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介绍

时间:2023-07-05 19:20:01 樱樱 大学专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介绍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归属于机械工程大类专业领域,是以“装备”为主、“过程”与“控制”为辅的多学科交叉型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是一个讲究严密的专业,不能粗心。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介绍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介绍

  中国“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前身是“化工机械专业”,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自成立以来,已曲曲折折地走过了近50年的路程。专业初创时期,以苏联模式为蓝本,我们的前辈呕心沥血,把中国的化工机械专业办得初具规模、培养了一大批化工机械专业教学、科研、设计、制造与使用的中坚力量。

  发展历史

  1951年大连工学院首先成立“化学生产机器与设备”专业。1952年全国高校大调整,天津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化工学院、华南工学院、成都工学院、杭州化工学校(中专班)化工学院中一般都设有化工机械系。例如,华东化工学院在1952年建校初期的三个系分别为无机工业系、有机工业系和化工机械系。化工机械系中设有化工机械专业。在1957年增设了化学工程学专业。1958年又增设了化工机械制造和化工自动控制两个专业。在恢复研究生招生后,华东化工学院和浙江大学的化工机械专业成为全国首批硕士点和博士点,定名为化工过程机械专业。华东化工学院早期的化工机械专业基本上是化工的底子再加上机械。60年代以后化学工程专业兴起,促使不少老学校对化工机械专业淡化了化工的基础。与此同时,西方压力容器技术的空前发展又为化工机械专业展现了一个崭新的、广阔的空间。各校根据自身条件形成了各自的特色。有些学校以研究压力容器为主,有些学校继续拓展过程设备的研究或化工机器的研究。

  英美国家的化工系一般分成两个专门化方向:一部分搞工艺,一部分搞设备。当时按照苏联的模式,化工与机械并重。既要读机械系的机械课程,又要读化工系的化工课程。专业课要修化工设备课程,但其中化工机械的内容较少。因为苏联有两个专业:化工机械和机械设计制造。

  1954年,请来了苏联专家杜马什涅夫,在大连工学院讲学。杜马什涅夫(ДОЦЕНТ)是莫斯科化工机械学院副教授。全国各校选派了12位教师和10位研究生去进修,重新修订教学计划。进修班人员认为,不能盲目照抄苏联课程。他们考察了大连、吉林等地的苏联援建项目。由大连工学院出面,召集了天津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化工学院等校教师与杜马教授一起制定中国第一份化工机械专业的教学计划。

  中国的化工机械专业并不是完全苏联模式的翻版,它还吸纳了欧美国家化工和机械专业的特点:

  (1)从美国、英国回来的老一辈教授主持了学科建设。

  (2)美国麻省理工(MIT)单元操作和英国压力容器技术在课程体系中有所反映。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主要课程

  化学、物理、物理化学、化工计算、化工原理、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粉体力学、工程力学、机械设计、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化工装置设计、控制与管理技术等。主干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化学工程、机械工程、控制工程和管理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化工、石油、能源、轻工、环保、医药、食品、机械及劳动安全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经营管理以及工程科学研究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过程装备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与技术和有关设备的设计方法,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各类机械设备设计、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考研方向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考研方向1:化工过程机械

  化工过程机械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

  研究方向有:

  01装备监测网络与远程诊断;

  02过程装备与先进控制;

  03非金属材料成型理论与设备。

  化工过程机械学科是机械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属于交叉型学科,涉及化工、石化、材料成型加工、热能与动力工程、金属表面工程等学科专业领域,是和我国石油化工支柱产业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工程应用型学科。

  近几年,该专业毕业硕士生,除有四分之一左右在国内外继续深造者以外,就业去向主要有研究院所、大公司的研究部门和外资企业等。就业区域符合个人志愿,近年来留京工作的比例极大。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考研方向2: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动力机械及工程是一个一级学科,属于工学范畴。该学科以国民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动力机械为研究对象,以动力机械新理论、新结构、新工艺等应用基础研究为依托,采用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研究等手段,重点研究开发动力机械设备及其工程应用技术、提高运转效率、安全性能、减低噪声污染等。

  此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面很广,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电力系统设计研究院所、火力发电厂、热电厂、动力设备制造企业、高等院校以及有关能源、环保方面的公司和政府管理部门;

