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

农村惠农政策调研报告(2)

时间:2018-02-21 17:53:20 调研报告 我要投稿

农村惠农政策调研报告

1、良种补贴:发放补贴资金1542.375万元,其中:2017年应发放油菜补贴资金57万元,实际发放补贴资金57万元;2017年应发放油菜补贴资金60万元,实际发放补贴资金60万元;2017年应发放补贴资金325.2万元,实际发放补贴资金325.2万元;2017年应发放补贴资金369.325万元;实际发放补贴资金369.325万元;2017年应发放补贴资金395.45万元,实际发放补贴资金395.45万元;2011年应发放补贴资金395.4万元,实际发放补贴资金335.4万元(其中油菜补贴资金60万元尚未发放)。受益农户累计达877144户。

2、农机具购置补贴:发放补贴资金657.66万元,其中:2017年应发放补贴资金60万元,实际发放补贴资金60万元;2017年应发放补贴资金65万元,实际发放补贴资金65万元;2017年应发放补贴资金76万元,实际发放补贴资金70.75万元;2017年应发放补贴资金120万元;实际发放补贴资金122.51万元;2017年应发放补

贴资金170.46万元,实际发放补贴资金170.4万元;2011年应发放补贴资金169万元,实际发放补贴资金169万元。带动了4256户农户投入购机4869台(套)。

三、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一)主要做法

1、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为把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好,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成立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任组长,县财政局、县农业局长任副组长,相关单位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也相应成立领导小组,挨家挨户的宣传强农惠农政策,检查督促强农惠农补贴工作,要求县农业局根据州局划拨我县的强农惠农补贴资金总额,认真测算各乡镇的强农惠农补贴金额,由县财政局划拨到各乡镇财政所专项帐户。

2、张榜公布、接受监督

对强农惠农补贴项目、补贴方法等进行张榜公布。一是做到“三公开、四不准”和“三到户”。“三公开”即公开补贴面积、公开补贴标准、公开补贴资金额度;“四不准”即不准营私舞弊偏向亲友虚报面积套取国家补贴资金、不准截留挤占和挪用补贴资金、不准擅自更改补贴标准和数额、不准以补贴款扣抵任何欠款;“三到户”即补贴政策宣传到户、补贴方法讲解到户、补贴资金兑现到户。二是接受群众监督,建立县、乡两级农民信访工作机制,公开举报电话,及时处理群众来信、来访、来电反映的问题,坚决杜绝违反政策的现象和由此而产生的群众越级上访事件。三是接受舆-论监督,对弄虚作假、违反补贴政策的及时曝光。

3、 严肃纪律、完善管理

严肃政策纪律,实事求是核准播种面积、补贴标准。没有发生克扣、拖延兑付补贴资金、将补贴款用于补贴工作经费和抵顶农民所欠

的任何债务等现象。建立和完善档案管理,对涉及补贴的各种文件、资料、表格等资料整理成册,妥善保管,输入计算机。

4、 合理安排时间,确保工作正常开展

强农惠农补贴是一项时间紧、任务重、政策强、涉及面广的工作,各乡镇及时对支农强农补贴信息进行公示、数据上报、资金拨入农户存折等工作,按实施方案要求,按时将补贴资金全部兑现到农户手中。

5、 广泛宣传、政策到户

在强农惠农补贴工作中充分采取各种形式,做好政策宣传。使广大农民了解强农惠农补贴的有关政策和操作程序,把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的关心传达到千家万户。

6、直接补贴、落实到户,实行工作定期汇报制度

对良种补贴均纳入“一卡(折)通”的发放范围并及时足额发放到农民手中,县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全县发放进度进行收集、整理、上报。从兑付之日起,各乡(镇)每月5日、15日、25日上午将兑付情况传真到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并在补贴工作结束后,及时上报总结材料。

(二)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取得的成效

1、实施种粮农民补贴,稳定了粮食播种面积。我县自实施种粮农民补贴工作以来,使农民亲身体会到党和国家对粮食生产的重视和支持,坚定了发展粮食生产的信心和决心。通过推广杂交玉米新品种黔单16、贵单8号、正成1号、正兴1号等主推品种,我县的杂交玉米种植达5.2万亩,玉米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推广杂交水稻宜香优725、中优608、黔优568、江两优3号、Q优6号等水稻良种,水稻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

2、实施农机具购置补贴,提高农机化作业水平。自2017年中央实施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以来,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逐年上升,目前

**县农机拥有量为11.5万千瓦特,通过实施农机具购置补贴,农民申请补贴购置农机具的积极性高涨,2012年预计农户购机补贴资金将会突破200万元。促进了农业机械装备总量的增加和结构的优化,有效推进了全县农机化作业水平的提高和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农村惠农政策调研报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