个家长喜欢听别人说自己孩子不好,等到出了问题再去找家长也会影响我们跟学生的关系和相处。

  在与家长的沟通中,遇到问题时我们要如实地说明问题,说出自己的看法、分析和意见;此外,我们更要说明学生好的变化和和进步,让家长了解学生的状况、变化并对他们进行肯定和表扬。

  11.用幽默化解问题。

  学生出现一些不符合要求和规定的行为总是难免的,但不同的处理方式带来的效果却可能有很大不同,甚至完全相反。如果我们因为一个学生的问题而多次或长时间纠正或者批评,不但被批评者会有情绪,其他的同学因为受影响而出现情绪,甚至对老师产生意见。如果我们用点幽默的话,有些问题可能就在无形中被化解了。

  某班有个学生在上课时总是下意识地会用手敲击桌面,声音很响,影响了别的同学也影响了老师讲课,尽管被多次批评,但他有时还是会下意识地去敲。一天,在新来的语文老师的课上,他又开始敲了。语文老师听了之后没有直接批评他,而是说:哦,我们的课上还有伴奏,同学们真是多才多艺!不过呢,现在暂时不需要伴奏,等需要的时候我会告诉大家的,好吗?听了老师的话,那个同学很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12.真诚对待学生,真心关爱学生。

  和其他老师一样,作为生活老师我们也要真诚地对待和关爱学生,这样我们才能和学生更好地相处。当我们真心对学生好的时候学生是可以感知到的,尽管有时他们还会和我们闹情绪,但当学生感到老师的真心时他们不会和老师起大的冲突。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如果有可能我们在教育的同时也要给他们提出可行的方法和建议。

  13.人前表扬,人后批评

  作为生活老师,在宿舍管理过程中批评学生是难免的,但要注意的是尽可能地做到人后批评。中学时期是自尊心和自我意识迅速增强的时期,他们很在乎别人尤其是同龄人的看法,都希望给别人留个好印象。所以,一般情况下不要在很多同学之前批评人。而对学生进步和好的表现的表扬则要当着大家的面进行,表扬应当是如实的、具体的,这样会更容易出动学生的内心。尽管有人可能对批评或表扬好像没有什么反应,但其内心还是会出现不好的或者好的体验和情绪,当体验和情绪出现时,影响就已经发生了。

  14.就事论事,不要秋后算账。

  在宿舍管理中,学生出现问题之后我们批评教育学生是正当的,但要就事论事,说清楚事情和方法就行了,切忌就事论人,因为某件事或几件事就对学生下结论、贴标签。

  另外遇到问题要采取适当方式及时处理,不要把学生的问题攒到一起处理,或者把某个学生的问题积累起来“秋后算账”。这样做一是不利于学生问题的解决,延误教育的机会;二是容易导致发火、贴标签等行为。

  15.抓好养成教育。

  在教育教学中养成教育是很重要的一项教育内容,就是从入校开始就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作息等习惯,当学生逐步适应之后,出现的问题就会越来越少。可能最初的时候会有些费神费力,但当学生习惯养成之后就可以少花费精力了。如果最初不注意引导和养成教育,等学生形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之后,再去改可能就费时费力也效果不佳,甚至还可能会引发师生冲突。

  如何有效解决师生冲突 篇2

  有人惊呼,现在的学生怎么了。竟然跟老师吵嘴?甚至出现伤害老师的极端事件。老师和学生朝夕相处,难免产生矛盾。面对矛盾,老师如果缺少理智,采取过激言行,往往导致矛盾激化,进而演变成冲突。而师生冲突必然伤害师生身心,导致教育的失败。那么。如何理性地化解师生矛盾,避免对抗性冲突呢?

