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工作总结

学校减负增效工作小结

时间:2017-07-29 11:55:55 学校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2017学校减负增效工作小结范文

  学校减负不是简单让学生减少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主要的目标是要减负增效。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学校减负增效工作方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2017学校减负增效工作小结范文

  学校减负增效工作方案篇一

  中小学生负担过重已引起了国家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减负”已成了教育界刻不容缓的头等大事。“减负不减质,减负更优质”这是今年3月份以来听到得最多的字眼。云南省从今年3月1日开始全面施行《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办法》,严格控制学生的学习时间、作业量和考试次数,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休息和活动时间,真正给学生减去过重的课业负担,使之达到“减负不减质,减负更优质”。针对这些问题,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制定减负体质管理方案,确保我县教育质量的提升。现将我县实施减负提质工作总结如下:

  一、依法办学,严格学校课程管理,全面实施“减负增效”工作

  (一)严格执行新课程计划,严格执行国家教育部关于课程设置的有关规定,保证中小学生按规定全面修习国家课程,开齐课程,上足课时。严格执行国家体育课时规定,确保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

  (二)切实加强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各学校结合学校实际建立学生实践基地,充分体现知识的综合、学生的自主实践、教学过程的开放,以及学生对课程门类和研究内容的选择,务求实效。

  (三)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安排学生在校学习活动时间,提高学习实效。合理安排中小学生作息时间,保证学生充分的休息和睡眠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大对教师的培训

  减负提质,就是要把学生从繁重的学习负担中解脱出来,合理配置学生的课业量,积极提倡一种开放的、启发式的教学,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努力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而教师是实施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是决定每节课的质量和成败的关键者,要想达到“减负不减质,减负更优质”的效果,抓好教师业务能力培训是关键之一。

  (一)局领导注重对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的培训。今年3月份以来,先后组织各级各类学校教务主任到昆明参加教学管理业务培训;派出高三教师参加省高考研讨会;初三教师参加州中考研讨会;安排6期中小学教师进行业务知识培训。通过这些培训,提高我县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师的教学能力。

  (二)教研室深入课堂第一线,研究实施优化课堂教学手段。今年从三月初开始县教育局教研室的同志,先后深入城区中小学、部分乡镇学校,深入教学第一线,听取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与教师们共同探讨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如何采取新的教学理念和现代科学的教学手段来实施减负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使广大教师迅速进入角色,确保“减负不减质、减负更优质”。

  (三)各级各类学校针对减负工作 ,及时采取不同形式对教师进行业务培训,确保教学质量稳中有升。全县各级各类学校针对实施减负工作,确保减负不减质,开学初各级各类学校就采取分组备课 、互听互评,作业探究、采用网络资源改进课堂效果、增加教研组活动次数和内容等手段,使全县教学第一线的老师教学方法得到改进,教师业务能力得到及时提高,确保了教学工作的质量稳中有升,2009年,全县高考上线1237人,上线率77.51%,比20xx年上升14.06个百分点;全县参加中考4980人,600分以上有300人,500分以上有2035人;中小学各年级的期末水平测试也比上年有所提高。

  三、控制练习资料,提高练习的有效性、针对性

  我县各学校都严格执行《云南省教育厅 云南省监察厅 云南省人民政府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关于印发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办法的通知》(云教〔20xx〕6号)文件精神,严格控制征订教辅资料,确保每班学生每天作业量不超过文件规定的时间。各任课教师都精心选题,严格控制作业量,有效地避免学生重复机械练习,提高针对性。倡导课外作业转向课内随堂训练、检测,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实施分层次布置作业,适当控制作业难度,提高作业“含金量”,让不同的学生都能“跳一跳摘果子”,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在各自基础上巩固、提高,让基础不同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感受到自主完成作业带来的乐趣,增加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自信,积累成功学习的经验,减轻学生特别是学习基础处于中下水平学生的心理负担。

  四、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和难度,增强学生的成功感

  “减负”不是取消考试,而是要求改革考试的内容与方法,使考试不再变成“学生的敌人”,符合教学规律的检测是必须的、必要的。各级各类学校都认真组织教师汇编各科单元检测,采用不同形式对学生进行检测,减少考试次数,但又能准确把握大纲、考纲和难度,使之达到少而精的效果。这些检测都要求各科任教师及时批改,并将成绩反馈给班主任,共同做好思想工作,以达到查漏补缺、了解学情的作用。

