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习惯

满族风俗习惯有哪些及基本介绍

时间:2022-09-05 12:40:36 风俗习惯 我要投稿

满族风俗习惯有哪些及基本介绍

  满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三省,以辽宁省最多。下面是百分网小编整理的满族风俗习惯,希望对你有帮助。

满族风俗习惯有哪些及基本介绍

  满族风俗习惯有哪些及基本介绍1

  满族进入辽、沈以前,具有精于骑射的特长。7岁左右的儿童即以木制弓箭练习射鹄,女子执鞭不亚于男子。满族的服饰,男子剃去周围头发,束辫和垂于脑后,穿马蹄袖袍褂,两侧开叉,腰中束带,便于骑射。女子在头顶盘髻,佩戴耳环,穿宽大的直统旗袍,足着高底花鞋。入关以后,满、汉服装逐渐趋于一致。曾有一个时期各地妇女穿旗袍甚为流行。满族的住房,过去一般院内有一影壁,立有供神用的“索罗杆”。住房一般有两间正房,门向南开,外屋有灶,里屋北、西、南3面有炕。满族的饮食,过去喜吃小米、黄米干饭与黄米饽饽(豆包);逢年过节吃饺子,农历除夕必吃手扒肉。满族的具有独特风味的“萨其玛”至今仍是广大人民爱吃的点心。满族实行一夫一妻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十六、七岁即可订婚,由父母包办。结婚时,新娘要在南炕上坐帐一日,称为“坐福”。满族居民过去忌在西炕或北炕上死人;人死入棺后由窗户抬出;一般行土葬。

  满族重视礼节。过去,平时见长辈行“打干”礼,男子曲右膝,右手沿膝下垂;妇女双手扶膝下蹲。平辈亲友相见,不分男女行抱腰接面大礼。满族以西为上,室内西炕不得随便坐人和堆放杂物。最主要的禁忌是不打狗、杀狗,不吃狗肉,不用狗皮制品;忌讳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据说主是因为狗在满族先人的长期渔猎生活中起到了帮手作用,人们不忍食其肉、用其皮,于是逐渐形成这个习俗。

  清代以来的300多年间,满、汉长期杂居共处,关内的满族已在语言、服饰、习俗等方面与汉族无差异;居于关外各地的满族人民,只是在满族聚居的偏僻乡村中,仍有一部分满族居民使用满语,保持满族的一些固有习俗。同时,从汉族习俗(包括汉语词汇)中也可找出一些满族习俗的成份,但满族群众模仿汉俗,比汉族群众模仿满俗的更多。满族是一个既善于学习又善于创造的民族,为发扬祖国文化作出了贡献。

  满族的重要节日与汉族差不多,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中秋节等。

  满族曾信仰多神教的萨满教,早期分宫廷萨满和民间萨满两种。清代历朝皇帝举行各种祭神祭天典礼,如宫廷萨满设“堂子”祭天,都用满语诵经跳神。直到20世纪40年代,在东北的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和爱珲等地,满族民间仍保有萨满教。民间萨满又分以跳神为职业的萨满和管祭祀的家萨满两种,现已消失

  满族日常食俗

  满族民间农忙时日食三餐,农闲时日食二餐。主食多是小米和高梁米、粳米、干饭,喜在饭中加小豆或粑豆,如高梁米豆干饭。有的地区以玉米为主食,喜以玉米面发酵做成“酸汤子”。东北大部分地区的满族还有吃水饭的习惯,即在做好高梁米饭或玉米(米+查)子饭后用清水过一遍,再放入清水中泡,吃时捞出,盛入碗内,清凉可口。这种吃法多在夏季。饽饽是用黏高梁、黏玉米、黄米等磨成面制作的,有豆面饽饽、搓条饽饽、苏叶饽饽、菠萝叶饽饽、牛舌饽饽、年糕饽饽、水煮饽饽(汉语的饺子)等。满族的'饽饽历史悠久,清代即成为宫廷主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御膳“栗子面窝窝头”,也称小窝头。满族点心萨其玛也成为全国著名糕点。较著名的还有清东陵糕点,也称清东陵大饽饽,北京小吃墩饽饽,河北承德小吃油酥饽饽,湖北荆州小吃猪油饽饽等。