  一、从自我出发,做一个出色的老师

  一般来说,受学生尊敬的老师很少与学生发生冲突。因为受到学生尊敬的老师往往有自己的优势,比如过硬的教学基本功、高度的敬业精神、风趣幽默的谈吐、整洁洒脱的衣着仪容、健康向上的心态、轻松愉悦的表情、正直豁达的个性、廉洁无私的品行,甚至精湛的绝活……

  但是,说实话,如今当老师越来越难。现在的学生眼光高、想法多、胆子大。老师要形成自身的优势,仅靠大学里所学的那点东西,肯定杯水车薪,没点真功夫,还真拿不下教育这“瓷器活儿”。“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出色,必须不断学习、不断追求。知识要不断更新,吐故纳新;思想要不断升级,与时俱进;身体要经常锻炼,活力四射;爱好要广泛,懂点时尚。终身学习不仅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更是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二、用表扬代替斥责,师爱使学生平和

  那些容易与老师发生冲突的“问题学生”,在班里往往得不到老师的表扬。老师习惯于对他们大声斥责、批评,却极少关心、关注他们。久而久之,这些学生便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于是破罐子破摔,以至耽误自己的一生。

  其实,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有时候,缺点也正是优点,优点也恰是缺点。任何人都会有缺点,也肯定有优点。我们应该用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审视学生。如果我们真心爱学生,一定会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对于“问题学生”,老师若能用表扬代替斥责,用关爱使他们的心回归班集体之中,他们一定会因为感激而平和,因为回归而自爱。

  三、让学生把话说完,创造对话的机会

  在生活当中,听话的学生常常讨老师的喜欢,爱“顶嘴”的学生却往往遭到老师的训斥。被剥夺解释的权利。学生犯了错误试图找出理由,是为了求得老师对自己的谅解,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如果老师武断地阻止学生申辩,学生会认为老师不相信自己。同时,对老师这种蛮横的做法,学生虽不敢言,但内心不服,以后学生即使被误解也不会再申辩了。从表面看,好像学生被征服了,老师的批评有了效果。其实,学生会由此形成一种敌对心理:表面上忍气吞声地对待老师的训斥,实际上把训斥当成耳边风,甚至在内心深处生出了更多的怨恨。而且,一旦种下逆反的种子,冲突就在所难免了。

  另外,一些学生犯错误,往往是由于认识水平有限,他们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以才跟老师争辩。如果这时不给学生争辩的机会,不让他通过“顶嘴”来分清是非,就无法真正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错误的认识得不到纠正,会影响到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

  所以,老师应该有足够的民主作风,切忌为了面子而置学生的“苦衷”于不顾。要有耐心,真诚地倾听学生的理由,要营造一种辩论的氛围,让学生们相互辩论,甚至多次辩论。真理越辩越明,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明理。学生的创造性也会得到保护和开发,从而终身受益。更重要的是,学会倾听,可以让我们减少“冤假错案”。

  四、智慧的妥协是一种美丽,会把学生发展的路拓宽

  一个巴掌拍不响,发生冲突肯定是双方互不相让。客观地说,在冲突当中,老师起着决定作用,是事态演变的主导方。误解学生、语言失控、行为失控等等,都是表面现象,本质上是我们缺少平等思想,缺少对学生的尊重,缺少多元化意识。

  从某种角度说,因材施教其实就是妥协,是一种智慧的妥协。不要强人所难。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多样性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这个社会需要知识分子,也需要农民、环卫工人、汽车司机……我们没有必要,事实上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大学生。老师们,让我们学会妥协,就让学生像花儿一样,自由地开放吧!

  师生之间和谐相处,共同进步,才是真正成功的教育。

  如何有效解决师生冲突 篇3

  师生冲突,在教育当中是一种常态,是一种客观存在。那么,冲突是怎么产生的呢?我们应该怎样去应对呢?可能的情况很多,很难穷尽,在我看来,主要有三。

  一是认知差异。

  学生和老师是两代人,年龄、阅历、学长环境、思维方式、情感和个性都有很大的差异,这就决定了,他们对同一个事情会不同的看法,分歧自然在所难免。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出现不同程度的冲突也在情理之中。

  具体的对策是,求同存异。师生关系的建立和维护,老师始终占有主动权,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们老师要坚定不移地相信,任何事情是有不同的解读的,而我们,未必是绝对掌握真理的一方。如此思考,能对学生的行为,多一份理解和接纳,规避冲突的风险。

  二是管理过度。

  学生作为未成年人,没有监管容易放任自流,作为教师应该秉持爱心与责任,严格管理服务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不过,我们也清晰地看到,冲突更容易发生在特别负责的老师身上。毕竟,管理过度,死盯学生不放,学生会感到压抑,甚至错误地认为老师吹毛求疵和他过不去,最终导致冲突的发生。

  具体的对策是,学会屏蔽。班级里有乖巧懂事的,也一定有调皮捣蛋甚至屡教不改的'。学生的差异,决定了教育很难一刀切,一定要拿捏好那个度。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改变不良习惯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对于那些没有改变愿望的,只要不是原则问题,必要的时候可以选择忽视甚至是屏蔽。屏蔽不是放任,而是给他适度的空间,为的是让他更好的成长。毕竟,长久持续的否定,于谁都是不痛快的体验,激发不了学生成长的欲望,老师也体验不到教育的幸福,更多的是教育的挫败。作为老师,学会眼里能揉进沙,或许,对老师和学生都是极好的!

