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建议81批注

时间:2022-08-02 21:33:03 建议书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给教师的建议81批注

(六)掌握牢固的、深刻的、理解透彻的知识,培养人在整个一生中都在追求“我要比今天知道得更多”的不能动摇的愿望,【木舟:学习的愿望,发展的愿望,追求的愿望,这些只能是有理想者的行为,没有理想,只能是奢谈。】[木舟:教育的目的,还是在于培养学生喜欢学习的愿望,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升自己精神生活的丰富性,从而朝想要做一个好人的目标迈进,当然,这一目标是永无止境的。]——这是全面发展思想的第六个问题。我们没有把这个问题摆在第一位,只是因为它跟全面发展的其他问题一样,是跟其他许多问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性和依存性的,既取决于那些问题,同时又制约着它们的顺利解决。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工作中,一般地说,没有任何一样是次要的东西。这里的一切都是重要的,如果有任何一点被忽视或者做得不正确,就会使全面发展这一完整统一事物的和谐的基础遭到破坏。【木舟:就像木桶效应一样。全面发展取决于最薄弱的那个面,而不是取决于最强的那个面。】[木舟:前面的批注是有点问题,在培养学生成就感方面,我们应该找到木桶中最长的那个面,由最强的那个面的成功体验,带动所有面的强大。]

给教师的建议81批注

今天我们的社会所处的这个历史阶段,可以说是提高人的人格的阶段。在我们的社会里,一切努力都用来使每一个人理解和体验到自己对人民的义务和责任感,使每一个人都感到个人的尊严,珍视它,并且努力在多方面的活动中展示自己,以便赢得人们的赞许和表扬。【木舟:人人都有获得赞扬和表扬的愿望,这是一个不变的真理。特别是儿童,更是如此,这些正好可以帮助教师开展自己的教育教学。】荣誉和自尊感——这是在其上面构筑劳动的道德刺激物的基地。如果说一时一刻也不要忘记,学习是一种复杂的、很不轻松的劳动,那么我们也应当时刻留心义务和劳动荣誉的统一这个微妙的事物。如果教育者不能对我们称之为学生的年轻劳动者的荣誉和自尊感抱着一种敏锐的爱护态度,那就既谈不上义务感,也谈不上服从,——而这两样东西,也和对儿童的爱一样,是不能从学校教育中分离出去的。形象地说,如果荣誉和自尊感没有它的产儿——学习的愿望,【木舟:到这里,苏翁的观点更加明确,培养学习的愿望,我们可以或者只能可以从荣誉和自尊感上着手。离开了这些,一切的教育技巧都会显得非常的幼稚甚至是不可能。】那么教师为了培养纪律、服从性和责任感而做出的最高明的“创造”,也会显得无能为力,而且往往造成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冲突。学习的愿望这个产儿是娇嫩的,任性的,调皮的,需要时时刻刻照料它。你要每一分钟地接触它,否则它就会变得无人照料,而且你不得有任何一次粗暴地、疏忽大意地去对待它。【木舟:一次不经意的损害,可能就会导致一百次努力的失败。】只有当你学会保育这个产儿时,服从、纪律、责任感、义务感在你手里才会变成精巧而得力的工具。【木舟:这些是操作层面的技巧,前提是荣誉感和自尊感。】教师的工作有这样一个特点,就是他要经常地评价自己学生的工作。在衡量知识质量(也就是劳动质量)时,教师的评价带有明显的道德含义。评价里包含着刺激,应当使儿童在这种刺激的影响下确立一种要学好而不要学坏的意向、通过这种评价,不应当使儿童对于人们怎样看待他(是爱劳动的还是懒散的)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木舟:评价要有明确的道德感的态度,不可模棱两可。也要有一定的原则,不可以朝令夕改。】评价所起的这种微妙的影响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成为一种教育力量,就是它一定要跟儿童的内在的精神力量结合起来。评价是教师手里的一种教育工具,它应当激发儿童的学习愿望,帮助形成这种愿望,而不是对于不愿学习的一种惩罚。【木舟:这里阐述的是对于评价这一教育方式的使用原则。】如果由于学生不善于学习而给他一个不及格的评价,那就更糟:儿童觉得教师已经把他看得什么都不行,他就会欺骗和弄虚作假。学生不善于学习,如果教师不重视这件起初的小事,那就会酿成大祸——懒惰和散漫。【木舟:学生不善于学习,只是由于们还没有找到针对性的学习方式,这时,教师需要观察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并提供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这至少比不愿意学习要好。】[木舟:这一段既讲了评价的意义,同时也讲了评价的原则。评价应该是针对儿童的劳动是否努力,而不能针对儿童的人格,也就是要对事而不能对人。其实,在这里,既是教育者应该遵循的原则,也是管理者所要遵循的管理原则。]

