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

农村城镇建设调研报告(2)

时间:2018-02-22 调研报告 我要投稿

农村城镇建设调研报告

3、按照“统筹发展”的思想,推进新农村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新农村建设内涵丰富,我认为目前其切入点,应该是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是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公共服务的各种硬件,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的具体实践。我县在完成新农村规划编制工作后,各乡镇都在不同程度 

地按照规划进行实施,主要表现有四个特点:水利设施有所加强、交通状况明显改善、电力供应惠及大众、居住条件大为改善。在新农村建设中较为成功的有三堂镇玉泉新村、李兴镇皇姑新村、马集乡和谐新村,共投资5500万元,安臵农民1250户,节约土地资源670亩。

此为,县城建局作为职能部门,在村镇建设管理方面加大了城镇规划区建设管理力度,规范了“一书两证”、“一书一证”办理程序,严格执行法规,加强了用地和建设管理。

三、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县城建设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用新的视角来审视,用群众的眼光来评价,我们的城镇建设仍处在低水平的发展阶段,与周边城市相比仍有相当距离。主要表现在:

1. 城镇规划管理水平较低,规划起点不高,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不到位。规划建设管理的宣传工作跟不上,建设管理力度不强和管理方法滞后,居民建房报批意识淡薄。致使镇区道路两侧建设按照规划报批情况少,造成了沿街建筑高低参差不齐,建筑风格不显,立面效果差,采光间距不够,镇容镇貌不整等现象。

2.规划建设管理机构不健全,城镇建设管理存在不少问题。机构改革后,乡镇建设所被撤销,造成乡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力量薄弱。城镇规划与交通、土地、水利、生态环保等规划衔接不上、规划水平低,执行也不好。土地、街容街貌、道路交通、社会治安、以及流动人口管理未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综合管理体系。环境卫生管理缺乏专门的机构,城-管人员编制和经费不到位。

3.城镇经济基础薄弱,中心城区辐射功能不强。城镇供水、排水、交通等基础设施不完善,绿化覆盖率低,道路高低不平,等级低、路况差,基础设施建设速度缓慢,使城镇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城镇建设缺乏有力产业支撑,如县城公厕、县城停车场、县城垃圾处理设施、城市道路建设等仍显不足,有的尚未启动。吸纳社会资本、人才的能力较弱,直接影响了小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4.财力匮乏制约城镇建设的发展。城镇建设是一项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事业。而现行的财政体制使乡镇政府财政紧缺,无力再搞建设。城镇供水、排水、供热、环卫、防洪、路灯、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明显滞后。

5.配套扶植政策有限。小城镇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扶植配套政策不多,上级资金配套力量太弱。导致小城镇数量虽多但规模小、层次低,特色不鲜明,中心镇、试点镇、特色镇有名无实,城镇化水平仍然较低,产业集聚作用不明显,难以发挥示范作用。

6.企业带动效果不明显。乡镇企业规模小、数量少,不能形成经济带动作用。企业入住镇区是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当地基础设施的有效方式。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几乎没有形成规模大企业,而且大部分是私营企业,融资方式匮乏,发展速度缓慢。

四、加快城镇建设的几点建议

我国城镇建设划分为五种类型:工业主导型城镇、特色农业主导型城镇、商贸主导型城镇、交通主导型城镇、旅游主导型城镇。我县城镇建设属于商贸主导型城镇。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

打造皖北地区重要的医药加工和集散基地,新兴的工贸城市的目标,城市发展方向以向北发展为主,最终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以倪邱为县域次中心,以其他4个中心镇为区域性中心,以105国道与308省道为"十"字型经济发展轴线的空间发展格局。最根本的就是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快城镇建设步伐,着力提升现代城镇经营理念,稳步推进城镇化进程,真正把我县建设成为生态文明的典范和宜居诱人的乐土。

1、坚持规划先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是城市规划的根本原则,可持续发展是城市规划的目的所在,以人为本是城市规划的基本要求。我们要坚持规划先行,运用发展观,创新思路、与时俱进。当前我们要充分利用《太和县太和县城市总体规划》和《太和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契机,积极与市对接,按照城乡一体化进行规划,拉大小城镇骨架,提升小城镇规划建设档次,不断提升县城品位,完善城市功能;城市空间扩展步伐的加快,使城乡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促使城乡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要真正实现城区与镇区的城乡一体化,就要把更大区域内的镇区居民点、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网络同城市作为整体进行统一规划和建设。

《农村城镇建设调研报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