  总之,“减负”是一件大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步骤,虽然各学校都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减负不减质,但是由于学生学习自觉性不高,效果还不明显,还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不懈努力和团结合作,这样才能把这一件事切实做好,既能真正减轻学生的过重的学业负担,又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减负不减质,减负更优质的效果。

  学校减负增效工作方案篇二

  近来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成全社会都关注的焦点问题,因而也成为今年上海市教育工作会议的重头大戏。武宁路小学积极响应教委号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加大了“减负”工作的力度,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以完善运行机制为依托,,为“减负”提供保障

  减负的真正落实应体现在一套完整的运行保障机制上;因此,学校减负增效的目标为依据,对内部运行机制进行了修正,不仅进一步完善了武宁路小学学校管理章程、学校管理手册,还具有针对性的制定了《武宁路小学质量改进计划》、《武宁路小学质量规范化制度》等相关制度,为确保办学目的达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矗

  二、 以特色课程建设为载体,让减负落到实处

  多年来,学校坚持以“开架式教育”的实践与探索为主线,以打造“特色鲜明、在全市有相当影响力的现代化学校”为办学目标不懈努力,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将这一品牌项目得以延续和发展,使武宁路小学的“特色”更加鲜明,让“减负增效”落到实处,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开架式教育”的后续研究:“提升小学生在校生活质量”的实践研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学校将以此为目标,以构建、完善具有“开架”特色的课程文化为主要载体,在课程建设中落实减负。

  (一)基础型课程

  1.具体做法:课堂教学“八开放”的延伸

  为了将基础性课程实施到位,学校在先前的`实践中,将“开架式教学”理念向语文、数学、英语、科学、艺术、信息科技、体育等各门学科进行渗透,形成以“八开放”为核心的教学特色。“八开放”包括:备课开放、学法开放、作业开放、提问开放、讨论开放、讲台开放、评价开放、思维开放;教师鼓励学生在参与学习的整个过程中独立辨析、独立思维、合作创新;在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享受思维开放的快乐、学习成功的快乐。

  学校鼓励教师将“八开放”带入课堂,力争在每堂课的教学中选择适合学生或教学内容的“八开放”中的1-2个开放,并以此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有力依据。并鼓励教师在实践的过程中有所创新,在原有的“八开放”基础上进行发展。

  ★作业开放的发展《开心练练看》

  作业是完成教学的必须途径,而作业过多又是增加学生学业负担的源头。尽管学校在作业开放上作了努力,但由于各学科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互不相干”,很容易形成多头布置“重压”学生的情形;而部分家长要求学生进名牌初中心切,一味给学生增加家庭作业又使学生课业负担更重。对此,武宁路小学在本学期提出:从作业入手,加大减负的力度减负习题集:《开心练练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在课改实践中,教师们认为由于新教材为了体现课改精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删减了习题数量、降低了难度,却反而导致部分教师与家长对补充练习、习题的需求不断增长。一些出版商利用这一契机,为获取利润,通过市场炒作,大量编写出版练习册,打着新课程旗号的习题练习册爆炸式增长。名目繁多,教学辅导书(教辅)已经成为习题集的代名词,充斥中小学教学用书市常为了杜绝上述现象在我们学校的延续,学校教学处组织各年级教师自己编写了武宁路小学的减负习题集。该习题集的内容完全原自校本,由语、数、外各学科、各年级的教师根据每篇课文、每个知识点的要求编写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习题。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这些习题是分层的,供学生在课余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完成。习题册名暂定为《题海拾贝》正是教师们希望这些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习题应犹如茫茫题海中的珍贵的贝壳一般能对孩子们的学业带来真正的帮助。减负习题集每本分上下两册,由各年级教师利用暑假休息的时间自行汇编,学校统一印制,供下一个年级的学生在完成作业时使用。

  减负习题集的产生不仅帮助学生远离无休止的题海,达成了学生们“我的练习我作主”的意愿,让学习的过程成为一个自我选择的过程;其编写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对教师的业务培训的校本研究过程。《新闻晚报》曾以《沪上一小学新学期减负下“猛药”》为题对学校的这一举措进行了报道。

  下一阶段,学校计划继续加强对《题海拾贝》中分层内容的设计,一方面寻找专业支持邀请区教研室的专家对练习设计给与专业指导;两一方面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鼓励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将作业剩余的时间用来自主设计练习,从而进一步达成作业开放的目的。

