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如何培养学困生良好的的学习品质

时间:2022-11-23 15:29:14 培养方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班主任如何培养学困生良好的的学习品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以及顽强的学习意志,它们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解决问题的本身就需要一定的自信心和必要的学习意志。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教师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学困生,为了促其转化,更应当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下面就关于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以及学困生转化的有关问题谈几点粗浅认识。

班主任如何培养学困生良好的的学习品质

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

学困生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自信心不足造成的。“几何难,代数繁”。这种传统的错误认识,使得一部分人对数学学习产生畏难情绪,总认为自己天生不是学数学的料,因此,数学学习信心不足。所以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抛弃对数学那种“数学难,难于上青天”的畏惧心理。可以用生活中活生生的例子来启发诱导,如房屋梁架为什么是三角形?这种图形具有什么性质?使学生意识到数学并不遥远,就在身边;其实并不难,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勤于思考,任何人都能学好,在数学知识的海洋里得到无穷无尽的乐趣。

学生每次测验均不及格,与他座谈后得知其数学基础知识薄弱,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责备自己脑子太笨,认为自己今生今世学不好数学了。针对他这种自卑心理,向他谈了古今中外许多大器晚成的事例。并使他明白: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对数学学习来说,只要处处留心,勤于思考,就一定能学好数学。教师愿意做他数学学习道路上的良师益友,将与他同甘共苦,共同解决他所面临的问题。老师

相信他能够学好,也愿意为他学好数学付出一定的精力。在平时教学中有意识地为他创造成功的机会。提问及板演的题目都是他经过动脑做出的。他成功了,当众表扬从而使他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在这些点点滴滴的成功激励下,他的数学成绩稳步上升。现在已成为班内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

二、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他们的自尊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自尊心是青少年心理最敏感的角落,是学生潜在的力量,是前进的动力,是向上的能源,它是高尚纯洁的心理品质。”这说明维护学困生的自尊心是做好学困生工作的前提,只要教师多关心,爱护学困生,不横加责罚,他们一定会有进步,象化简■(X<1)、■(X>1)、等问题,或许他们会出现■=1-X的错误,或许两数和的平方公式已忘记,教师此时如果不是启发、引导,而是粗暴指责,那么他的心里就会抵触,影响学习情绪,或产生逆反心理,对数学不感兴趣,或不敢面对难题,而抄袭他人作业,这就达不到教育目的。他们解题必有原因,教师应帮助他们找出原因,启发解题思路,复习他们已忘的知识,这样既能让他们学到知识,增强自信心,委婉地达到教育目的。

三、增强学困生的意志力,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充分的开发

初中生思维过程的稳定性不足,缺乏周密的思考和理解。他们兴趣广泛,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做,有时导致行为方面的错误举动,常处于三心二意状态。马卡连柯讲过:“克制自己的能力不单靠生理作用,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产生出来。”这说明学生的意志力的培养是

转化学困生工作的关键。意志力的培养,在课堂上学生的意志力表现为集中注意力。学困生常常在课堂上注意力分散,或做小动作,或想别的问题,教师在授课时要及时提醒,同时对学困生的要求要低,教学起点也要低。比如对他们降低难度提问,尽量多给学困生回答的机会并及时反馈,鼓励他们要有勇气回答问题,回答问题后要适时适度地进行表扬。这样也利于引导集中他们听课的注意力。当然注意力的集中,意志力的培养,不是一两节课就能奏效的,应持之以恒才能达到目的。

四、以教师的良好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要求教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加强自身修养,增强献身教育事业的敬业精神,以极大的耐心去帮助学生进步。

1、爱学生。教师在教学中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无论是“鲜花”还是“小草”,在参与和引导学生的认识活动中,教师都要尊重他们的自尊心以及独创精神,哪怕是不尽完美或是微不足道的见解,教师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丝丝甜美。尤其对少数学困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要给予关心,使他们体验到老师是在真心真意地帮助他们进步,从而达到感情的真正融洽,“亲其师,信其道,安其学。”

2、培养学生的学习毅力。意志行动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离开了困难,磨砺意志就成为一句空话。教学中,当学生学习困难时,

《班主任如何培养学困生良好的的学习品质》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教师应积极启发诱导,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去独立探索克服困难的方法途径。让学生阅读一些数学史料,如圆周率,西汉刘歆推出=3.1547,刘徽推出3.141024<3.142704,祖冲之推出3.1415926<

3.1415927,每一步都付出了数学家们的艰辛和奋斗,表现了他们顽强的意志和惊人的毅力。使学生从中受到熏陶和感染,这对学生坚韧的品质的形成具有极大的影响,使学习差的同学对数学学习有一个更好的心理准备,并为获得新知而付出代价。

3、以极大热情和耐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学困生用“封闭的内心”、“怀疑的态度来看待别人,这就需要教师做一个事业的有心人,留心观察他们的生活、学习交往,多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及其他表现,以便对症下药。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以便找到最佳的教育契机。千方百计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多表扬,使他们进一步体会到你的关心和爱护。在得到了被尊重和被重视的满足之后,他就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但也有的学困生不是领会知识迟钝,就是自制力很差,或根本“不记事]虽然我们非常认真地教育他,他却一转眼就忘,再不就另行一套。这时千万不要发怒,要有耐心,要百讲不厌,一旦发怒讥讽、打击,不但起不到转化作用,而且还把已经建立的感情“化为乌有”,并使他对你的信任产生了距离感和恐惧心理。因此,每当生气的时候应静下来认真总结,积极改进工作,以找到更好的教育方法。

校本培训

碱厂学校:赵兴军

2012年6月27日

班主任如何培养学困生良好的的学习品质 [篇2]