  三是方法不当。

  好方法事半功倍,方法不当适得其反。纵观很多师生冲突,正是源于方法不当,或语气过于强硬,或措辞令人不悦,或胡乱下结论,或处罚力度超限,等等。某一种方法,放在一个学生身上是可行的,放在另外学生的身上,可能是他不能接受的。方法妥不妥当,也是因人而异的,但总体的评价的标准还是客观存在的。

  具体的对策是,有话好好说。曾经,有个寝室屡屡扣分,我在教室里批评:这还叫寝室吗?简直是猪圈!事后,有学生和家长反映,说我骂他是猪,还到学校领导那里告状,说我是法西斯老师。无独有偶,曾有学生留长发,希望他整改,他不乐意。我说:不整改到位,就别再跨进教室的门。结果,他摔门而走,留下我独自一人。往事悠悠,这些事,给我的教训是深刻的。

  现在的孩子,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都是在呵护备至的环境中长大的,接受批评听重话的能力薄弱。青春期的孩子,身心发展暴风骤雨,情绪变化跌宕起伏。对抗没有出路,顺毛捋是理想的选择。不论天大事情发生,不妨等一等,缓一缓,问一问,请相信,天塌不下来,事情已经发生,即便要塌也已经塌了。

  教育,面对一个个独特的生命个体,非常考验老师的智慧。要学会迂回曲折,要懂得妥协圆融,而这,需要深入学生,充分了解精准研判,不断实践深度反思。期待你我,迎来云淡风轻的那一天!

  如何有效解决师生冲突 篇4

  第一方面做好学生工作

  (一)从即时的角度出发,辅导教师可以从几方面入手来帮助这些孩子

  1.以倾听来处理学生的情绪

  和教师发生矛盾的学生,常常是带了许多自己的情绪,在情绪状态下人容易不理智,产生冲动行为。因此,遇到这样的学生要先处理他的情绪,待其情绪有一定的缓解之后,再做其他处理。

  处理情绪的最简单方式就是倾听。不做任何判断,先让学生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完,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完整。注意在倾听中教师不要急于加入自己的看法,也不要做任何评价。

  2.对学生的苦恼表示理解

  学生和教师的冲突,往往都有自己的苦衷,辅导教师要更多地从共情的角度来了解学生,深入孩子的角色来了解孩子具体的烦恼。这样可以拉近教师和孩子之间的距离,以便后面问题的进一步解决。

  3.帮学生区分自己的苦恼和对教师情绪的关系

  当学生的情绪渐渐平复,感到自己的问题有人理解,他们会渐渐变得理智起来。这个时候,辅导教师慢慢帮助他们看待自己和教师之间发生的冲突,分析其中学生由于个人问题冲动的部分及教师自身问题的部分,将两者区分来看待。这样可以降低学生对教师的指责,看到自己身上的问题。

  4.重新看待教师,更客观地评价自己的老师

  帮助学生看到教师的心理状况,指出教师也是人,也有自己的缺点,降低学生对教师的不合理期待。和学生一起重新评价自己的老师,让学生看到她的优点,也理解她的局限,并为今后和发生过冲突的教师的继续相处做好姿态和心理准备。

  (二)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可以对这样的学生进行行为上的训练

  1.情绪控制上的训练

  和教师容易发生冲突的学生,也往往是情绪自控能力不强,容易冲动的学生,因此在情绪控制方面的训练可以对他们的冲动行为改善有许多帮助

  情绪控制小方法

  数数法:当情绪激动时,先让自己数10个数,再把想说的话说出来,而不要让话语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这种延迟的方式,可以让我们的大脑度过冲动期,在情绪下降后再采取行动避免了冲动造成不良后果。