  ★评价开放的发展争章进课堂

  学校根据学生的意愿,继续将少先队的争章机制引进课堂,鼓励学生在取得一定的成绩后争得拇指章,争取免去回家作业的机会;并引导学生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播放的《新闻透视》节目曾对本校的快乐学习的评价方式作了专题报道,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

  除上述两点外,学校鼓励教师在实践中以学生快乐学习为切入点,不断就“八开放”进行实践探索和研究。

  2.流程管理:加强教学处质量保障流程管理

  为了保证上述举措的实施,学校教学处进一步精细流程管理,采取了一定的措施进行质量保障。

  ★集体备课

  在管理上强调集体备课的功效。鼓励教师以年级、学科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每学期每位教师至少主备课一、二次。教师以一个个单元来划分参与集体备课。集体备课要事先做好“三定、四统一、五必须、六备”的准备工作。“三定”是指:定时间、地点、内容;“四统一”是指:统一教学进度、教学要求、教学资料和练习、测试考查的内容;“五必须”是指:主备教师必须精心研究所承担的教学内容,讨论议课教师必须亮出自己的观点,主备教师必须在集体备课后形成教学文本预案,其他教师必须对集体备课的预案进行补充修改再上课,上课后必须对亮点和不足进行反思。“六备”是指:必须备学情、备三维目标(其中包括每个教学内容内所渗透的两纲内容)、备重难点、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学设计。教学处通过对每月备课组活动的监控,对课堂教学有效性提供保证。

  ★“相约课堂”

  继续开展“相约课堂”的活动,提高“家常课”质量。“相约课堂”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教师上课,并对本堂课进行教学过程与方法的概述和自我评价。学校会诊,并对该教师的课堂教学优势、需要改进之处进行分析与对话,让教师明确改进重点,再制定改进措施和对策。第二阶段:教师根据制定的改进措施和对策,在日常教学中进行自我整改,并作好改进记录。第三阶段:教师在改进达到一定效果后,再由学校深入课堂听课,由执教者与听课人员共同研究进一步的行动改进和完善。通过开展“相约课堂”的活动,促进教师开放课堂,提高“家常课”质量。以团队形式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评估,重视评估的过程。听课前:集体备课;听课时:落实比较;听课后:上传积累。在集体议课中,为执教者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并帮助执教者完善改进计划,实现教师群体的共同进步。

  (二)拓展型课程

  1.具体做法:开拓校本课程

  原有的学科类拓展型课程社团运作三年来,学校在设计与管理方面发现了诸多问题,本学期将其进行开拓改进,开设以拓展型课程为资源保障、“菜单式”活动为组织形式、学生社团为落实载体的学生自由组合、走班式的、人人参与的校本课程。

  566的谐音为“我乐乐”,让每个孩子快乐,这是我们的目标。566的第二层含义是每周五的第六节课的36分钟,拓展型课程在时间、人力、物力上的资源上给了很大的保障。566的第三层含义是五个年级六六三十六个项目,“菜单式”活动的自主选择、自主策划、自主实施、自主评价、自主管理的组织形式,赋予了社团丰富的活动项目。566的第四层含义是我们开设的“武彩开心网”的网址。

  2.实施步骤

  第一步,发放学生问卷,听取学生方面意见,制定活动“菜单”,合理调整社团活动项目。第二步,向全体教师发放活动“菜单”,征集指导老师,让老师也自主选择,发挥自身特长,提高授课质量。第三步,学生自主选择菜单,组织社团,聘请辅导,协同制定社团活动规划。第四步,自主活动,活动时间的自主,除了周五的集体活动,各各社团还可以利用升旗仪式、课间、午间、双休日自主活动。活动的地点的自主,教室、学校、校外基地都可以选择。第五步,每个社团可以在“武彩开心网”上及时发布社团活动情况。第六步,六一节,社团集中展示一年的活动成果。

  校本拓展课程旨在将学校独具特色的少先队菜单式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和拓展性课程进行整合;它的实施尚在尝试阶段,有待在实践中不断该机完善。

  (三)探究型课程

  1.具体做法:引用“三进一联”,激发学生兴趣

  继续少先队自动化与开架式教学整合,用“三进一联”课队结合的模式实施探究性课程。“三进”指的是:将少先队自动化奖章、活动、组织这三个载体请进探究性课堂,引进雏鹰奖章,建立开架式教学中的评价、激励机制;引进队活动,建立开架式教学中的自主活动机制;引进以小队为重点的队集体,建立开架式教学中的合作与组织机制;“一联”,即课堂学习同课外活动“联”为一体。