学习——这并不是机械地把知识从教师的头脑里灌输到学生的头脑里。这是一种极其复杂的道德关系,在这种关系里起主导的、决定性作用的特征,就是培养儿童的荣誉感和自尊感,并在此基础上培养他要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木舟:教育的根本目的,学知、学人。】教师的任务就在于,要敏锐而巧妙地、坚持不懈而严格要求地培植儿童的智力和道德力量,帮助儿童把学习看成是一种要求作出很大努力的劳动,这种劳动只有在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克服困难而取得成果的时候才是一种愉快的劳动。这里有三个阶梯:做出自己的努力,靠劳动取得成果,享受到脑力劳动的欢乐。【木舟:这里指出的又是很有效的学习的方式。】儿童沿着这三个阶梯走上去,就会掌握牢固的、理解透彻的知识。一个真正内行的教师和教育者,如果他看到儿童还不会学习,还不理解对他的要求是什么,他是绝不会就给儿童作出评价的。[木舟:在这里,苏翁更加明确地提出了如何对儿童的学习劳动进行评价:即这里所说的三个阶梯,做出自己的努力,靠劳动取得成果,享受到脑力劳动的欢乐。学习本身是一种困难的劳动,遭遇到这种困难是一种必须经历,当克服了这个困难,并有了一定的成就感时,儿童才能享受这种愉快的劳动。]

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即每一个儿童都非常珍视教师给他所做的评价时,学校里才会充满一种热爱劳动的气氛。【木舟:学生对于评价的态度,是珍惜而不是害怕。目前,我们的教育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在害怕考试带来的评价,这肯定是评价的滥用带来的后果。】评价的次数不要过多。过多的评价会降低它的教育价值。同时,教师在给学生做出评价的时候,不要只评价所谓纯粹的能力,而要评价劳动和能力的统一物,并且把劳动[木舟:这里的劳动,即上文的三阶梯。]放在首位,只有这样的评价在道德方面才是正确的。【木舟:能力是指学生个人的智力才能,劳动是指学生付出的努力。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是否付出了个人的努力,这才应该是我们评价的重点。】[木舟:对事不对人,才是一种道德的评价。]

我们在教育工作实践中应当称之为智育的东西,恰恰在于这种劳动和能力的和谐的统一。破坏这个统一是不能容许的。有教学,但是没有智育,【木舟:只学知识,不学做人。那么这种教育就不是一种和谐的教育。】——这是许多儿童知识肤浅和不巩固的主要原因。智育的实质就在于使一个人通过获得知识而变得聪明起来,使学习对他来说并不因为获得越来越多的知识而变得越来越难。所掌握的知识的分量本身,并不是智育水平的标志。教师的任务就在于,要使掌握一定范围的知识所必需的脑力劳动成为发展智力和能力的手段。【木舟:知识和智力、能力相互统一。这首先建立在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这里的学习是一种大学习的概念。这时的知识大约才可以称之为学问。】要使获得牢固的知识这个问题得到顺利解决,就要求每一个教师同时成为智慧的培育者。这是学校生活中最微妙的、也可以说最难以捉摸的事物之一。多年的经验证明:教师的教育素养,就包括他能采用哪一些专门的方式,使得掌握知识的过程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木舟:掌握知识的过程,首先是一种困难的劳动,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并且是学生积极克服困难的活动,才会起到培养学生能力的作用。]这些方式实质上应当成为教师劳动的起码要求。【木舟:正是这个起码的要求,却是最值得我们深思和实践的。】

