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合理化的建议

时间:2022-08-04 20:16:53 建议书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环境污染合理化的建议

  环境污染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我们可以把自己的建议提出来。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环境污染的建议书,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环境污染的建议书篇一

  学校周边环境关系到学校师生的安全和学校的稳定,关系到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关系到附近广大的安康和全社会的和谐。

  学校周边存在以下几点环境问题:

  1、校外饮食场所:杂乱无章,卫生状况令人堪忧。在学校周边开设商店、小吃摊位条件简陋,卫生状况差,造成很多的学生食品卫生安全的隐患. 这些小餐馆与小吃店经营不规范。且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影响校容校貌。 小吃摊,小吃店,餐馆三类饮食场所,发现共同存在的问题是卫生状况不好、饮食安全低、饮食质量不行、经营不规范。

  2、.交通、卫生、安全状况亟待改观,情况不尽人意。学校周围无照车辆过多,交通拥挤,对师生的出行安全造成极大的影响。

  3、学校周围大面积的垃圾堆放,另外流动摊贩多,流动摊贩往往是一无卫生许可证,二无工商执照,出卖的商品又往往是烧烤食品,极不卫生,隐患无穷。还有一些商家强占人行道,流动摊位拥挤在校门口,摊位堵塞交通,影响师生通行。

  危害:

  这些现象的存在,不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扰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管理,影响了学校的环境卫生,阻碍了交通,危及着师生员工的安全,又危害了正在长身体、学知识的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一个学生能否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一个家庭的未来,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当前,学校周边环境存在的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师生的安全。

  对此,给出如下几点建议:

  1、高度重视,严格整治。要高度重视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切实加强领导,将营造安全健康的学校周边环境作为加强社会管理、促进教育健康发展、提高社会和谐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抓紧抓好。成立专门机构,针对学校周边环境卫生脏、乱、差的现状,定期开展调研,模清底细,研究对策,出台措施,协调各方力量,落实专人负责,狠抓落实。

  2、明确管理职责,进行专项整治。建议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对环境污染的管理职责,让各部门都参与进来,为构建和谐美丽新校园做出努力。定期开展活动,及时研究当前学校周边环境状况,统筹各方资源,定期不定期地开展联合执法活动,切实加强对学校周边空气、环境污染、摊点及其他治安问题的管理和查处力度。各部门要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开展校园周边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活动,加大执法和管理的力度,严厉惩处那些违法违纪的行为和个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3、执法部门多渠道加强监管。有执法权的部门可以聘请学校的领导和有关教师为特约监督员,以便学校领导和教师平时对学校周边的摊点和营业场所进行检查,以弥补有关执法部门执法精力和时间的`不足,促进学校周边环境状况的持续好转。

  4、落实长效抓监管。为巩固提高整治成效,进一步落实长效监管机制。要求学校加强学生的督导力度,教育学生不往楼外乱扔果壳;加强学校周边环境卫生的管理,增加保洁人员,加大保洁力度。同时,将学校周边环境卫生列入环卫督查的重点区域。

  5、建立健全全民参与的监督举报机制,而且要加强执法队伍的快速反应机制。

  1、严厉打击校园犯罪事件,避免学校师生的人生财产受到伤害。加强学校周边治安巡逻,实行警校共建。

  2、整顿学校周围的娱乐场所,对学生要经常性的进行教育。

  2、凡因噪音、灰尘、烟雾、气味等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工业企业,坚决予以整改。

  3、整顿学校门口及周边地区的交通秩序,加强学校周边交通管理。

  4、对学校及周边外来人口进行清理,加强出租房屋的管理。

  5、对学校内部进行安全隐患大排查,彻底消除学校内部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尤其是对教室、楼道、围墙、锅炉等重点部位要加强防范。经常检查学校安全保卫措施落实情况等,严防火灾、危房倒塌和食物中毒等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6、通过落实防盗抢、防伤害、防交通事故等防范措施,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稳定。

  7、继续推行学校内部保卫工作,充分调动和发挥学校门卫室的积极性,增强责任感,严把进出关,确保学校一方平安。

  8、进一步完善警校共建机制和民警包保学校治安责任制,经常进行法制宣传。

  环境污染的建议书篇二

  一、三明市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基本情况

  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几乎所有的乡镇都是以种殖、果树等为主要的收入方式,均设有环卫站并有相应数量的环卫工人。乡镇生活垃圾处理以填埋、焚烧和随处堆放三种方式为主,乡镇所在驻地均建有数量不等的有化粪池的公共厕所。

  1、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初见成效。据统计,2003年全市生猪出栏152万头,存栏112万头;牛出栏3万头,存栏12万头;家禽出栏3100万羽,存栏1342万羽。全市畜牧业产值21.8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0.65%,畜牧业已成为我市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2002年市委、市政府就下达了《关于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的通知》,加强对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工作。在全市十二个县(市、区)完成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禁建区、禁养区的划定工作,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作取得了初步进展。同时成立三明市农村沼气示范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农业局长任常务副组长,协调全市项目组织实施。市委、市政府连续二年把农村沼气示范工程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市级财政每年拿出100万元用