  小标记法:用一个小标志,比如某枝笔,某个图案等来代表“冷静”,时刻把它带在身边。每当自己感觉要发怒时,就把它先拿出来看看,它所代表的另一个声音就会在心中响起。

  离开现场法:我们的情绪常是和当时的`情景有关的,当我们觉得自己要失控时,主动地离开引起情绪的现场,会有利于我们情绪的平复。因此,不着急解决问题,而是先离开一段,等待自己平静下来,再去看待问题,可能角度就有所不同了。

  2.问题处理上的训练

  从积极看待冲突的角度来对学生进行身心调整。因为这样的学生容易将冲突看成是教师对自己的贬低、进攻,帮他们从意识上区分教师的关心和方法的问题。指导他们辨识什么是关心,什么是方法的不恰当。

  同时,在遇到问题时,如何以非冲突的方式来解决。这个可以用情景训练,提出一个问题情景,而后和学生一起找出不同的处理方法,可以允许学生提出更为极端的方法,然后对每种方法的利弊来做分析,再和学生一起选择最恰当的、最有长远效益的方法。

  注意这个过程应该是由学生自主选择的过程,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不要过分强加学生。学生的认识有一个过程,教师的循循善诱非常重要。

  这个方法可以用小组的方式,做一个小的团体,请大家一起来选择和建议,这样对学生的影响会更大。在小组成员选择上,可以考虑请不同质的学生来一起参与,这样可以增加看待问题的角度,有利于学生扩大眼界。

  第二方面做好老师和家长的工作

  (一)对教师的工作

  作为辅导教师,在做学生工作的同时,也需要对其他教师进行一些相关的培训,以帮助现代的教师转变观念,学会更好地应对越来越多、越激烈的师生冲突问题。这方面,心理辅导教师可以做如下工作:

  1.帮助教师们了解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懂得青春期的孩子的苦恼与挣扎,多从学习、生活等方面关心他们。因为有的时候,学生并不是真的要和教师作对,而是受成长过程中的苦恼与情绪的左右,又不知如何解决与排遣造成的。这时,就特别需要教师的关怀与耐心。

  2.过去,人们都认为冲突是坏事,它会对冲突双方的关系造成破坏。其实,冲突也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好机会。因为:

  第一,要理解这是青少年发展阶段的必然。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们经常带有情绪化,他们经常以反抗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与愿望,作为成年人要善于听出他们情绪化的语言之外的含义;

  第二,冲突创造了一个建立新关系、新制度的好机会。冲突使那些本来隐藏的问题表面化了,如果能够建设性地解决冲突,师生关系反而改善。

  第三,青少年由于发展还不成熟及家庭教养模式的影响,还未形成良好的人际沟通方式及交往模式,而冲突的发生正是一个好的机会,使教师能通过言传身教,教会青少年如何处理各种情绪及与人的关系。

  第四,冲突过多、过强,冲突过少、过弱,乃至没有冲突,对组织的发展都是不利的。适当的冲突、恰到好处的冲突,对组织的生存与发展不但不是坏事,反而是好事。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师生冲突的发生与存在是不可避免的,也没有必要避免,关键是将冲突控制在适当的水平上,使之发挥建设性的作用,避免其破坏性的影响。

  (二)对家长的工作

  当孩子和教师发生冲突时,家长很容易两极化,要么一边批评孩子,要么站在孩子一边,谴责教师。这种两极化的做法都是不成熟的。辅导教师可以对家长做如下指导:

  1.当孩子和教师发生冲突时,家长首先把孩子带离情绪现场,暂时屏蔽师生之间因冲突而引发的情绪,这就使矛盾不致于激化。

  2.家长不要根据一方的信息做出判断,而是要给孩子说话的机会,获取更全面的信息。因为信息丰富,家长不仅能够看到孩子处理问题上的缺欠,也看到了孩子的优点。通过对孩子优点的肯定,让孩子感到自己是被理解的、被信任的。在这样的心理背景下,孩子也更容易听进批评。更重要的是,家长最好还要帮助孩子去理解教师,理解人性的复杂,既不委屈自己,也学会谅解别人,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争取“双赢”。

【如何有效解决师生冲突】相关文章:

如何解决渠道冲突07-21

如何有效沟通11-06

如何处理沟通中的冲突12-06

如何与下属有效沟通09-12

如何有效沟通最新04-04

如何与下属有效沟通06-13

[经典]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08-08

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08-09

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