  (2) 流体机械、流体工程、电站运行管理、液压气动、航空航天、给排水、能源利用等行业有关的研究单位、公司、企业;

  (3) 汽车、发动机、船舶、摩托车、拖拉机、工程机械、发电、军用车辆、农业机械及林业机械等生产企业;

  (4) 在高等院校、政府管理部门从事研究、设计、策划、生产、教学和管理工作。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考研方向3:动力工程

  动力工程是研究工程领域中的能源转换、传输和利用的理论和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一次能源消耗和污染物质排放,推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应用工程技术领域。它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既有悠久的历史,又属于21世纪经济发展中的能源、信息、材料三大前沿领域之一。

  动力工程是研究工程领域中的能源转换、传输、利用理论、技术和设备的工程技术领域。其工程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培养从事能源转换技术、热工设备、动力机械的研究、设计、开发、制造及技术改造和技术攻关、工程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动力工程专业毕业生从事领域为:热力发电、冶金、发动机制造、锅炉及换热设备制造、工业炉窑制造、材料工程、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等。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考研方向4:机械工程

  机械工程是一门涉及利用物理定律为机械系统作分析、设计、生产及维修的工程学科。这学科要求学员对应用力学、热学、物质与能量守恒等基础科学原理有巩固的认识,并利用这些知识去分析静态和动态物质系统,创造、设计实用的装置、设备、器材、器件、工具等。机械工程学的知识可应用于汽车、飞机、空调、建筑、桥梁、工业仪器及机器等各个层面之上。

  随着经济日趋繁荣,制造及服务业均需求大量曾接受专门训练的机械工程师及技术员。虽然新科技导致生产程序自动化及电脑化,但大部份与工业营运及仪器制作有关的程序,仍是以机械原理为依归。鉴于各行业均朝着高科技的方向发展,相信各级机械技术人员的需求将继续保持增长。

  培养模式

  “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方案

  (1)构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工程能力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要体现“学科交叉,产学融合”的特征。高校通过与业内有影响力的企业(公司)、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聘请企业专家进驻校园,联合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结合区域与行业发展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建立完善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工程能力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与生产过程的无缝对接。在“重视基础知识,加强实践教学,深度校企融合,突出工程应用”的原则下,高校对课程体系的设立、课程建设的要求、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等方面深入研讨。同时,以教学团队建设为先导,以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为基础,以教学方法的改进为突破点,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力度,促进“产学研”相结合,突出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制定了“6+2”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即第6、8两个学期在企业进行相应实践教学,企业工程师参与学生培养,其余六学期在校内进行理论学习和工程训练。

  (2)打造基础理论和创新能力并重的课程体系

  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不同的是,高校对理论课程体系的设计按照“扎实的公共基础课较全的专业基础课必须的专业核心课必要的知识拓展和创新选修课”的渐进关系,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经典理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对传统机械类、电气类专业课程内容进行整合,结合智能制造必须的信息技术知识,形成以“机械为主,电气与信息为两翼”的课程体系。全面引进和落实OBE和CDIO教育理念,研究和参考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精心构建以二级项目为核心的专业课程项目体系,实现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有机结合。教学内容紧贴企业生产实际,加强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对一些实践性强的专业课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压缩课程中的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了来源于企业生产实际的项目分析等环节,使学生知识和创新能力在项目的实践中得到验证和提高。

  (3)构建“三段式”的实践教学群

  为了培养工程能力应用性的创新型人才,高校除了安排有一定课时的实验教学外,还设置了基于企业小型项目的校内实践、在企业基地进行的“产学结合”和“毕业设计”的实践教学,即“三段式”实践教学,以求通过不同阶段的实践教学环节,逐步提高和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

  (4)建立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基地,拟定切实可行的“企业阶段”培养方案

  “三段式”实践课程的培养效果不仅需要技术先进、管理科学的企业基地,更需要明确的学习计划、系统的培养内容、合理的培养方法、有效的考评机制等内容的支撑,拟定出切实可行的“企业阶段”培养方案。在拟定“企业阶段”培养方案时,高校首先安排专业教师去合作企业进行三个月以上的实践,熟悉企业生产运营情况,之后和企业协商拟定出“企业阶段培养实施细则”。对企业培养阶段的考评,高校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结合企业的技术岗位,通过技术应用的实践过程,由学校教师与企业协商完成。考评内容应包括工程知识、问题分析、设计/开发解决方案、团队合作、项目管理等几方面,涵盖认识、描述、理解、掌握、控制五个层次。