  于农村沼气示范工程专项经费。目前,我市已建成沼气池约3万口,遍及全市十二个县(市区)100多个乡镇。

  2、农村生活垃圾得到一定程度治理。绝大部分乡镇都设立了垃圾中转站,并有专人负责打扫、清理和运输。在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乡镇如三元区中村乡、永安市安砂镇均建了垃圾焚烧炉子。

  3、工业污染及农药、化肥污染得到初步治理。对一些影响周边环境的污染企业实行关、停、并、转,限期迁移。同时充分发挥各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低污染、无污染的笋竹等加工业,对废弃物实行定地堆放,集中焚烧,实现物质综合利用。同时加大对现在污染企业的综合治理,实现达标排放。

  4、农村改水、改厕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市投入改水资金2131万元,新增饮用自来水8900余人,还投入1939万元新(改)卫生厕所

  3.62万个。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我市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来说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尚处于起步阶段,大量的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认识不到位、资金投入不足。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主对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和治理工作的紧迫性认识不足,尚未引起高度重视,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思想依然存在,没把治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同时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是一项工作难度大、资金投入多的工程,更多的是体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对较低,造成治理资金投入上有一定困难和不足,制约污染治理工作的开展。如修建一个公厕所需费用20多万元,资金缺口很大。

  2、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措施尚不到位。目前我市畜禽养殖污染主要采取沼气池厌氧、回收沼气的初步治理办法,仅是减轻污染,并不能真正解决污染环境问题。这种处理方法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规模大的养殖场沼气用不完,对外排放既不安全又浪费资源。二是沼渣、沼

  液产生量大,回田利用不彻底,而且大部分仍然超标排放。同时沼气池建设也存在设计、施工不够规范、沼液、沼渣利用率低等问题。大多数养殖户和规模养殖场只是将粪便拾起来出售,未建设沼气无害化处理设施,而绝大多数散养户对于残留的粪渣、尿以及食物残渣等普遍采用水力清理的方式,形成了大量的粪水混合物。对这些粪水混合物的处理方式一是将其排入河流,二是排入附近的池、湾或低洼处,三是自然渗入地下,四是部分施入农田(较多的施入菜园)。可以说,这些污水流到哪里就污染到哪里,不但会对地下和地表的水质造成污染,也会对当今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的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3、农村生活污染比较普遍。大部分农居点的生活污水通过化粪池沉淀后就直接排放或渗入地下,少数的生活污水甚至未经处理便直接排放。生活污水可以迅速渗入地下,表面看来对农村环境污染不大,但正因为如此,对地下水的污染就非常严重了,长此以往对农民的居住环境以及农业生产是非常不利的。虽设有环卫站,但我市环卫经费严重不足导致基础设施投入不足,中转站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增加了管理难度。

  4、农村改水、改厕各地发展不平衡。由于我市地处山区,经济欠发达,农村改水改厕工作进展缓慢。据统计,目前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为68.83%,农村无害厕所普及率为39.52%(全省平均水平分别为67.41%和47.62%)。我市农村因水媒、肠道引发的传染病导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不少,群众饮水改厕的愿望迫切,而改水改厕重在大量资金投入。据统计,农民个人投入占总投入的70%,所以改水改厕工作各地发展不平衡,有些地方进展缓慢。

  三、对农村环境污染整治的意见和建议

  1、广泛宣传发动,提高思想认识。要加强对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要进一步广泛宣传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和治理污染的紧迫性,增强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紧迫感、责任感,把治理工作摆

  上重要议事日程。建议市、县(市、区)二级应分别成立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领导小组,由政府分管领导牵头,以农业、环保部门为主,建设、计划、经贸、财政、工商等相关部门为辅,在主管部门下设办公室,负责抓紧现状调查,摸清情况,制定计划,切实把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落到实处。

  2、坚持综合利用,实现有效治理。要通过综合规划和设计配套,使畜禽粪便资源化,尽量实现零排放,才能解决污染治理设施投资大,运行费用高的难题。对新、改、扩建规模化养殖项目,农业、畜牧、环保部门要认真贯彻《福建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在项目立项、选址、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严格把关,引导鼓励企业走综合利用的路子,实现养殖业可持续发展。要在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推广粪便干、湿分离,尽可能把干粪回收生产有机肥,少量粪便随废水进入沼气池厌氧后,产生沼气回收利用,使畜禽粪便和污水最终上山、下田、入塘,变废为宝,实现零排放。要将畜禽污染综合治理防治与生态市建设和无公害食品基地、绿色食品基地和有机食品基地建设紧密结合,积极引导农村发展农牧、鱼牧、果牧相结合的牧—沼—果、牧—沼—鱼、牧—沼—菜等种养模式,实现对有机营养物质进行多层次的利用,达到减少对环境污染的目的。引导农业生产者科学利用有机肥料和农村可再生能源技术,建立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并在政策、资金和技术等方面扶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生产。