  北方冬天天气寒冷,没有新鲜蔬菜,满族民间常以秋冬之际腌渍的大白菜(即酸菜)为主要蔬菜。据传用腌渍的方法储存蔬菜,始于清顺治年间。用酸菜熬白肉、粉条是满族入冬以后常吃的菜肴。酸菜可用熬、炖、炒和凉拌的方法食用,用酸菜下火锅别具特色。配菜也可用来做馅包饺子。东北地区的满族,每户腌渍的酸菜一般可以吃到第二年春天。此外,日常蔬菜还有萝卜、豆角等。满族人民爱吃猪肉,常用白煮的方法烹制。辽宁沈阳市的那家馆是家有100多年历史的满族餐馆,该店经营的白肉血肠,被誉为正宗的满族风味。

  满族节日、祭祀、礼仪食俗

  满族许多节日均与汉族相同。逢年过节,都要杀猪,过年(春节)时每家要杀猪二至三口。农历腊月八日(腊八节),要用黏高梁、小豆等八样粮食煮粥,称为腊八粥。除夕吃饺子,在一个饺子中放一根白线,谁吃着白线就意味着谁能长寿:也有的在一个饺子中放一枚铜钱,吃到便意味着在新的一年里有钱花。此外还要吃手把肉和特有的点心“萨其玛”。满族过去信仰萨满教,每年都要根据不同的节令祭天、祭神、祭祖先,以猪和猪头为主要祭品。在大祭时要杀猪,特别是在祭祀祖先时要选用无杂毛的黑猪(有的还必须选黑公猪),宰杀前要往猪耳朵内注酒,如猪的耳朵抖动,则认为神已领受,即可宰杀。此举俗称为“领牲”。有的地方要将猪肠和膀胱放入吊斗挂在杆子上,让乌鸦来吃,如果三天内被吃掉,就为吉利。然后把全猪卸为八块,按原样摆在方盘内,供于家里屋内西山墙的祖宗牌位下,家人按辈份排列免冠叩头三遍,再将肉切碎入锅熬煮,全家围坐,蘸盐而食。此时如有客至,只要在祖先牌位前叩头三次,即可坐下同吃,吃完也不必道谢。满族人家至今还有逢杀猪时请亲邻好友前来品尝头顿猪肉的习惯。过去,在庄稼成熟的季节,满族还有“荐新”祭祀的习惯,如今已被“上场豆腐了场糕”习俗所代替,即在五谷上场时,用新豆子做豆腐吃,打场结束时,用新谷做大黄米饭或豆面饽饽吃,以庆丰收。满族男女青年结婚时,新娘必须先在南炕上坐帐,也有称“坐福”。直到晚上,才在地上放一张桌子,新娘、新郎要手挽手绕桌子三圈后对饮。

  满族典型食品

  满族居住分散,各地均有代表性的典型食品,主要有:①白肉血肠。②火锅。满族传统风味菜肴。③酸汤子。辽宁岫岩满族的典型食品。④清东陵糕点。也称清东陵大饽饽。最早是清朝皇帝到东陵祭祀祖宗时做供品用的,因此也称为“祭饽饽”。做供品时有果馅厚酥饽饽、鱼儿饽饽、匙子饽饽、菊花饽饽、糊面饽饽、炸高丽饽饽、江米糕、黄米糕、七星饼、鸡蛋糕、山葡萄糕、山梨面糕等几十种。传入民间制成糕点后,大体上分为大小两种饽饽。大饽饽每斤八块,俗称清东陵大八件;小饽饽每斤十六块,俗称清东陵小八件。大小饽饽品种主要有太师饼,松饼,玫瑰饼,龙凤饼,山楂桃。还有无馅的七星点子、八裂饼、核桃酥、到口酥等。

  满族服饰文化

  满族的服饰在我国的服饰发展中曾产生了很大影响,尤其在清朝统治时期,满族的服饰更是得到广大人民的认可和喜爱,传统的满族服饰主要包括:大拉翘、旗袍、马褂、马蹄底鞋及靰鞡几种。