智力、能力的发展和整个智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集体和个人的精神生活是否丰富。在学校里,应当让智力生活之火永不熄灭地燃烧和发光;教师和学生的智力兴趣越丰富多样,知识的最重要的泉源——书籍在每个学生的心目中越珍贵,那么智力局限性、对知识抱冷淡态度的危险就会越校【木舟:这里谈的还应该是智力背景对学生学习愿望以及做人的影响问题。】

要解决掌握牢固的知识这个问题,还必须考虑到这样一个事实,就是每年入学的儿童中都有少数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他们对教材的记忆能力很差,思维过程迟钝。关于这些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我们主要通过系统的日常观察(他们是怎样学习的,有了哪些进步)积累了一些事实资料。观察使我们自然而然地得出一条结论:在对这些儿童的教学和教育中,必须采取特殊的措施,要对他们采取细致的、温和的、个别对待的态度。【木舟:越是这样的学生,可能越是敏感,越是经受不起粗暴的对待。】主要的是:不要让这些儿童觉得自己“不够格”,防止他们对学习劳动产生无所谓的态度,不要伤害他们的荣誉感和自尊心。对这些儿童的教学和教育,应当就在一般的普通教育学校里进行,用不着为他们开办什么特种学校。这些孩子并不是畸形儿,他们是人类的无限多样化的花圃里最脆弱、最娇嫩的花朵。他们在入学的时候脆弱无力,缺乏足够发展的从事脑力劳动的能力,但这并不是他们的过错。我们认为学校和教师负有人道主义的使命:挽救这些孩子,引导他们以完全够格的、幸福的人的资格进入交往、精神生活和美的世界。我们的具体工作,首先是查明每一个儿童的不幸的原因(父母患酒精中毒症,家庭关系不健康,等等)。然后,更为重要的是:要使能力差的学生在学校的充实的精神生活的气氛中,任何时候也不要感到自己“不够格”。应当为这种儿童找到他力所能及的脑力劳动,选择出他能够接受的克服困难的途径,用有趣的、引人入胜的工作吸引他,以便使他在智力上不停地得到发展。【木舟:看到这里,想到了美国那部经典的电影:《阿甘正传》。】

[木舟:第六节,重点讲的是评价的问题核心观点是评价学生要看其学习劳动中是否付出努力,而不是评价这个人的人格问题。也就是要对事不对人。当然,后面还提到了对每一个学生个体,区别对待的问题。]

要完成这些任务,以及总的来说要完满地解决掌握牢固的知识的问题,没有家庭的配合是不行的。

(七)家庭要有高度的教育学素养,这是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方面现实生活所提出的第七个问题。教育的完善,它的社会性的深化,不是意味着家庭的作用的减弱,而是意味着家庭的作用的加强。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发展: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

这个问题也是最复杂最困难的问题之一。教育现象的相互联系在我们今天是变得更加复杂了: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是如此复杂,以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学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作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地反映出来;学校的复杂的教育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困难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家庭。人的全面发展取决于母亲和父亲在儿童面前是怎样的人,取决于儿童从父母的榜样中怎样认识人与人的关系和社会环境。

家庭和学校的一项严重任务,就是形成学生对于做父亲和做母亲的道德准备。没有这种准备,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不可设想的。对于当父亲和当母亲这一崇高使命的准备,是社会主义社会人们的公民素养的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多年的经验使我们深信,要善于把儿童、少年、男女青年看做是未来的父亲和母亲,要善于从这样的立场来看待教育现象,这就是再过20年,我们的小学生就会领着自己的儿子来上学,就会跟我们一起来思考怎样更好地教育他,——这一点对于我们的社会来说,是跟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生产者的高度劳动技巧同样重要的。教育学生怎样做父母的第一所“学校”,就是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早期对他们进行完满的道德教育。教师如果关心使自己的每一个学生将来成为一个好的父亲,他就会看到:树立一种极其重要的道德特征——积极的义务感,是一项有重大教育意义的任务。因此,道德教育的决定性条件之一,就是要努力做到使我们的每一个学生早在童年和少年早期就懂得对别人的生活、健康、精神安宁和福利负有劳动的责任和道德的义务,认识到逃避劳动、不负责任、不尽义务是一种可鄙的品质。