  在“三进一联”的模式引导下,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正对性更强。学生既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热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以小队的组织形式进行探索与研究,如:《“迎接APEC,当好小小东道”》、《走进世博会》、《广告》、《网上购物》等探究性课题研究;也可以将在课堂学习中解决不了的问题,在课余以小队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学习。这样的做法不仅能让学生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向,也能让他们学会对自己的这种选择的后果承担责任,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力、自我学习力。

  2.延伸特色:独具校本特色的学科节日

  在探究性课程实施的基础上,学校根据学生兴趣将部分教学内容与学科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形成了许多具有校本特色的学科节日,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学校将在以往的基础上秉承“保持优势,沿袭传统”的原则将其继续深化。

  ★“我+语文=快乐”语文节活动。该活动由教师基本功竞赛和学生系列竞赛活动组成:一、二年级的识字、拼音比赛,三年级的灯谜游园会,四年级的成语竞赛、五年级现场作文……学生在此类活动中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有效激发起学生探究文字,遨游语言王国的兴趣。

  ★“快乐数学,快乐成长”数学节活动。该活动由一、二年级的神算王争霸赛,数学小报的设计比赛,三年级的24点海选争夺赛,三、四、五年级的“小机灵”头脑体操赛等竞赛活动以及闭幕式举行的“数学宫游园”活动。让学生穿梭在不同的数学游艺室,在游戏中争夺奖章,并根据学生参与情况发放奖品,让学生们在游玩、探究中增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 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抓手,助减负顺利进行

  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保障学校核心发展力、让减负增效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真正落到实处的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学校加强了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与骨干教师梯队建设。经过努力,学校现有各级各类骨干教师35人,占全校教师人数48.6%。但由于新近校青年教师比例急剧上升等因素,各学科间发展不平衡,市区级名教师、市区学科带头人建设滞后,有待进一步强化。针对上述情况,学校着力在两个层面的师资队伍建设上求提高。

  (一)青年教师队伍建设

  针对学校新进校青年教师队伍逐渐庞大的现状,加强对这支队伍的打造。

  途径之一:借助品牌教研活动:“打造升级版学堂”的培训。在原有基础上,围绕“制度、升级、常态”这一核心理念,力争在常态下进行教研活动以提升该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在实践中对这一品牌教研活动进行更深层次的升级;在有效促进全体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同时,将展示的舞台更多地留给青年教师,偏重青年教师的能力提高。

  途径之二:借助师徒结对、学期考评课等方法、途径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针对青年教师进行“新星杯”教师课堂教学擂台赛,并从十名培养对象中挑选30%-40%的对象作为骨干教师梯队人选进行重点培养。

  (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在新一轮的三年规划中,学校的目标是:80%左右的教师达到本科学历,5名左右教师完成攻读研究生课程或硕士学位;培养5名左右中学高级教师;培养8至10名左右市、区级青年骨干教师、3至5名左右市、区级优秀班主任。因此,学校要有的放矢,选拔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重点培养,让他们大胆实践,鼓励冒尖,使有才华的教师脱颖而出,及早成为教育教学的名师。

  途径之一:建立激励保障机制,为名师的培养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氛围。通过自我进修、专家指导、主体研究等各种形式,为其提供学习提高的条件和展示才能的舞台,使她们尽快脱颖而出,成为教育的行家。学校将加大对名师建设的投入,学校在制定政策上向名师实行“三倾斜”、“三优先”,“三倾斜”,即星级名师每月可以购书100元,每月可以享有一天休整时间,每月星级名师津贴200元;“三优先”:学习培训优先、出国进修优先、学历晋升优先。鼓励骨干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出成果、出经验,并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时机提供名教师的展示舞台,发挥名教师的作用,引领更多教师的专业成长,从而带动整个学科群,使该门学科在市、区有一定的影响力。。

  途径之二:建立选拔推荐机制,形成名师梯队。学校定期通过考核、推优等手段,在已有青年教师中选拔优秀苗子进行重点培养,并通过向教研员推荐等方式,提供更佳培养渠道,帮助其迅速成长;与此同时,有效形成本校名师培养“梯队”。

  上述方案从公布之日起施行,依据实践中出现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与修改。

  学校减负增效工作方案篇三

  “减负”、“减负”,我们喊了似乎许多年了,各种形式的“减负”也的的确确层出不穷。然而“减负”究竟是什么?