  大拉翅为清代满族贵族妇女的一种发式,在光绪、宣统年间尤为盛行。整个发式的顶发梳成圆髻,并于脑后梳成燕尾式。用绒、黑缎或纱制成“不”字形“头板”,头板底部用铁丝制成扣碗形状,俗称“头座”,扣在头顶发髻上,以发缠绕,使之固定。这种装饰在使用时多套在头上。一般来讲,在头板的正中还会有彩色大绢花作装饰,称“端正花”或“头正”,此外,为了美观,人们还会在上面点缀上翠、珠、步摇、玉簪及鲜花等,还有的在头板右侧缀一束彩色的长丝穗。

  旗袍为满族妇女的传统服饰。其特点为立领、紧腰身、右大襟、下摆开衩。在长期演变中,旗袍的裁制不断受到许多其他民族服装及外来服饰的影响,日益改进。在20世纪30年代时,旗袍甚为流行,此后,它作为突出东方女性美的一种传统服饰,一直享誉世界。

  马褂为满族男子在骑马时经常穿的一种褂子。经过长期演变,马褂不仅用于满族男子骑射时,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经常将马褂罩在袍子外面穿着。马褂有对襟、大襟、琵琶襟等多种。较为常见的马褂多是四面开衩、高领对襟,身长及腰,袖子较短,穿时可将袍袖露于外面三四寸,或将袍袖卷到褂袖上面。现在常见的满族人所穿的对襟小棉袄,即从马褂演变而来。

  坎肩并非满族特有的服装,它是从汉族的“半臂”演变而来。满族的坎肩可分对襟、一字襟、捻襟、琵琶襟多种。满族妇女穿的坎肩为了美观,通常还有绣花镶边。坎肩或棉或夹,或丝或布,多是穿在袍子的外面。

  马蹄底鞋是满族妇女一种传统的高底鞋,也叫“旗鞋”。满族妇女流行天足,她们喜欢穿木制的高底鞋,其鞋底中部以木为之,上细下宽、前平后圆,整个外形及落地印痕都和马蹄十分相似。底一般高三四寸,后来也有七八寸的。在木底的四周包有白布。鞋面有缎有布,其上多绣花卉图案,满族妇女忌讳穿素且无花的鞋。还有很多贵族妇女经常在鞋面上用珠宝翠玉等作为装饰。满俗,少女到十三四岁时开始穿马蹄底鞋,民国以后,这种鞋渐绝迹。

  靰鞡是一种在农村下层满族劳动人民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鞋,人们多在冬季时穿用。这种鞋一般是由牛皮或猪皮缝制而成,其内絮有靰鞡草,此鞋轻便暖和,非常适合冬季跑冰、狩猎时穿着。

  满族风俗习惯有哪些及基本介绍2

  满族史称“诸申”,直系先民为明代“女真”(中国东北古代民族)。往上可溯至隋唐时代的蛛蹋(中国东北古代民族),北朝的勿吉(中国东北古代民族),汉代挹娄(中国东北古代民族),周代的肃慎(中国东北古代民族)。“女真”之称出现于唐末五代。12世纪,女真人起兵反抗辽朝奴役,建金国政权,不久灭辽和北宋,与南宋对峙。金代,大量女真人进人中原地区,绝大多数人融于汉族之中,而留住在今黑龙江依兰一带的五个军民万户府的女真人和分布在松花江两岸、黑龙江中下游及乌苏里江流域等地的女真各部则逐渐演化,于16世纪末17世纪初,以建州、海西两部女真人为主体,将分散于东北地区的女真人统一为共同体,1635年正式改“诸申”(女真)为满洲。1911年辛亥革命后,改称满族。

  满族有本民族语言文字。满语属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满语支,分北部和南部两个方言;满文是16世纪末在蒙古文的基础上创制的。清代以来,满族和汉族交往增多,满族人民逐渐习用汉语、汉文。目前,在黑龙江省黑河市爱珲镇和富裕县,还有人能讲满语。

  解放前,满族的社会经济处于封建地主经济阶段,并有少量资本主义因素。满族的主要分布地区盛产大豆、高粱、玉米、粟米、烟草、苹果和柞蚕。有一部分满族人民主要从事柞蚕养殖和苹果等经济作物生产。偏僻山区盛产人参、蘑菇、木耳,故采集业也是其副业之一。散居于城市的满族大多从事工业、手工业等。

