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动控制电路实习报告

时间:2022-08-03 16:00:35 实习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点动控制电路实习报告

《电动机点动控制》

点动控制电路实习报告

一、实训目的

通过本次的实训以提高同学们对具有过载保护的点动线路的理解和认识。通过实训以达到知识和技能相结合的目的;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同时锻炼同学们的认知能力、技能水平;学会三相异步电动机具有过载保护的点动控制电路的操作和接线方法。通过实习理解电力拖动以及点动的概念。

二、实训内容

1、电动机的点动控制线路,具有过载保护的单相点动控制线路。详图如下:

2、线路分析

(1)SB为线路的控制按钮。

(2)工作原理:

合上开关QS

起动:按下SB→KM线圈获电—

停止:放开SB→KM线圈断电释放—

按下控制按钮SB,由于接在按钮SB下端的KM线圈通电,KM主触头闭合,电机开始运转;当放开控制按钮SB后,电机停转。这种线路叫做点动控制线路,由于线路中加装了热继电器,所以线路依然具有过载保护。同时还兼有欠电压、失电压、短路等保护特点。

三、实训准备

1、思想准备

这个线路由于是刚开始接触到实习,对电工接线知识还是很欠缺,可能在接线的过程中将某根导线接错,导致整个实习失败。对此我一定要在实习前细心的钻研图纸,认真的理解原理,虚心的向老师、同学请教,以确保此次实习圆满成功,达到规定的水平。

四、实训要求

1、正确度要求。

线路只能一次性完成,且100%正确,为总分的40%。一次上交检查不正确扣去40%总分的1/10,三次上交检查不正确,该项目记为0分,只要线路不正确,该模块总成绩记为0分,需要参与下次的有偿补考。

2、工艺要求

主线路用吕芯线,控制回路用铜芯线。导线的弯折度为90度,但不能借助其他工具进行加工,否则扣分。弯折点与接线柱的距离为2cm左右,不能过长或过短。主线路可以架空,但控制线路不能架空,并且相同走向的导线必须成一扎。导线与连接点接线时,不能将导体部分裸露太长或者太短。不能存在反圈。

3、时间要求

整个线路完成总时间为90分钟。

4、纪律要求

在实习场内坚决保证不说话,不打闹,不吃东西,不干与该操作内容无关的事情。还实习厂一片安静。坚决不私自串岗,不私自跑出实习厂外等。

5、场地要求

必须做完后整理好工具和导线,保持工作台、场地整洁。

五、实训方法(步骤及程序)

1、按照老师或小老师的要求,整队入场。

2、参照图纸,根据要求设计元器件的安装位置。如下图:

除以上标注外,在安装时要保证三相元器件的中间一相在同一垂直线上。倾斜度不得超过5度。同时要严格的将元器件正反面找准。不能反装。

当元器件安装完毕后,再根据线路要求进行安装。

3、线路安装详细步骤。

主回路

A、现用铝芯线做主回路,第一步是连接闸刀开关和交流接触器的主触头,由于两个元器件的高矮不同,我们以高的元器件为参照(交流接触器),在距交流接触器2厘米处弯折向下,再取两元件接线端的落差,再次弯折连接到闸刀开关的接线端。

B、由于热继电器和交流接触器的高矮又不一样,我们选取交流接触器为标准,在距交流接触器2厘米处弯折向下,再取两元件接线端的落差,再次弯折连接到热继电器的接线端。

C、再从热继电器连接到接线端子上。

控制回路

根据电器原理图,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进行安装连接。顺序是:

A、从交流接触器的一个主触头上连接到热继电器的辅助常闭触头,再从热继电器的辅助常闭触头另一端连接到接线端子上。为1号。

B、从接线端子1号接线柱上连接到常开按钮开关的一端。

C、从常开按钮开关的另一端连接到交流接触器线圈触头的下端。

D、将交流接触器线圈触头的下端连接到接到电源的另一相上。

E、整理工艺。

4、整个线路安装完必后,利用万用表,检查整个线路的正确情况.

(具体检查方法略)

六、实训结果

通过这次实习能够对电动机点动控制线路,正确的安装出线路,并能对线路的理解有一个新的认识。

实际证明我能在规定的时间内,严格的要求下做完做好本次实习。

七、实训心得

通过两周对具有过载保护的点动控制电路进行了实际操作。解决了我很多疑惑,原以为安装接线很简单,其实不然,要根据规定的标准和要求。用特定的手法进行操作才行。

指导教师评语:

辅导员评语:

教务处(或系部)意见(签字):

实训报告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2015年5月19日 (学校)

【点动控制电路实习报告】相关文章:

高考数学《动点的轨迹方程》的知识点归纳01-20

物理动理论内能知识点总结06-29

动科专业实习心得05-31

高一物理分子动理论知识点总结06-29

控制电路实训心得体会04-07

高一物理必修一关于分子动理论的知识点01-27

不想动的句子11-04

武动乾坤的名言12-14

动车上的心情文案10-20

超级运 动会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