在教育教学工作和与学生的日常接触中,纵观学生的学习习惯,大致可分为三类情况:一类学生学习习惯缺乏,满足于基本听懂、会做、考试过关,很少有预习、复习等学习习惯。一类学生学习习惯不良,如作业拖拉、多次催讨不交、抄袭,考试作弊等种种不良习惯。还有一类学生有很好的学习习惯,能独立思考、能独立作业,又有勤学好问的好习惯。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同,学习水平也就不同。可见,学生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水平的影响非常之大。教师的职责是教。教什么?教知识、教学习方法,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教学习的习惯。古人云:“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如能在培养学生学习的习惯上下功夫,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也可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达到双赢的效果。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呢?我有以下几点看法,希望和各位老师共同探讨。

第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浓,自学的积极性就越高。激发兴趣就是要把学生已经形成的潜在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我们有理由还给学生快乐的学习。快乐的学习是人不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就是要唤起学生要学习的需求,那些符合学生“玩”的天性的教学,才能唤起学生的探究欲、惊讶感,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从而让孩子们在课上真正活跃起来,以旺盛和高昂的精神状态去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第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相信自己行,才会我能行,要帮助学生增强自学的自信心。学困生的成因很多,有智力发展的先天不足,有家庭关爱的营养不良,有学校教育的知识断层。作为教师,有必要能过调查研究,摸清情况,并找出能切实有效地改善孩子们学习行为的办法来。这既是对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也能很好地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同时我觉得凡事都要尊重学生,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把学习的主动权让给学生,诚心诚意地鼓励学生,挖掘学生的优点,真诚地告诉学生他们身上让你感到骄傲的闪光点,那怕是一点点也要执着地让他们明白你是欣赏他们的。这样学生的发言大胆了,争辩自由了。每当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探索成果,那种焕发出来的自信心,以及由此诱发出来的智慧力,往往是超出教师所预料的。

第三、帮助学生养成认真作业的习惯。培养学生认真作业的习惯,不仅是教育培养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的需要,也是帮助学生依靠自己的劳动获取知识、掌握能力的关键措施,对学生人格的形成和自主能力的形成有很重要的意义。

第四、帮助学生养成勤思好问的学习习惯。勤思好问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基础的需要,同时也是培养和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和问”的求知欲。这也是培养学生勤思好问习惯的起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用一些激励性的词语触动孩子的心灵。如:“因为你肯思考,所以你的发言很精彩”、“你的想法真是与众不同”、“你的发言思维含量很高”、“你对××同学的评价很到位”、“你很善于倾听”、“我们以×××的名字来命名这种解法好吗?”、“你的作业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你提出的问题很有研究价值”等等。这样,就能让学生在榜样的影响下,养成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第五、加强个别辅导。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面向全体,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学困生没能掌握课堂上应掌握的知识点时,如果教师在课外再不能给以重点的关注,假以时日,这些孩子的学习成绩只会越来越差。课改不排斥必要的辅导,课改呼唤具有现代色彩的课外辅导。当然这样的辅导不是一味的加班加点,不是强行灌输,而应是学生在教师的爱心感召下,学习的兴趣得以激发,学习的勇气得以激励,拉下的知识也得以重温。这样的辅导也不应再是教师的专利,而应成为小组学习的重要组织形式。

第六。良好的习惯要靠严格的纪律做保障。

俗话说的好,无规矩难以成方圆。此话很有道理。一个学生、一个班级,乃至于一所学校。能够达到健康向上,学习一丝不苟,专心致志,做事迅速高效,风气正,学风浓,风气好,这一切一切良好的习惯都离不开严格的纪律进行约束。人人都有惰性,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自制率较差完全靠自觉,完全靠自律是难以达到成效的。是难以形成好习惯的,坏习气是难以改变的。比如,班级的一个学生,今天他偶然迟到了或犯错了,班级班干部视而不见,作为老师作为班主任不闻不问,,不去了解,不及时作出处理和评价,那么那些学生就会学生会产生错误认识,以为稍微迟到或偶然犯错了没有什么,于是乎偶然变必然,偶而一次会变为多次,好习惯没养成,坏习惯到成形了。还记得前一段时间,初三年级对课间上操问题的严格整顿。那一天天气不太好,有风,初一和初二已经在集合。初三的学生有些跑下教学楼,有些站在楼上教室里向外观望问上不上操,也不知已经下楼的哪一个学生谎言说今日不跑操了,结果跑下楼想去上操的学生也一哄而散往回走。来来回回操没跑成,可上第三节课的时间就要到了。刘主任很是恼火,非常生气。我们几个班主任也深知,假如这样下去,学生会有令不从,会养成懈怠心理,上操事小,但这种坏习气坏蔓延到日常的学习和今后的班级管理。我们全体班主任立刻下楼配合主任进行集中整治。下令全体初三立刻下楼集合,宁可第三节课不上也要进行纪律整顿,向初三全体学生严格声明,以后没有通知不上操,那就是天天上操,集合必须要迅速。然后再次跑步上操,从那以后,初三的学生只要到了大课间集合最迅速,,上操也很整齐,风气明显好转。好的习惯逐渐养成。事实告诉我们,再好的习惯,一定要靠严格的纪律做好保正。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体现在日常教学细微环节之中,需要我们一点一滴地加以耐心培养。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他们也就可谓是学会了学习,教师也就做到了:“教是为了不教”。只要我们的心中有学生,想法百计去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那么教学成绩的提高,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便会指日可待。

二〇一一年二月二十八日星期一

【班主任如何培养学困生良好的的学习品质】相关文章: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品质11-23

如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11-23

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11-23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注意品质11-23

如何培养学困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张福强11-23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品质12-21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11-23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11-23

如何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