从道德上准备作父母的第一课,就是早在童年和少年早期就使我们的每一个学生能把人看得最为宝贵,而且能对于那种给别人带来不幸、侮辱别人、使别人蒙受耻辱的思想采取不调和的、不能容忍的态度。真正的人道精神是以行动、情感和思想的高度纪律性为前提的。我们的座右铭就是:人并不是自己的情感冲动的奴隶,而是它们的主人。

在实施从道德上准备怎样做父母这一教育任务时,我们进行一系列关于做父母的崇高使命的伦理性谈话。这是一些关于爱情和友谊、关于婚姻、生育和教育子女的谈话。当然,全体教师和家长都应当关心,使每一个学生在学校和家庭里都能亲眼看到自觉的劳动和责任感的榜样。

从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进我们的学校那一天起,他们就成了我们举办的家长学校的听众。不断提高父母们的教育学知识水平的教学大纲,这实质上就是我们跟家长一起进行共同的工作——细致而艰难的工作,它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全面而和谐发展的人。最困难的事就是怎样使父母亲们跟我们一起看见和理解自己孩子的精神世界,学会分析事情的原因和结果,把教育看做一种有明确目的的劳动。在这项共同工作中,主导的思想就是要想到将来,看到将来。如果家长学校的活动不能变成我们和家长的集体思考,那就是白白地浪费时间。我们要跟家长一起思考:应当怎样认识教育的目标,我们已经把自己的子女提高到了怎样的阶段,我们做了哪些教育工作和取得了哪些实际成果,应当怎样预防错误,如果不加预防就会造成哪些后果,以及要成为好的教育者必须具备哪些知识。我们努力使家长们注意,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永远也不要忘记:我们的孩子也要当父亲和母亲的,这件事不应当使我们感到出乎意料。

[木舟:这一节重点谈了家庭教育的问题。显而易见,每个个体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环境的影响,并且它的作用甚至还要大于学校教育本身。提高家庭的教育学素养,这当然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苏翁所提供的方法,一是办家庭学校,学校和现在的父母共同努力,探讨儿童的教育问题;二是面向未来,我们今天的学生也要当父亲和母亲,现在家庭教育素养的高低,我们无法决定,当将来家庭教育素养的高低,却掌握在我们的手中,作为教育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做好当前,负责将来,无法逃避。]

(八)一个人的成熟不是突然到来的。如果家长竟是在某一天突然证实了自己的孩子已经变成了成年人而不得不仓促采取紧急的措置,那么社会就接受了一批20岁的小孩子,他们只是在生儿育女方面成熟了,而在道德上却并未成熟。培养道德的成熟性,这是全面发展的第八个问题。学校是一个幸福的童年时代的世界,但是照耀这个世界的思想应当是想到儿童在明天将要变为成年人。成年人的思想、操心和观念——这一切都应当逐渐地进入无忧无虑的童年的世界。培养道德成熟性是个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正在形成的个性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态度的一切领域,从家庭中的相互关系起直到履行公民义务。儿童的道德成熟性、“成年性”,在决定性的程度上取决于对待劳动的态度,更准确地说,取决于劳动在精神生活中的地位。成熟性的程度取决于一个人为了什么而生活,对哪些事情的操心和思虑充满着他的生活,以及生活的意义在他的心目中表现在哪里。最重要的教育学任务之一就在于,早在少年早期,就使对劳动的迷恋成为充满人的精神生活的最为关心的事。成熟性——这就是对未来的向往,就是能够认真地思考自己将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在培养道德成熟性方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使鼓舞学生的劳动具有社会意义。