  (5)开展务实有效国际合作,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加强与国外大学的合作交流,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标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不断完善高校工程能力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以建材机械为特色的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1)校企“互动”,注重内涵建设。

  基于企业和高校自身的需要,双方“联姻”后共同“造人”的意识在校企扎根,谋划创新校企合作机制。企业对高校从办学思想、培养目标、教学质量保障、科学研究、办学基础设施建设,到办学经费投入,实现实质性指导和引导,并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内部运行机制,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促进学生成长、服务企业、激发企业内在的原动力并促进发展,最终为企业培养高端应用型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人才力量。同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技术等难题可以借助于高校的高水平技术研发力量和研发平台提供技术支撑,主动为企业创造价值。在合作过程中聘请企业技术专家组成专业课程开发指导委员会,在学生实习中开办建材装备方面的专业讲座,安排骨干教师到企业生产车间及技术研发岗位实训和开展项目申报等工作。邀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到校开设讲座,以及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或技术骨干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等方式,提升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2)产学研深度融合,以科技项目推动教学。

  高校与企业合作创新,为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和管理问题,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市场竞争能力。借助企业的实践平台和科研攻关课题,高校培养技术骨干教师和优秀毕业生,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互惠共赢。研发项目成果写进合作编写的教材中,作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课的知识来源。同时这些项目分解也作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学生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课题,进行学习知识的实践和综合训练,并以此为基础不断进行创新。

  (3)资源共享,助推双方人才的共同培养。

  高校的专业优势和企业的实践优势形成互补、资源共享,切实提高了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为企业针对性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提供更高效的路径,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通过校企联合培养,为学生提供更全面更具体的实习实践平台,能有效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和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基于专业认证的人才培养模式

  (1)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培养方案改革的核心。专业课程改革要紧密围绕课程设置来进行,具体可从课程结构优化和课程教学内容改进两方面着手,目标是从课程设置角度达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的各项指标要求。首先,适度加大课程设计和实习比重,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一方面,完善课程设计相关规定,加强对学生专业课程设计过程的管理;另一方面,加强校企合作,增加专业实习基地数量,并根据专业就业方向,加大实习基地对就业方向的覆盖面,确保从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到毕业实习,逐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次,在优化课程结构的同时,不断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对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知识体系不断进行清理与重建,删除陈旧、过时的知识,不断补充、增加新知识、新内容。

  (2)教学质量标准

  鉴于新的课程体系中加大了实践环节的比例,“3+1”模式中有1年的实践环节,同时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教学质量的要求,需要结合专业实际情况制定新的教学质量标准,重在加强理论及实践各环节的过程管理和最终质量把控。理论教学方面在沿用传统的学校及学院二级教学督查基础上,建立系室三级相互督查,着力打造在线开放课程,精品课程和放心课程,力争打造金课,淘汰水课,提高教学质量,为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实践环节各方面,对毕业设计环节,建立导师责任制,每个导师分管负责各自毕设学生;对企业实习环节,建立起企业导师责任制,以加强对学生企业实习的管理。

  (3)平台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教学平台,科研平台和创新实践平台建设。教学平台方面,以“互联网+教育”为契机,建立起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网络课程平台,加强精品课程和在线课程建设。科研平台方面,依托大机械专业,优化科研团队组成,同时,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及勇于探索的精神,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及申报科研项目。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健全师资建设规章制度,激励教师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开展教育思想观念讨论,促进教师树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理念;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另一方面,为提高教师的工程素养,达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规定过控专业教师每两年到企业实习三个月。

  (4)校企合作

  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依托行业特色企业,构建好实习教学基地,建立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校企共同制订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根据校企联合培养方案,承担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的各项管理工作,落实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的各项教学安排,提供实训、实习的场所与设备,安排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共同指导学生毕业设计;承担部分企业新开设课程教学大纲、教案、讲义与特色教材编写工作。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介绍】相关文章: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描述01-22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就业前景11-24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如何07-20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课程11-23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04-01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就业前景11-23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就业方向03-16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排名以及就业前景如何11-23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11-23