  3、加强部门协作,加快农村改水改厕工作步伐。各地要结合文明村建设,协同农办、水利等有关部门,在政策和资金上予以扶持,加快农村改水改厕步伐。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可提供的资金和农民的承受能力,来制定完整方案,避免操之过急,以引起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4、加快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程度。各级政府应实施对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这类环境效益比经济效益显著

  的项目扶持政策,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予以重点补助,并把有否建好生活污水净化设施,作为年底验收考核合格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先选择基础条件好的镇,建设污水处理厂,其他镇以后逐步建设。建制镇要单独或联合建设生活垃圾处理厂(场),提高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

  5、积极推行生态村镇建设,大力推广和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村镇对农村环境建设具有榜样和示范作用。可以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特色和产业特色探索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方式,推进生态村镇建设。要突出抓好生态示范区建设项目,抓好生态建设项目,积极实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项目、城镇工业废弃物处臵项目等。抓好城镇工业污染源治理,结合乡镇工业小区建设,大力推行污染物集中控制、集中治理,对于规模不经济的污染企业要限制其发展;对产业结构不合理、污染严重、治理无望的,要予以关停,逐步在乡镇工业企业中推行清洁生产。积极发展以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立体种植生态模式,建立立体种植和养殖业的格局,合理利用空间资源,促使物质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充分利用,同时进行生物综合防治,少用农药,避免重金属污染物或有害物质进入生态系统。

  环境污染的建议书篇三

  近年来,我国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污染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在工业化、城镇化程度较高的东部发达地区的农村尤为突出。各种污染不仅威胁到了数亿农村人口的健康,甚至通过水、大气污染和食品污染等渠道最终影响到城市人口。

  一、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表现

  目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已经严重影响了国家文明建设的步伐和农民的生活。我国农村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

  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滞后产生的生活污染。

  3.乡镇企业布局不合理、治理措施不得力所产生的工业污染。

  4.畜牧养殖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

  二、农村环境污染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目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仍在加剧,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已经危及到了人群的生活和生命安全。

  1.农村水环境质量恶化。

  2.农民生活质量下降,发病率增高。

  三、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产生的原因

  我国目前环境污染问题形成的原因较多,有环境管理体系、有财政资金、有治理模式等等一系列的因素。

  1.我国环境管理体系难以适应农村污染问题的治理。

  2.财政资金短缺,导致污染治理不力。

  3.农村污染治理的市场化机制尚未建立。

  4.农村污染治理模式单一,套用工业污染的治理手段。

  5.政府对环境保护的管理手段落后。

  6.农民的环保意识差。

  四、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措施及建议

  目前,农村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农药、化肥、农业废弃物和畜禽粪便等农业自身污染,以及工业污染排放、城市垃圾等外源污染两个方面。对农业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势在必行,为此,提出以下农业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措施和建议。

  1.完善农业环境保护法规,加大执法力度。

  要加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立法,完善有关法律制度。根据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和世贸组织规则,修订相应的农业和环境法规,建立健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实施保障体系,修订和完善农业环境标准体系,严格依法行政,加强执法监督,切实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各项法律制度得以实施。必要时可以出台单独的农业环境保护法及其实施办法,以利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

  2.提高各级政府对农村环境污染的战略认识。

  各级政府和各级领导应当转变观念,把治理农业环境污染,保护农业生产环境,提高农产品安全性和市场竞争力,作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长期战略。当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是,防治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污染;综合整治乡镇环境;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维护农村重要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确保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

  3.加大农村环保治理资金投入力度。

  各级政府应通过政策引导,扩展农业环保资金的来源渠道,改变环保投资分配体制,提高投资效果。在支农资金或环境资金中划出一定的比例专项用于农业环境的治理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业环境保护的投资增长机制。

  4.明确农业环境保护的管理职责,赋予其相应的`执法权限。

  5.发展生态农业。

  坚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生态农业是必由之路。必须树立农业发展的科学生态观。必须高度重视农业生态,并以新的全面、协调、和谐、可持续的农业生态观为指导,促进农业的生态建设。

  6.加强面源污染防治,改善水体和大气环境质量。

  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监督,抓紧制定相关的法规和标准,严格控制养殖废物的排放。

  7.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创建生态文明村镇。

  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应积极开展村镇环境规划。要通过规划、引导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强污染集中控制、加速城镇污染处理设施的建设。

  8.加强农村环境队伍建设,提高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水平。

  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队伍的建设。 要积极开展生态环境监理,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努力提高统一监督管理水平;要有计划地开展人员培训,不断提高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队伍的素质。


【环境污染合理化的建议】相关文章:

给超市的合理化建议09-24

写合理化建议的格式10-28

行政部合理化建议07-24

关于对电工的合理化建议11-09

关于对专业实习合理化的建议10-27

合理化建议书08-18

质量合理化建议范文09-15

合理化建议活动总结03-06

环境污染的建议书02-22

对环境污染的建议书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