  满族文化艺术

  满族善于学习,善于创造,形成了自己灿烂的文化艺术。早期的满文著作有《满文老档》、《满洲实录》和图理琛著的《异域录》等。清朝统一全国后,满族进一步吸取汉族的先进文化,在文学领域内,人才辈出,著述丰富。其中,最为著名的文学家是曹雪芹,他著的《红楼梦》把中国古典小说创作艺术推到空前的高峰,成为世界文学名著之一。著有《侧帽集》和《饮水集》的著名词人纳兰性德,与当时词坛上负有盛名的汉族作家朱彝尊和陈维崧合称“三大家”。18世纪以后,满族在诗文、经史、书画、鉴赏、藏书等方面的著述,在当时学术界享有盛誉。在自然科学方面,康熙皇帝亲自主持编纂的《数理精蕴》、《历象考成》、《皇舆全览图》等书,均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语言学家罗长培、著名作家老舍、著名书法家启功、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关肃霜等,都是满族当代杰出的知识分子,他们的才华为中华民族文化增添了光彩。满族自古就好歌舞,舞蹈动作多由狩猎、战斗等活动演化而来。在宫廷乐舞中,常备有满、蒙古、汉朝鲜等民族的舞蹈。满族的传统体育有跳马、跳骆驼及滑冰等。跳马是在马飞跑时,横跃到马的身上;跳骆驼则要求从骆驼后面跃上驼背;滑冰也是满族喜爱的运动,乾隆皇帝在《冰嬉赋序》里称之为“国俗”,满族入关后,每年阴历十月都要在北京北海冰面上检阅八旗子弟滑冰技术,除了表演速度外,还有花样滑冰、冰上足球比赛、冰上杂技表演和滑冰射箭等项目。

  满族风俗习惯

  住房:一般有两间正房,门向南开,外屋是厨房,里屋有三铺炕,西炕为贵,北炕为大,南炕为小。来客住西炕,家中长辈多住北炕,小辈住南炕。饮食以面食为主,爱吃粘食;逢年过节吃饺子,农历除夕晚饭吃手扒肉。民族风味食品有白煮猪肉、炙猪肉及糕点“萨其玛”。萨其玛是满语,汉语叫金丝糕,香酥可口,油而不腻,是满族人民喜爱的传统食品。服饰演化较快,满汉服装逐渐趋于一致,满族的旗袍曾经流行各地,现在仍为城市女性青睐。婚俗:各地差别较大,有的地方是男方请媒人到女方说亲,先后要去三次,每次都携带一瓶酒,到第三次才知道是否成功,所以有句俗话叫“成不成,三瓶酒”;东北南部从定婚到完婚,要经过“换盅”、“问话”、“过柜箱”、“压炕钱”、“拜天地”、“分大小”等过程。丧葬:行土葬,忌在西炕或北坑死人,人死入棺后从窗户抬出。节日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中秋节等。礼节与禁忌:满族孝敬长辈,重视礼节。行路遇上长辈,要侧身微躬,垂手致敬,等长辈走过再行;小辈要给长辈请安;小辈媳妇要给长辈装烟。亲友见面,握手互致问候,有的行抱腰接面礼。满族以西为上,室内西炕不得随意坐人和堆放杂物。最主要的禁忌是不打狗、杀狗,不吃狗肉,不戴狗皮帽,不铺狗皮褥;忌讳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据说这是因为狗在满族先人的长期渔猎生活中起到了帮手作用,人们不忍食其肉,于是逐渐形成了忌食狗肉的习俗。

  满族宗教信仰

  满族曾信仰多神教的萨满教。萨满教中所崇奉的最高神是天神。“萨满”是通古斯语,汉译为“巫师”。早期分宫廷萨满和民间萨满两种。清朝历代皇帝举行祭神、祭天典礼,都由宫廷萨满用满语诵经跳神。直到20世纪40年代,在东北的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和爱珲等地的满族中仍有信萨满教的。民间萨满又分以跳神为职业的萨满和管理祭祀的家萨满两种,现已消失。

【满族风俗习惯有哪些及基本介绍】相关文章:

满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07-11

满族过年的风俗习惯有哪些07-04

满族的禁忌有哪些08-31

满族的风俗禁忌有哪些08-02

满族的风俗习惯作文08-26

满族节日风俗习惯07-27

满族风俗习惯【热门】03-30

满族人有什么风俗习惯盘点08-26

相机镜头的有哪些基本的介绍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