公民是从这样的信念开始的:“我要以自己的劳动履行对于人们的义务。”从13—14岁起,为人们创造物质财富的劳动活动就应当在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不要把自己的工作仅仅局限于老是提醒青少年:你们首先是学生,你们的主要义务就是好好学习。如果一个共青团员感到自己只是一个学生、一个受教育者,那他就会变成一个无忧无虑的消费者,而这就是向寄生生活靠近了一步。成熟性、成年性的根本问题就在于:在13一14岁的时候,就要使一个人不仅把自己看成是学生,而且是社会的一员,自己对于人们是负有义务的,如果没有自己的努力劳动(要使他通过亲身经验体会到这一点),别人也就不能生活。教学与劳动的真正结合正在于此。这种结合是与道德教育不可分割的,这是个性的道德成长的本质之所在。

培养成熟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掌握知识是怎样进行的,取决于全体学生的智力生活是向哪个方向发展的。道德成熟性跟思考成熟性不可分割。只是获取现成的知识,把基本的智力活动局限于死记硬背,——这是产生道德幼稚病的危险根源之一。防止这种危险的办法在于使学生去独立地获取知识。只有当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时,学习才是一种劳动。[木舟:这个非常重要,获取知识的过程,肯定是一种独立的过程,不过,教师可以起到产婆的作用。我们只能协助,而永远不可能代替。成熟也是如此。]这不仅是为了知识的巩固性所必需,而且只有独立地获取知识,才能产生思考的成熟性。成熟的思考意味着:要把知识变为信念,要有思想上的坚定性,忠于信念,并随时准备捍卫自己的信念,为信念而斗争。培养不可动摇的思想信念,这在学校的精神生活中是思考与劳动、知识与积极活动相汇合的领域。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必须对信念活动予以极大的重视。思想和政治信念,不是靠布置回家看教科书,不是靠记住它们并且回答出来,也不是靠打分数来培养的。它们表现在思想里、行动上、活动中和相互关系里。[木舟:世界观、人生观和生活观。]它们的表现形式是:确立共产主义的生活方式,反对敌对的意识形态,对违反我们的道德原则的行为不能容忍。

[木舟:最后一节,总的来说,我认为是在讲公民教育。]

上述各个问题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要求把全面发展的思想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进行研究和实施。对于理论家和实践家,对于科学研究者和教师,作为具体任务来看的所有这些问题,也像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精神丰富、道德高尚、体魄健全构成它们的和谐)一样,都是如此紧密地相互联系着,以致只要触及其中的一个方面,就不可避免地要牵涉其他的方面。所谓全面发展的人,就是指他是公民——社会主义祖国的爱国主义者,是祖国大地的英勇保卫者,是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斗争的思想坚定的战士,是诚实的、干练的、热爱自己工作的劳动者,是集体主义者,是能享受生动完满的欢乐和人生乐趣的有教养的人,是忠实的父亲和丈夫,是有爱心的母亲和妻子。[木舟:这就是苏翁给出的完整的教育所培养的人。]让我们再一次重复地说明,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规定出,在这个和谐中,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我们只能说,全面发展的某些方面(角度、特点)对于人的整个精神世界的影响可能比其他的方面大一点。

综上所述,现实生活使我们有权利以充分的根据作出结论:一个具体的人受教育的水平和修养如何,他是怎样接受精神财富的,这归根结底不单是以他掌握了多少知识来决定的,而且是由一系列其他条件决定的:首先是对待社会环境的各种道德态度如何,是否善于(形象地说)用诚实的人们——忠诚的爱国主义者的眼光来看自己,是否具有使自己的愿望和要求服从于社会利益的道德能力,是否能把知道什么是善与恶跟热烈地追求真正的善(为祖国福利而劳动、对祖国的敌人毫不妥协)的行动和谐起来。思想信念——形象地说,这是照亮全面发展的一切方面的光源,同时,它又是人的个性的一个个别的、特殊的方面。我们接收到学校里来的人将成为什么样的公民,什么样的劳动者,什么样的社会福利的创造者,什么样的父亲和自己子女的教育者,这在决定性的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这个方面的教育和磨炼。

【给教师的建议81批注】相关文章:

给教师的建议73批注08-08

word文档怎么插入批注03-07

如何在Word文档中添加批注03-10

房屋出租合同批注版(精选6篇)04-26

教师给家长的建议08-06

《给教师的建议》心得12-13

给小学教师的建议08-08

给新教师的建议08-24

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01-07

关于《给教师的建议》心得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