  一、课业负担

  课业负担过重的根源较多,一是教学的“重知轻能”,认为学生所掌握的课本知识越多质量越高,教学中不抓重点,讲得多,练得也多,企图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这是基于对知识的价值的错误理解,认为只有多学点课本知识,才会有美好的前途。于是教师采取一切手段,将越来越多的课业负担加给学生。然而很多事实证明:过剩的学习无效。只有当知识在生活中发挥作用时,知识对掌握者来说才是有用的。现行的中国教育,普遍存在“学习过剩”现象就是学生学了一大堆无用的知识。这是造成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重要原因。二是教学方法的“以拙代巧”,一些教师没有认真研究教法,不考虑学生的学习时间与学习成本,为应试保险,以“大投入”换“小产出”,从而造成大量的过度学习。

  学校也处在重重压力之中,家长的赞同,社会的承认,上级的评判等,尤其是前两者,往往很大程度上着眼在升学人数上。同时在教育评估机制还不完善的今天,上级主管部门的评判过程中,升学率也是主要指标。尽管招生部门的一再扩招,但升学现象过“独木桥”,而升学考试分数则成了过桥的唯一通行证,倘若升学成绩不理想,学校、学生都会被打入“冷宫”,升学率成了学校荣誉和地位的代名词,学校的工作不得不处处围绕着升学转,学生上学演绎成了一切以入学为起点,以升学为终点的“马拉松”。孩子从进校那一天起,他们稚嫩的肩上就扛起了父母沉甸甸的希望。巨大的升学压力引发了学校、教师、家长几方面的种种政策。学生们的书包和大脑就这样在教师、家长、社会的重重灌输中沉重了起来。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务求实效,教育部有关人士曾提醒我们,“减负”工作特别要注意把握和处理好三个关系,防止工作的片面性。一是要把握好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二是要把握好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与培养学生顽强意志、刻苦学习精神的关系。三是要全面理解减轻学生负担工作的实质,把握好度,注意防止工作的片面性,既不能对减负工作落实不力,又不能走另一个极端。

  “减负”决不意味着降低对学生学业应有的要求和降低教学质量,必要的负担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推动力,过重的负担则会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阻力。“减负”是减掉那些妨碍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过重负担,消除那些机械的、重复的、盲目的、无用的劳动,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

  改革考试制度、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是“减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减负”并不意味着取消考试,而是减少考试次数,改革考试内容,为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而进行的考试是很有必要的,没有考试就不利于教师了解学生情况,不利于教学相长到底做得怎样,也不利于学校据此调整教学方法。考试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是为了及时反馈教学情况。像美国等发达国家,也不会废除考试。关键在怎么考,要把握好考试的度。

  “减负”的同时也要加强培养学生能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减掉那些妨碍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过重负担过程中,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主动发展,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刻苦钻研、积极探索的精神。

  二、心理上的负担

  生性活泼好动的孩子,对于枯燥的学习,几乎有一种本能的拒绝,尤其是在课业负担过重的状态下,对学习有一种畏惧、厌烦心理体验,视学习为迫不得已,很难忍受的事。同样的学习任务,对有的学生适宜,而对另外的学生可能不堪负重,作为教师就应该重视学生的学习心理体验,从调节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兴趣入手,优化学生的学习心理素质,使学生能从苦中寻乐,随时主动地自我调节,保持乐观平和的心境。

  的确,课业的沉重使我们迫切地想要放松和休息,但减负后,有的学生的心理压力却反而增大了,尤其是部分基础稍差的求上进的学生,很容易对自己的前途感到忧心忡忡,心理压力剧增。一些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也同样对突然减轻的课业感到不适应,容易担心跟不上别人,因此而导致学习成绩的下滑。在这些心理的影响下,即使学校、教师真正地做到了“减负”,学生心理上仍然轻松不了。实际上,如果我们不能改变以分数为根本的教育观念,就很难说能真正地实现减负,只要中考、高考指挥棒在学生的眼中仍然有分量,那么他们的精神状态始终不能减负。

  当然,在轰轰烈烈的教育改革中,难免有不和谐的音符出现,切实转变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小平同志曾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这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单是要求业务素质好,同时还要思想素质好。学校无小事,事事有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因此,我们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做到业务精良、情操高尚、勇于创新、乐于奉献。


【2017学校减负增效工作小结范文】相关文章:

1.学校减负工作

2.学校支部工作小结范文

3.关于减负增效合理化建议范文

4.减负增效的心得体会范文

5.学校工作小结

6.学校的教师工作小结

7.学校的工作小结

8.学校教研工作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